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世名畫——花鳥卷(九)【45P】
秋枝鸚鵡圖清 華喦 紙本設色 縱104厘米 橫49.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華喦人物、山水、花鳥、魚蟲無所不精,筆墨簡練超逸,不依傍古人門戶,自成規範。此圖為畫家精心傑作,筆墨疏放,色彩清妍,樹石與鳥,情意生動,裝點秋光,恰到好處。
雜畫冊清 余省 紙本墨筆 縱89.9厘米 橫21.7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余省(1692—1767),字曾三,號魯亭,江蘇常熟人,從師花鳥畫家蔣廷錫,乾隆時祗候「內廷」,善畫花、鳥、蟲、魚,尤善畫蝴蝶。余省作畫時參用西法,賦色妍麗。《雜畫冊》屬水墨寫意,畫牡丹、玉蘭、花蜂、桃花小鳥、荷花翠鳥、稻蟹、竹石蘭花、松鼠葡萄、鱖魚、松梅、佛手、水仙香椽等十二開。這裡所選的稻蟹、鱖魚二開,用筆豪爽,揮灑自如,用墨酣暢淋漓,豪放中呈現秀雅。法隨意轉,形中見神,意態生動。
竹蔭西
圖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 縱246厘米 橫133厘米畫面主體是一隻西方品種的良犬,身量細長,目光機警而溫和,作者刻畫得極其細緻,連眼睛中的細微明暗變化,犬口部細細的毫髮,甚至犬身上體表微現的脈絡都被一絲不苟地表現出來。在犬周圍,散生著一些小草,野花等,左端是苦瓜繞生的兩竿翠竹,亦是極盡工整細緻之能事,不僅明暗、紋理等被刻畫得十分清晰,甚至可以辨認出花草的種類。
仙萼長春圖(之一)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 縱33.3厘米 橫27.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畫是郎世寧工筆重彩畫的代表作。畫面非常寫實,筆致工整而有突兀感。此圖工筆設色,充分體現了西畫技法的特點。郎世寧在創作上汲取了前人的諸多優長,創立了自己獨特的風貌。即以此幅為證,在花卉的技法上,花朵採用周之冕「勾花點葉法」的技巧,而花葉又加以惲壽平「沒骨花」的畫法,只以尖細的線條勾出葉脈。
仙萼長春圖(之二)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 縱33.3厘米 橫27.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幅描繪桃花的花卉圖還極為寫真地描繪了兩隻春燕。燕子身姿嫵媚矯健,極富生趣,畫上桃花也取中國繪畫所常用的折枝。郎世寧在繪畫技法上善於用中國繪畫之所長,融為一爐,創作出一批寫實工整的工筆花鳥畫。
仙萼長春圖(之六 )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 縱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曾經有人說,郎氏的花鳥畫可以作為生物課挂圖,與真的活物無一絲差別,這絕非誇張。郎世寧一生差不多都是作為清廷畫師而度過的,他的畫大多是「進御」而作,均顯得精工細描,謹小慎微。此畫畫的是黃刺葉、鳥兒和牡丹,敷色濃麗鮮艷。
