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聯的欣賞與創作

對聯的欣賞與創作

福建 陳宗輝

對聯又稱楹聯、楹貼,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文辭精鍊、句意通俗、對仗嚴格的文章短制。不說對聯是獨立於詩詞曲賦之外的傳統文學體裁,而說它是傳統對稱的文章短制,是因為大部分的對聯只是應景應用文字,而不具備文學作品那種形象生動而富於暗示的特點。

對聯源於何時?通常認為是五代後蜀,最早的聯句就是孟昶父子的那兩副:「天垂餘慶,地接長春」「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兩副聯語到底孰先孰後,史上有過許多爭論。其實,無論那一聯在先都不是最早的對聯。已經出土的敦煌遺書中就有不少唐代聯句,如「三陽始布,四秩初開」銅渾初慶墊,玉律始調陽」等等。有人甚至認為還要更早:「當代學者根據新發現的資料,認為楹聯早在晉代便已產生,經南北朝和唐代,前後均零星地出現了一些成熟的聯作。」(《長樂文博·楹聯》2013年7月8日第四版)不過,對聯真正作為一種實用的文章體式,張貼或者懸掛在各種柱子上,直至取代懸掛畫著門神或寫著門神名字用以壓邪的桃符(據筆者所知,許多鄉村平民住宅都沒有懸掛桃符的歷史,而是在逢年過節時懸掛應時的小物品如艾草、驅腥草、野蕨草、螺殼等,用以戒殺或驅邪。其實,對聯跟桃符沒有必然的聯繫,對聯主要貼在楹柱,凡是喜慶賀新都貼,桃符只掛門楣,只有每年元日更換一次,後來有了門聯,才用來指對聯),應該是萌芽於唐,形成於宋,盛行於明清。

對聯內容涉及政治、經濟、軍事、歷史、地理、宗教、民俗、名勝、文學藝術等等,可謂包羅萬象。有的按題材內容分,有的按表現形式分,有的按目的用途分,甚為複雜。清代楹聯名家梁章鉅在《楹聯叢話》中分為應制、廟祀、廨宇、勝跡、格言、輓聯、集句等。今人也有分為名勝、行業、喜慶、哀輓、諧諷、文藝、集句幾類的。如果按照對聯的用途和創作旨意,我認為可以把對聯簡單地分為四大類:日用聯、文學聯、遊戲聯、合作聯。

日用聯包括婚嫁、喬遷、壽誕、哀輓、開業、賀歲、題賀等紅白喜事慶賀應酬之類的用聯。這類聯句渲染營造氣氛,不管在官府還是在民間都最具實用價值。譬如婚聯「瑤琴一曲雙聲奏,月殿三秋五桂香」「帶結同心憐比翼,鈴鳴百子試新妝」,除了營造喜慶的場面氣氛外,還有對新人比喻讚美的意味;喬遷聯如「棟宇維新垂後裔,芝蘭挺秀耀前人」「金屋暖風迎紫燕,華堂春日詠倉庚」,渲染氣氛,誇示新屋,揭示意義;壽誕聯如「自是牡丹真富貴,果然松柏老精神」「雲霞輝映千年鶴,雨露滋潤九畹蘭」,既有讚揚,又有祝願;哀輓聯如「竹影仍偕身影在,墨花盡帶淚花飛」「著述最謹嚴非徒中國小說史,遺言太沉痛莫作空頭文學家」(蔡元培挽魯迅聯),表達哀痛心情,頌揚死者的功德和才學;開業聯如「零售兼批發大量供應春夏秋冬貨,笑臉迎顧客熱情接待東西南北人」「霖雨春多哪怕烏雲蓋頂,長途夏熱何愁烈日當頭」(雨具店),既示人以經營品種齊全,更表經營態度周到;下筆千言正桂子香時槐花黃後,出門一笑看西湖月滿東浙潮來」(學校),信心充足,展示希望;賀歲聯就是春聯,如「鳥尋花徑知春到,龍躍天門帶雨飛」「乾元啟運三春泰,斗柄回寅萬戶春」「彩龍騰空雄獅拜地鞭炮聲聲歌盛世,紫燕展翅綠柳吐絲紅花朵朵笑新春」等,迎接新的一年,到處花紅柳綠,龍騰獅舞歌喧,獻上誠摯的祝福。題賀聯借題寄意、贈答友人,常用嵌字格。拙聯有賀春的「春催園圃桃花雨;節薄雲天君子風」、題花城的花涌珠江魚作葉;城居南國海為池」、題永定土樓的「永守人間純凈土,定居仙闕至高樓」、題茅盾文集的「茅蘆向野殘冬後,白楊獨立;盾戟臨門子夜中,風景高談」等。

