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礁卑微生命築造的地質奇觀
有人說,澳大利亞的大堡礁堪稱地球上最美的「裝飾品」,像一顆閃著天藍、靛藍、蔚藍和純白色光芒的明珠,即使在月球上遠望也清晰可見。而它的營造師是直徑只有幾毫米的腔腸動物珊瑚蟲。圖為大堡礁水域600多個島嶼之一的綠島俯瞰。攝影/Walter Bibikow/C初夏月圓之夜,海面風平浪靜,熱帶珊瑚海的水面下正在舉行一場生命的狂歡。無數的珊瑚蟲張開了頂端的小口,卵子混同著精液噴射而出。橘黃、粉紅的受精卵一個接一個地向水面升騰,如同一團團雲霧。它們隨著海水的蕩漾四散開來,在海面形成了一大片粉紅色的波浪漂向遠方,去尋找新的落腳之處,去開闢新的珊瑚礁領地。大批的浮游生物、小蟲小蝦和魚兒隨之聞風而來,加入珊瑚的生命祭典。這是它們等待已久的珊瑚礁的盛宴。海水沸騰起來。於是,珊瑚礁一年一度的盛大繁衍儀式便演繹成為不折不扣的熱帶海洋生物的午夜大狂歡。屬於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石珊瑚目的小動物珊瑚蟲是珊瑚礁的製造者。它們通常是僅僅2-3毫米長的微小海洋生物,坐落在一個個碳酸鈣形成的底座里,從它們的頂端開口伸出數條柔軟的觸手捕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然而珊瑚蟲生長需要的能量卻主要靠在它們體內共生的單細胞藻類蟲黃藻提供。蟲黃藻靠珊瑚蟲的身體庇護,同時用宿主供給的碳、磷、氮等元素,在光合作用下為珊瑚蟲提供生長所需的能量和碳酸。珊瑚蟲再用碳酸合成碳酸鈣,從蟲體的底部分泌出來為珊瑚礁製造了骨骼。分裂是珊瑚蟲繁殖的基本形式之一。它們每分裂出來一個新的蟲體都會形成各自的碳酸鈣底座。就這樣無數的珊瑚蟲不斷在原有的基座上聚集發展,使珊瑚礁的體積不斷增加。在良好的生長條件下,分支狀珊瑚每年生長可達15厘米。它們的形狀變化多端,有的像鹿角,有的像扇面,有的像大腦,上面的溝回清晰可見。蟲黃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礁生存的必要條件,並且賦予了珊瑚礁繽紛的色彩。然而蟲黃藻需要生長在22-30攝氏度、溫暖且有一定含鹽度的海水中。它的光合作用還要求有充分的日照。因此地球上的珊瑚礁大都分布在南緯30度到北緯30度之間的熱帶和亞熱帶、水深小於50米的淺水海域。據估計,地球上的珊瑚礁面積近30萬平方公里。其中90%以上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包括澳大利亞、南中國海、紅海和印度洋群島。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也有珊瑚礁分布,佔全球總量不到十分之一。
馬爾地夫的水下世界,軟珊瑚色彩斑斕,熱帶魚生機盎然,難怪馬爾地夫是全球潛水勝地之一。一般的珊瑚礁島嶼,岸邊20米以內的海水都不深,有的地方30米外便有如懸崖般的落差,這裡也是魚兒最多的地方。攝影/吳立新也處於南北緯30度範圍內的美國西海岸和非洲西海岸為什麼沒有珊瑚礁呢?其原因主要是上升的強冷海流降低了當地的水溫。巴西東北海岸和孟加拉國沿岸缺少珊瑚礁的原因是因為亞馬孫河與恆河向這裡的海域注入了大量淡水。珊瑚礁的形態主要有岸礁、堡礁、環礁等。岸礁與陸地相連,堡礁生長在大陸架的邊緣,與陸地有一定的距離,環礁則生長在不斷下沉的大洋海底山脈或火山的山脊上。對陸地來說,珊瑚礁是一道天然屏障,阻擋了大洋的浪涌對海岸的衝擊破壞。更重要的是,珊瑚礁是大量海洋動植物生長繁殖的場所。目前,在珊瑚礁海域已發現了4000種以上的魚類和數不勝數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如果說亞馬孫森林是地球陸地上最大、生物品種最豐富的熱帶雨林,珊瑚礁就是海洋中的亞馬孫森林。這些海洋生物不僅為我們的地球增添了豐富多彩的生命形式,而且其中的一些魚類和貝類還是地球上幾千萬人賴以生存的蛋白質來源。珊瑚礁及其海洋生物直接或間接地滿足著很多人不同層次的生活需要。然而近二十年來,地球的這座美麗寶庫正在受到日益嚴重的各種威脅。除了颱風、海嘯和天敵等自然災害外,人類的發展和活動所造成的影響正在越來越嚴重地成為珊瑚礁的主要威脅。來自陸地的各種形式的環境污染,掠奪和破壞性的捕魚與珊瑚礁採伐是造成破壞的重要原因。