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二戰紐西蘭遠征軍

Osprey出版公司軍事書Men-at-Arms(MAA)系列第486號:二戰紐西蘭遠征軍——The New Zealand Expeditionary Force in World War II。原作者Wayne Stack和Barry O'Sullivan,繪圖Mike Chappell。以下是該書的封面:

我的相關日誌:

二戰澳大利亞軍隊軍服圖冊

A:紐西蘭和英國,1940年

A1:炮手,紐西蘭野戰炮兵,第1梯隊,紐西蘭,1940年1月

士兵的土棕色常服上佩戴黃銅色燃燒的炮彈圖案的領章和「NZFA」(紐西蘭野戰炮兵)字樣的肩章帶銘條。他的「檸檬榨汁機」型氈帽上綁的圍巾採用炮兵的標誌色(深藍色/紅色/深藍色),同時佩戴替代了通用的「ONWARD」字樣徽章的紐西蘭炮兵的「火炮」徽章。1908年版織物裝備缺少挖壕鏟和裝鏟把與剷頭的套子。左胯部懸著的挎包之下是刺刀刀鞘,右胯部位置則是固定著騎乘部隊用圓形飯盒的一隻水壺。二戰紐西蘭遠征軍的標準步槍是一戰時期古老的點303口徑短彈夾李-恩菲爾德式Mk III步槍,美國造P14 Mk I型點303口徑步槍少量裝備給了非步兵部隊並在希臘和克里特島戰役中被使用。有限裝備的新的4號Mk I型步槍與Mk I T狙擊型步槍從1943年之後一起開始出現。1907年版(1號Mk I型)和P14型 (3號Mk I型)刺刀都擁有17英寸長的刀刃,但作為與前者的區別,後者握把上帶有兩條凹槽。

A2:中尉,第23營,第2梯隊,英國,1940年7月

作為一戰老兵的這名前地方部隊軍官身上展示著相比他的軍銜更顯資歷的戰爭獎章和維多利亞勳章的略章。帽子和常服上領角展示著兩個尺寸的紐西蘭「ONWARD」字樣徽章,肩章帶上則是表示他軍銜的扣型章。臂章是1940年開始使用並根據複雜的組合方案來配置。上方的紅色矩形代表第5旅,巨大的方形徽章的紅色代表步兵,其上的棕色三角形代表這個旅所屬的部隊。每個旅所屬的部隊都用相同形狀的這些棕色標記來標識,比如在第5旅,星形代表旅司令部;方形代表最老資格的一個營,也就是第21營;矩形代表第二支營,也就是第22營;三角形代表最新的一支營,也就是第23營;菱形代表第5反坦克連、縱向的矩形代表第5輕型高射炮連。這名軍官胳膊上掛著一件紐西蘭造的短衣襟「軍官保暖」外套。由於戰爭早期對毒氣威脅的真切恐懼感,第2紐西蘭師裝備了Mk IV型(彈力織物面罩)防毒面具和Mk V型(橡膠制)防毒面具以及放在標準版英軍背包中最初為沙地色後來為磚紅色的防毒面具罐。來到英格蘭的這名中尉裝備了其中一種防毒面具以及一頂Mk II型頭盔。

A3:中士,紐西蘭工兵,第3梯隊,紐西蘭,1940年8月

等待登上運輸艦的這名工兵穿新裝備的戰鬥服。他的氈帽上展示著土黃色/深藍色/土黃色圍巾和黃銅色的「ONWARD」字樣徽章。袖子上的深藍色圓盤代表紐西蘭工兵第8野戰連,疊加在「基礎徽章」上的棕色三角形則代表第6旅。「NZ ENGINEERS」(紐西蘭工兵)字樣的黃銅色肩章帶銘條一直裝備直到庫存耗盡。他配備行軍序列的1908年版織物裝備;圖中看不到的巨大背包的下方是一隻帶棉布套的D型飯盒。他的其他「等待上路」的裝備裝在棉布「海運包」中,包裹上蠟貼著他和他所在部隊的數字編號。