文學聯用以抒發作者個人性情,表現蘊蓄心中的情感志趣。寫作這類聯最具創造性,所以只有知識階層才有這個雅興和能力。這類對聯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寫景、言志、記事。當然,這種分類只是相對的,因為作者在寫景敘事中也可以抒情,適時表現情感志趣,只不過側重點不同罷了。

寫景聯大多用于山水名勝之地,譬如「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杭州觀海亭),真是好地點,好景緻;「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蘇州滄浪亭),含蓄地道出了對好山好水的熱愛之情;「雲在山頭登上山頭雲又遠;月行水面撥開水面月更深」(華山),追雲探月無止境,富有深廣的哲理。還有「山光撲面經新雨,江水回頭為晚潮」(焦山),「古峽荷風凝爽氣,洞泉山月吐清輝」(遼寧古洞亭)等,都用擬人手法寫景,情景交融。名山僧佔多,由於作者所屬的宗派不同,就是佛道相融,寺廟道觀中的對聯也往往表現了不同的特色。如「峰影不隨流水去,鶴聲猶帶夕陽飛」「南北高峰天外筆,東西流水屋頭琴」「古廟無燈憑月照,出門不鎖賴雲封」「非名山不留僧住,是真佛只說家常」「須知世事如棋局,長養心田似海深」等,都能融情寓理於寫景之中,平常文字,意味無窮,可謂得魚而忘荃。

言志聯大多懸掛於官府、學堂、樓、書房等處。它一方面是一種宣示,通過對外張揚,以展現官府、學校或家族的立德立學立家風貌,表現高尚的人格精神;一方面主人用以自警,或教育部下、弟子或子孫後代自強不息,凝聚人心,有格言和座右銘的作用,如「任人須知人,友人須容人,人和事就;無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事在人為」,像是告誡下屬如何為人處世,又像夫子自道。本書選編的許多對聯就是這樣,如「淡如秋菊何妨瘦,清到梅花不畏寒」(湖南慈利縣衙),人品志趣可見一斑;「欺人如欺天, 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 何忍負之」( 河南內鄉縣衙),「道先正己,志在安人」(福建尤溪縣衙),「眼前百姓即兒孫,莫言百姓可欺,當留下兒孫地步;堂上一官稱父母,漫說一官易做,還盡些父母恩情」(山東金鄉縣衙)等,為官之道,處世之求,一聯盡現。又如嶽麓書院講堂聯:「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嶽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台上,衡雲湘水斯文足有攸歸」,孔府前上房聯:「居家當思清內外,別尊卑,重勤儉,擇朋友,有益於己;處世尤宜慎言語,守禮法,遠小人,親君子,無愧於心」,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立身立學,修身養性,為人處世,遵法居禮,是這類對聯共同強調的內容。「客來醉,客去睡,老無所事殊可愧;論學粗,論政疏,詩不成家聊自娛」(梁章鉅《自題客堂》),「何物動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有誰催我,三更燈火五更雞」(彭元瑞《自題》),「瘦影當窗梅得月;涼雲滿地竹籠煙」(劉壽雅《居室》),這種聯句自謙、自警、自勵,完全可以跟座右銘一同看待。

記事聯大多用於園林台榭、祖祠廟宇,記錄關節事由,歌功頌德居多。如南溪書院聯「朱子著奇書句句真言揚道德,紫陽留勝跡篇篇誨訓啟蒙童」「八閩上郡先賢地,千古中華左相家」(劉氏宗祠)「岳軍振難撼威名,掃敵在指顧間,奉詔班師成遺恨;秦賊施摧殘毒計,加罪以莫須有,盡忠報國復何人」,杭州岳王廟的這副對聯,記述了岳飛平生的重大事件,歌頌了他的品格,讚揚他的豐功。

遊戲聯可以分為諧諷、諧音、拆字、諧趣等。「諧諷聯如「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諷刺宰相李鴻章和司農翁同和,他們分別是合肥、常熟人。讓兩個地名跟天下瘦和世間荒構成對比,「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不做半點事朝來拜夕來拜叫我為難」,諷刺一心沉迷求神拜佛者。諧音聯如「雨里築牆搗一堵倒一堵;風中燃燭流一邊留一邊」,「賈島醉來非假倒,劉伶飲盡不留零」;拆字聯如「鳥入風中吞去蟲而變鳳;馬來蘆畔吃盡草便成驢」「八刀分米粉,千里重金鐘」「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吳;人中王人邊王意圖全任」; 諧趣聯如「謝老頭愛錢抽身便討;吳先生好吃倒口就吞」。這些聯句雖沒有什麼深意,但通過字音的相同或字形的分合變化構成了有趣的對聯。而「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來交易所,所易交來人」,上下聯分別用迴文,妙趣橫生。福州鼓山湧泉寺山門聯「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什麼由來?」是體悟還是諷刺,總之都新穎別緻,饒有趣味。

