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文化人,你知道中國文化的核心競爭力,有哪些嗎?
文化是一個人的軟實力,同時,文化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看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文化的發展,是一項重要的指標。近日發布的《中國國家形象全球調查報告2016—2017》顯示,中國是歷史悠久、充滿魅力的東方大國,和全球文化事業發展的貢獻者。
從以上全球抽樣調查報告顯示:52%國內網友認為:孔孟的儒家思想,最能代表中國的文化。國外,也有26%的網友認同這一觀點。可見,中國的儒家思想有廣泛的影響力。「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已於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思想,仍然是現代人,行為中應該貫徹實施的。
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禮」。「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
「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的要求。
經過五千多年文化的積澱,中國的文化典籍浩如煙海,都是我們繼承和學習的豐厚資源。高達55%的國內網友認為: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那些經過漫長時間考驗,而流傳至今的文化典籍。
顯然這些傳統文化典籍,才是我們最引以為傲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寶貴遺產。可是,令人痛心的是,許多人忽視了對古代文化的學習。
我國的甲骨文,在商周以前就已經成熟了。目前好多國家都在研究甲骨文。英國甚至將甲骨文入選中小學教材。當我聽到這個消息後,渾身冷汗直流。這是一種恥辱。西方國家在研究咱們的古老文化。而國內,能認識幾個甲骨文的大學生也許很少,更別說中小學生了。為何,我們不能將老祖宗留下的甲骨文,也做為文化普及教育的一部分了?
現代中國,已經很難再出世界級的文學大師了。我們常常自以為是,認為我們是文學大國。可是,國外,只有10%的網友,認可中國文學對世界文學的影響力。只有25%的國內網友承認,中國文學能代表中國文化,明顯底氣不足。少數幾個文學精英,如莫言、賈平凹、余華等,根本無法撐起,建設一個文學大國的使命。要打造一個文學大國,需要千百萬作家的辛勤勞作,才有可能。
儘管,我們的文化實力,日益被國際社會認可,但文化上的綜合表現,並不盡人意。路漫漫其修遠兮,挖掘傳統文化典籍,傳承和學習傳統文化,增強文化的核心競爭力,依然是莘莘學子們的使命,也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使命。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