仙萼長春圖(之七 )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 縱33.3厘米 27.8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郎世寧擅長人物、肖像、花卉、鳥獸以及歷史題材的繪畫,以中西畫法並用而獨具一格。清代的《歐缽羅室書畫過目考》中記載:「郎世寧,供奉內廷祗侯,畫馬兼工人物屋宇,多從西法。張抑山處士藏有小墨馬尺幅,裝於鏡屏,為奉敕畫,聞歸延樹南尚書;又見有五貓相戲大幀,落花滿地,嫩草圍石,神趣宛真,所寫之貌蓋西種也,亦奉敕畫。」
花鳥圖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 縱32.6厘米 橫28.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美術史家胡敬在《國朝院畫錄》中記載:「世寧之畫本西法,而能以中法參之,其繪花卉具生動之姿,非若彼中庸手之詹詹於繩尺者比。然大致不離故習,觀愛鳥罕四駿,高廟仍命金廷標仿李公麟筆補圖,於世寧未許其神全,而第許其形似,亦如數理之須合中西二法,義蘊方備,大聖人之衡鑒,雖小道心審察而善終兩端焉。」《花鳥圖》所繪花卉,畫法精工,設色艷麗。
松鶴圖清 郎世寧 絹本設色郎世寧的中西結合的形式的確比較適合於花鳥類繪畫作品風格,此類風格的中國畫可以說只有郎氏一人為代表,最終也未能蔚然成風,究竟原因,可能就在於它過分寫實,不是中國畫之風。而後世西學東漸時,這樣的枝葉改進也不足為訓了。這只是特殊時代的特殊產物。
鸚鵡戲蝶圖清 胡湄 絹本 設色 縱98.厘米 橫50.厘米胡湄,生卒年不詳,字飛濤,號晚山,又號秋雪,浙江平湖人,自幼受到古代繪畫藝術熏陶,畫風追宋人筆意,善畫花鳥蟲魚。此畫亦為仿宋人筆意而作,繪一枝繁花密集的花枝,幾朵落英飄落,一雙蝴蝶逐花而舞,而樹枝上的架中鸚鵡又翻身飛下,撲向蝴蝶,卻被鐵鏈絆住,顯出滿心的無可奈何之狀,真可謂「氣韻生動」。整幅畫面無有懈筆,架上駁離的銹跡、飄飛花瓣的質地,都刻畫得極為真實,鸚鵡的白羽烏喙亦顯得十分傳神,分外美麗。
菊石圖清 錢載 紙本設色 縱185厘米 橫79厘米 瀋陽博物館藏錢載(1708—1793),字坤一,號擇石,晚號萬松居士、百福老人,浙江嘉興人。乾隆進士,官至禮部侍郎。學問淵博,人品修潔,工詩,善書,善寫生。此圖繪秀石挺立,五色菊花盛開四周。上鈐「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鑒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寶蘊樓書畫錄」等收藏印章。
蘭竹圖清 錢載 紙本墨筆 縱139厘米 橫35.1厘米 旅順博物館藏.畫上自題:「乾隆甲午,奉命江西,得與秀峰老先生相聚論文,既竣事,寫此以奉大雅鑒之。重陽前二日,秀水弟錢載記於奎宿堂。」此畫雖為應景之作,卻也生動傳神。繪竹石與蘭花,濃墨勾勒竹葉竹竿和湖石輪廓,淡墨寫蘭花、蘭葉,清潤和諧,幽雅和諧。
丁香圖清 錢載 紙本墨筆 縱91厘米 橫36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錢載設色花卉,簡淡清逸,寫長林修竹,雨葉風枝,有陳淳、徐渭遺意。尤擅蘭石。此畫採取傳統沒骨法和線條勾勒法將盛開的丁香花表現得無與倫比,似乎花香四溢,堆積如雪。
花卉圖清 陸恢 金箋紙本設色 縱205.5厘米 橫45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陸恢花卉清逸出塵,很有惲壽平遺風。此花卉圖共十六屏,所選二屏為:之一《蓮蓋珠圓》;之二《階前玉樹》。整體風格以沒骨法與工筆設色融為一體。
