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原來就是電.中國方術對中國的影響.風水理論的闡述和總結.神話傳說與仙話的區別

神仙原來就是電神仙和電,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再說了,把神仙說成電,也有褻瀆神靈之嫌。其實,「神」字和「電」字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它們都與「申」字有關。《說文解字》曰:「申,神也。」而在古代,「申」字就是今天的「電」字。「申」字的甲骨文字形像「雷雨天閃電」的樣子,因此,在上古時代,「申」字和「電」字在字形上完全一樣,也就是說是同一個字。許慎在《說文解字》的「虹」字下面說:「申,電也。」意思就是說,「申」是閃電的樣子。《說文·雨部》:「電,陰陽激耀也。從雨從申。」《字彙》中也說:「雷從回,電從申。 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為電。」「電」的本字是「申」,像閃電時雲層間出現的曲折的光。閃電都是在暴雨中出現,於是人們便在「電」字上面加個「雨」字頭,這樣,人世間便有了真正的「電」。而閃電又是和雷霆同時出現,古人認為是神靈的顯現,加個「示」字旁便有了「神」。 「申」的本身也確實有點神奇,這簡簡單單的幾畫,竟藏著「一、二、三、由、田、甲、口、日、曰、十、豐、中、士、土、干、上、王、工、舊、占、古、山、出、擊」等24個漢字。「申」字現在的「明」義,就與「電」有關,「申」的「發布命令」之義,又多少有點「神聖」的味道了。 至於現在,「申」字早與它的子女「電」「神」分家,單立門戶,另起爐灶了。「申」字既沒有了「電」意,也沒有了「神」威。中國方術對中國的影響經過漫長的歷史時期,方術不但給予古代中國人的思想、方法、觀念等方面以重要的影響,而且在唱代社會風俗中,也明顯地留有不少自己的痕迹,許多民風民俗,追根溯源,卻是源出於方術巫法,如在雙日舉行婚禮,在造房,屍的諸多禁忌,佩戴金玉器以鎮邪,等等。 同時、中國方術還對四周鄰國的風俗文化產生過一「定的影響,其中肖以風水術的外傳較為典型。據文獻記載,以風水術為代表的中國傳統居處觀念大約在公元六世紀傳人日本,平安時代汽現了《相宅》一書,其後又出現丁日木的著名風水理論專著《相家》,而平城京(奈良)的建造是方位術法對日本建築產生影響的最早實例。江戶時代中期,日本的家相占術得到了廣泛的流傳。風水術在東南亞也得到—泛的流傳,這與中國福建、廣東等南方地區自南宋以來風水術大盛有很大的關係。 其他方術如相術,早在日本平安時代到鎌倉時代,宋朝的《麻衣相法》就由留學僧人帶岡日本;明、清時的相術書《神相鐵關刀》和《全面玉掌》,也先後被日本人翻譯介紹。此外,如日本民間以吊在屋糖下的掃睛娘祈禱天晴的風俗便源自中國,元朝初年的河北澤州人李俊民有詩云:「捲袖寨裳手持帚,掛向陰空便搖手。」其詩序說「所以為民免干溢之患」。說明元初北方已有用掃睛娘祈晴之俗。至清未民同初年,全國各地民間都存在著相類似的風俗,如四川成都地區有「掃天婆」,燕京、蘇州等地區也稱「掃晴娘」,河南熒陽稱「掃天娘始」,浙江紹興還有「倒貼和尚」等。 人類從上古原始社會發展到今天的數千年間,隨著科學文化的不斷進步,方術迷信的領地日益縮小:方術所憑藉以號召人們的神秘現象不斷為科學所解釋,方術所施的手段不斷為科學所揭破,但方術迷信依然程度不一地存在於當今社會裡,並有沉渣泛起之虞。由於古代方術中科學與迷信雜揉並行的特點,使今天的江湖術士往往打著科學的旗號進行術數佔L之事,致使其更具欺騙性。同時方術巾的科學成分也有待於人們的發掘和研究,以古為今用,如煉丹術、星象學、相術等內包含著中國古代天文學、氣象學、冶金學、醫藥學等科技知識,這已為人們所熟知。而向來被人視為封建方術迷信糟粕的風水術,當人們透過風水表層那光怪陸離的光環,便發現了風水術中的某些合理內核,即風水術特別關注於人與環境的和諧關係,主張人要順應「天道」,以自然為本,人類只有選擇合適的自然環境,才有利於自身的生存和發展。這一說法,對深為環境污染所困擾的當代社會有著很大的參考價值。可見,在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里,方術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構成部分。因此,如何在吸取、繼承、研究和光大古代方術中的合理、科學成分的同時,廊清籠罩在方術上的迷信、荒誕和怪異的內容,還有待於廣大有識之士作進一步的努力和探索。風水理論的闡述和總結古代風水術發展到宋朝,綜合了八封方位說、陰陽五行說以及道教元氣學說等,而頗為複雜、繁瑣、神秘的陰陽宅理論已基本定型。明、清時的學者、術士在總體理淪上,對風水術並無新的建樹和發明,其貢獻主要表現為對已有的風水著作作進一步的闡釋和總結,在風水理論的某些分支上加以發揮和闡述,匯總編纂了大量風水文獻等。 