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孫雲曉談家教:父母別慌!

孫雲曉談家教:父母別慌!

二十年前,孫雲曉一篇《夏令營中的較量》引發了人們對中國教育的集體反思。文章通過對比夏令營中中日孩子在困難與挫折面前的表現,折射出當時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激起了國人對教育的大討論。二十年後的今天,孫雲曉帶著新書《孩子,別慌》來到廣州。不能不說,隨著經濟物質條件的提升,人們對教育的追求也不可同日而語,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重視。但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孩子的要求不斷提升。正如孫雲曉說,二十年前考上大學就很不錯了,如今必須要考上重點大學才「作數」。種種要求、人心焦躁,將壓力由上至下加諸孩子,導致今天的孩子都很「慌張」。且較之二十年前,人們「慌張了十倍」!

更多視頻,請見專題:
孫雲曉談家教:父母別慌!

今天的孩子特別慌張

問:新書《孩子,別慌》為何用「慌」這個字眼?

孫雲曉:我做了四十年的兒童教育,我認為,今天的孩子是特別慌張的一代,壓力特別大的一代。我這樣說是有根據的。我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十年間,從1999年到現在,三次做了全國中小學生大規模的調查對比,發現1999年的時候近半數的全國中小學生睡眠休息時間不足,而現在呢,達到了近八成。就是說,近十年來,我們全國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不減反增。雙休日的時候睡眠不足的孩子達到了七成,低於國家標準。這是一個特別可怕的數據。其實孩子慌反映了父母慌,或者說,父母慌,孩子更慌。我就發現,慌與不慌之間反映了我們教育的一種困境。所以我後來想,因為我覺得,父母是最有愛心的。父母要是改變了自己,就是改變了孩子。

問:就是說,這種慌是一種病,是吧?

孫雲曉:「慌」也就是全民教育恐慌。人們一想起教育就害怕,會覺得教育孩子太難了。有的父母很淡定,我讓孩子自由快樂,突然發現周圍的孩子都上各種班,拿了那麼多證書了,便會突然覺得自己落後了。這時候就開始變得不行了,開始慌了,會傳染的。而這種傳染性的(慌),我覺得是到了一種違背常識的狀態了。

比方說,廣州的一些中小學生在雙休日是沒有休息的,上很多個班,這有必要嗎?孩子能過這種生活嗎?就為了拼一個重點中學?值得嗎?想沒想過這種狀態對他一生的傷害?所以我覺得這太違背常識了。孩子現在比20年前的恐慌程度增加了10倍。那個時候父母的期望沒顯得高,能上個大學就很好了,上不了學也挺正常的。現在是上大學不行了,得上重點。十年前很多孩子暑假都參加各種夏令營、野炊游等等,現在很少了。那個時候孩子雙休日還能玩,現在雙休日孩子玩得越來越少了。那個時候孩子睡眠還比較多一點,現在孩子睡眠一點都不多。這不是很典型么?我們是有數據的。我覺得人們生活好了以後,期望也高了。過去沒條件,現在有條件了。有條件投入了,我就希望他好啊。可是父母超越了常識,也超越了極限。比方說,能進民校的數量有限制,比方北大清華,他們給廣東多少名額啊?肯定是有名額限制的。再怎麼拼,也就只有這些名額。這邊的需求越來越高,名額不漲,競爭就更加激烈了。

問:那你覺得怎樣才能不讓這種慌延伸到孩子身上呢?

孫雲曉:我覺得,一方面,國家的教育得改革。但你不能等到國家的教育改革徹底成功的那一天才來教育孩子,那肯定來不及了。孩子是不能等待的,這是不可逆轉的。所以說,現在父母得不慌,要淡定一點,理解孩子一點,孩子的壓力就會減輕一點。他可能就反而有了一個好的未來。如果你慌裡慌張的,本來壓力就大了,你還給他加壓力,那孩子就有可能出問題了。現在孩子出問題的比例很高,這些問題其實本來都不應該出現了。青島那個自殺的孩子的案子可是一天三個孩子自殺啊,這個有理由嗎?所以說,我覺得這種事是人為的。