範圍更廣、更有全球性意義的是由於地球大氣CO2濃度提高造成的海洋水溫異常升高和酸化,使得與珊瑚礁共生、為其提供生長所需營養的蟲黃藻離棄或死亡,珊瑚和珊瑚藻鈣化率降低。珊瑚礁本身的顏色也是蟲黃藻造成的,所以一旦蟲黃藻離開了,珊瑚礁就變成了碳酸鈣的灰白色,其結果就是造成珊瑚礁的大量白化繼而死亡。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世界各大洋的珊瑚礁接連發生了大規模的白化災難,世界珊瑚礁損失超過歷年人類活動造成的損失之和,這一現象引起了科學界和各國政府越來越多的關注。珊瑚礁,如同與蟲黃藻共生共存的關係一樣,它與人類的命運也息息相關。在觀賞讚美和依賴它的同時,人類也應該擔負起保護它的責任。珊瑚礁大三角——等待拯救的寶地珊瑚礁大三角的頂點始於我國台灣島正南,其西邊向西南至馬來西亞東海岸,東邊向東南伸至索羅門群島,底邊位於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570萬平方公裏海域中的珊瑚礁面積佔世界珊瑚礁總面積的三分之一。這裡擁有600多種珊瑚礁,佔地球上已知品種的四分之三,3000多種魚類包括世界最大的魚——鯨鯊和前恐龍時代的活化石——棘腮魚,還有數不勝數其他珍貴的海洋生物。珊瑚礁大三角的面積僅佔地球海洋面積不到百分之二,卻生活著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品種,如此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它成為世界野生動物保護基金會最重要的保護區之一。
「珊瑚礁大三角」範圍及其遭受的威脅示意圖料來源:ReefBase珊瑚礁大三角的頂點始於我國台灣島正南,其西邊向西南至馬來西亞東海岸,東邊向東南伸至索羅門群島,底邊位於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域。在這片區域內,海洋面臨著各種各樣中等程度甚至嚴重程度的威脅,這些威脅主要包括沿海灘涂開發、海洋污染、捕撈過度、破壞性捕魚 (炸魚、毒魚)、陸地污染等。在地圖上,線狀的海洋污染來自海運航線;而色塊比較大的區域則屬於破壞性捕魚帶來的威脅。(海洋遭受威脅的資料只限於東南亞海域)對於人類來說,珊瑚礁大三角更直接的意義是它位於亞洲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共有兩億人在這一地區生活,其中三分之一人口直接依靠珊瑚礁的漁業收入為生。因此珊瑚礁大三角不僅是海洋最豐富的生命搖籃,也直接和間接地為地球上的幾億人口提供了生活保障。
腦紋珊瑚如迷宮般的珊瑚骨絡結構中,一顆顆還包裹在透明薄膜下的卵子,點綴在珊瑚的溝紋中,隨後卵子會越來越突出,從薄膜的中間撐出一個小洞,經過擠壓而離開本體漂入水中。台灣南部的珊瑚產卵大約在農曆三月中、月圓後一個星期左右的夜晚,同類的珊瑚會選擇在同一時間產卵。但是,大量漂浮在海中的卵子也成了其他生物的食物,因此,這些噴薄而出的卵中真正能長成珊瑚的少之又少。然而令人痛心的是這塊寶地也正是海洋生物遭到最嚴重人為破壞的地方。除了全球的珊瑚礁普遍受到的白化威脅外,更直接的、帶有地方特色的破壞是掠奪性的捕魚方式。為了滿足亞洲海味市場快速增長的要求和歐美市場的觀賞魚消費,菲律賓和印尼沿海地區的漁民對金槍魚、石斑魚等價格昂貴的「海鮮」進行了無節制的捕撈。這使得金槍魚的資源在近年快速下降了40%以上,面臨資源枯竭的危險。石斑魚資源也明顯開始減少。另一嚴重的問題是為了滿足國際活魚市場的需要,漁民普遍採用爆破炸魚和氰化物毒殺的方法。其目的是用炸藥將水下的魚從珊瑚礁中趕出和震昏,或者用毒藥將它們麻醉,以便在它們浮起後生擒。不難想像,這種辦法不僅讓捕獲的魚成活率降低,而且嚴重累及了水下大量的生物和珊瑚礁本身,造成它們的大量死亡。從事了多年珊瑚礁研究的英國科學家詹姆斯·卡博教授曾經在世界許多海域進行水下研究工作。他曾對我講起親身經歷過的這種野蠻捕撈場面。一次他帶領一個小組在水下十幾米的地方工作,突然一聲強烈的爆炸聲讓他以為是自己的氧氣瓶爆炸了,原來卻是當地的漁民在離他們不到10米的地方投下了一枚土炸彈炸魚,頓時一秒鐘以前還是像花園般的海底珊瑚礁一下子成了混沌世界:魚兒翻滾掙扎、珊瑚碎片橫飛。
