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季節「面經」匯
點評專家:
徐世勇:中國人民大學勞動人事學院副教授,北京市行為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研究領域:人員的招聘與選拔、管理溝通、工作壓力、職業心理健康、管理研究方法。
編者按
面試是每年三月的一個關鍵詞,考研、考公務員、找工作、自主招生考試都開始進入面試階段。每一場面試都是通往夢想彼岸的橋樑,也都是面試官與面試者之間正面交鋒的「戰場」。面試無「小試」,也許只是短短的10分鐘,卻常常決定著整個考試的成敗;面試更無「小事」,每一個細節都有可能成為「絆馬索」。面試一個很大的特點是每一次都是不同的,極少有面試官和面試者第二次碰面的情況。即使如此,研究「面經(面試經驗或者面試經歷)」仍然非常重要,因為我們要學習的不是如何應對別人,而是如何表達自己。
如何在「同質」人群中脫穎而出?
從高考到保研,清華大學應屆碩士畢業生韓陽(化名)的生活一直都一帆風順,而此次求職面試失敗可謂是他人生中頭一次「被鄙視」。2011年11月,懷揣著精美簡歷、憑藉著學校的金字招牌,順利通過筆試,政治專業出身的韓陽坐到了某大型國企黨委部門的面試桌前。
「面試是多對一的形式。由於是一面,參加人數比較多,所以每個人時間只有8分鐘。在頭3分鐘的自我介紹中,我介紹了自己的個人情況、學習經歷、獲獎情況和學生工作經歷。面試官很隨和,聊了聊報考的動因,面試就結束了。但也就是在這麼和諧的氛圍下,我在該企業短暫的求職之旅也結束了。」失落過後,韓陽認真反思了整場面試:「我沒能好好把握那8分鐘,基本就是把擺在面試官面前的簡歷原封不動地重複了一遍。現在看來,面試時怎麼展示自己是一門很深的學問。」
某企業負責員工招聘的劉薇告訴記者,面試不是選拔三好學生,而是為面試單位選拔符合發展需要的人才的過程。不同的面試崗位有不同的要求,比如高校側重於對學生科研能力的考察、技術崗位側重於對求職者實踐能力的考察等。
而千篇一律的「同質化」面試已經成為困擾面試官、阻撓面試者的「最大殺手」。成績優異、連年獲得獎學金、英語四(六)級、計算機二(三)級、學生幹部經歷、實習經歷……短短几分鐘的面試時間內,這樣「泯然眾人」的固定模式實在很難使面試者脫穎而出,讓人眼前一亮。
「面試需要的,是一種雙贏的局面;在這過程中,面試者應該更多關注的,是面試單位的買點,而非自己的賣點。」職場達人劉同的一席話彷彿告訴我們,面試時究竟應該說些啥,還真是一門不小的學問。
● 點評
在招聘面試中,考官會遵循人與工作相匹配的原則。也就是說,考官關注應聘者的能力和品質是否達到了崗位的要求、是否能夠很好地融入團隊和組織。因此,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講,在參加面試前需要詳細分析應聘崗位需要哪個方面的能力和技能,在面試過程中盡量展示自己與崗位要求密切關聯的特徵,這樣才有可能在面試中脫穎而出。僅僅拿出一些無針對性的證據,比如說自己的英語通過了專業八級考試,除非你應聘的崗位對英語有很高的要求,否則並不能使面試官信服。再比如,有的崗位對求職者的要求是踏實肯干,性格內斂。如果應聘者此時表現出來的特徵是外向而熱情,此時,無論他的這種特徵是多麼地受到社會的普遍稱道,面試考官也不會考慮錄取這樣的應聘者。
面試禮儀有多重要?