有個教育家說的很好:人生不是短跑。奧運會的時候,百米的速度那很關鍵,那傢伙閃電般就可以跑,稍微一猶豫,就完了。但是馬拉松的時候,你多跑我兩步,我差你三步五步都沒關係。所以要看到,人生是長跑。長跑需要的是後勁,需要一個綜合素質,需要耐力。因此,你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習慣,這就是在培養他的耐力,這是後勁,素質。

報班要淡定 興趣是關鍵

孫雲曉:我覺得對幼兒園和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四個字:興趣+習慣。沒有興趣就沒有動力,沒有習慣就沒有保障。把握了這兩條,就沒有問題。我覺得在小學,可以這麼說,小學生基本上可以不報課外班。只要把學校的課程學好了,再培養他的一些社會生活能力,這孩子就錯不了。當然,如果孩子很喜歡舞蹈,很喜歡什麼別的,去報一兩個班也可以。如果他願意的話,發展特長也是可以的。千萬不要把興趣班變成一個過度競爭的手段。你這樣看起來很聰明,實際上是很愚蠢的。就想著「我的孩子雙休日報6個班」,悄悄地干,結果看孩子的考試成績比別人多幾分啊?也許英語好一點,但是你損失更大。一旦孩子不喜歡生活,覺得活著沒意思了,你說這還有什麼後勁啊?這真的是沒有意義。

我都57歲了,為什麼我現在學習,寫作什麼的都興緻勃勃,就是因為小時候讀書比較少,玩的多。就跟那個電視儲存能量比較大一樣的道理。現在想起來,我小時候不上課,文化大革命上什麼課啊。我都整天在山裡邊,青島人嘛,在山裡海邊,那個狂野的童年。那時非常熱愛生活熱愛生命,你看我現在看電視都能邊看邊做筆記,這不是在主動學習嗎。我從15歲寫日記寫到現在,寫了42年,沒有任何人逼我寫日記,完全是自己喜歡。所以這個教育的本質是讓人活的幸福。不幸福了還有成功的教育嗎?

現在很多大學生都有一個特點,上了大學就不學習了,睡覺,談戀愛,花錢,為什麼呢?就是學累了。跟吃東西吃傷了一樣。而且父母也不管。父母就覺得上大學了,就行了。其實大學這四年間都是人生飛躍的階段了,但孩子卻不飛了。這不是失敗了嗎?

我覺得父母要有長遠的眼光。孩子沒有興趣,沒有習慣,這是不會有幸福的人生。少給他報幾個班,少做作業,多帶孩子出去玩。我家的女兒考上大學之後就說,最感謝父母的是在她18歲之前帶她走過了13個省。我們家的寒暑假主要是旅行。這孩子不喜歡嗎?所以我覺得應該要有一種長遠的眼光。

你得相信,人是千差萬別的,孩子不是一把泥,你想捏成什麼就成什麼。有的孩子,你逼死他,他也考不了前十名。孩子是有差異的,不是你想幹嘛就幹嘛。我覺得現在有的父母失去理智就表現在這。

當代家長最大的困惑

孫雲曉:現在的家長什麼問題都有。比方說,談學習問題的第一多,第二就是談跟父母之間的矛盾。

現在中國出現了一個叫「代溝下移」的現象。我們小時候,代溝都是青年人的事,小孩沒有代溝。今天倒過來了,是小學生就跟父母很矛盾,很有代溝。

為什麼?是因為壓力下移了。現在大學生跟父母的矛盾都減輕了,因為他們的父母不管了。所以說一個是親子關係的矛盾,還有一個就是同伴的關係。擔心孩子談戀愛,擔心孩子有性問題,擔心同伴關係,亂花錢這些問題。

親子時間 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當年在我討論教育問題的時候,人民日報發了一篇文章,叫做《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為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這太需要改造了。比方說,你剛說的問題,我認為,再忙碌的父母,都可以成為好父母。你不要以為陪在孩子身邊就一定能把孩子教育好。有的父親有這個責任,要陪在孩子身邊寫作業,怎麼陪他呢?父親就玩手機,然後就哈哈哈的。孩子肯定會覺得父母陪在我這裡簡直干擾極了。人在心不在。所以這就不行。而有的父母雖然很忙碌,但兒童都是研究大人的專家,你是不是關心她,你心裡是不是有他,他心裡跟明鏡似的。所以說我覺得有的父親很了不起。