B:希臘和克里特島,1941年

B1:中尉,師屬騎兵,希臘,1941年4月

不常見的印度造木髓頭盔在希臘戰役之前替代了氈帽,頭盔兩側的綠色圓盤代表了師屬騎兵。精紡毛的扣型軍銜章緊貼著縫在「NEW ZEALAND」(紐西蘭)字樣肩頭銘條之上的肩章帶上。第二版的簡化型臂章系統只單一標識出「部隊徽章」,圖中的綠色圓盤代表了他所在團。他擁有軍官版的1937年版裝備,並加上了一隻皮製望遠鏡盒和帶皮背帶的紐西蘭造地圖包。軍官裝備的是一把從點45口徑轉為點455口徑的史密斯威森(Smith & Wesson)左輪手槍或點38口徑的恩菲爾德2號Mk I型左輪手槍。在義大利和太平洋戰場也使用了一些美製點45口徑M1911A1式自動手槍。

B2:列兵,第27(機槍)營,克里特島,1941年5月

師屬機槍營裝備的是彈帶供彈的點303口徑Mk I型Vickers水冷式中型機槍。圖中防守希臘馬萊邁(Maleme)抵禦德國傘兵進攻的這名機槍手從希臘撤退後就不得不離開了他的Vickers機槍改而使用新得到的點303口徑布倫式輕機槍——這是所有二戰紐西蘭遠征軍中標準的步兵班用輕機槍。在不得不撤退時他丟掉了自己的戰鬥服上衣而穿一件茶色無領的工裝襯衫參加戰鬥。在埃及重新組建的這支部隊重新得到了Vickers機槍,在第2紐西蘭師於1943年進抵義大利時他們還裝備了一些美國的點30口徑M1919A1式勃朗寧機槍。沙漠和太平洋戰場上,紐西蘭遠征軍還裝備了老式的點303口徑劉易斯式(Lewis)機槍,當然它們主要用於防空。

B3:伯納德·弗雷伯格(Bernard Freyberg)少將,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和優質服役勳章獲得者,克里特島,1941年5月

這名克里特戰役總指揮戴的常服大蓋帽上裝飾代表參謀部軍官的紅色帽牆和代表將官的鍍金色帽徽。肩章帶上的軍銜徽章為交叉的軍刀與權杖之上加一顆星,領章則是參謀部人員的版本。他胸前的略章包括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巴斯獎章、聖米歇爾和聖喬治獎章、條形章上帶兩顆圓花飾的優質服役勳章、帶圓花飾的1914年星徽、不列顛戰爭獎章、帶有代表戰報中受表彰的橡葉裝飾的維多利亞獎章、1935年大赦年和1937年加冕禮獎章以及帶棕櫚葉裝飾的法國軍功十字章。人物身後立著見於北非的帶有蕨類植物葉子圖案和數字「40」的代表第2紐西蘭師司令部的戰術信號牌。

C:北非,1941年-42年

C1:查爾斯·烏布海姆(Charles Upham)中尉,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獲得者,第20營,1941年11月

查爾斯·烏布海姆是仍然健在的紐西蘭最著名的軍人,也是歷史上僅有的三名兩獲維多利亞十字勳章從而擁有國際聲譽的軍人(他是唯一一名作戰軍人,另兩位是在一戰時獲得勳章的軍醫官Martin-Leake上尉和Chavasse上尉)中的一員。克里特島戰役中作為一名中尉指揮第20營C連一個排的烏布海姆親自摧毀多處德軍機槍陣地並阻止反攻馬萊邁(Maleme)機場的他的手下撤退。直到撤退到希臘的Sfakia,整個行動中他一直展示出非凡的勇氣。後來晉陞為上尉的他因為在北非Minqar Qaim和Ruweisat山區(他在那裡被俘虜)的表現而獲得了他的第二次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作為戰俘的烏布海姆多次嘗試越獄,結果他被轉移到柯迪茨堡(Colditz Castle)。在這引人注目苦難之地,烏布海姆將他的獎章滿懷信任地交給他充滿戰鬥精神的手下們保管。他喜歡他的手下用「老闆」這一臨時稱謂稱呼他,同時他們沮喪地向他致以軍禮。本圖根據他第一次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時的照片來描繪,圖中烏布海姆戴配有「ONWARD」字樣帽徽的船形帽,穿佩戴軍銜肩章套的土黃色襯衫以及短褲和著名的非制式「黃色調」短襪(來自紐西蘭本土的一種愛國主義禮物)。他的織物裝備與服裝相配套並加上了一隻皇家坦克團的手槍套。

