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智慧(中)

1.愛就藏在社會的每個角落裡,哪怕是適時的愛心小行動也可以助人一時之急需,給他人以希望。要讓孩子明白,如果人人都獻出一份愛,那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2.孩子記住父母的忠告需要時間,在受到懲罰後才會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是作父母的需要原諒孩子,因為這時往往是改變孩子不良行為的最佳時機。3.做了錯事只要敢於承認就是一個高尚、正直的人。隱瞞錯誤,推卸責任都將阻滯一個人的發展。認錯精神是每一個孩子都必須具備的,要讓他明白,做錯了事情就一定要敢於承認,並要勇於承擔責任。認錯不僅不會帶來屈辱,相反,它能使人獲得更多的人生機遇。4.正直誠實的孩子擁占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貪慾的火光同樣會在孩子的心中搖曳,作為父母,要細心觀察孩子身邊「不明物體」的來源,如果孩子不是通過正當的渠道拿到別人的東西,要引導他像弗雷德那樣去做,並讓他明白為什麼。5.讓孩子懂得自私會失去朋友,只有心胸開闊才能真正贏得朋友,只有無私的關懷和愛才能贏得最珍貴的友誼、最要好的朋友。孩子明白了這一點,才能成為受人歡迎的人,才能有一顆無私、寬容之心。6.當一個受到誘惑要做錯事的時候,能說出「不」字需要很大的勇氣。拒絕是一門最棘手的學問,它經常會被認為是一種不善的行為,其實,拒絕有時候恰恰是一種美德。因此,要教育孩子學會選擇,懂得拒絕的重要。7.「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母親讓孩子切身體驗「苦」,才能使讓孩子感受到「甜日子」是來之不易的,也才能使孩子養成勇於吃苦耐勞的品德。8.寬恕是一種力量,可以將邪惡的陰霾驅散,喚回良知。有時候,對於孩子犯下的錯誤,要保持一顆寬容的心,給他改正錯誤的機會,引導他走上正路。9.誠實是為人處世的原則和必守的本分,是通往成功的車票。一次考試並不能評定一個人,但要做到表裡如一,真正學到知識和本領。要引導孩子正確地對待考試,這樣才能以正確的態度學習和生活。10.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對孩子願意幫助別人的想法和舉動,父母應該給予積極支持,並加以鼓勵。來自父母的肯定會進一步讓孩子對自己行為有積極的態度,會激發他們自身的成就感,從而讓孩子做得更好11.孩子的心裡知道誠實與撒謊、對與錯是不同的。所以在孩子面前,父母做每一件事都應該慎重,因為孩子是會效仿的。美麗的種子經你的手中播種出去,最終會在孩子那裡得到善良的回報。12.孩子小時候由於是觀念不清而說謊,他們大多會說出其實是他希望的結果。對於父母而言,讓孩子知道無論在家裡還是在外面,說謊都會讓人陷入更糟糕的麻煩中。這一點是很重要的。13.知錯就改是很難得的,特別是孩子。在孩子犯了錯時,父母可以不用馬上指出,而是引導孩子自己承認。一味地訓斥未必意味孩子能及時改正。孩子犯了錯如果及時承認並改正的話,作為父母應感到高興,因為孩子具備了人生最為寶貴的品質----誠實。14.父母的教育對孩子品德的形成影響是極大的。他們總是責怪自己的孩子,說他們不聽話,缺點太多,甚至說他們糟糕透了,但就是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低俗的教育只能培養出低俗的品質。因此,父母要學會寬容孩子。15.有時候,失去並非是一件壞事,有可能因此而收穫更多,比如謙讓。讓孩子學會謙讓,人將與之相讓;讓孩子學會善良、誠實,不僅能使他明白做人的道理,而且能提高自身素質。16.堅強是戰勝一切困難的基礎,讓孩子學會堅強吧。或許現在你還能給他創造避風的港灣,讓他無憂無慮地成長,但他的人生道路還要靠他經歷風雨去獲取成功。磨鍊孩子意志,讓他具有百折不撓的精神,這樣他們才可以迎著困難不斷前進。17.要讓孩子明白,在生活中要堅信自己,持之以恆。不要因失敗、受挫而意冷,相反要將它作為生活的調劑品,成功前的一道屏障,勇於面對它,承認它。抱著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心態,不斷地採取積極的行動,就可能實現自己的夢想。18.在生活中,其實並沒有這樣的漁夫,但是卻有很多愛立誓言的孩子。明明知道錯了,但就是不願意承認和面對,結果可想而知。所以,當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應該引導他及時改正,千萬不要固執。19.驕傲自滿容易使孩子迷失自己,進而失去朋友,而父母過激地表揚更會讓孩子忘乎所以、驕傲自負。