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宗教薈萃之地沔城
行走在江漢平原腹地仙桃市沔城回族鎮街道上,你會驚訝地發現這裡宗教文化薈萃,各式各樣宗教風格建築迥異且扎堆。最具代表性的有佛教普佛寺、道教玄妙觀、伊斯蘭教清真寺、儒教文聖廟等,顯示宗教旺盛的生命力。
沔城即沔陽古城的簡稱。位於仙桃市西南33千米沔城回族鎮。傳為古洞庭湖北岸的湖口(即今沔城鎮西三里的湖口弦)。自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置沔陽郡(因郡治在沔水之北而得名),治所在今沔城(一說西魏大統十七年即551年駐此)起,歷為郡、道、府、州、縣駐地。1941年(民國30年),國民黨一二八師駐防沔城實行焦土抗戰,沔城民房及古建築全部被焚毀。1952年縣政府遷址仙桃。1984年12月設沔城鎮。1987年5月更名為沔城回族鎮。作為湖北省九個少數民族鄉鎮之一,在沔城不到2平方千米的城區,遺留有佛教寺廟、伊斯蘭教堂、道教宮觀與天主教堂以及孔廟等十餘座古寺廟,成為宗教的薈萃之地。據有關資料記載最多時曾達到四十八座,真可謂三教九流彙集之地。1.伊斯蘭教舊稱清真教、回教。公元7世紀中葉傳入中國,13世紀中葉隨著回族人入沔而傳入沔陽。元末明初,遷入沔城之回族先民,首先定居七里城,建清真(東)寺一座,形成了第一個回民聚居點,然後逐漸向周邊等地擴展。此外,明、清時期,由來自河北、山西、安徽等地的回民,以及民國時期來自江蘇南京、湖南、河南以及湖北省內武漢、宜昌、鍾祥等地的回民逐漸聚集,始成為現在沔城回族之先民。據《沔陽州志》載:康熙年間,沔陽境內已形成「回漢雜居」局面。1949年前,沔城有清真寺兩座,一名清真東寺(上寺),一名清真西寺(下寺)。1941年,兩寺均毀於戰火,寺內所存大量伊斯蘭教經典、期刊及各種文物、碑刻等都蕩然無存。清真東寺 位於七里城,佔地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2682平方米,整個建築群成「品」字形,為八字朝門,上懸巨匾,書「古清真寺」四個斗方大字。進門為望月樓,高3丈余,樓正中懸木質梆鼓,鼓長2尺余,直徑8寸,中鏤空,敲擊有聲,每逢齋月回民是晚封齋、開齋,都要敲梆鼓曉示。梆鼓樓後為一長方形內花園,後為朝覲大殿。據傳,重建於明洪武年間,大殿為雙重合檐式,殿前為拜月露台,兩側耳殿游廊與南北茶室相連。茶室為明五暗七建築。花園四周為青石台階,台階上豎有浮雕欄杆。1938年11月20日(農曆九月三十日)日本飛機轟炸沔城,炸壞了大殿,1941年大火,僅剩北茶室,解放後被拆除。清真西寺 位於紅花堤,建於清嘉慶年間,建築面積2500平方米,大門東開,正在門八字牆,高2丈余,寬5丈,門牆後面是一明五暗七的門殿,門殿後為一長方形天井,天井後一座高3丈的梆鼓樓,四角攢尖形。鼓樓的兩側為南北茶室,後為大殿,大殿為雙重合檐式。在大殿、茶室、鼓樓的中央為一長方形大花園,1941年大火燒了大殿和北茶室,其餘建築完好。解放後全部拆除。1955年政府撥款,在舊址上重建了一座100多平方米的沔城清真寺。1991年重建,大殿為仿古建築,佔地272平方米,浴房建築面積112平方米,門樓兩層,建築面積220平方米。整體造型莊重、肅穆、高雅,極富民族風韻與伊斯蘭教文化特色,一次可容納300多穆斯林聚禮。2.佛教源於印度,西漢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傳入中國。東晉初年(365-378年)傳入沔陽,唐代大發展,明、清兩代鼎盛,清末以後逐漸衰微。沔城歷有四十八寺廟之說,其中主要是佛寺。廣長律院,據傳為湖北省三大叢林之一。普佛寺 位於沔城西門城外。又名坤庭庵,為荊楚名寺之一,始建於三國時代,據說前身為甘露寺(天降甘露),傳為劉備興建。北宋末康王趙構曾在此避難過,建炎元年曾在寺院東側建康王橋一座。後毀,為南海兩位僧人重修,改稱普佛寺。1986年再次重建,移址洗馬池邊。佔地面積為26400平方米,其中洗馬池水面3960平方米,建築面積5280平方米。按舊貌重新加固的「康王橋」,屹立在環寺渠上,與洗馬池相通。橋東是一座巨大的仿古牌樓。正面書寫「普佛古寺」,背面書寫「靖康留念」。在洗馬池上,建有一座仿古水泥「山門橋」直達山門。