C2:炮手,第7反坦克團,十字軍行動,1941年11月

為了抵禦沙漠夜晚的寒冷天氣,來自某支旅屬連隊操控暴露在外的2磅反坦克炮的這名炮手穿上了一戰時期的大衣並圍了一條圍巾,同時戴上了巴拉克拉瓦式套頭毛線帽和無指手套。頭盔所罩的細繩網在頂端露出一個小圓。炮兵兵種色的肩頭徽章代表了他的上級部隊第7反坦克團。作為一名非步兵人員他的織物腰帶上配的是「彈藥攜帶包」而非「基礎型包」。順便提一句的是英國的點55口徑「男孩」Mk I型反坦克步槍最初被所有紐西蘭師的步兵所使用,但被證實面對德軍裝甲毫無效果時它的使用變的有限起來。

C3:騎兵,長程沙漠團(LRDG),利比亞,1942年

紐西蘭人因其實用的技術和主動精神——這些人來自與世隔絕的農場社區多半擁有輕型卡車司機的經驗並具備機械修理知識——而被認為是這支精銳偵察部隊的理想人選。這名來自師屬騎兵的志願者在R或T巡邏隊服役,他的帽子上展示他原屬部隊的土黃色/綠色/土黃色帽帶,但搭配的則是LRDG的蠍子圖案帽徽。在印度造多孔襯衫外面他穿了一件破舊無袖的套衫,套衫露出了襯衫肩章帶末端的「LRDG」字樣的銘條。掛著上端開口手槍套的腰帶上的一個個皮環用來裝他的點38口徑史密斯威森左輪手槍的備用子彈。另外他還穿了一雙埃及產的涼鞋。

D:北非,1942年-43年

D1:醫院護士,紐西蘭陸軍護士團,常服,埃及,1942年

這名新抵埃及的護士穿作為常服的帶有紅色裝飾的灰色「戶外」制服,相比英國和英聯邦國家護士部隊所使用的這種服裝它的改動很小。肩章帶上是代表與上尉等級相對應的亞光白色金屬扣型章,肩章帶下面是黑底白色「NZANZ」(紐西蘭陸軍護士團)字樣的銘條章。他的帽子是帶有平滑帽頂和一條簡單緞帶的灰色氈帽。一枚紐西蘭陸軍護士團的徽章釘在他的領帶上。

D2:司機,紐西蘭陸軍服務團,阿拉曼,1942年10月

機械化程度很高的第2紐西蘭師在沙漠中擁有很高的機動力。這名司機穿印度造的夏季服裝。淺灰色襯衫上的肩章帶穿過機織運動衫肩頭的裂口,肩章帶上套著帶有國家名稱的銘條肩章套。「孟買燈籠褲」採用具有防蚊功能的加長褲腿設計,延長的褲腿上翻扣在小腿處(如圖所示)。製作沙袋用的粗麻布製成頭盔套套住他的頭盔。和C2人物一樣他的織物裝備也搭配「彈藥攜帶包」。他拿了一把鏟子和一份第2紐西蘭師的報紙——《紐西蘭遠征軍時報》,顯然他是要去解決大小便的問題。

D3:恩加里姆(Te Moananui-a-kiwa Ngarimu)少尉,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獲得者,第28(毛利人)營,突尼西亞Tebaga Gap,1943年3月