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家長應該適時誘導孩子走出這個誤區。20.友善是一味用於人際交往的融化劑。友善地對待別人,才能從別人那裡得到友善;才能廣結良友,幫助你很快融入陌生的環境和生活。而擁有友善也會讓你以快樂的心態擁抱每一天的。要讓孩子明白這一基本的與人交往的法則。21.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是孩子習慣形成的搖籃。對於孩子過於溺愛只會使他們成為溫室里的花朵,一旦暴露於陽光之下,就難以適應和生存。因此,家庭成員應該積極為孩子創造適宜的家庭環境,通過日積月累,讓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這將讓孩子一生都受用不盡。22.每個初生兒都對周圍的一切充滿好奇和疑問,但往往在成長中,卻因為父母一個不得當的不置一顧給抹殺了。殊不知,這正是培養孩子學習態度的關鍵。我們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好學習、愛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只有這樣,孩子長大了才能自立面對現實,而不是整天在父母的看護下走進社會。23.習慣有時會成為阻礙人成功的障礙,使人扔掉握在手裡的機會。孩子的成長過程很容易養成一些不良習慣,包括學習的,生活的,待人處世的。任何一種習慣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好的會起到積極作用,反之,則會起負面作用。檢視一下孩子生活和學習中的習慣,看哪些習慣會成為他學習和生活的障礙,然後改正它,切勿讓孩子被不良習慣所束縛。24.孩子一般容易浮躁,往往不能善始善終地做好一件事。作為老師或長輩,應該細心誘導,讓孩子養成踏實肯干、不怕挫折、不圖虛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韌勁和處事態度。25.孩子生性是好動的,大人不能強加阻攔,更不能使用暴力,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的心理影響。對於孩子不良的行為習慣要語重心長地開導,抓住機會進行教育而不能惡語中傷。否則,孩子只會從父母那裡學到更加消極的東西。26.父母不能只教孩子在形式上做出某些動作,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這樣做有什麼意義。在實際生活中,也要身體力行,而不單單是停留在口頭,停留在表面。流於形式的教育不僅會使孩子難得真諦,而且往往適得其反。27.粗心大意是孩子學習和生活中的大敵。孩子的習慣是平時一點一滴養成的,無論做什麼事,只有專心致志、仔細檢查、認真對待,才能減少出錯,避免不必要的失誤。因此,專心、細心、認真的精神,是克服粗心大意這一壞習慣的良藥。所以家長平時就要幫孩子養成認真、仔細的好習慣。28.集中精力,專心地做一件事情,並想方設法把它做好。讓孩子從小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對孩子一生的成長都會大有益處。孩子做好每一件事,不僅會使孩子產生成就感,增強自信,而且也可以使他們的生活豐富和快樂起來。29.對孩子的教育,同砌磚一樣,必須嚴格地打好基礎。特別是對自制力的培養,只有從小抓緊,使他們養成習慣,將來變成了自覺的行動,也就不會感到有任何痛苦和難忍了。30.父母關愛孩子是無可厚非的,但如果對孩子的缺點視而不見那就不對了。一味地嬌慣孩子,只會讓他們養成不好的習慣。特別是遷就「任性」的毛病,只能是害了他們。31.馬虎的危害是很大的,切不可輕視。否則,將來無論是在孩子的生活還是工作中都會種下隱患。家長應該提高孩子對馬虎危害的認識,幫他們改正馬虎的習慣。同時,家長的馬虎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潛在的傷害,父母要嚴於律已,不可在孩子心靈中埋下禍根。32.當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時,要及時為他指出來,告訴他正確的做法。之後,要反覆觀察和監督孩子是否改正。在孩子改正後,要及時予以肯定。33.孩子的自尊心是最強的,讓孩子養成尊重父母和他人的習慣,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把孩子作為平等的個人,充分尊重他們,並要求他們用尊重回報我們。34.愛孩子是連動物都會做的事情。教育孩子需要講究方法。如果父母只會滿足孩子的要求,那麼父母就會成為孩子的奴僕,即使忙得四腳朝天也不能滿足孩子。因此,家長要利用「等一等」的方法,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控能力。