合作聯指的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人共同完成的對聯。這類聯主要有集句、應酬、絕對等。集句聯如「修詞立誠在於無愧,造物指事莫非自然」(集《文心雕龍》句),「銜遠山,吞長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送夕陽,迎素月,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上聯集范仲淹《岳陽樓記》和歐陽修《醉翁亭記》句,下聯集王禹稱《黃岡竹樓記》和蘇軾《放鶴亭記》中的句子;應酬聯如「寫關貼,聘關老先生,關乎文運(丘超群);坐丘館,教丘家子弟,丘也超群」(關文運),關文運是頗有名氣的讀書人,丘超群請他教丘家子弟,寫了上聯給他,關文運接受聘請,也回了下聯,語帶雙關。絕對聯主要指某一上聯在長時間內無人對出下聯或者對出下聯也幾乎只有唯一的下聯的對子。如舊時的「冰涼酒一點兩點三點,丁香花百頭千頭萬頭」。再「近世進士,儘是近視」(引自高中語文教材,作者不詳)「署里姝麗,數詈署吏」(牧雲)這個對聯出句八字分為四組同音字,並且第一字與第七字同,對句也要滿足這兩個條件。「(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引自高中語文教材)「(華)霜凌瘦菊,年年治華梁實秋」(牧雲),傳說出句作者為紀昀妻子。後人又在句首加了個與第八字相同的「明」字,增加了應對的難度。諸葛亮字孔明,梁實秋字治華。「新聞胡,出版胡,二胡拉拉唱唱」(毛澤東)「政治周,外交周,一周點點評評」(牧雲),「新聞胡」即胡喬木,「出版胡」即胡愈之,1951年3月,中南海一次開會前,毛澤東出了這個上聯。可是六十年過去不見下聯,大概是很少有人知道。「政治周、外交周」,都指周恩來,說周是政治家、又是外交家,應該沒有人否認。

按字數多寡對聯可分為短聯、中聯和長聯。聯句的字數向來沒有統一的標準,通常按張貼(或掛、刻)對聯的柱子的高低而定。單比四到十一字為短聯,十二到二十二字為中聯,二十三字以上為長聯。現在有人編印聯集從一字到數百字甚至上千字,未免貪大求全。我認為一到三字的意思不完整可以不算,如「孫行者,祖沖之」。這除了訓練對仗的基本功以外不能說明什麼。而超過三十六字的聯也許不錯,可是貼在那裡呢?就算有很高的柱子如人民大會堂的廊柱,不說張貼不易,就是貼上去了,那垂直的沒有標點的楹聯遠看近看脖子酸了還無法看清,所以,必須特彆強調,對聯的重要特徵就是短小精鍊,長到幾百上千字的就不是對聯,那只是一篇對比式結構的駢文。譬如,手機的重要特徵就是可移動使用,要是把它製作成六十四英寸電視機一般大,那麼,不管它內部構造有多精密,也不管外部多少美觀,都不再是手機了。序言有字數規定嗎?沒有聽說。但是,寫得太長了就不是序。據說,蔣百里和梁啟超同赴歐洲考察。回國後,蔣寫了本5萬多字的書稿《歐洲文藝復興史》,出版前請梁作序。梁感慨多多,洋洋洒洒寫了六萬多字,竟然比原作還長,梁寫後自覺不妥,只好另寫了篇短序,長序取名為《清代學術概論》單獨出版,回頭請蔣作序。胡適和唐德剛也有類似的經歷。這說明一種文體總是有它的獨特之處,對聯也不例外。現在,有些人喜歡寫千字聯,貼在那裡,給誰看?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五、七言聯句的內在結構視同律詩的頷聯或頸聯,按內容分有正對、反對和串對三種;按形式分有本句對、借對、扇對、迴文對、互文對、雙關對、移覺對、倒裝對、犄角對和嵌字對等。具體可參見拙作《變幻無窮 搖曳多姿---談詩詞對仗句的妙用》(《老年教育》雜誌2012年第9期)《對仗:詩苑中的大珠小珠》(《語文世界》2012年第6期、《福建老年大學報》2011年11月28日)對聯還兼融了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的不同結構,如十一字聯可以是前四後七,也可以是前七後四,當然七字句還可看作前三後四或前四後三式。長聯還經常應用詞中的領句式。所以,好的對聯兼有律詩的謹嚴、詞曲的開合和駢賦的變化。