恩加里姆是二戰期間第二名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紐西蘭軍官,但是是在他死後。Tebaga Gap戰役期間,指揮第8營C連第14排的他在Mareth戰線的209號地點附近一處戰略要地被俘。被抓入戰俘營前他親自摧毀了兩處機槍陣地,並在德軍的一次次反攻中不斷表現出他英勇的領導才能。恩加里姆肩部重複受傷,並且他的排遇到了傷亡和減員以及彈藥短缺的困境,最終他們放棄了陣地,但保持「莊嚴的戰鬥狀態」的這位少尉還是親自領導了一次反攻並重新奪回了山頂。儘管腿部再次負傷,他仍然拒絕撤退。圖中恩加里姆呈站姿用身側的湯普森衝鋒槍開火完之後將要扔出一枚手雷。敵人的驅逐努力最終導致了紐西蘭人的失敗,而恩加里姆也在那次戰鬥中陣亡。他英勇陷陣的那座山被命名為「希庫朗伊」(Hikurangi),這是他的紐西蘭部落所在的山名。圖中他穿帶有軍銜/銘條肩章套的土黃色襯衫和連接民用版背帶的戰鬥服褲子,並嚴格按照規章配戴1937年版軍官用織物裝備的每一項。羅盤包和望遠鏡盒在右身前,手槍彈藥包和手槍套在左身前,軍官的小號「箱式」包在左胯部,猜測起來它是裝湯普森機槍的彈夾和地圖等物品的。

E:義大利,1943年-44年

E1:准尉,第26營,桑格羅河谷,1943年11月

在戰鬥服外面穿一件皮坎肩的這名二級准尉展示著縫在上衣袖子上的第6營的徽章和袖口之上的土黃色底白色圖案的軍銜徽章。英國的偽裝色防毒氣斗篷在義大利戰場開始裝備,像雨衣一樣使用的它捲起並綁在背包之上。另外他還裝備著挖壕鏟。各支紐西蘭師都裝備了美國的M1928和M1928A1型湯普森衝鋒槍,早期戰役中它們的使用數量有限,而圖中這種M1928A1型在義大利被廣泛使用。紐西蘭士兵的形象多半受到了一幅照片的強化,甚至在北非舉行的紐西蘭人音樂會上藝人們也是這一形象。

E2:騎兵,第19裝甲團,義大利奧爾索尼亞(Orsogna),1943年12月

這名謝爾曼坦克的乘員戴英國皇家裝甲部隊的黑色貝雷帽,貝雷帽上配擁有「ONWARD」字樣的紅色背景帽徽,他穿的紐西蘭造戰鬥服上衣採用紐扣扣緊的領扣別。肩章帶上展示的是通用的國家銘條章,但象徵第4旅的紅色方形臂章沒有佩戴。左胸口袋之上是帶有數字8象徵第8軍的非洲之星勳章的略章。籃狀織紋的圍巾為非裝備物品,推測起來可能是來自他母親的紀念品。他的武器是一支恩菲爾德2號Mk I型左輪手槍,手槍套則改用使用長背帶背在腰帶較高處的皇家坦克團的版本。一隻「班加西火爐」加熱的罐裝「肉加菜」燉湯招來了這支部隊的吉祥物「梅傑少校」。這隻白色的澳洲鬥牛犬從1940年離開紐西蘭時就一支跟隨著這支部隊,但在1944年12月它病死於義大利。

E3:中士,第28(毛利)營,哥特戰線,1944年7月

炎熱天氣下隨意著裝的這名士官穿一件美國造橄欖棕色法蘭絨襯衫和紐西蘭造戰鬥服褲子,戴一頂紐西蘭國家愛國者基金委員會派發的毛線帽子。戰爭後半段,在前線軍銜V字章只展示在右袖子上或者完全不戴。他的織物裝備是最小化的「步槍射擊序列」,此外還加上一支固定在身後的T型鏟把的美製M1910式挖壕鏟和一條斜背的裝額外50發步槍子彈的土黃色棉製背囊。

