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醫執業醫師《中醫基礎學》歷年必考28個高分考點

1、中醫的基本特點:整體觀念、辨證論治。

2、症、證、病的概念:

症:指病人主觀感覺到得異常現象、異常感覺或某些病態改變。

證:也叫證候,是指機體在疾病過程中的某一階段的病理概括。

辯證:就是將四診所收集的癥狀和體征等資料,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以及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候的過程。

論治:是根據辯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原則和方法。辯證是決定治療的前提和依據,論治是治療疾病的手段和方法。

3、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同病異治不同的是證候;異病同治相同的是證候

4、精氣的概念產生於水地學說,首見的著作是《管子》;氣的概念源於雲氣說;精氣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本原,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繫的中介。

5、陰陽之徵兆是:水火;陰陽之道路:左右。

6、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1)、陰陽對立制約:正常者:「動極者鎮之以靜,陰亢者勝之以陽」、「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反常者「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虛則陰盛」、「陰虛則陽亢。

(2)、互根互用:

互根:「陽根於陰、陰根於陽」、「陽生於陰、陰生於陽」、「孤陰不長、獨陽不長」。

互用:「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陽生陰長,陽殺陰藏」;如遭遇破壞就會導致「陰陽離決,精神乃絕」。

(3)、交感互藏,產生生命的基本條件。

(4)、陰陽消長。

(5)、陰陽的相互轉化。是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轉化(物極必反)。「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甚則熱,熱甚則寒」,其中「重」「極」「甚」是轉化的必備條件。

7、陰陽在治療方面的應用:

陰陽偏勝的治療原則:陰陽偏勝表現為邪氣盛的實證。採取:瀉其有餘(實則瀉之)。

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陰陽偏衰表現為正氣不足的虛證。採取:補其不足(虛則補之)。

陰偏衰→陰虛則熱→虛熱證→壯水之主,以制陽光→陽病治陰

陽偏衰→陽虛則寒→虛寒證→益火之源,以消陰翳→陰病治陽

8、脈象分陰陽:浮、數、洪、滑屬於陽,沉、遲、細、澀屬於陰;五味分陰陽:辛、甘、淡屬於陽,酸、苦、咸屬於陰。

9、五行特性:「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從革」、「水曰潤下」。

10、五行屬性歸類表:(見下頁表格)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音:呼笑歌哭呻;五動:握憂噦咳栗;五體:筋脈肉皮骨;五志:怒喜思悲恐;五液:淚汗涎涕唾;五脈:弦洪緩浮沈

11、五行學說的基本內容:

五行相生:有序的遞相資生、助長和促進的關係。母子關係:「生我者為母,我生者為子「。

五行相剋:有序的遞相克制、制約的關係。克我者為所不勝,我克者為所勝。

五行相乘:五行中一行對其所勝之行的過度制約和剋制。

五行相辱:五行中一行對其所不勝之行的反向制約和剋制。

五行中母子相及:母病及子,子病及母(子病犯母、子盜母氣)。

12、五行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按照相生關係治則: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

治法:

滋水涵木法:滋腎陰以養肝陰,適用於腎陰虧損而肝陰不足、肝陽上亢之證。

益火補土法:溫腎陽以補脾陽,適用:腎陽式微而所致之脾陽不足。

培土生金法:健脾氣以補益肺氣,適用:肺氣虛弱,脾運不健者。

金水相生法:補肺陰以滋腎陰,適用:肺腎陰虛者。

按照相剋關係治則:抑強扶弱。

治法:

抑木扶土法:疏肝健脾、平肝和胃、調理肝脾,是疏肝健脾相結合,以治療肝旺脾虛的方法。

培土製水法:敦土利水法,以健脾利水治療水濕停聚為病的一種方法。

佐金平木法:輔佐肺金以制肝木,輔佐肺金,清肝瀉火降氣。

瀉南補北法:瀉火補水法、滋陰降火法,是瀉心火與補腎水相結合的一種方法。

腎為水火之宅,腎陰虛亦可致相火偏旺,也稱水不制火,這屬於一臟本身水火陰陽的偏盛偏衰,不能與五行生剋中水不克火混為一談。

13、五臟:

五髒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貯藏精氣,生理特點是:「藏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心的生理功能是:(1)、主血脈;(2)、主藏神(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者,五臟六腑之大王也,精神之所舍也);(3)、主汗液;(4)、其華在面;(5)、開竅於舌。

肺的生理功能是:(1)、主氣、司呼吸;(2)、主宣發肅降:(3)、主通調水道:(4)、其華在皮毛:(5)、開竅於鼻。肺又稱為「相傅之官」、「清虛之臟」

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運化;(2)、主統血;(3)、主升清:(4)、主肌肉、四肢(5)、開竅於口、其華在唇。

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疏泄(肝體陰而用陽);(2)主藏血;(3)、主筋,其華在爪;(4)、開竅於目。肝為剛臟。

