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她不是頂級演員,但每部片都讓我三刷

吐槽電影院

來源:十點電影(ID:sdimov)

你相過親嗎?

或者,你考慮過相親嗎?

我隔壁桌的中年少女,上周被一次胎死腹中的相親氣到爆炸。

對方是86年的,但還沒見面就點名只要95後。

氣得她連消息都沒回就直接給人拉黑了。

回來跟我們大訴苦水,不看三觀也不care感覺,就先甩出一個個條件。

這找對象跟買豬肉有什麼區別?

我一邊聽一邊替她不平,可心裡又覺得無奈。

因為現實好像就是如此。

在相親的飯桌上,談感情人家說你矯情,談條件人家反倒誇你實在。

難怪我司中年少女們寧可加班也懶得跟別人出去吃頓飯......

不過,這倒我讓我想起了劉若英的一部老片——

《徵婚啟事》

聽名字就知道,這片專門講相親。

劉若英飾演的杜家珍在報紙上刊登了一條徵婚啟事。

一天就接到了上百個電話。

於是,她專程辭掉了工作,每天去同一個茶樓和不同的人見面相親。

導演也是很任性。

就用這些連背景音樂都沒有的對話,構成了一部片。

聽起來很無聊,看起來卻很有意思。

劉若英天然懵的氣質和演技,跟這部電影太搭不過。

她不是演技多麼驚艷的演員,但勝在自然。

有時候只是略帶結巴的一句台詞,或者眼角流下的一行眼淚。

就足以成為一部電影的記憶點,讓人忍不住一刷再刷。

這部片里也一樣。

看她時而化著乾淨的妝,時而帶著黑框眼鏡,和不同的人絮絮叨叨。

我彷彿就感受到了各位中年少女們在相親飯桌上經歷的人生百態。

編劇可能跟杜家珍有仇,前來相親的人都奇奇怪怪沒幾個正常的。

有A片發燒友很認真地跟她討論A片的拍攝技巧;

有打著「婚姻不過一張廢紙」的名號,委婉申請約炮的有婦男;

有17歲高中生帶著一群兄弟前來,企圖證明自己的成熟與魅力;

有上來就問「有沒有和前任發生關係」的高級皮條客,想要給她介紹客人;

甚至還有喬裝打扮的名人一邊接著女友電話,一邊跟杜家珍說自己想要安穩下來。

(沒錯,就是名導鈕承澤本色出演)

一則正經的徵婚啟事,卻招來這麼多稀奇古怪的人。

他們毫不掩飾地說著自己的秘密和需求,常常弄得杜家珍懷疑人生。

你們是不是對徵婚有什麼誤解?

這些不按套路出牌的徵婚者,給這部「樸素」的電影增添了不少笑點。

但同時,他們說出的那些或搞笑或尷尬的話,卻也讓我相親這件事有了更深的理解。

而與其說是理解,不如說是恐懼。

因為在這些以追求愛情、組建家庭為目的的飯局中,出現最多的一句台詞居然是:

我不想浪費時間。

這些來來往往的徵婚者各有不同。

卻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這句話作為開場白。

金士傑飾演的中年小學老師,一上來就開始詳細地自我介紹:

我不想浪費時間。

就直接說我的優點和缺點吧。

我人很好,但我有點小氣。

那你跟我在一起的意願有多少呢?

目的很明確,我想找個能夠包容我的老婆。

你看你合適嗎?

另一個煙不離手,檳榔不離口的男人。

在介紹了姓名職業和收入後,就毫不耽擱地開始求婚:

如果你願意嫁給我,我都可以戒。

意思很明白,你給我一個保證,我才會為之付出努力。

不多浪費一分鐘吃檳榔的時間。

還有的男人見面後第一句話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身高168,長相要嬌美,這樣比較適合我。

條件是否吻合你自己心裡有數。

不多浪費一分鐘時間在無畏的互相了解上。

除了他們仨,電影里還有很多前來相親的人都這麼著急。

他們根本不想了解杜家珍是個怎樣的人。

她喜歡怎樣的生活?想要怎樣的未來?

他們只想知道,你能不能接受我這樣的人。

如果可以,我們就結婚吧。

可是,相親不就是一個互相了解的過程嗎?

