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什麼意思,如何理解呢?
這首詩偈為禪宗六祖慧能所作。慧能,唐朝貞觀十二年(638年)生於新州(今廣東新興縣)。自幼喪父,長大後靠打柴為生。雖然他從小沒接受過教育,目不識丁,但悟性極高,聽人念一邊佛經就可以為人講解。後來投入五祖弘忍門下學習佛法。
有一天,弘忍召集弟子們,讓他們各自作偈闡述自己學佛的心得。弘忍最得意的弟子神秀作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弘忍覺得神秀的回答非常的好,便傳令下去,叫所有弟子背誦這首詩偈,學習神秀同志講話精神。
【神秀】
慧能當時沒在場,後來他聽說了神秀的詩偈,覺得神秀講得不對,就另作了一首詩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並叫人幫忙寫在了牆壁上。不久之後,弘忍看見了慧能的詩偈,覺得慧能已經證悟了禪宗的精髓了,便偷偷將佛祖的衣缽傳授給慧能。
佛祖的衣缽就和丐幫的打狗棒一樣,繼承了衣缽就等於成為了禪門教主。但是慧能入門時間很短,而且大字不識一個,將教主之位傳給他,下面的所有弟子肯定不會認同,甚至可能危害慧能的性命。所以弘忍叫慧能逃回嶺南。
【五祖弘忍】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弘忍把衣缽傳給慧能,而不傳給自己本來的得意門生神秀呢?顯然答案藏在二人的詩偈當中。神秀的詩偈的第一句中的「菩提樹」源於佛教典故,傳說佛祖當年是坐在一棵樹下時證悟到佛法的,後來那棵樹便被稱為「菩提樹」,「菩提」為梵語Bodhi的音譯,本意為「覺醒、覺悟」,菩提樹就是「覺醒之樹」的意思,引申出來可以指代佛性。「身是菩提樹」的意思就是說,佛性就蘊藏在人的身體當中。這句話表明神秀的覺悟已經時相當高了,所以一開始弘忍才會那麼欣賞他的詩偈。第二句「心是明鏡台」和第一句意思一樣,明鏡台指的是古代女子用來擺放鏡子的梳妝台,女子愛整潔,通常會把梳妝台收拾得很乾凈。
【佛祖在樹下頓悟】
再來看慧能的詩偈,其每一句都是明顯跟神秀對著乾的。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意思是佛性就蘊藏在人的身心當中。慧能卻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這是不是意味著慧能認為人身上沒有佛性呢?不是的。這要聯繫禪宗的另一首詩偈來解讀。禪宗最早是由佛祖開創的,佛祖將禪宗傳給迦葉時作過這樣一首詩偈:「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這首偈咋看很矛盾,很難解,其實它的意思跟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是一個意思。佛祖和老子皆認為真理(或者稱為「佛法」或者稱為「道」),是無形無相的,要用語言去說也說不清楚的,要思考也思考不明白的,只能直覺的去領悟。佛法的這個特性是佛教兩千多年來一直反覆在重申的,歸納為一個字就是「無」。神秀用菩提樹和明鏡台來比喻佛法,當然是為了讓人更容易理解,可是他犯了一個佛教的忌諱,就是試圖用有形的事物來形容無形無相的佛法。所以慧能反駁神秀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意即佛法、佛性根本就不是菩提樹、明鏡台這種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直接踩中了「無」這個得分點。
神秀的後兩句詩「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表明了他的修佛態度,即要像女子勤快的收拾梳妝台一樣,勤快的收拾自己的心靈,不要讓心中的佛性沾染上了塵埃。這種學習態度如果放在別的地方通常是沒錯的,可是很不巧,這是在佛教裡面。佛教教義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叫人放下執著,不要有任何精神負擔。而神秀的話裡面恰恰暴露了他把修行這件事做成了負擔。你想,把一面鏡子反反覆復的擦,不准它沾上一點灰塵,這不明擺著是強迫症嗎?用佛教的話來說就是執著太深了。這也是佛教修行弔詭的地方,既要修行,又不能把修行看得太重。
【六祖慧能】
而慧能的態度就跟神秀完全相反。他把自己的精神徹徹底底的清空了,「本來無一物」——這恰恰是佛教修行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那還用擔心沾染上什麼塵埃呢?由此看來,神秀的境界明顯不如慧能,神秀才走在修行的路上,而且還把路走歪了,而慧能卻早已經到達終點了。
不過上述故事只是一面之詞,相關的分析也只是就詩論詩。歷史上是否真的有過慧能和神秀斗詩偈和弘忍傳衣缽的事情不得而知。這些事或許是後來南禪宗為了樹立自己的正統性而編造出來的。
推薦閱讀:
※諸法無我」怎樣理解
※當一個人說你別想太多到底是想表達什麼?
※如何理解「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陳季冰:如何正確理解滬港通
※如何理解布局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