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對別人的理解,如何更深一層?
學了心理學,生活容易多了
GIF
深入理解別人的能力=深入理解自己的能力
GIF
你是如何理解他人的種種行為的?
舉個例子,假如一個朋友或家人在你面前把一隻杯子用力摔在地上,
你怎麼理解?又如何應對?
也許有的人會固執地認為對方的行為是對自己的挑釁和示威並予以回擊,
也許有的人能夠分辨對方的行為是否與自己有關,
也許有的人能夠感受到對方的憤怒,並試圖去理解對方,
而有的人,能更進一步地感受到對方此時是否需要「被關心」。
GIF
反過來舉個例子,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和你吵架,並打翻了一隻杯子,
你是否能夠深入的覺察自己的情緒?
也許有的人覺得自己「無所謂」、「沒感覺」,
也許有的人能夠感受到自己的憤怒,
也許有的人除了憤怒還能感受到傷心、委屈、羞恥和對失去關係的恐懼等等不同的情緒,
而有的人,不但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各種情緒,或許還可以反思這些情緒和其它事件的聯繫。
GIF
不論是對別人,還是對自己,「理解」其實是有「程度」之分的。
心理學裡有一個詞「心智化」,描述的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理解」。
我們都知道,不同的人即使做出同樣的行為,其背後的心理狀態很可能是不同的,
心智化就是一個人通過對心理狀態和意圖的把握來理解自己和他人行為的能力。
也就是說,一個人心智化程度越高,他就越能夠從別人的心理狀態的角度去理解一個人的行為,
這種心智化的能力不僅僅有助於加強對自我的理解和調節,還可以幫助人們與他人溝通,實現更好的合作、戀愛和娛樂。
比如說,你可以簡單的認為對方摔杯子是「不講道理」,
但如果你理解到對方摔杯子是因為對關心和愛的渴望,他的憤怒是來源於對失去關係的恐懼,
我相信,這時候你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於是你就可以更「準確」、「高效」的應對這件事情。
這就是「善解人意」的心理學原因。
GIF
我們都期待成為「善解人意」的人,可是究竟怎麼做到呢?
去看很多《教你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書,可行嗎?
實際上,沒用。
就如同我上文說到:
「對方摔杯子是因為對關心和愛的渴望,他的憤怒是來源於對失去關係的恐懼」,
如果你生活中真的有一個人摔杯子了,你要這麼認為,那恐怕要犯錯誤了,
因為我上文也說了:
「不同的人做出同樣的行為,其心理狀態可能是不同的」。
所以你生活中遇到某個人做出某種行為,他背後的心理狀態,是沒有任何書可以告訴你的。
而你對具體事件的解讀,只能取決於你固有的心智化能力。
那這種「心智化」的能力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GIF
我們每個人都天生擁有發展心智化的能力,但可惜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發展好。
心智化能力取決於早期的養育關係是否為我們創造了學習內心狀態的機會,也決定了人際關係最終的深度。
當一個孩子憤怒、傷心或委屈時,他可能並不知道自己究竟怎麼了,也不知道如何表達和處理,只是覺得難受而哇哇大哭,
這時,如果養育者能夠看到並接納孩子的情緒,並幫助孩子定義和處理自己的情緒,
那孩子就學會去理解行為背後的心理狀態,並最終能夠將情緒、行為、身體和自我體驗聯繫起來。
比如孩子的玩具摔壞了,孩子哇哇大哭,
如果這時媽媽說,「寶寶的玩具摔壞了,寶寶好傷心」,孩子就學會理解並定義「傷心」這種情緒。
這個時候,在孩子的心中,感受、情緒、現實、行為等被聯繫和組織在一起,
這正是「高情商」的基礎。
心智化能力不僅作用於個人,也作用於他的一切人際關係,
他眼中的世界就不僅僅浮於表面,他將作為一個豐富、飽滿又靈活的個體獲得有幸福感的人生。
GIF
如果養育者缺乏看到和容納孩子情緒體驗的能力,
那孩子識別和體驗心理狀態的能力就沒有機會被實踐和發展。
這樣的養育者往往不能尊重孩子在情緒體驗上的獨立性,
而是用自己的心理來「臆想」並「覆蓋」孩子的心理;
或者能夠體驗孩子的情緒卻不能幫助孩子處理這些情緒,
當孩子恐懼時更加恐懼,當孩子焦慮時更加焦慮。
這些狀況都將導致孩子無法發展完善的心理邊界和真實的自我體驗,
而不得不為了適應養育者發展出一套僵硬而虛假的自我,
這樣的孩子,在遇到「摔杯子」事件時,就更容易缺乏對人際關係深入的理解和對真實情緒的容納。
GIF
如果一個人在早年缺乏一個好的養育關係,那他一生都無法獲得心智化的能力了嗎?
不是的。
如果你和一個心智化程度較高的人擁有一個較為長期、穩定的關係,那這種能力也可以在你們的關係中逐漸獲得。
這個關係可以是戀愛關係、朋友關係、師生關係等,
如果你恰好缺乏這樣的關係,或者期待一種更專業而富有成效的實踐,心理諮詢則是非常好的選擇。
· end ·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腳下生根」
※每日悅讀:我所理解的詩歌意象
※杜絕過度加班,應正確理解「敬業」
※【淺談】淺談對神秀和六祖慧能佛偈的理解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TAG: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