你有你的夢中情人,我有我的白衣少年。

我們都不太可能是對方心目中百分百契合的那個人。

但這頓飯的目的不就是讓我們通過對話,來尋找彼此身上的閃光點嗎?

為什麼連基本的相互試探都沒有。

就直接給出了ABC的選項,逼著彼此開始做選擇呢?

所以,在看過杜家珍的一次次相親後。

我突然對這種再常見不過的相識方式產生了懷疑。

這些來相親的人,究竟抱著怎樣的目的和心情?

是為了尋找真愛?為了結婚成家?

還是只是生活太苦太寂寞,想找個人陪伴擁抱親吻?

其他人我不知道,但杜家珍絕不是前兩者。

因為她的心裡還住著一個人。

每天見完相親對象後,杜家珍都會打一通電話。

在她空蕩蕩的小屋子裡,她一邊抹著護膚品,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起今天發生的事情:

我今天見了很多人,

但看到他們還是會想到你。

我每天約他們在同一個茶樓見面,

就是我們第一次見面的那個地方。

我總是會想,如果你突然走進來我該怎麼辦。

但杜家珍打出去的這些電話,從來得不到回應。

因為對方根本沒有接,她每天都在對著留言機講話。

她心裡裝著的那個人,已經消失很久了。

她聯繫不到他也找不到他,一氣之下,就決定開始徵婚。

因為被拋下的感覺太痛苦。

所以,她必須趕快找到一個人,替她分擔那個人帶給她的痛苦。

在這部電影里,杜家珍和那些大談條件的男人沒什麼兩樣。

她也不過是在利用他們轉移自己的痛苦和寂寞。

她希望從他們身上得到拯救。

卻沒想到,見的人越多,她就越發覺得自己再也碰不到那個對的人了。

因為她發現——

愛而不得很痛苦,決定不愛之後卻更痛苦。

在眾多相親者中,杜家珍最中意的是一個長相干凈的男生。

她喜歡他的坦誠,喜歡他臉上和自己一樣尷尬的笑容。

所以,當這個男生邀請她第二次約會去釣蝦的時候。

她直接牽著人家跑去酒店開房了。

她以為這個有眼緣的人,會是那個拉她一把的人。

但是,一場大汗淋漓之後,她卻剋制不住地躲在衛生間大哭起來。

那種感覺像是背叛。

雖然明明她才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杜家珍突然不確定自己是不是該繼續相親了。

見了這麼多人,不僅沒有得到解脫,反而更加絕望。

因為她發現,自己既不能承擔失戀的痛苦,也根本沒準備好接受一個新的開始。

這讓她有些懷疑相親的正確性。

但也許出錯的不是相親,而是她自己的內心吧。

在她看來,愛情是防空洞,是避難所;

而喜歡她的人則像一片消食片,替她解決煩惱,治癒傷痛。

但這樣一來,愛情不就變成一個工具了嗎?

那自然而然,它的實用性就超過了荷爾蒙的衝動。

它必須自帶篩選功能,才能發揮出最好的作用。

於是,愛情有了條件。

「我喜歡你」,變成了「你適合我」。

走心的擁吻,變成了走完腎後的痛哭。

其實,並不只有杜麗珍是這樣。

那些跟她見面時,把條件精確到身高體重的男人也一樣。

那個拒絕了我的同事,說只找95後的相親對象也一樣。

越長大,我們好像越誤解了愛情。

愛情不該是一個臨時診所。

在你想要陪伴,想要分擔,想要遺忘什麼的時候開業。

它應該是一簇火苗。

需要兩個人擠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呵護,為了那一觸即發還想要持續的怦然。

就像電影里杜麗珍的朋友開導她時,對愛情的定義:

愛情分為「愛」和「情」。

愛是一種本能。

它可以是性,可以是衝動之下的一句「我愛你」。

但情卻承載著更多責任。

它是關心,是牽絆,是體諒。

在這個高速又亞歷山大的快餐時代。

我們很需要愛,卻往往又很容易忽視掉了情。

但在一次次失戀、分手、再療傷之後,你總會發現。

沒有情的愛,最終只會剩下炮。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推薦閱讀:

宮廷戲緣:慈禧太后和京劇演員們
陳數的演技怎麼樣?
美國女演員秀蘭鄧波兒去世 享年85歲|女演員|美國|享年
張柏芝演過什麼?
如何評價演員蔣勁夫?

TAG: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