進山門後為天王殿,依次為三聖殿、大藏殿、觀音殿,此外還有念佛堂、廚房餐廳、卧室客房。新建大雄寶殿,高16.7米,寬27米,深14.6米。佔地404平方米(含地下室高2.5米)。大漢皇帝陳友諒、山東大主考湖北陸建瀛的碑文也陳列在此。為仙桃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千佛寺位於西門城外。建於清初,1954年大水被毀,1987年群眾集資重建。緊靠諸葛武侯祠後。明嘉慶《沔陽志》記載:蜀漢丞相諸葛亮系布衣時,寄讀於沔城西門外,與千佛寺了凡和尚很友善,兩人常在一起論歷史興衰,評名人成敗,志趣相投,互有詩詞唱和。廣長律院位於沔城大蓮花池西南岸。又名廣長社。律院創始人為高僧三昩。建於明天啟六年(1626年)至崇禎二年(1629年年),歷時四載。佔地面積16000多平方米。有山門、大雄寶殿、地藏王殿、羅漢殿、彌勒殿、彭祖殿、青雲閣、三昧殿等建築。銅鑄佛像500多尊,泥塑菩薩110尊。石碑有40多塊。其中大雄寶殿佔地500平方米。為湖北三大律院之一。1941年大火之後,大雄寶殿猶存,1967年毀。1989年在陳友諒行宮遺址上重建大雄寶殿,佔地300平方米。殿內鍍金佛像數十尊,律院南側還有觀音殿。其後,在原廣長律院遺址上建羅漢殿一座。在大雄寶殿北面,建了山門。並規劃興建地藏王殿、輕漢殿、彌勒殿、彭祖殿、青雲閣、三昧殿等。清乾隆《沔陽志》記載有三昧法師鼎建廣長律院的碑記。此碑現嵌於廣長律院山門牆中。據傳三昧法名孚山、字小岩,江蘇人,因參與康有為、梁啟超戊戌變法,失敗後在湖北漢陽歸元寺落髮為僧,後來沔城廣長律院任方丈,寫下了長律四首《青林山即景》。報恩寺位於城內東隅,和廣長律院一城之隔,它是沔城最早的寺廟建築。據《嘉靖沔陽志》記載,建於明以前,毀於元末,明洪武戊辰年(1388)重建,佔地10畝,後殿台基與城垣等高,山門內有池兩翼,中為鑒心亭,後為觀音殿,彌勒殿,後增修大雄寶殿、僧正司宿舍(明、清兩代的僧正司一直設在這裡)。明、清兩朝多次修繕。建國後,靠城垣的後殿和鑒心亭仍在,1954年淹大水後廢圮。3.道教是中國本土的一種宗教,它的創立者是東漢時的張道陵,人們稱他張天師。他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著的《道德經》(或稱《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道教傳入沔陽,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沔城的道教中心為玄妙觀,還有東嶽廟,准提閣、文昌閣、延壽庵……都是道教的活動場所,常有齋公、齋婆數十人住觀守閣。
玄妙觀(陳友諒故居)位於沔城南門。原名元妙觀,因朱元璋忌諱而改名。據明嘉靖《沔陽志》記載,原為陳友諒故居,陳友諒死後,朱元璋為了消除陳友諒的影響,於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在沔城設尉署,派沈友仁為駐沔陽指揮使(軍事長官)。沈友仁按朱元璋的旨意,將陳友諒故居改為玄妙觀。一度因避康熙皇帝玄燁諱再次改原名。坐東朝西,佔地面積8000平方米。明、清兩朝的道正司一直設在這裡。清咸豐四年(1854年)被農民起義軍焚毀,僅存玉虛閣和房舍數間。光緒七年(1884年)重建,建有靈官殿、三師殿、三青殿、龍神祠、雷祖殿、呂祖殿(即玉虛閣)、發斗姥閣、救苦殿、觀音殿、皇經堂、老祖殿,俗有「一觀十殿」之稱(實為十一殿)。1941年毀於戰火,僅存一殿。1984年重修。在原廢墟重建陳友諒故居及雷祖大殿、三師殿及兩亭角。後陸續重建了三青殿、觀音殿、門殿、濯纓井亭、立金戈鐵馬陳友諒塑像。現觀內有雷祖殿、三清殿、藥王殿、救苦殿、觀音殿、斗母殿等七座宮殿,武漢大學教授李國平題寫了「陳友諒故居」幾個大字嵌於門前。1997年,沔城藝人邵四平據出土陳友諒雕像創作了一座陳友諒塑像。塑像高八米,底座以優質砍石為基,上刻「大漢陳友諒」四字,由《陳友諒》一書作者程遠斌題寫。觀內還陳列眾多的古迹,有陳友諒石刻像、拴馬石、喂馬槽、刑鍋、青雲接武石牌、玉泉古井等。規劃興建「漢王故里」坊、漢王宮、文物存列廊、石碑廊、衣冠冢、竹苑等。東嶽廟 又名天齊廟。位於沔城外漕河街。建築面積3000多平方米,進山門為門展,中為屏風,門兩旁二開。