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責頸椎病》原創·史守良
患者男,48歲,教師。 以反覆左肩臂串痛左手背麻痛拇指麻木伴左下肢後外側放散痛1年加重2月為主訴求診。 患者09年患頸椎病以右上肢疼痛伴腰痛住我科室治療癥狀消失,此後偶有腰痛以及上肢串痛困脹麻木,休息體位改變可以緩解。1年前,左肩內存靠近肩胛骨內上角反覆發作性脹痛,左上肢串痛,左左手背拇指麻木,嚴重時麻木拘脹伴疼痛,經多方治療無效,近2月加重伴上背痛,腰痛,左下肢沿左臀左下肢後外側至膝蓋下方串痛,嚴重時外踝上疼痛,足背麻木,上下樓梯腿困,偶有踩棉感,夜休差,食納可,二便正常,性功能差,輾轉來診。 患者既往愛運動,後多坐,既往史、個人史、過敏史無特殊情況可記。查體及評估: 患者枕骨粗隆下壓痛(+),C56雙側橫突區壓痛(+),左側肩胛內側角緊張伴壓痛(+),L45、L5D1壓痛(+),叩擊痛(一),雙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一),屈頸壓胸試驗(一),頸靜脈壓迫試驗(一),仰頭閉氣試驗(一),左側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壓痛(+),膝跟腱反射正常,神經系統無明顯病理征。頭頸前移,肩左高右低,胸後傾+平板+左迴旋,脊柱小「S」側彎,腰前凸,骨盆前傾伴右前旋,左側闊筋膜張肌緊張。影像學檢查以及動態位視頻如下:本期問題: 1)該患者的臨床診斷? 2)左肩區及上肢疼痛麻木的責任部位? 3)左下肢麻木疼痛的責任部位? 4)臨床診斷? 5)治療思路?歡迎大家討論發言!針對本群問題設計做一下答覆: 1)該患者以傳統思路作如下診斷: A.頸椎病(神經根型) B.腰椎間盤突出症(L5D1左後側型)站在傳統意義的角度上看診斷似乎並沒有錯,然而其診斷並不能詮釋患者所有的癥狀、體征、影像和視頻所反映的病情實際情況,如果結合運動康復之評估,可以做出精確診斷,進行精準治療,療效自然顯現; 2)、 3)肩臂和下肢癥狀的責任部位不在椎間盤突出,而在結構偏位所產生的肌張力改變對神經的刺激所產生麻木疼痛,具體應為:A.胸廓出口綜合症(肩胛提肌損傷,前中斜角肌緊張,肩胛骨下迴旋肌群松而無力、上迴旋肌群緊而無力);B.臀中臀小肌損傷(屈髖肌群緊而無力,伸髖肌群松而無力,闊筋膜張肌緊張); 4)修正診斷為;骨盆旋移症(脊柱骨骼排列偏位肌張力改變) 5)分析、診療思路:A.患者影像學表現頸椎、腰椎均存在椎間盤突出,尤其是頸椎間盤突出非常嚴重,椎管狹窄已經形成,脊髓受壓移位,慢性積累性損傷已造成相應部位的脊髓變性,然而脊髓神經的耐受性寬容的特性,在該例患者身上並沒有表現出特有的癥狀(或脊髓損害的徵象因為不典型被患者忽略)。患者8年前曾因脊髓型頸椎病入住我科室治療,當時脊髓癥狀比現在明顯,而現在影像資料顯示比08年嚴重,脊髓癥狀卻被08年輕,說明人體脊髓神經各組織器官在主人的不斷破壞的情況下去適應,並不斷啟動修復功能去完成「受傷」部位的修復。 B.就拿本例患者來分析,頸椎,腰椎的椎間盤突出片子顯示已很嚴重,請問椎間盤為什麼要從這裡突出而不是從其他間隙突出,而椎間盤突出是在力的作用下產生的,而力有來源於一是自身的重力、二是肌張力、三是地面的反彈力,這三者在人身體結構不發生異常偏位,動作模式在關節韌帶,肌肉所承載力量許可的情況下是不會發生損傷的。 本例患者存在明顯的骨盆旋轉移位,骨盆是連接軀幹和下肢的的樞紐關節,於是腰椎、胸椎、頸椎出現了適應性的「S」形小側彎,「下樑不正上樑歪」,頭頸部位於胸廓上方,腰盆不穩,其更難穩定,剪切力作用於C56而導致椎間盤突出,因為是慢性積累性損傷,所以脊髓神經存在慢性損害而沒有變現出相應的癥狀,腰腿疼痛麻木分析同頸椎。 C.上下肢麻木疼痛的責任不在椎間盤突出。頸肩臂手的疼痛麻木屬於胸廓出口卡壓臂叢受壓所引起,肩胛骨內側角疼痛屬於肩胛提肌損傷、前中斜角肌緊張所致;腰腿痛的責任也不在椎間盤突出,放散痛隸屬乾性痛,應為臀中臀小肌損傷刺激坐骨神經引起腿痛。 D.當然,患者亦有脊髓之癥狀:踩棉感,該癥狀在整個症候群里所佔比例是相當低的,造成的痛苦也不是本次就診的目的。治療: A.擴管葯的應用; B.選擇傳統意義上適宜的針灸理療; C.調理結構、糾正偏位、改變肌力、降低損傷; D.普拉提練習,還原生活。結果:患者原有癥狀基本消除,僅存腰不酸楚、左手拇指輕微麻木。總結:只有精確診斷,才能精準治療。影像在我們的診療過程r中只能作為輔助的診斷依據,而不是唯一的依據,注重癥狀的收集,詳盡的查體,客觀的評估,方能為患者制定出適合的診療方案。重影像,輕癥狀、體征、評估,只能做影像學的奴隸!特別感謝:在本病案分享、分析、討論過程中多次指導的關秉俊老師、andy江山紅(廣慧)老師、李燕老師……(完稿於2016.3.3)
推薦閱讀:
※¤.(圖)坐班族頸椎瑜珈
※頸椎、腰椎生理曲度變直了怎麼辦?
※頸椎全攻略
※腰椎間盤突出症(頸椎病):最簡單有效的治療方式V3.0
※頸椎病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