ABCD,來了解腰椎間盤突出症
作者介紹:顧鈞青,上海市光華中西醫結合醫院康骨科、中醫骨傷科副主任醫師。擅長應用針刀、手法、針灸、浮針、中醫湯藥等中醫綜合手段,對各類骨傷科疾病進行保守治療,擅長病種為急慢性軟組織損傷、脊柱小關節紊亂、骨關節炎、腰椎間盤突出症、椎管狹窄、頸椎病等。
A 病 因
病 因
1、急性損傷
-- 用力不協調、超負荷、疏忽大意、外傷等
2、慢性損傷
-- 急性外傷後未及時治療,拖延日久
--或反覆多次損傷或過度疲勞,久積成傷
哪些人易得椎間盤突出症?
從年齡上,椎間盤突出一般發生在20--40歲之間,即青壯年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比例大約佔整個發病率的80%;
從性別上,椎間盤突出(膨出)症多見於男性,因為男性體力活動較多。較頻、活動範圍大;
從體型上,一般過於肥胖或過於瘦弱的人易致腰椎間盤突出(膨出;
從職業上,勞動強度較大的產業工人多見腰椎間盤突出;
從姿勢上,每天常常伏案工作的辦公室工作人員及經常站立售貨員、紡織工人等較多見椎間盤突出;
從生活和工作環境,若環境經常潮濕或寒冷或喜睡軟床,也易發生椎間盤突出(膨出)。
屈曲是造成椎間盤病變的最常見原因
-- 脊柱後凸坐姿使腰椎處於屈曲位,並使腰椎後方韌帶終點過度牽伸。
-- 屈曲的頻度:每天大量時間腰椎處於屈曲狀態,統計表明頻度可高達 3000~5000次/日。周而復始,頸、腰椎常持續地處最大屈曲狀態而很少處於最大伸展狀態。
-- 反覆屈曲引起髓核向後移動,導致纖維環內層裂隙、椎間盤膨出、纖維環撕裂等退變,加之後縱韌帶較薄弱,椎間盤突出。
不同姿勢對椎間盤壓力比值
B 症 狀
椎間盤突出臨床表現
伴隨椎間盤病變的進展,疼痛的程度和部位會發生改變。
以後外側椎間盤突出為例
第一階段:腰中央部疼痛
第二階段:腰後外側疼痛
第三階段:臀部和大腿疼痛
第四階段:坐骨神經分布區感覺改變和疼痛
致痛因素分析
1、傷害感受器
傷害感受器可因機械或化學因素所激惹。
機械性力量大引起緊張、變形或損傷時,刺激性化學物質濃度足夠高時,均可激惹傷害感受器
在脊柱韌帶之中,後縱韌帶的傷害感受器最密,前縱韌帶、棘間韌帶和棘上韌帶的傷害感受較少,黃韌帶的傷害感受器最少。此外,纖維環外層也存有傷害感受器。
2、化學性疼痛
由炎症、結核等病變所致;
運動可通過機械感受器調節而減輕疼痛,但這種緩解狀態不能維持;調節體位不會使疼痛消失;過度的運動會影響癒合而使疼痛持續達3周左右。
3、機械性疼痛
由外力引起傷害感受器的緊張、變形、受傷所致;無病理改變存在。
特點:任何方向的活動過度或活動終點位置時間過長可引起即時疼痛,外力終止則疼痛消失。
最形象的例子——「彎指綜合征」
將一正常手指用力向手背方向彎曲片刻,即可感到手指的疼痛,解除對手指的壓力,疼痛即可消失。這就是所謂的機械性疼痛。
4、化學性疼痛與機械性疼痛的區別
從癥狀可對兩者進行區別。
化學性疼痛癥狀持續,檢查中疼痛程度可變化但不消失,或可加重,任何運動均導致疼痛。
機械性疼痛在某一動作或體位可使疼痛消失。
C 診 斷椎間盤突出證診斷標準
影像檢查項目
1、X-Ray平片檢查
-- 正位和側位,左右斜位片,動力位
2、脊髓造影
3、CT檢查
4、磁共振成象(MRI)檢查
D 治 療非手術治療的適應症
1、年輕、初次發作、病程短
2、癥狀、體征較輕
3、突出不嚴重
4、有手術禁忌
非手術療法
卧床休息:急性期,減少腰椎負載,有利於椎間關節的創傷炎症消退;注意腰部姿勢;
藥物治療:局部敷貼膏藥;
牽引療法:為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可使椎間隙增寬,椎間孔增大、腰背部痙攣的肌肉放鬆,並改善局部血循環,促進水腫吸收、粘連松解,從而能緩解和消除對神經根的刺激和壓迫,使癥狀逐漸減輕與消失;
物理治療:中高頻電療、熱療法、超聲波治療;
推拿療法:對消除肌肉緊張痙攣,改善血液循環,松解局部硬結,作用顯著。可採用推摩、揉捏等手法,並配合穴位按摩;
針灸等療法:針灸、火罐、中藥外用均可應用;
封閉療法:痛點藥物止痛封閉;
射頻消融
注意事項
1、針對不良坐姿、反覆屈曲兩個易患因素加強預防,尤其是在久坐、持續彎腰、提舉重物和腰痛複發等場合。
2、不宜長期卧床,以避免產生繼發的功能問題;支撐/腰圍作用有限,長期使用促使功能不良的形成,被動治療僅在某些適宜的情況下使用。
3、患者自我形成的治療力量遠比治療師形成的治療力量(如按摩、鬆動術、手法、牽引等)更大。
4、自我治療力量或可從改變和保持一新姿勢的靜態方法獲得,或可從反覆運動等練習的動態方法獲得。
推薦閱讀:
※不得不了解的關於愛麗絲·門羅的十件事
※想要養好羊就必須先了解羊!
※霧裡看花:你真的了解翡翠的「種」嗎?
※你熟悉卻不一定了解的梵高 | 未讀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