F:太平洋,1943年-44年

F1:列兵,第14旅第37營,維拉拉維拉島(Vella Lavella),1943年9月

這名在索羅門群島參加戰鬥的第3紐西蘭師步兵戴美國陸軍的短帽舌雜役帽,穿第一版雜役服上衣和帶有巨大口袋的褲子,它們都採用橄欖棕色人字呢斜紋棉材料製成,織物裝備則是加拿大製造的。只有「ONWARD」字樣徽章、靴子和SMLE Mk III型步槍是來自紐西蘭的。第3紐西蘭師在最初的戰鬥行動中攜帶了防毒面具,但很快它們就被扔掉了。

F2:醫務兵,第7野戰救護車隊,第8旅,莫諾島(Mono),1943年10月

叢林襯衫和褲子由紐西蘭造土黃色斜紋布製作,上面手工噴繪的迷彩色使它們能適應雨林的戰鬥環境。迷彩採用深棕色和深綠色柔性漆色塊加淺綠色斑點的設計。注意他的個人裝備也是迷彩色的,但叢林帽則是單一綠色。日本人從未尊重過醫務人員的地位,所以這名醫務兵沒有佩戴相關的袖標——相反地,他在腰帶上綁著一隻裝在皮刀鞘里的帶黃銅護手的巨大紐西蘭造匕首。摺疊擔架的把手上掛的是帶深綠色套子的頭盔。在尼桑島上服役了幾個月之後第14旅的醫務兵們開始全副武裝並攜帶手雷以保護自己和傷員免受攻擊。

F3:職員,陸軍女子輔助團,新喀里多尼亞,1944年

這名紐西蘭陸軍女子輔助團(NZWAAC)的成員在新喀里多尼亞的第3紐西蘭師司令部從事行政工作。她穿的土黃色斜紋布工作裙採用完全前開襟並且前襟全部為紐扣扣緊的式樣。她身上僅有的徽章是肩章套上採用代表第3師的土黃色底黑色圖案式樣的國家銘條章。

G:義大利,1945年

G1:丹佛·方丹(Denver Fountaine)上校, 卓越服役嘉獎、維多利亞十字勳章、ED*嘉獎和戰報中受表彰嘉獎(MiD)獲得者,第2次紐西蘭遠征軍前進基地,巴里,1945年1月

這名上校戴裝備給校官的用以替代難看的通用常服帽的土黃色貝雷帽,帽子上配帶有黑色菱形背板的「ONWARD」字樣徽章。他的上衣上展示著他的軍銜徽章、獎章的略章和國家銘條。

1939年宣戰時楓丹還是名志願在海外服役的地方軍隊的25歲步兵中尉。一開始作為第20營C連一名排長的他後來晉陞為上尉並在希臘和克里特島指揮一個連,在那裡在查爾斯·烏布海姆的推薦下他獲得了他的第一枚維多利亞十字勳章。1941年11月方丹在他的營在貝勒哈邁德(Belhamed)慘敗時負傷並被俘,但之後被救出並因為在這次戰役中的表現而獲得了軍功十字章。1942年,在最初提名他的烏布海姆的再次推薦下他第二次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被視為可靠而能力出眾的指揮員的方丹28歲時已經晉陞為中校並在阿拉曼戰役和隨後的整個北非戰爭中指揮第26營,並且因為期間在Tebaga隘口戰役中的領導力而獲得了卓越服役嘉獎。1944年年中他被臨時指定為第6旅的代理旅長,而在1945年1月他被晉陞為上校指揮第二次紐西蘭遠征軍在巴里的前進基地直到戰爭結束。作為一名軍官他們沒有忘記關照他手下人的福祉,尤其是那些來自他家鄉韋斯特波特(Westport)的手下們。ED*嘉獎是指帶條杠裝飾的效力嘉獎,這是獎勵給完成20年優質服役期的地方軍隊軍官的,每條條杠裝飾代表額外的6年服役期,但在戰時,資格的累積時間減半。