35.做事不分輕重緩急的人,終難有所作為。家長必須讓孩子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抓住大的方面,認定重要的事情,把住關鍵的環節、時機。。。。。。並且要首先把它付諸實踐,只有養成做事習慣,才能把事情做得圓滿。36.受到傷害就想報復的習慣不能帶給孩子滿足與快樂,相反,它只能帶給孩子無休止的傷害。要教會孩子懂得正確地對待別人對自己的傷害,不要因一時衝動而造成更大的危害。37.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應該首先反省自己,想想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是否做得不當。而並非一味地責怪孩子。這樣,才能促使孩子自我醒悟,認識錯誤並決心改掉自己的壞習慣。38.當孩子在行為上犯了錯誤,父母不應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指責,而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錯誤造成的後果,使之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進而自覺改正錯誤。39.羅伯特的做法似乎有點兒過火,但他是對的。對孩子明顯的錯誤,明知故犯的錯誤,性質嚴重的錯誤,性質嚴重的錯誤,一定要嚴肅批評,並讓其承擔責任,直到他改正為止。40.有時候對待那些桀驁不馴的孩子不妨採取冷漠的方式,被愛和被重視的渴望會讓他們更容易地去反思自己的行為,並且修正。這樣做,有時會收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效果。41.對於喜歡破壞東西的孩子一定不要縱容,要使他們在自己的過失所造成的後果中得到教訓,受到啟發。只有這樣,他們才會珍惜所有,才會懂得愛惜。42.家長一定要記住,一個心理受到的打擊的孩子必然會變成一個毫無作為的人。如果說得不到鼓勵的孩子如同久旱的秧苗,那麼,一些不但沒有得到鼓勵反而時常受到打擊的孩子,只會變成渴死的枯草。除了對孩子的錯誤提出指責,也要給他們相應的鼓勵。43.當一個孩子告訴父母「我感到難受」、「我很失望」時,粗心的父母往往會一笑了之。他們會說:「小孩子嘛,能有什麼失意的感受呢?」「別淘氣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然而,既然成年人有失意,那麼,孩子也有。因為無論年齡大小,我們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不同的感受。成年人在失意的時候需要別人的幫助,難道孩子就不需要嗎?當然也需要!44.一個人是否幸福往往取決於這個人有什麼樣的性格。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要把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始終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在一個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他們不僅是在身體方面慢慢長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變化。為人父母都,千萬不要將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體上,而忽略了孩子成長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心理的成長45.引導孩子不要輕易地去懷疑自己的朋友,各種猜測和疑慮都會加大朋友間的裂痕。應該相信,只要是真正的朋友,彼此之間有著真正的友誼,彼此就不會有絕望的時候。46.如果孩子的眼睛是太陽,那麼他看到的也是太陽,如果孩子的眼睛是黑暗,那麼他看到的也是黑暗。教育孩子看待人生和社會,一定要有辯證的思維、科學的態度,不能追求完美無缺,不能求全責備。47.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作用。自信心是孩子學習成功的精神支柱,是孩子生活成功的精神支柱。在對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甚至比智力教育更為重要,許多時候,孩子學習不好,往往不是智力問題,而是自信心不足的表現。孩子的自信心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後天的生活實踐和學習中逐漸培養起來的。48.