之前雜誌登過一個新聞,一個新疆的開長途車的司機父親,一出車就十幾二十天,那他怎麼教育孩子呢?他利用寒暑假,長假,帶著孩子出車,翻山越嶺,很辛苦的,用開車的經歷來教育孩子。後來三個孩子都考上了博士,而且讀博期間都沒有要家裡的一分錢,知道父母掙錢不容易。所以父親就給了他一個奮鬥的形象。開車翻越天山,很艱難。他讓他孩子知道,這就是生活,到了關鍵的時候要咬著牙,不能鬆勁,衝過去了,就勝利在望了,就有好風景了。

孩子的學習也是這樣。父親雖然只有小學文化,平時又忙碌,但這樣也可以給孩子一個好的形象。所以我覺得,父母很忙碌,沒關係,但心裡一定要關心孩子的事情。他的煩惱,他的願望都記在心裡。父母要儘可能地幫助他,那孩子就會覺得你很關心他。我甚至說,親子之間,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什麼是「彈性兒童」?

就是一種抗挫的能力。比方像彈簧一樣的,壓力來的時候我可以承受得了,是有彈性的。現在的孩子就是需要有這樣的一種抗壓能力。壓力來了,我能扛得住,哪怕壓力把我壓得很低,我很難受辛苦,但是我慢慢就能自我恢復。就跟壓彈簧一樣嘛,壓得很緊很緊,但是可以自我調解。那父母應該怎麼做呢?我覺得,比方說,父母要特別鼓勵孩子運動,堅持運動的人就知道什麼是抗挫折,什麼是耐力。我不受教育,我運動,那個碰撞,規則,難度大得多了。從中就不言而喻地培養了孩子的一種抗壓能力。這是一個方面。

另一種很重要的方式就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比方說他犯錯誤做錯事的時候,父母要敢於說不,敢於懲戒。甚至我就提出來,兩歲到四歲的孩子,特別需要父母敢於說不。為什麼呢?因為兩歲到四歲的孩子在這個時候是語言能力發展最快的時候,能從300個單詞發展到1500個單詞。這個時候孩子就明白很多道理,那麼告訴孩子說一些不好的事情堅決不能做,比方說打人罵人,搶東西,不洗手就吃東西,這些都不可以做,那如果孩子你做了,就要受到懲罰。怎麼懲罰呢?在沙發上坐著,五分鐘或十分鐘不許動。小孩嘛,坐在那裡不許動,告訴他犯錯誤了,一般來說,孩子以後就不敢做了。不要打,違反規則讓他在那裡坐著就好,或者說如果他每天都要吃冰淇淋的話就懲罰他今天不能吃。或者今天不讓他看動畫片,對於兒童,這些懲戒就夠了。讓他們知道,這是有規則的。這個時候打下的基礎影響一生。在孩子兩歲到四歲的時候不說不,什麼都說好,都說是的話,這孩子就容易沒有規矩,就有可能無法無天,他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不可以的事情。這就很危險了。

問:美國的虎媽說,受過嚴格教育的孩子的抗壓力一定比較強,您覺得呢?

孫雲曉:這句話有一定道理。孩子受過嚴格訓練之後,他的抗壓能力會變強。這個虎媽講的也不都是錯誤的。我認為,兒童特別需要嚴格管理。嚴格管理對兒童而言是一種保護。其實兒童知道什麼事情是絕對不允許的,這樣反而他獲得了自由,因為別人都是可以(做這些不允許的事情)的。這就是父母教育的水平。

父母不能說今天不允許孩子吃冰淇淋,過一會又心軟了,說看孩子表現還不錯,就給他吃了。結果孩子就知道,父母說話是不算數的了。父母應該忍著心不讓他吃。孩子第一次鬧,第二次鬧,第三次就不會鬧了。他是相信大人的,大人說不能吃就不能吃。很難受也不能吃。所以父母一定要堅持。不要輕易許諾,但說了就得做到。沒有這個,就沒有權威性。

隔代撫養產生矛盾怎麼辦?

