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常用藥物
磺脲類降糖葯(如D860)。與其合用後增高血糖的藥物:利尿劑,如噻嗪類、速尿、利尿酸;消炎止痛類葯,如消炎痛;糖皮質激素;甲狀腺激素;三環類抗抑鬱葯;雌激素等。與其合用後降低血糖的藥物:退熱葯,如阿司匹林、氨基比林;消炎藥,如磺胺類、青黴素、氯黴素;抗高血壓葯,如利血平、B受體阻滯劑;減慢心率藥物,如心得安等。
雙胍類降糖葯(如二甲雙胍):與其合用後增高血糖的藥物:果膠樹脂。與其合用後降低血糖的藥物:H2受體抑製劑,如西米替丁、乙醇(酒精)。
α糖苷酶抑製劑(如阿卡波糖)。與其合用後增高血糖的藥物:澱粉酶、胰酶等。與其合用後降低血糖的藥物:新黴素。
促胰島素分泌劑(瑞格列奈)。與其合用後增高血糖的藥物:口服避孕藥、噻嗪類利尿葯、糖皮質激素、達那唑、甲狀腺素。
2、糖尿病的其他治療方法
要教育糖尿病患者懂得糖尿病的基本知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如何控制糖尿病,控制好糖尿病對健康的益處。根據每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特點制定恰當的治療方案。自我監測血糖,隨著小型快捷血糖測定儀的逐步普及,病人可以根據血糖水平隨時調整降血糖藥物的劑量。1型糖尿病進行強化治療時每天至少監測4次血糖(餐前),血糖不穩定時要監測8次(三餐前、後、晚睡前和凌晨3:00)。強化治療時空腹血糖應控制在7.2毫摩爾/升以下,餐後兩小時血糖小於10mmol/L,HbA1c小於7%。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監測血糖的頻度可適當減少。
3、糖尿病的檢查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惟一標準。有明顯「三多一少」癥狀者,只要一次異常血糖值即可診斷。無癥狀者診斷糖尿病需要兩次異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試驗。尿糖。常為陽性。血糖濃度超過腎糖閾(160~180毫克/分升)時尿糖陽性。
糖尿病患者的飲食原則主食的選擇
每日三餐中必須要有主食,有人認為「主食含糖多,吃了升高血糖,不吃主食血糖當然就不升高了」。誠然,糧食中含有「糖」,食用糧食是要升高血糖,但如果主食的品種和數量選擇得當,餐後血糖不會急劇升高。另一方面,由於主食吃得少,就有可能攝入更多的含脂肪和蛋白質較高的食物,會加重已經存在的併發症。一般來說,輕體力活動的糖尿病患者每天可食用主食150~300克。可選擇一部分精米、白面並搭配粗糧(如蕎麥、燕麥、高粱、鮮玉、玉米面等)。
蔬菜的選擇
蔬菜對血糖的影響較小(澱粉類蔬菜除外),因蔬菜含豐富的無機鹽、維生素和纖維素。另外,洋蔥、甘藍、西紅柿等還含有生物類黃酮,其為天然抗氧化劑,能維持微血管的正常功能等。因此,提倡糖尿病患者多食用蔬菜。一般來說,推薦每天至少攝入500克新鮮蔬菜,而且品種要多一些,至少2種,最好3種。
糖尿病的防範
科學合理膳食,目前主張在糖尿病腎病的早期即應限制蛋白質的攝入(0.8g/kg.d),必要時可適量輸氨基酸和血漿,在胰島素保證下可適當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以保證足夠的熱量,脂肪要選植物油。這是糖尿病腎病的預防措施之一。所有糖尿病病人病程超過5年以上者,要經常查腎功能,尿蛋白定性,24小時尿蛋白定量,並注意測量血壓,做眼底檢查。
有條件者應做尿微量蛋白的測定,和β2微球蛋白的測定,以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如尿微球蛋白增加,要3-6個月內連測3次,以確定是否為持續性微量白蛋白尿。如果確定為微量蛋白的增加,並能排除其他引起其增加的因素,如泌尿系感染,運動,原發性高血壓者應高度警惕,並注意努力控制血糖,使之儘可能接近正常,若血壓>18.7/12Kpa,就應該積極降壓,使血壓維持在正常範圍,同時應低鹽、優質低蛋白飲食。
推薦閱讀:
※糖尿病的「死對頭」,每天早晚吃點,血糖慢慢穩定下來
※得了糖尿病,「傷心」又「傷腦」,怎麼辦?
※糖尿病血糖高吃粗糧就穩了?!得這樣吃才對!
※天然的「二甲雙胍」,水裡撒一點,糖尿病不攻自破
※3個血糖指標讀懂糖尿病發出的真正「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