玉堂富貴圖清 陸恢 軸 紙本設色 縱184.5厘米 橫95.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陸恢(1851—1920),原名友恢,一名又奎,字廉夫,號狷叟、破佛盫主人。原籍江蘇吳江,久居蘇州,山水、人物、花鳥、果品無一不能。廣泛遊覽,師法自然,遂筆意蒼勁遒麗,古拙深幽。此圖為人祝壽或贈送富貴之宅。樂府詩集三四相逢行古辭:「黃金為君門,白玉為君堂。」畫面上有一棵盤根錯節、古老蒼鬱的白玉蘭樹,枝幹茂盛,潔白的玉蘭花,吐蕊怒放,香欺蘭蕙,可謂滿樹繁花。樹根旁有數株牡丹,黃紫兩色,暗綠的密葉里,襯托出嬌嫩的牡丹及紅花,使整個畫面,看似金鑄玉雕,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花濤香海。
紫藤白頭圖清 倪田 紙本設色 縱74厘米 橫39厘米 上海朵雲軒藏倪田擅畫山水、人物、仕女、花卉,風格受任頤影響。此畫繪紫藤和白頭翁, 用水用粉表現出畫面那種流動清逸之美感。用筆雖簡潔,卻很別緻老辣。
秋圃逸趣圖清 程璋 紙本設色 縱103.5厘米 橫47厘米 中國美術館藏程璋早年宗沒骨法工筆花卉,中年後改變技法,參用西畫繪畫技巧,喜寫生,形象生動,敷色絢爛,很有新意。此畫參惲壽平沒骨畫法,所繪海棠,真實生動而饒有情趣,線條自由洒脫,生意昂然。
雙貓窺魚圖清 程璋 紙本設色 縱148厘米 橫80.8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程璋字德璋,號瑤笙,安徽休寧人。他曾隨父在江蘇泰興、常州,後寓居上海,做過清華大學的講師。工畫花卉、翎毛、草蟲、走獸,兼能山水、人物、參用西洋畫法,熟諳透視,結合寫生,形象真實。色彩濃麗,構圖自然別緻,他的繪畫,能自創新貌。此圖畫池塘邊兩隻花貓,葡匐在石塊岸上,雙眼緊盯著池塘中的游魚。由於畫家懂得生物百態,所以畫石頭,池邊的水草,浮萍樹榦,樹枝及紅葉,在透視的處理上,遠近、前後、濃淡、深淺等,都能合乎自然物象的真實。
花鳥圖清 樊圻 屏風 設色 縱248厘米 橫65.1厘米 天津市博物館藏畫家不僅能真實地描繪動物的形體特徵,而且能準確地把握與表現它們活潑的天性,形態逼真,個個曲盡其態。畫山石、樹和花,樹枝上站立的兩隻小鳥。此作蒼渾秀潤,應為晚年精勁之筆。同時,禽鳥的造型逼真生動。
牡丹圖清 樊圻 絹本設色 縱168.4厘米 橫46.4厘米 安徽省博物館藏此圖繪嬌艷盛開的牡丹,有一叢在岩石之上怒放,一叢在岩石下。此畫反映了畫家長期而細微的生活洞察力,因而他筆下的動物都顯得個性鮮明、生趣盎然。較之前代的花鳥畫更富於生命力,為小寫意在鳥畫語言的豐富與創新作出了卓越貢獻。
歲寒三友圖清 樊圻 紙本設色 縱88厘米 橫57厘米 天津市博物館藏樊圻(1616—1694),清代畫家。字會公、洽公。金陵(今江蘇南京)人。他與其兄均以畫出名。山水取法董、巨、黃、王和劉松年諸家,用筆工細,皴法細密,風格勁秀清雅,為明末清初的「金陵八家」之一。畫上有龔賢等人的題款。繪水仙、梅花、牡丹三友。不畏嚴寒,迎霜而開。畫面構圖簡潔,以少勝多,用色清淡,惜墨如金, 畫風清秀,極淡遠清靈之致,是很能代表畫家藝術風格的作品。
花鳥圖清 胡慥 紙本設色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胡慥,字石公,金陵人。生平記載極簡略,熟知金陵畫家的周亮工,稱畫家為「石公善啖,腹便便,負大力拳勇」,「惜哉未六十而殪」。 畫菊花與三隻蜜蜂,一隻做俯衝狀,翩翩欲來采蜜;一隻俯身於菊花花瓣上,正貪婪拾之;還有一隻聞香而蠢蠢欲動,正往溢香處飛奔而來。整個作品構圖獨具,格調新穎,筆墨蒼茫,渾厚雅俊,逸氣橫生,畫樹石,中鋒行筆,顯得沉著勁挺,皴擦有致,運墨數遍,具滋潤而有生氣,設色鮮艷。