其一,明、清以前已有大量風水著作傳世,故當時學者、術士在對來自實踐的問題作總結的同時,對這些著作作進一步的闡釋,使研究和注釋風水著作的風氣大興,尤其是清朝乾嘉考據之風的興起,更推動了風水學研究的開展,許多著作都冠以「辟謬」、「校補」、「箋注」等名稱,如明朝謝廷柱《塔輿管見》二卷、徐渤《堪輿辯惑》一卷,清朝吳母音《葬經箋注》一卷、楊明勛《疑龍經校補》三卷、汗沉《青囊解惑》四卷、梅筋老人《陽宅辟謬》一卷、丁荷朴《風水祛惑》一卷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 其二,明、清時人在大量研究前代理論的基礎上,對風水術中的形法派與理氣派學說有所發揮和闡述。在理氣派方面,主要著作有明朝繆希雍的《葬經翼》、蔣階平的《水龍經》、清朝梅自實的《定穴要訣》、高見南的《相宅經纂》等。其中繆希雍精通醫術,因此將中醫學上的「氣」、「脈」等理論用於風水,並將整個探尋墓穴的過程比擬於中醫學所講究的望、聞、問、切的診斷過程,這對風水理論是一種發揮。又《水龍經》是專論風水中「水」的專著,它論述了「水」與「氣」的表裡關係,即水所在就是氣所在,根據河川的走向就能找到「生氣」,這就為在無山的地方找生氣提供了理論依據。形法派在明、清時期也有所發展,《地理五訣》中把構成風水環境的要素總結為龍、穴、砂、水、向5個方面,認為此「龍」即生氣的所在。《山法全書》以形勢為龍體,是對《黃帝宅經》中大地有機說的發揮,使龍體更接近於地脈的觀念。又明、清時風水術中的「宗族」觀念很濃,此乃儒家倫理觀念在風水理論中的反映。《陰陽二宅全書》等術書均是先尋祖宗之山(群山發脈處),再尋父母之山(山脈之入首處),然後尋陰陽之穴,力圖通過山的「宗族」關係來表示山體氣勢的龐大。 其三,明、清時期編纂了大量風水文獻,如官方組織編修的《永樂大典》、《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等大型類書、叢書,收錄了幾乎所有流傳下來的風水著作;同時民間也大量編纂丁冠以「大成」、「大全」、「全書」之名的風水著作,如明朝王君榮的《陽宅十書》四卷、陳夢和的《陽宅集成》九卷、佚名的《陽宅大全》十卷,以及清朝葉九升的《地理大成》二十六卷、葉泰的《山法全書》卜九卷、《平陽全書》十五卷、魏青江的《陽宅大成》十五卷、李國木的《地理大全》五十五卷等。其中《陽宅十書》是一內容比較全面而型的陽宅術書,主要分為環境景觀、住宅格局形象、設施、居者生辰、營造時日等方面內容,其術法大體有形象占斷、方位占斷和符鎮數類。符鎮是指用符咒、厭勝物等以避凶免災、鎮壓邪魅的一種厭攘方術。後世民間流傳的在建築物上放置厭勝物、照妖鏡之類的風俗即源於此。因為《陽宅十書》是明、清風水術士的主要用書,故今人可由此大致看出當時陽宅術所包含的內容及其占斷方法。明、清時所興起的編纂之風,為後世風水研究保存了大量寶貴文獻資料。 明清時期,風水術的應用比以往更為普及。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居民人口的增加,反映在陽宅術書中,有關城鎮環境景觀的內容增多了,從《陽宅十書》等著作中可以看到橋樑、府署、廟宇、街道和住宅等已成為陽宅環境占斷中常見的內容。這說明白然環境的形貌對於陽宅占斷來說已成為一個次要的因素,而逐漸被住宅本身的形貌和人文景觀的形貌所取代,這無疑是明、清風水術中的一個新的特徵。 此外,由於風水術的大興,大量的江湖術士在民間出沒,百姓起屋造墓無不請風水先生一斷吉凶。同時在民間流傳的各種風水術書更是不計其數,隨處可見,而且為使其與世俗社會的價值觀更為合拍,以便得到更大的生存空間,從而使這些術書的占斷內容也更趨淺陋庸俗,而其帶來的最終結局卻使風水術為世人拋棄而趨於末路。神話 傳說與仙話的區別傳說比神話的出現要晚得多,由於社會的演進,人們生產能力和知識水平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了發展,於是創作出以人的生活為準則並給以理想化的故事,這就是傳說。  神話與傳說最大的不同有兩點。第一,神話的主人公是神,或半人半神,其狀貌才能功業具有誇張描寫,充滿浪漫主義色彩。傳說的主人公則是人,其狀貌才能功業雖有想像虛構的成分,但更接近現實。第二,神話反映的多半是超乎現實的生活,傳說則大致接近或符合現實生活。  神話與傳說既有區別也有聯繫,常常互相雜揉,在某些具體作品中,並沒有嚴格的區分。如有關擒封豕、斷修蛇的英雄羿、一年一度鵲橋會的牛郎織女和嫦娥奔月等傳說,便是把人的感情願望、生活情景滲到神話中去,既是神話又是傳說。  仙話是中國神話的變種和末流,約起源於戰國時期。仙話結合道家清靜無為的思想,由道士輾轉煽揚,各種荒誕不經的故事層出迭起,中心內容無非煉丹煉藥,飛升成仙等。主要是宣傳神仙思想和漢代以後的道教思想。表現了人們希望修鍊身心,快樂逍遙,長生不老的願望。
推薦閱讀:

中國最大的銅殿 銅瓦寺真武殿
日本準備拍賣一批劫掠的中國文物,中國人果斷出手……
女神節中國微型文藝女子兵團風采(2)
【精品】帶你解開羅睺計都的迷霧,直探中國星命學說的源頭!

TAG:中國 | 理論 | 神話 | 神仙 | 風水 | 傳說 | 影響 | 總結 | 區別 | 神話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