孩子的自卑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由於錯誤的教育方式及孩子抗挫折比較低造成的。當一個孩子被自卑心理所籠罩,其身心發展及交往能力將受到嚴重的束縛,聰明才智也得不到正常的發揮。因此,家長對孩子要多鼓勵少指責,讓孩子在實踐中品嘗到成功的快樂,並從成功中體會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本領的,自己並不比別人差。49.孩子的健康成長不只體現在身體上和智力上,也體現在心理上。一棵小樹苗,只澆水施肥而不見陽光就難以長成參天的大樹。尊重對於孩子,就好比陽光對於小樹苗一樣。得不到尊重的孩子是無法長成父母期望中的參天大樹的。50.心的高度影響跳的高度,教育孩子時要培養他超越自己的能力,突破自我設限的高度。只要他的意念不屈服,他就有可能突破障礙、恐懼,達到自己心的高度。51.真正有智慧的人能綜觀全局,以宏觀的眼光考慮大事,也能通曉利害的關鍵所在,胸懷寬廣,不囿於蠅頭小事。讓孩子專心致志地埋頭於手中的事,而不為無所緊要的事情所困擾、打斷,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豁達。52.成見是阻礙人們形成正確認識的大敵。準確的判斷來源於對客觀事實的調查,而不是主觀的猜想。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學會以證據和事實說話,客觀地、中肯地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絕對不能心有成見。53.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長教育孩子時要真正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知道他到底需要什麼,然後再給予。千萬不要盲目追求虛名,看到別人給孩子什麼就給自己的孩子什麼,很可能那並不是他所需要的。54.當孩子產生自卑心理時,要讓孩子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在某一方面很出色。而事實上,每一個人,至少有七種基本的智力方面的技能,如:數學邏輯、語言、音樂、空間、身體動覺以及兩種類型的個人理解力,即我們理解別人以及處理自己的夢想、恐懼和煩惱的能力。或許孩子不喜歡寫作,卻可能在設計上很有天賦或者有能言善辯的口才。55.父母不應該把孩子看得過於弱小,因為沒有哪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是弱小的。在成人的心中他們或許只是孩子,力量微不足道,但在他們自己看來,自己和成人無所區別。這就是孩子的自尊和自強。56.對權貴和名流的盲目崇拜,只能給孩子帶來兩種結果:對自卑心的安慰和對自尊心的褻瀆。所以,讓孩子從小就「站著」,而不是「趴著」,去仰視那些大人物。這種自信心與健全的人格會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只有會尊重自己的人才會贏得他人的尊重。57.人在沒有壓力的時候,就能輕易地做好一件事。而當人被壓力包圍時,一件很簡單的事也會被自己弄砸。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應給孩子施加過多的壓力,而應讓一切自然和諧地發展,並讓孩子從中體會到快樂。58.過去的已經過去,不能重新開始,不能從頭改寫。為過去哀傷,為過去遺憾,除了勞心費神,分散精力,沒有一點兒益處。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時,不要一味地責備孩子,要引導孩子分析過去的錯誤,尋找原因,並從錯誤中得到教訓-----然後再把錯誤忘掉,重新奮起,積極地去做下一件有意義的事情,因為希望在未來。59.孩子的心靈是脆弱的,當他們受到傷害時,都期盼著得到父母的愛。所以,父母無論工作多繁忙,生活多不順心,在孩子面前都要剋制,都不要傷害心靈。60.父母對孩子的愛,是孩子戰勝困難的心理支撐。有了這種支撐,就不會感到孤單,就不會失去自信,就能給孩子以信心和力量。作為家長,應該給孩子安全感,做孩子心目中的保護神,讓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成為他不屈的信念和依靠。
推薦閱讀:

《龜兔賽跑》並不適合孩子讀
【燕平隨筆】直接,還是婉轉?
讓遺憾離孩子的童年遠一點,再遠一點
自己考試作弊被學校開除,那麼進行舉報的同學有錯嗎?
為什麼老師們的脾氣這麼大?大家都認可第一 條理由

TAG:教育 | 孩子 | 智慧 | 影響 | 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