紅蓮圖冊清 謝蓀 紙本設色 高25.3厘米 寬31.3厘米謝蓀,「金陵八家」之一,字緗酉,溧水人,生卒年不詳,居金陵。《紅蓮圖冊》畫紅蓮花,墨線細勾,後填色彩,嚴謹工整,畫面顯得濃艷、工麗。畫法從宋院體畫中變出。畫上自題:「己未春日寫似,伴翁老先生,謝蓀。」鈐一印。按己未為清康熙十八年,即公元1679年。
墨竹圖清 吳宏 扇面 縱16.7厘米 橫52.5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吳宏,生卒年代不詳。清代畫家。一作弘,字遠度,號竹史。江西金溪人,長居江寧(今南京)。他自幼喜好書畫,詩書皆精。他曾於順治十年游黃河,歸來後筆墨一變,縱橫放逸,走出自己的風格。他偶畫墨竹,亦有水墨淋漓之致,是金陵八家之一。這幅作品在藝術表現手法上有一定的特色, 畫瀟洒清麗風竹,其用筆細密,筆墨淡雅。此畫幅面雖小,但旨趣深遠,畫寫物外情,詩傳畫外意,不愧為一幅傳世佳構。
花果冊清 金農 絹本墨筆 縱21厘米 橫36.5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金農(1687—1764),字壽門,號冬心,又號司龍、稽留山民、昔耶居士,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寄住揚州。此《花果冊》全冊十開, 這裡選了一幅枇杷圖。繪有成倚角之勢的二組枇杷, 高矮對比,在造型上有一種工整的優美感。
梅花竹石圖清 金農 紙本墨筆 縱132厘米 橫31厘米 廣州市美術館藏此畫在構思布局與筆墨意趣上各有特色,筆觸古拙, 在輕盈瀟洒的風姿中含有沉厚穩健的意趣, 淡墨點花, 薄而潤, 富有色彩感;畫中自題:「古來畫梅誰最好,僧中獨數華光老。花光衣缽付吾人,信手寫來得其真。曾聞花光能畫影,墨暈含苞偏耐冷。石門畫梅兼畫月…… 」畫墨梅一枝,岩石數塊。
紅蘭花圖清 金農 絹本設色 縱63.7厘米 40.5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畫上有畫家自題:「紅蘭花葉皆妙,惜無香澤,今夏見於奉宸院卿江君鶴亭水南別墅,越夕,費燕支少許,圖此小幅。若宋徐黃諸賢卻未曾畫得也。昔耶居士記。」畫罕見的紅蘭花。筆觸較工整細膩, 風格沉著又清麗, 筆墨稚拙,不求形似,別具古樸風格。
墨竹圖清 金農 紙本墨筆 縱116厘米 橫39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金農50歲後始學畫,善畫山水、人物、花卉、梅竹。金農也工詩文、書法,精鑒別,是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著有詩集《冬心詩集》。此畫繪蘭花修竹,畫風簡淡清麗。畫上有畫家自題:「雨後修篁分外青,瀟瀟如在過溪亭。世間都是無情物,只有秋聲最好聽。七十六叟杭郡金農。」足可昭示畫家當時的心聲。
蝴蝶蘭、朱竹圖清 金農 紙本設色 縱24.5厘米 橫32厘米此圖設色和水墨畫各種花卉,共為八開,合裝一冊,選印兩開。蝴蝶蘭為設色寫意畫,題中云:「野花小草,沈家園內有此風景。」因而兼有寫生筆墨。畫石,上長青苔,蒲公英筆簡神足,筆法沉著勁挺,是用意之作。
梅花圖清 高翔 紙本墨筆 縱88.8 厘米 橫44.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高翔(1688—1752),字鳳岡,號西唐,別號山林外臣,揚州人。是石濤的摯友和忠實追隨者。他畫梅獨樹一幟:疏枝、半開骨朵,用玉樓人口脂,抹一點紅。此畫繪老乾勁梅一枝,枝幹老枯,枝上鮮有梅花,是高翔畫梅的典型風格。
