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心智成長的八個階段

社會學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研究指出,一個人從生到死,共經歷八個心智成長的階段。如果在某個階段里因為某些原因而沒有充分地成長,這個人在生活上便會出現一些乏力和困擾的現象。最初的五個階段應該在21歲之前形成,在21歲之前五個階段的主題成長需要分別是:第一個階段:0-1歲——信任與不信任;第二個階段:2-3歲——自主與羞愧;第三個階段:4-5歲——主動性與內疚;第四個階段:6-11歲——勤勉與自卑;第五個階段:12-21歲——身份角色的困惑。每個階段的成長都有他深遠的意義。

第一個階段:0-1歲——信任與不信任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1、肚餓——被餵食物 2、受驚——被擁抱 3、哭泣——被擁抱 4、讓孩子知道他的重要性及家長多麼的需要他。 如果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孩子會覺得生長在一個安全的地方,長大後,會是一個開朗及信任別人的人。 如果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會覺得生長在一個不安全的地方。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表現得異乎尋常地害怕被遺棄; 2、拚命地尋找一個依賴的對象; 3、需要別人照顧; 4、深信不能信任任何人。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竭力維持毀滅性的感情關係,而且展示偏執症的傾向,如:暴飲暴食或過分地需要別人的誇獎。

第二個階段:2-3歲——自主與羞愧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孩子開始學習如何控制自己的生理機能及注意到身體的能力和限制(如控制大小便)。 如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受到家長支持及尊重,他會獲得充滿自主能力的感覺,覺得他自己對這個世界有一份影響力。 如果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在這一個成長階段中得不到鼓勵,或受到惡意的批評、嘲笑,尤其是在他嘗試學習如何控制大小便的過程中,他很容易會產生害羞及慚愧的感覺。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經常覺得自卑、無用及不可愛; 2、不相信自己在世界上有存在的理由; 3、把自己塑造成一個必須倚靠別人的人; 4、覺得自己生存的權利取決於對別人的重要性; 5、經常做出不恰當的道歉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些什麼,不能拒絕別人的要求,害怕有新的經驗,害怕面對別人的憤怒。

第三個階段:4-5歲——主動性與內疚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喜歡幻想、創造及按照自己的主意行事; 發展出主動性。 若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受到家長的支持,他會說出他的想法,表達他的情緒,並且會發展出一份健康的好奇心。 如果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反而因他做出新的嘗試而處罰他,他會覺得內疚,有犯罪感,因而停止他的主動性,或許會秘密的做。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害怕犯錯; 2、感到無助及內疚; 3、只懂得安慰別人; 4、迴避風險; 5、隱瞞錯誤。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1、不能認識或表達內心的感受;2、害怕說出內心的事情; 3、對感情關係負上過分的責任; 4、不斷地去討好別人。

第四個階段:6-11歲——勤勉與自卑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這一階段的孩子,會開始與別人競爭及比較。若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老師和家長鼓勵孩子學習並表示孩子與其他孩子有同樣的能力,孩子將會受到激勵而變得有活力。如果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經常嚴厲地批評或忽略了孩子,孩子會不信任自己,或者不會自覺地做事。他會產生不配做某件事或不及別人的感覺。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避免參與任何的競爭或極度喜歡與別人競爭; 2、覺得不安全及不如別人; 3、對自己或別人吹毛求疵。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1、凡事要求完美; 2、經常拖延及耽擱; 3、不知如何達到目標。

第五個階段:12-21歲——身份角色的困惑 孩子的需要或行為: 1、找出他自己怎樣去適合這世界; 2、接受自己身體生理上的變化; 3、界定自己對異性的身份; 4、界定在同性和同輩里的身份; 5、找出人生應怎樣過。 如果在這一個階段孩子的需要得到滿足,容許他去探索自己的夢想、感覺、改變想法及嘗試新的方向,他會發展成為一個接受自己的人。 如果家長未能在這一階段滿足孩子的需要,不支持他,又不引導他去探索,而只是過早地強迫他進入某一個角色,他會形成反叛的個性或者變成一個輕浮的人。 由於孩子的需要未能從家長那裡得到滿足,長大後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個性(特徵): 1、不正確地表現出青春期的行為; 2、對自己人生角色感到矛盾; 3、不能定立人生目標; 4、依靠情感關係或事業成就去肯定自己的身份。 與此階段有關的成人心理障礙: 1、需要不斷地談戀愛; 2、需要憑擁有的東西、認識多少人及工作成就去確定自己的人生角色。

第六階段:親密對孤獨(22--25歲)

當親密關係的發展成為最根本最重要的時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的下一個階段:發展親密關係。年輕人開始尋求一種特殊的關係,通過這種關係來發展他的親密感,並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長,親密感發展的結果一般是結婚,或是對另一個的愛的承諾,但也可能性有別的結局,也可能很不幸,與人結了婚卻沒有親密感。在這一階段不能形成良好的親密感的人,就會面臨孤獨感。他們可能經歷了多次膚淺的關係,但從來沒有在真正的密切關係中獲得情感滿足。有些人甚至迴避需要情感承諾。獨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便之處,在一段時間裡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個人不能超越這種生活方式,就會導致情緒和個人滿足感發展的嚴重滯後。

第七階段:繁衍對停滯(26--65歲)

進入中年,人們開始關心下一代。父母們發現,他們通過對孩子的教育,豐富了自己的生活。沒有子女的成年人通過與年輕人的接觸也會感到這種生活的豐富。沒有形成這種繁衍感的成年人會陷入一種停滯感中,它表現為一種空虛感和對人生目標的懷疑,我們看到在父母撫養孩子的過程中,生活充滿了豐富多彩的有意義的和有趣的事情。遺憾的是,還有一些父母,他們從教育孩子中很少獲得快樂,而是充滿了厭煩,對生活感到不滿。在孩子發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潛力,對父母和對孩子來說都是可悲的。

第八階段:自我整合對失望(65歲以上)

大多數人到老年時都能保持原來的狀態,但埃里克森認為,老年人還有一種危機要克服。過去的歲月和經歷,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麼達到一種自我整合,要麼產生失望感,以滿足的心情回憶往事的人,將以一種完善感走完最後的發展階段。埃里克森寫道:「人對唯一一次生命,是將它作為不得不是這個樣子而接受,把它作為必然的,不允許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責任這樣一個事實而接受的。」不能形成這種良好感合的人會落入失望的境地。他們認識到現在時間太少了,年輕人擁有的選擇和機會,人們都沒有了,一生已經過去,他們希望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活一遍,這樣的人常常通過對他人的厭惡和輕蔑來表達他們的失望。生活中沒有什麼東西比一個老年人的失望晚悲哀,也沒有什麼事情比一個充滿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滿足。


推薦閱讀:

與自己和解
張海音 | 精神分析核心理論30講之一: 精神分析心智模型(聽課筆記)
毛澤東管理學:以心智為本
如何讓舍友心甘情願地拖地
大哉問02 - 如何愛自己?擬一份愛的宣言

TAG:成長 | 心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