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康復計劃

說明本計劃應在骨科醫生的指導下執行。 由於每位患者病情不盡相同,具體進行康復鍛煉時要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合的個性化的康復方案。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要佩戴可拆卸支具或鉸鏈式支具4~6周,除膝關節康復訓練外,相鄰關節的主動活動可以 儘早開始。 康復鍛煉中會存在疼痛,是不可避免的。如疼痛在練習停止半小時內可減弱或消失,則不會對組織造成損傷,可以繼續堅持康復鍛煉。 肌肉力量練習應當貫穿康復計劃的始終。每次應練習至肌肉有酸脹疲勞感為宜,充分休息後再進行下一組。肌肉力量的提高是恢復關節穩定性的關鍵因素,應當堅持鍛煉。 膝關節的腫脹會伴隨著整個練習過程,直至膝關節屈伸活動角度及肌肉力量基本恢復正常時,膝關節腫脹才會逐漸消退。如果出現膝關節腫脹突然加重,應調整練習,減少活動量,必要時應及時回醫院複查。 功能鍛煉後即刻給予冰敷15~20分鐘。如平時感到關節腫、痛、發熱明顯,可以繼續冰敷,每日2~3次。第一階段:術後1~7天(術後水腫期)

支具要求:膝關節支具鎖定在0度伸直位。可以扶雙拐下地行走,患肢不負重。功能鍛煉:踝關節主動屈伸鍛煉(踝泵):踝關節用力、緩慢、全範圍的跖屈、背伸活動,可促進血液循環,消除腫脹,對防止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有重要意義。每日2小時1次,每次1~2組,每組20個。 等長訓練: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腘繩肌等長收縮練習 活動髕骨:用手將髕骨上下左右推動,每日4次,每次1~2組,每組4方向,每組15個。

直腿抬高訓練:伸膝後保持膝關節伸直,抬高至足跟離開床面10~15厘米處,保持30~60秒/次。 每天鍛煉3組,每組20~30次。

膝關節活動度鍛煉:要求患側膝關節能夠被動伸直到0度,屈膝角度小於90度。可以採用以下幾種方法,鍛煉的原則是被動的閉鏈的屈膝鍛煉。 仰卧位閉鏈屈膝鍛煉:要求屈膝過程中足跟不離開床面,在床面上活動,稱為「閉鏈」。 也可以採用足沿牆壁下滑鍛煉來代替;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側足輔助患側進行屈膝鍛煉。 每日鍛煉4次,每次約1小時。可以使用CPM(膝關節持續被動活動鍛煉)進行屈伸膝鍛煉。 每日2次,每次20~30分鐘。

第二階段:術後2~3周(最大化保護期)進展到第2階段標準:   股四頭肌的力量控制自如,能夠比較輕鬆的做到直腿抬高 膝關節能夠完全被動伸直 被動屈伸膝關節活動達到0~90度 良好的髕骨活動 膝關節腫脹減輕第2階段鍛煉方案:   繼續以上練習 增加俯卧位屈膝練習 CAM訓練 終末伸膝肌肉力量練習:在膝關節接近伸直的範圍內(0~20度)進行伸膝關節力量鍛煉,每日4次,每次1~2組,每組20個,組間休息2分鐘。 抗阻的踝跖屈訓練:對抗外界阻力的情況下,腳尖用力向下踩 。 膝關節活動度的鍛練:被動屈膝0~100度,主動屈膝0~80度 足沿牆面下滑訓練 站立位:直腿抬高訓練,勾腿訓練第3階段:控制行走階段(術後4~6周)進展到第3階段的標準:   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度 0~90度 膝關節腫脹進一步減輕術後第4周鍛煉方案:   髕骨鬆動 被動膝關節屈伸活動度:0~105度,主動活動度:0~90度; 可以進行俯卧位屈膝 、站立位屈膝 的鍛煉 肌力訓練: 直腿抬高:可以抗阻力,阻力由0.5磅(或250克)逐漸增加到5磅(2.5千克) 髖關節內收、外展、後伸抗阻訓練:阻力由0.5磅(250克)逐漸增加到5磅(2.5千克) 微蹲訓練(0~30度),每次持續30秒,每組重複20次,每日3組Biodex 訓練(在醫院康復科進行) 主動助力膝關節活動度練習 股四頭肌多點等長的力量訓練 腘繩肌多點等長的力量訓練負重及平衡訓練:在康復科治療師指導下訓練。 平行杠內患肢部分負重訓練(從25%開始),重心前後、左右轉移訓練 游泳池內行走20分鐘 功率自行車訓練 15分鐘術後5~6周鍛煉方案:   膝關節活動度訓練:被動膝關節活動:0~125度,主動活動度:0~105度 腘繩肌抗阻力訓練:抗阻力屈膝關節 負重及平衡訓練: 平行杠內患肢部分負重訓練(50%~100%),重心左右、前後轉移訓練 前後、側向跨步訓練 單拐步行訓練 功率自行車訓練 15分鐘第4階段:術後7-12周(中期保護階段)進展到第4階段的標準:   膝關節主動屈伸活動度 0~125度 股四頭肌力量損失≤40%(Biodex測定結果) 腘繩肌力量損失≤20%(Biodex測定結果) KT-1000測定無明顯改變第4階段鍛煉方案:   此階段患者能夠完全脫離拐杖行走熱身:功率自行車 15分鐘 髕骨鬆動 膝關節屈伸活動度: 被動膝關節屈伸活動度達到0~140度,主動膝關節屈伸活動度達到0~120度 力量訓練 : 單腿提足跟訓練:20個/組 功率自行車抗阻力訓練:15分鐘 蹲起訓練:每組20個,每日3組 平衡訓練: 在堅硬地面上訓練單足站立,或使用平衡板訓練 上下台階訓練 髖關節訓練器抗阻訓練:前屈、後伸、外展、內收 Biodex等速耐力訓練股四頭肌力量(在醫院康復科進行)本體感覺訓練(膝關節穩定性訓練) 重心轉移訓練 向後行走 步態訓練第5階段:恢復到主動活動階段(術後13-24周)進展到第5階段的標準:   增強力量,耐力 開始準備功能活動 KT-1000測試無改變 Biodex等速測試股四頭肌力量(術後16周) 股四頭肌缺失≤35%, 腘繩肌缺失≤6%第5階段鍛煉方案:   適應性訓練:功率自行車 力量和協調性訓練: 包括等張肌肉力量訓練(繼續進行開鏈、閉鏈的肌肉力量訓練)。漸進抗阻訓練,阻力保持坐位伸膝力量最大值的70-75%(由康復科治療師測定後決定) 髖關節訓練器訓練 等速訓練:使用Biodex 開始60°和180°力量,耐力訓練 平衡和穩定性訓練: Biodex 平衡訓練、Plyometrics 訓練:跳上跳下練習,側向跨跳練習;Trampline平衡和本體感覺訓練 Treadmill 步行訓練 靈活性訓練: 膝繞環練習 側方移動訓練 側向跑或向後跑,垂直跳,跳繩, 8字形跑,急停急轉訓練 若等速運動評定時H/Q比率達80%可訓練專業性的體育活動
推薦閱讀:

腕關節解剖—韌帶
【技術】關節鏡下重建前、後交叉韌帶手術療效分析
AAOS指南: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治療(最新出爐!)
如何逐步提高韌帶的柔韌性?(卡路里老師的回答,316贊)

TAG:計劃 | 韌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