石榴圖清 黃慎 紙本設色 縱29.2厘米 橫25.3厘米黃慎(1687—1765),字恭壽,號癭瓢子,福建寧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擅長人物、山水、花卉,用筆酣暢,縱橫馳騁,極盡變化。他從唐代懷素的草書中體會到其用筆的絕妙之處,便把草書的運筆用到繪畫中去,創立了自己的風格。此幅《石榴圖》就是用草書筆法寫成,別有韻味。
柳塘雙鷺圖清 黃慎 紙本設色 縱139厘米 橫62.5厘米畫垂柳依依,池塘中雙鷺覓食,上有一首七言詩,具作者名款。此畫用筆細膩。後見懷素草畫,細心臨摹。畫人物迅捷勁利,多取歷史、神仙故事為題材;亦善山水、花鳥,為揚州八家之一。此圖豪邁洒脫,簡練縱逸,不難窺見作者精湛功力。
墨筆花卉圖清 汪士慎 紙本 共十二頁 每頁縱17.2厘米 橫28.2厘米《墨筆花卉圖》第一幅作品:墨蘭,畫面自左方發端,一方山石腳下,生有幾簇小草,後面還有竹葉探出,一叢蘭草從中生出,蘭葉如鋼絲,極為蒼勁而又不失柔媚之態,葉中點綴三花,其黑色濃淡、布局搭配均顯得隨意而嚴謹,可見作者技藝已臻爐火純青。右下角是作者自題:「蘭性堪同隱者心,自榮自萎白雲深,春風歲歲生空谷,留得清香如素琴。」鈐一白文印「近人」,用筆清麗,別有風味。
梅竹石圖清 汪士慎 紙本墨筆 縱100.7厘米 橫26.4厘米 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這是畫家較早的作品,顯得秀氣脫俗,生氣勃勃,晚年的作品風格有所變化,要粗壯一些。王士慎繪畫的題材多樣,各種花卉外尚有竹、石等,偏愛清雅,多繪蘭、梅等花。這也是當時畫家極喜之題。此圖繪曲梅、修竹、怪石,畫家在自題中稱梅為冷香、石兄、竹弟。
春風三友圖清 汪士慎 紙本墨筆 縱77.5厘米 橫37.9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汪士慎在藝術上工於畫竹與梅,同時工篆刻,治印與高翔、丁敬齊名。金農評他的梅花:巢林畫繁枝,千花萬蕊,管領冷香,儼然灞橋風雪中。此畫狀寫了梅、蘭、竹春風三友,可以看出是汪士慎有感而發的。
蘭竹圖清 汪士慎 紙本水墨 縱118.1厘米 橫43.3厘米 上海博物館藏汪士慎(1686—約1762),字近人,號巢林,休寧人,流寓揚州,為「揚州八怪」之一。善寫梅、蘭、松、竹、於畫梅尤著盛名。落筆端重,不矜奇巧,常以瘦硬筆意,寫出疏落清雋的氣氛,點畫之間,耐人尋味。此圖以雙鉤蘭配合墨竹,用不同的手法交相輝映,為其生平佳作。
菊杞修竹圖清 汪士慎 紙本設色 縱29厘米 橫36.7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淺色畫花卉八開,裝為一冊,選印菊、修竹各一開。 汪士慎擅寫生花卉,晚年失明,猶為人作畫不已。與金農為詩畫友,同為揚州八家之一。此兩圖格調清新,得寫生妙法,近惲壽平一派。作於清乾隆十二年,時年62歲。
芍藥圖軸清 李鱓 紙本墨筆 縱92.5厘米 橫35.8厘米 蘇州市博物館藏《芍藥圖》寫二折枝芍藥, 一支盛開姿態妖嬈, 以花為冠, 輔以疏葉, 天趣自成, 一支半綻側出, 濃裝艷抹, 花葉茂盛。兩花相對, 互為呼應, 布局嚴謹, 給人以欣欣向榮的歡樂氣氛。落筆奔放淋漓, 不拘繩墨, 蒼勁老練, 水墨交融, 達出神入化境地, 得青藤、白陽神髓而自放胸臆, 有水墨融成的奇趣。