腎的主要生理功能是:(1)、主藏精;(2)、主水液代謝;(3)、主納氣:指腎有助肺保持吸氣的深度,防止呼吸淺表的作用;(4)、主骨、髓、腦,其華在發;(5)開竅於耳。

14、六腑:以降為順,以通為用

六腑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其特點是:「瀉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七沖門: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厭為吸門,胃上口為噴門,太倉下口為幽門,大腸小腸會為闌門,下極為魄門。

膽:又稱「中精之腑」、「中清之腑」、「清凈之腑」、「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胃:又稱「太倉」、「水谷之海」。

小腸:又稱「受盛之官」、泌別清濁、小腸主津。

大腸:又稱「傳導之官」、大腸主液。

膀胱:又稱「州都之官」。

三焦:又稱「孤腑」,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

15、七恆之腑:

腦稱精明之腑、元神之腑。

16、氣的主要功能:推動、溫煦、防禦、固攝、氣化、營養。

17、氣的分類:

(1)、元氣:藏於腎中,通過三焦而流行於全身,推動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機能。

(2)、宗氣:聚集於胸中,循喉嚨灌注於心肺之脈,其生理功能是: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

(3)、營氣:分布於脈中,循脈上下,營運全身。功能是:化生血液,營運全身。

(4)、衛氣:運行於皮膚與分肉之間,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防禦功能。衛氣者,出其悍氣之熛疾。

18、氣與血的關係:氣能生血、氣能行血、氣能攝血、血能化氣。

氣與津液的關係:氣能生津、氣能行(化)津、氣能攝津、津能載氣(大汗亡陽、「吐下之餘,定無完氣」)。

19、六淫的共同特點:外感性、季節性、環境(地區)性、相兼性、轉化性。

只有外感而無內生的邪氣是:暑。

風邪的致病特點:(1)、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襲陽位;(2)、風性善行而數變;(3)、風性主動;(4)風為百病之長。

寒邪的致病特點:(1)、寒為陰邪,易傷陽氣;(2)、寒性凝滯;(3)、寒性收引。

暑邪的致病的特點:(1)、暑為陽邪,其性炎熱;(2)、暑多升散,耗氣傷津擾神;(3)、暑多夾濕;

濕邪的致病特點:(1)、濕性重濁;(2)、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3)、濕性粘滯;(4)、濕性傾下,易襲陰位。

燥邪的致病特點:(1)、燥性乾澀,易傷津液;(2)、燥易傷肺。

火邪的致病特點:(1)、火為陽邪,其性炎上;(2)、火易耗氣傷津;(3)、火易生風動血;(4)、火易致瘡瘍;(5)、火易擾心神。

20、七情傷及內臟: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悲傷肺,恐傷腎;影響臟腑氣機的: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思則氣結。

21、飲食偏嗜。

《素問·五臟生成篇》說:「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色變矣(水克火,余類推);多食苦,則皮槁而毛落矣。多食辛,則筋縮急而爪乾枯矣,多食酸,則肉胝而唇掀揭矣,多食甘,則骨痛而發落矣。

《素問·生氣通天論》說:「味過於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於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

22、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邪氣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23、發病的類型:

感邪即發:感邪後立即發病。

伏而後發:指機體感受某些病邪後,病邪潛伏於體內某些部位,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或在一定的誘因作用下發病,如破傷風、狂犬病、艾滋病。

徐發:徐緩發病。

繼發:指在原有疾病的基礎上繼發新的病變。

合病和並病:指兩經或兩個部位以上同時受邪而出現的病證。

複發:指原有疾病經治療或自身修復,經過一段相對靜止過程後再度發作。

24、「至虛有盛侯」指真虛假實;「大實有羸狀」指真實假虛;陰盛格陽指真寒假熱;陽勝格陰指:真熱假寒。

25、先安未受邪之地屬於既病防變;調攝精神屬於未病先防。

26、正治與反治:(正則逆治,反則從治)

正治是採用與其疾病證候性質相反的方葯進行治療的原則。包括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

反治是順從疾病的外在假象而治的原則。主要包括:熱因熱用(適用於真寒假熱)、寒因寒用(適用於真熱假寒)、塞因塞用(指用補益葯來治療閉塞不通的疾病,適用於體質虛弱,臟腑精氣功能減退而出現閉塞癥狀的真虛假實證)、通因通用(指用通利之方葯治療具有實性通泄癥狀的病症,適用於因實邪內阻而出現通泄癥狀的真實假虛證)

27、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28、三因治宜(因時、因地、因人):「用寒遠寒、用熱用熱」是因時治宜。


推薦閱讀:

屬蛇人2016年運程大揭秘
2016年02月05日
農曆2016年6月16日,萬年一遇最吉祥
抱大腿!2016年最好運的生肖TOP3
指南 | 2016年IMS關於女性中年健康及絕經激素治療的建議(節選二)

TAG:中醫 | 2016年 | 醫師 | 執業醫師 | 基礎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