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時家庭氛圍決定孩子一生
在孩子性格形成的童年時期,如何培養性格,比獲取知識更為重要;童年的性格一旦形成,將伴隨孩子一生,在事業和生活中往往起到決定性作用。
孩子天生在性格上有差異,後期更是千差萬別;同一個成長環境,也會培養出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性格;良好的家庭氛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最重要因素。那麼,該如何在孩子童年時期,為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家庭氛圍呢?
原則一:家庭氛圍應該輕鬆、溫馨、民主、自由,不要專制、蠻橫、高壓、獨裁。
有些父母一看這個原則,就會說,「有那麼嚴重嗎,至於那麼上綱上線嗎……」。你還別說,每個家庭,的確要從這個精神高度來確立家庭氛圍的宗旨。
怎麼說呢,家庭里需要有一個類似「家庭憲法」的綱領。既然是「家庭憲法」,就要是任何家庭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不因為身份的不同而例外——這才可以叫憲法。那麼,就要家庭成員一起確立,達成共識。
該如何確立具體的宗旨呢?很簡單,看看人類社會的歷史發展經歷就知道了——你是想在家裡實行如朝鮮的那種一個人說了算的方式呢,還是大多數國家實行的尊重每個人的權利的那種呢?
不知道為什麼,很多家長特別害怕自己在家裡沒有權威。有一次,我和一位剛當上爸爸的朋友差點吵起來,他無論如何都要堅守一條,「兒子必須聽老子的」,認為「不如此的話,那還不亂了」。
當時,我實在無法說服這位名牌大學碩士畢業的現代爸爸,該如何清除出真的屬於落後的教育觀念。
後來,我慢慢冷靜下來,和他一步步地分析:如果你在孩子面前強勢,那麼,孩子就會形成服從型的性格;如果你在家裡是一頭獅子,那麼,你的孩子就會成為一隻綿羊。
當你盛年的時候,孩子會崇拜你的智力、見識,甚至是體力,但孩子成長之後,就會拋棄你、反抗你;你要孩子必須聽你的,那麼,你就給孩子畫了一個框,以後,無論孩子怎麼發展,都不會比這個框更大;一個人最應該追求的,不正是人生的自由嗎,為什麼不在孩子成長的階段,就讓他體會到人生自由的快樂呢?
我不知道我的這位朋友聽進去了多少,但我真的很想告訴所有的家長,千萬不要在家庭教育中,太過於「想當然」,很多你一直認為「本來不就應該是這樣」的事情,其實是需要多多思考,多多琢磨的。
原則二:每個家庭成員無論性別、年齡的差異,從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嚴。
這一點,也有很多家長不認可,為什麼呢?因為很多人從來都認為,當孩子小的時候,還不配做一個「完整的人」,還是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屁孩」,不能給他太多的尊重。否則,孩子會養成桀驁不馴的性格,有反骨,會不好管教的。
這是一個特別大的誤區。當你充分尊重孩子的時候,恰恰是贏得孩子真正地尊重的開始。這個道理其實一點兒都不深奧,將心比心,每個人都會明白。但真正地做起來,尤其是對待自己的孩子,還真不容易。
這天,我帶著丸子參加一個活動。因為時間沒到,一個爸爸在看著男孩寫作業。「兩位數除以三位數,你豬啊!」,「知道嗎,你豬腦子啊!」……那位爸爸就坐在孩子對面,眼睛緊緊盯著孩子的一筆一划,只要有一點錯誤,他就厲聲訓斥,還不時抬起手掌拍打孩子的腦袋。那位本來長得挺健壯的孩子,一邊帶著哭腔低聲回應著,一邊滿頭是汗地哆嗦著寫作業。
我不知道這位爸爸是出於什麼心理,在幾十位家長和孩子的面前,在如此公眾的場合當眾羞辱自己的孩子,是要藉此樹立自己權威,還是要給孩子一個深刻的教訓呢?
無論是哪個,我都認為這位家長是在做一個令他以後註定會後悔一生的舉動。我和周圍的家長、孩子,一起用充滿同情地眼光看著那個可憐的孩子。
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自信、勇敢、獨立、機智,但家長在這樣的場合連著罵孩子十幾句「豬」,孩子當時鑽地縫的心都有,還怎麼培養良好的性格呢?
我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這位爸爸才會從教訓中覺悟到:我們要求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的時候,不是靠說教,而是要自己做到。孩子不會因為你說該如何做而做,而是看你如何做而學。
在家庭里,爸爸有沒有尊重媽媽的家庭勞動;父母有沒有對長輩說一聲辛苦了,謝謝您;家長有沒有一回家就抱怨天氣、交通、工作,一言不合就吵架……不要以為孩子看不見聽不到,你的這些一眼一行,孩子都深深刻在心目之中。
不要以為你看到的孩子就是孩子的真實面貌——當你讓孩子走出你的範圍,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你試著悄悄觀察一下,那才是孩子真是的性格——而這個性格,很多時候都是從你那裡拷貝來的。
一個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麼,他的兒子就學會了在學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學。一個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麼,她的女兒就學會了在學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學。
原則三:尊重孩子的性格差異,尊重科學的成長規律,做良好環境的提供者。
我們都知道南橘北枳的道理,更不用說比植物更加複雜的人類了。
每個孩子天生的體質、性格、敏感度、天分都有不同,那麼,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去追求所謂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正確的教育方式,那從來都曾存在——有的,只能是適合每個孩子的個體方法。
這樣,家長也別犯難,雖然每個孩子都需要找到屬於他自己的方法,但是,在孩子的成長和學習上,還是有相當的科學規律可遵循的。
現代的醫學和心理學,已經證明,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有生動、充滿活力、令人愉快的體驗,那麼,最容易學會、最容易學牢靠。換句話說,心情好,學得好!
其實,我們只要想一想自己工作的狀態,就很容易知道了。當我們長時間處於焦慮、緊張,甚至是恐懼的時候,是不是根本無法好好思考,甚至會產生「大腦短路」的情況呢?
那麼,我們為什麼要盯著孩子的作業本,一道題沒做對就大吼大叫,施以重壓呢?這樣的環境,孩子的性格養成,學習能力,又怎樣能良性發展呢?
所以,我們家長要做的,不是陪孩子寫作業,而是陪孩子玩遊戲;不是訓斥孩子不聽話,而是傾聽孩子的心聲;不是撕碎孩子的考卷,而是陪孩子閱讀;不是逼孩子成才,而是給孩子成長的時間……
推薦閱讀:
※你的圈子決定了你的命運(改變命運的最快捷徑就是換圈子)
※出生月決定你富貴命
※女人的智慧決定男人有多愛你!你是那個智慧的女人嗎?
※「有財」無財在八字中一個字就可以決定!
※台灣仔蔡崇信:馬雲背後的男人 手握阿里IPO決定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