寫作對聯特別是創作文學類的對聯應該注意,要遵守對仗的基本律法:字數相等,平仄相拗,詞性相同,結構相似,上下聯意思相關,對應處沒有重複的字。如果違背了聯律的基本要求,即使對稱地貼在柱子上也不是對聯,如「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岳陽市),又如康熙皇帝稱讚朱熹集大成而紹千百年絕傳之學,啟愚蒙而定億萬世一定之規」的話,被對稱地刻在牌柱上,但可以肯定地說,這些只是廣告語而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聯。其次,還要避免上下聯句意相同,否則將犯「合掌」之忌。如「長生不老神仙府,與天同壽道人家」(《西遊記》中的五庄觀聯)「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舊時商店通用聯)「花甲重逢增加三七歲月,古稀雙慶更多一度春秋」(傳說為清代皇宮君臣合作聯)等。第三,不用或少用生僻字詞,否則就會大大削弱對聯的傳播作用。因為,對聯大多是現場觀看的文字,誰也不會隨身帶著《康熙字典》《中華大字典》《辭源》之類的大型工具書。當然,遵守聯律只是基本要求,寫作文學類聯句,作者要按照文學創作的方法,在極為短小的篇幅中含蓄地表現情感志趣,反映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上面提到的「雲在山頭登上山頭雲又遠,月行水面撥開水面月更深」(華山對聯)「風吹千樹柳爭綠,雨潤一園桃競紅。」(孟繁錦)「有夢長須尋野徑,賦詩何必頌堯都?」(牧雲)「鳥識天機銜得春來花上弄,魚穿地脈挹將月向水中吞」(福州西湖)「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警世賢文)都形象生動,蘊味無窮。如果提高一點要求,那麼文學類對聯還要批判社會俗世價值,反對神力、暴力,為時代為人民立言。

最後,簡單說說馬蹄韻。當代學者余德泉教授在《對聯格律·對聯譜》中指出:「馬蹄韻是我國對聯平仄運用的基本法則,可以說,不懂馬蹄韻,就不算真正懂得對聯。」那麼,什麼是馬蹄韻呢?清人林昌彝說:「凡平音煞句者,頂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頂句亦以仄音。照此類推,音節無不調葉。」 (林慶銓《楹聯述錄》)這段話換一種說法,就是「仄頂仄,平頂平」。對聯的這種規則,可以說就是馬蹄韻

馬蹄韻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句中平仄交替規則,這種規則跟詩譜大同小異,如五言詩律「仄仄平平仄」,聯句馬蹄韻標準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另一種是句腳平仄規則,就是指對聯句腳和分句中的平仄交替運用的規則。譬如:「世間桃李,盡出公門,何須臘盡始芳菲,滿眼無非春色;天下魚龍,都歸學海,不得時來方變化,啟口即是雷聲」(李漁《贈程文宗》)這副對聯上聯四個分句最後一個字分別是李(仄)、門(平)、菲(平)、色(仄),即仄—平--平—仄;下聯分別是龍(平)、海(仄)、化(仄)、聲(平),即平—仄--仄—平。再看岳陽樓的對聯:「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詩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見古人,使我愴然涕下;諸君試看:洞庭湖南極瀟湘,揚子江北通巫峽,巴陵山西來爽氣,岳州城東道崖疆。瀦者,流者,峙者,鎮者,此中有真意,問誰領會得來」(竇垿題岳陽樓)(摘自高中語文課本)。根據馬蹄韻的規則,首句「奇」和「看」算是領字,上聯「詩耶?儒耶?吏耶?仙耶?」下聯中的「瀦者,流者,峙者,鎮者」前三個標點都不宜用。上聯唱(仄)、情(平)、興(平)、醉(仄)、耶(平)、人(平)、下(仄),即仄—平--平—仄—平--平—仄;下聯湘(平)、峽(仄)、氣(仄)、疆(平)、者(仄)、意(仄)、來(平),即平--仄--仄—平—仄--仄—平。只有這樣斷句,句腳的平仄運用才是有規則地交替的。馬蹄韻所追求的就是這種有節奏的平仄規則交替的效果。

對聯涉及的題材十分廣泛,表現形式非常靈活。作者初涉聯壇,見識淺陋,限於篇幅,以上一鱗半爪的介紹,或多不當,懇請楹聯行家和讀者批評指正。


推薦閱讀:

古今勵志佳句、對聯
《對聯話》品讀
開店對聯精選
我的對聯
名家對聯大全——董必武對聯集

TAG:創作 | 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