松藤圖清 李鱓紙本設色 縱126厘米 橫62.6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松藤圖》是畫家中年時的作品。畫中一棵老松斜向伸入畫面,樹皮斑駁,松枝繁茂;松樹旁邊一棵藤條攀緣而上;墨中略施色澤。右上空處題七絕一首:「吟遍春風十萬枝,幽尋何處更題詩。 空庭霽後簾高卷,一樹藤花夕照時。」此詩也道出了畫家當時的心態。畫家以畫花卉竹石聞名,他起初的畫風是較為工整的,後逐漸轉為豪放的風格,成熟時期的畫風受明代徐渭影響很深,一改過去規矩工整為縱逸瀟洒,形成了自己的畫風。
墨竹圖清 李鱓 紙本墨筆 縱149厘米 橫75.6厘米 旅順博物館藏李鱓 康熙五十年中舉,後放知縣等職, 後因觸犯上司罷官。他回到揚州後, 心情抑鬱, 生活放縱, 以賣畫為生, 他早年師從蔣廷錫與高其佩, 後來在揚州見到石濤的作品, 從其豪爽奔放的筆法中得到啟示, 以破筆潑墨作畫, 風格為之一變。此幅《墨竹圖》以水墨寫修竹,很有幾分清麗,幾分蕭肅。New城南春色圖清 李鱓 紙本設色 縱193厘米 橫105.6厘米李鱓(1686—1762),字宗揚,號復堂,又號懊道人,興化人,為「揚州八怪」之一。善花鳥,曾從師高其佩,進求林良、原濟筆墨,畫筆縱放,不拘繩墨。生平愛畫五松圖,老乾杈丫,筆意飛舞,常以此自許。此幅畫牡丹紫藤與山石參差組合,墨氣淋漓,設色幽淡,頗為精到。
石榴秋葵圖清 李鱓 紙本設色 縱187.1厘米 橫48.8厘米此圖畫石榴、葵花。畫史謂其花鳥學林良,實則出自高其佩門下,遠師徐渭。以筆代指,蒼勁有力,墨氣欲活,稍有霸悍之氣。李鱓在繪畫上主張「自立門戶」, 始終追求獨立的人格和個性的表現, 一生畫風在不斷的探索中經過數次變化。此圖寫意秋實秋花,作者自題畫於乾隆十一年,時年61歲。
墨竹圖清 鄭燮 紙本,縱120厘米 橫69.3厘米 墨筆畫面構圖居中,畫新竹二竿,竹後二方石塊挺立。略有明暗前後關係,竹葉在前的用色濃重清晰,在後的則以略淡之墨完成,更為退後的是石塊,用色更加淺淡,完全是竹子的陪襯,但並非草率馬虎之筆,細觀之仍是蒼勁奇峻之筆。題款位於畫之右上方,字體別緻妍麗,跌宕多變,抑揚頓挫中體現出一種音樂的多變旋律感。畫中共鈐四印,三方位於題款之後,二朱文,一白文,白文印章云:「七品官耳」,是鄭板橋印章中極有代表性的一方,一直為人所津津稱道。另一方鈐於畫面左下角,呈壓陣之勢,小而有型,造型別緻怪異,為略具山形,亦是印之精品。
蘭竹石圖清 鄭燮 紙本 墨筆畫畫面內容是石畔青竹,石縫中並生蘭草,右前生竹三竿,老竹蒼勁挺拔,新竹俏麗清秀,各有特色,落於紙上氣韻生動,雖是寥寥幾筆寫意而成,而竹之神、竹之態、竹之韻已被表達得淋漓盡致。竹所倚生石塊亦是畫面主體之一,作為竹之背景,以遒堅奇峻之態增添畫之氣勢,又反襯竹之生機;石上蘭草則增添了石趣,不給人頑固古板之惑,反覺石亦為可親可愛之物,也有它的生命喜好。從題跋看,這是作者送給老者壽辰之禮,以充滿生氣的題材作畫,再配上不無幽默的題詩,真是再恰當不過了。
荊棘叢蘭圖清 鄭燮 紙本墨筆 縱31.5厘米 橫508厘米 南京博物館藏鄭板橋作畫很重視從生活入手,曾說:「凡我畫竹,無所師承,多得於紙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他細緻觀察、體味竹子在不同氣候、不同環境里的多種多樣樣式、態勢、情趣,來豐富自己的表現。此畫用畫家自己的話來說,真正「滿幅皆君子」,畫蘭、竹、石,將蘭竹高潔和清風亮節表現得很是從容。歡迎進入還舊樓主個人圖書館>>>
推薦閱讀:
※懷素--傳世經典之《桑林帖》
※《傳世言》--枕邊書
※100首粵語傳世經典 一人一首,太感動了,80後老了>_<…
※把京杭大運河杭州段 打造成傳世之作 杭州日報
※中國傳世奇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