我覺得,雙職工白天上班了,孩子交給老人帶是很好的,晚上要自己帶,下了班了就把孩子接走,一個是讓老人歇息,一個是讓孩子知道父母是管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問題主要是由父母來承擔的,老人是白天幫著照看一下。

問:如果老人繼續帶會如何?

孫雲曉:我跟心理學家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們說,孩子一定要自己帶。比方說,父母跟老人說好了,白天由老人帶,晚上自己帶,你要知道,父母在孩子面前有作用的時候也就是在孩子12歲之前,過了這個時間想管都管不了了,沒什麼作用了。這是第一個,第二個呢,就是在那個時候你投入1分,勝過之後投入的100分,關鍵的時候父母一定得管,這是一個原則。你不管孩子的話,將來會發現跟孩子親不起來,父母說話的權威性很低。孩子跟誰一起長的,就跟誰親,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孩子會有一個理智說,這是我的父母,但他跟你沒感情。你說話,那就是參考意見。

還有一個問題,我跟心理學家討論的時候,他們認為是這樣的:如果說你實在沒辦法,只能交給老人,要這麼做的時候就得有一個判斷,這個老人能不能穩定性地帶孩子。

比方說,很長的時間,在孩子12歲之前,老人基本都在。這就是第二步的方案了。別到時候,怕的就是,孩子給老人帶個三年兩年的,老人沒法帶了,中斷了。這個親子的依戀是不能中斷的,中斷是有問題的。比方說,他跟奶奶特別好,奶奶年紀太大了,孩子幾歲的時候就死了,病了之類的,這個時候孩子會很難受,非常不容易,所以父母得有個判斷,看老人是不是健康啊,能帶多長時間啊,不可以說孩子今天放在他家,明天放她家,保姆今天換一個,明天換一個。

孩子為什麼沒有安全感呢,就因為她周圍全是陌生人。沒有安全感的孩子長大會怎樣呢,人際關係糟糕,因為她沒有安全感啊,她的同學,同事,甚至夫妻,他都感到不安全。孩子的麻煩就在後邊了。當然在父母和奶奶之間走一走是可以的,因為父母是穩定的,爺爺奶奶也都是穩定的。別說孩子放在奶奶那裡幾年,放姑姑那幾年,這樣就不好了。所以說這個依戀是很重要的。

我在央視講親子關係的時候,講到美國2007年特大校園槍擊案,韓國青年趙承熙20幾歲,為什麼會開槍殺了33個人呢,沒有理由的,就是因為他八歲就離開父母到美國去了,孤獨地長大,所以這心理上就有很大很大的創傷,越來越孤獨,越來越壓抑,後來就沒有理由地殺人。這多可怕啊,是很典型的一個例子。

男孩女孩 因性施教

我認為,所謂因性施教,並不一定要分男性女性,而是在我們所有的教育中要更加以人為本的一種教育原則。

我舉個例子講說為什麼我提出因性施教。我們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是北京師範大學的聯合研究,我們發現中國的中小學生,男女生在認知,學習方式上有相當顯著的差異。

女生最擅長的學習方式有三種,第一,語言的溝通,第二,讀書,第三,聊天,這是女生擅長的優勢。男生最擅長的學習方式有四種,第一,運動,第二,動手操作、實驗,第三,使用計算機,第四,參與體驗。這就說明了在生活中,男女有顯著的差異。

但現在你會發現,中國的中小學的教育很難滿足男生的需要。教育的教學方法和平常的標準對男生非常不利,比方說運動不夠,實驗操作很少,計算機不夠,參與體驗也很少。這樣男生就在學校里充滿了失敗感。因此這個教育就需要加強運動,動手操作增加,這些在平常標準里要加進去,這就有利了。我說的因性施教主要是這個。在家庭當中也是這樣的。男孩女孩的教育肯定有不一樣的地方。

推薦閱讀:

我選擇活成了父母「討厭」的樣子
你給男/女朋友的愛是父母的多少倍
「痛苦」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如何面對父母喜歡在小事上欺騙孩子的習慣?
「父母皆禍害」是危言聳聽?

TAG: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