「我最重要的一場面試是被細節打敗的。」過五關斬六將,以較高成績通過某德資公司筆試的小張最終還是和自己的理想工作失之交臂。
根據這家德資公司的慣例,在筆試和面試之間會設有一場無領導小組討論。在這個環節中,6-8名求職者被分為一組,在規定時間內針對某個話題進行討論,並達成統一意見。而HR(人力資源專員)則在一旁觀察每個人的表現。
討論一開始,曾經是學院辯論隊主力隊員的小張就牢牢把握了場上的絕對話語權,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興起之時,甚至還打斷了其他隊友的發言。儘管表現活躍,但「不懂得團隊合作,不尊重夥伴」還是成為他留給面試官的深刻印象。
「從面試者進入其視線範圍的那一刻起,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面試官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在劉薇眼裡,面試中的禮儀錶現往往可以反映一個人在邏輯思維、創新能力、計劃控制等知識技能「硬實力」之外的修養素質「軟實力」,是很多面試官會著重加以考察的。「比如說,時間意識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責任心,著裝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生活態度,和其他面試者的合作則表現出一個人的團隊協調力……我們把每一個面試者都看成是一座冰山,知識技能是浮在水面外、外顯的、可以通過筆試考察的,而面試更重要的是通過挖掘面試者水面以下的、內隱的個人素質,判斷他究竟是不是我們需要的人才。」
● 點評
面試做為一種情景性的選拔測評方法,非常注重應聘者在測試過程中的表現,而不像筆試只能根據最後的結果給應聘者做出評價。面試的這個特點決定了它是一種關注細節、關注行為、關注過程的測試方法。
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講,首先,參加面試時較平時要更加註意自己的儀態儀錶,以此體現對面試活動的重視。當然,這並不是說一定要穿名貴的西裝和套裝,能夠展現自己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即可。其次,面試中不僅要注意自己回答的內容,更要注意回答問題的條理性與邏輯性。第三,與案例的分析結果類似,面試官所關注的有些細節是崗位所要求的。比如,有的崗位對合作能力要求很高,像案例中所提到的小張這樣能言善辯,不考慮別人感受的應聘者就很難被錄取。因此,面試前了解崗位對應聘者的要求很重要。第四,有些細節確實是普遍性的。比如,待人禮貌、著裝整潔、表達清晰等等。這需要在日常學習和生活的積累與練習中才能獲得。
別讓實戰經驗帶上「油條味兒」
西北某大學的大四學生李夢在面試上花的錢可不少。從《求職聖經》到《職場面試專家》、《世界500強面試實錄》,書中包羅萬象的面試真題讓她堅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網路上玲琅滿目的「面經」讓她對心儀單位以往的面試真題爛熟於心;除此之外,她還花1000多元在校外報了面試輔導班,把針對不同單位性質的不同類型面試模板研究了個透徹明白。可當她揣著一肚子面試理論知識真正上場後卻發現:「為啥書上、老師教的不是用不到,就是不管用呢?」
「第一次面試是一家公司的銷售崗位,由於缺乏實戰經驗,再加上面試類型比較活,所以沒有發揮好。好不容易有了一所高校輔導員崗位的面試機會,可當我把事先精心設計的有關輔導員工作職責的內容、原則都講完後,效果卻並沒有那麼好。反倒是另外一個反應比較快、想法也有些瑕疵的男生得到了工作機會。」面試完後,在該校工作的師姐告訴李夢,因為從微笑到坐姿,再到回答問題的方式都過於模式化,她被領導認為「沒有個人特色和靈活主動性」而出局了。
網友西西的經歷似乎也印證了「沒特色沒出路」的面試真理。「看著前輩總結的那些妙語連珠的面試技巧,感覺跟拿到武俠真經似的,連念帶背。面試官一套問題下來,全部流利作答。本以為發揮出色,結果沒被錄用,面試官的理由是,『你是經常混場子的吧?從你的回答中,我們看不到一個畢業生該有的青澀!』」
同樣是應屆畢業生,北京的小楊卻因為多次參加校內的面試輔導和面試模擬,加深了對自己的認識,積累了面試經驗而求職成功。「我覺得面試不能紙上談兵,而是要在實戰中磨礪。模板並不是萬能的,必須要有自己的風格特色,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時間內最好地展示自己。」
● 點評
面試不是知識測試,而是能力測試。其實很多面試題目是沒有固定答案的,面試官更多的是觀察你回答的方式和過程,而不是看你回答的結果是什麼。以上案例中提到的「混場子」的事例就是因為考官發現該學生回答的過程很「流利」,結果很「正確」所致。
目前市場上關於面試的書籍和輔導活動很多,應屆高校畢業生可以有選擇地參加一些。不過,在閱讀這些方面的書籍或者參加相應的活動時,必須明確一點:它們只能幫助我們熟悉面試這種測試方法,但不能迷信它的作用。真正有效的面試還是靠個人的實力,面試測試的是應聘者與工作有關的素質。如果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達不到企業要求,很難通過這樣的面試,除非遇到不合格的考官。因此,高校學生充分利用在校期間的寶貴時光來提高個人素質才是真正的王道。另外,在求職期間,求職者可以多參加一些面試,藉以積累一些面試的實戰經驗,也會形成所謂的個人特色。就像一個優秀的運動員一樣,要想在比賽中創造好成績,除了平常的刻苦訓練之外,還要積极參加各種比賽,否則大賽的緊張氣氛也會讓他發揮失常。
推薦閱讀:
※應聘自我介紹
※面試官的獨白:我是怎麼看待應聘者
※趙磊:學會結構化提問成為優秀面試官
※第一輪面試需要掌握怎樣的基礎技術棧?(以Python為例)
※15類一面試就知道不靠譜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