G2:下士,紐西蘭通信團,德里亞斯特,1945年5月

作為一名摩托車急件派送員的他戴一頂老式的紙漿材料防撞頭盔以及護目鏡和皮手套。代表第2紐西蘭師通信部隊的臂章以及「正式任務用」袖標都採用紐西蘭通信團的上白下淺藍標誌色。另外他的右手套之上是三條紅色的服役V字章。他還得到一雙英國的急件派送員用靴子用於他在北亞得里亞海沿岸從德里亞斯特到蒙法爾科內(Monfalcone)之間的騎行工作。紐西蘭士兵們因為其能「解放」任何需要他們的東西而贏得「弗雷伯格(見圖B3)的四萬小偷」的親切稱謂。同類的專業評價也出現在太平洋戰場上的第3紐西蘭師身上,他們獲得了「偉大的劫掠幾維鳥」的稱號。

G3:列兵,第2紐西蘭師,當地休假,威尼斯,1945年7月

隨著戰爭的結束,幾個月時間內,成百上千的紐西蘭士兵獲得了環遊義大利和英國的機會直到他們能等到船回家。紐西蘭士兵與義大利平民建立了良好的聯繫,許多義大利新娘戰後嫁到了紐西蘭。人物的裝束來源混搭,這在1943年至45年的地中海戰場上很典型。帽子是英國造的「通用常服帽」,它在1944年7月開始被第2次紐西蘭遠征軍的多數部隊所採用以替代「野戰常服帽」;置於黑色菱形背板上的一枚「ONWARD」字樣的帽徽是除了肩章帶銘條外唯一的徽章。他穿的是美國造的人字呢斜紋棉叢林襯衫和義大利造的淺土黃色褲子,這之外沒有織物裝備,甚至腰帶也沒有。

H:徽章

H1a、H1b、H1c:這一組合代表1940年9月之前的紐西蘭野戰炮兵第4團第25炮兵連:戰前的黃銅色肩章帶銘條之下是兵種色(上紅下深藍,其方形代表第4旅)「部隊徽章」。同樣的顏色重複出現在下方的「通用徽章」上,但上面還增加了一隻土棕色方塊,它的形狀代表了第25炮兵連。

H2:紐西蘭軍隊通用的黃銅色「四星」紐扣,牧師也使用款式相同顏色為發黑的黃銅色的版本,軍官的土黃色制服上佩戴銅質或人造橡膠材料的版本,軍官高溫作業用外套上配的是皮製版本。

H3:佩戴在氈帽兩側的第2次紐西蘭遠征軍第3紐西蘭師第14旅第35步兵營的徽章。

H4a,H4b:這是1940年9月之後簡化的第2套臂章系統的範例。手繡的國家銘條章出現在套在肩章帶上的肩章套上,它的下面是採用炮兵兵種色的矩形徽章,代表的是第2紐西蘭師第5野戰炮兵團。

H5-H7:1941年之前第2紐西蘭師步兵旅的徽章,依次為第4、第5和第6旅。

H8:第2次紐西蘭遠征軍的帽徽和領章,軍官使用的是銅質的。

H9:長程沙漠團的帽徽。

H10:紐西蘭陸軍女子輔助團的帽徽。

H11:紐西蘭陸軍護士部隊的徽章。

H12:二級准尉的黃銅色軍銜徽章,出現在土黃色布制或皮製腕帶上(在襯衫袖子挽起時佩戴)。

H13:縫在第2師國家銘條章之上的象徵牧師的紫色條帶。

H14:長程沙漠團的銘條章,它縫在第2師的國家銘條章的上方。

H15:1943年第3師在太平洋戰場使用的土黃色底黑色字樣的國家銘條章。

H16:戰爭晚期印刷版的銘條,第2師。

H17:第2師的上尉軍銜的軍銜肩章及銘條。

H18:坦克資格章,1942年年初開始批准佩戴。

H19:第1師的師屬騎兵營的徽章,在1945年1月該部隊變成第2師第9旅步兵部隊之後使用。

推薦閱讀:

陪讀家長如何獲得紐西蘭綠卡
你是否在不經意間被「事實」玩弄了?
紐西蘭南島9天8晚自駕攻略+旅行日誌(乾貨)
兩次獲得維多利亞十字勳章的紐西蘭「蘭博」:厄珀姆小傳

TAG:紐西蘭 | 二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