門殿後為丹池(即天井),兩廂為十朝殿,十朝展後為東嶽大帝殿。大殿出耳門,背面為韋陀殿。韋陀殿東為僧人膳堂宿舍,西為地藏王殿。韋陀殿對面為三佛殿,中為一天井,三佛殿出耳門西為皇經堂。1941年毀於戰火,1943年由日偽軍獨立十三旅遊長蘇振東重建了大殿,解放後被拆除。現為沔城回民中學校址。東嶽廟的配套建築還有頭天門、二天門。頭天門位於下關街,為一牌樓式磚拱建築(建築年代無考,最遲建於清初),門樓高八九米,門寬約5米,牆厚3米左右。牌樓為兩層,飛檐翹角,拱門上,一層為一磚嵌橫匾,外書(南面)「帝出乎震」,內書(北面)「地載無私」。二層為一磚嵌直匾,上書「頭天門」三字。匾額兩旁,堆有各種人物浮雕,過頭天門進100多米為二天門。二天門建在東嶽廟橋南岸橋頭,也是一磚拱建築,規模略小,橫額上書「惟岳降靈」四字。惜1969年均被拆毀。1987年重建在「烈士紀念館」東邊,規模比原來小得多。准提閣位於紅花堤街北端,前山門臨街,後門直抵蓮花池。與廣長社有上、下律院之稱。准提閣是廣長律院的下院,與廣長律院相連並存。2004年重建,2005年底完工。臨街是山門牌樓,進門後是天井,天井的兩邊各有一偏殿,正殿分為左右兩廳。4.天主教清初傳入沔陽,1937年在沔城南門街道教堂一所,俗稱天主堂。牧師愛爾蘭人。辦上智小學一年(1937-1941年),名曰:「義學」,專收教徒子女,男女分班,學生數量不定,教材為聖經,參加宗教活動。1941年日本軍進佔沔城,教堂被128師焚毀,牧師回國,從此停止了宗教活動。5.基督教清末傳入沔陽。民國24年(1935)在城外水巷(官糧橋)顏繼生家建堂,有陳維修、程志遠、程杏生、餘明紀、顏繼生等人入教。傳教士為中國蘆某。具體活動不詳。此外,還有:文聖廟位於沔城十字街與東門街交接處。據光緒《沔陽志》記載: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四月,建大成殿,廊廡戟門,東西齋,明倫堂,射圃,庫廚。六年二月竣工,九年定為州學。十年,知州金德復增飾之。中為大成殿,兩翼為東西廡,前為戟門。門之前為泮池,拱橋,橋前為欞星門。嘉靖十年,改為先師廟。以後有修建。」1941年毀於戰火。1996年重修。佔地8000平方米。建有孔子聖像、聖跡圖群雕、泮池、文聖樓、碑林、華表、思賢亭等建築。其中孔子聖像高3.5米花崗岩石,重8噸。文聖樓為仿古建築,共三層。一樓為孔子紀念館,設有根據《孔子聖跡圖》雕塑的四組群像,即子貢辭行、泰山問政、四子侍坐、子羔仁恕以及其它有關孔子圖片。二樓為書畫作品展館。三樓為古城文物陳列館。收集了新石器時代以來的石碑、石刻、陶器、瓷器、古磚、銅錢等文物200多件。著名的有新石器時代的陶缽、隨唐瓷器罐、宋代的銅鏡、元代的龍鳳呈祥碗和元末徐壽輝年號「天定」磚、明代青花瓷碗、清朝雍正年間的「二龍戲珠」碗等。城隍廟位於城內東門街。坐北朝南,佔地7000多平方米。臨街,山門逢中開,門楣上上書「城隍廟」三字。大門兩側各開一耳門。進出門為一反向(坐南朝北)吊腳戲樓,樓上演戲,樓下走人,樓內掛橫匾「和聲鳴盛」,樓外桂橫匾「可以觀」。樓前為場地,可容數千觀眾。場地後,兩廂為八朝殿,左為兵、刑、工、保正,右為吏、戶、禮、無常。過八朝殿,上石級台階為正殿,正殿規模宏大,為歇山式。殿前檐下是一排花木攔桿,大門兩側立石鼓,殿中供城隍菩薩,上縣「赫赫明明」金字橫匾,殿左架鼓,殿右懸鐘。正殿後是一井口,中為丹池,兩側為廂房。1941年毀於戰火。水府廟 位於江北漢津橋北,坐北朝南,創建年代無考。明萬曆、天啟年間兩次重建。清·道光八年(1828)湖北總兵孫應奉在廟旁鼎建藏經閣。《乾隆沔陽志》載:「高麗宏敞,目可窮百里,移陳文燭手書之石刻皇經於內,後建開講堂,為邑中叢林之最」。《光緒沔陽志》載:咸豐四年(1854)被農民起義軍焚毀,六年重建,佔地5畝多。廟山門為一門樓。門前有一對石鼓,進門為一庭院,院東有一磚砌字塔,高2丈余,院後為大殿,高3丈余,建築面積約500平方米,殿西出耳門為僧人宿舍。建國後,水府廟是完好的,1954年大水傾圯。推薦閱讀:
※湖北仙桃大量兒童被送入體操學校9成將遭淘汰
※柳忠秧撰寫仙桃市旅遊口號:中國最「水」的「仙」境
※湖北省仙桃市的名字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