世界珊瑚礁分布示意圖 資料來源:ReefBase經歷了這樣觸目驚心的場面,卡博深切地意識到宣傳教育對保護珊瑚礁的重要。「我希望經過我們的宣傳,在當地人明白了珊瑚礁保護的重要性以後,這類慘劇會得到制止,至少,這是目前通過我們的努力有可能做到的事情。可是,對那些諸如地球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對珊瑚礁的威脅,我們的力量還是微不足道。」澳大利亞大堡礁——下潛,進入天堂
南海諸島根據位置的不同可以分為四群:東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島,它們是分布於大海之中的170多座珊瑚島、暗礁和暗沙。這裡發育著極具特色的熱帶珊瑚礁生態系統,是眾多熱帶魚、甲殼類(蝦、蟹、藤壺等)、棘皮動物(海膽、海參、海星等),以及爬行類(海蛇、海龜等)最理想的場所。所以說,中國最大的熱帶在海上。圖為南沙美濟礁。攝影/牛志軍20世紀50年代當澳大利亞的科學家首次下潛大堡礁的時候,曾引起了當地媒體的一片擔心。一時間觸目驚心的標題充斥在報刊上:「他們將會被鯊魚吞掉」,「會被珊瑚的硬角撕爛」,「會被有毒的水母和電魚蜇咬」。然而當科學家們從海底返回時,人們聽到的卻是他們對珊瑚礁水下世界的讚美。從此澳洲大堡礁吸引了全世界的海洋、地質和生物科學家前來探索和研究,也成為了世界潛水愛好者和水下攝影者的終極夢想。澳洲大堡礁沿澳洲東北部的海岸伸延2600公里,共有900多座大小珊瑚島,整個海域為34.5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最完美的珊瑚礁堡礁群。它的水下海洋生物世界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有400多種珊瑚、1500多種魚類和極為豐富的海洋無脊椎動物、爬行動物以及水生植物,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地球生物多樣化的寶庫。1981年,澳洲大堡礁以其地質奇觀、生物多樣性、獨特的生態環境和美麗的自然景觀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名單,成為世界上保護得最好的珊瑚礁。從整體上看,澳洲大堡礁是典型的珊瑚堡礁。它形成於大約6000萬年前,建立在遠古的珊瑚礁岩層上,幾乎與澳洲陸地部分沒有任何相連。它由南向北位於與大陸相隔幾百到十幾公里的淺海上。其西南方的內陸側為大陸架,海底平緩水深較淺。東側為大陸架邊緣,向深海迅速下降。大洋的海水在這裡遇到屏障,常常是巨浪滔天。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大堡礁的阻擋,澳大利亞的昆士蘭海岸將是另一種情景。在澳洲大堡礁親身體驗過珊瑚礁海底世界的人無一不會對那裡的神奇與美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與幾個來自不同國家的潛水愛好者談起下潛珊瑚礁海底的體驗時,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感覺:習慣了在陸地上的二維空間活動的人一旦進入了清澈的海水之下,頓時進入了一個陌生的三維夢幻空間。珊瑚礁叢色彩斑斕、奇形怪狀的魚兒在周圍游弋,軟珊瑚和水下植物隨著水流的變化在有節奏地舞蹈,其神奇是生活在陸地上的人難以感受到的。大堡礁還是水下攝影愛好者的天堂。有近30年水下攝影經驗的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師大衛·布萊特曾以澳洲大堡礁為題材參加過多次電影、電視的拍攝,並且出版了好幾本專門的攝影畫冊。他談到自己的感受時說:「當我在五顏六色的水下珊瑚礁中拍攝之後,隻身走上一個不知名的小沙丘。我發現自己正置身於無邊無際的藍色大海的包圍之中。腳下由珊瑚礁沙化成的銀白色小丘幾乎淹沒在海水裡,強烈的陽光把沙丘變成了藍色大海中的一小片雪地。海鳥飛過,在『雪地』上留下了一晃而過的影子。低頭看,透明得幾乎消失的水中,奇異的魚兒四處游弋,美麗的珊瑚清晰可見。即使在天堂,還有比這裡更美麗的地方嗎?」
埃及西奈半島上的西奈沙漠和紅海共同演繹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有著強烈對比的風景,這裡是阿拉伯游牧民族貝都因人的樂園,也是耐熱珊瑚的家園。攝影/Hans Georg Roth /C紅海岸礁——不毛之地與生命樂園的反差不論海洋地處何方,水底有了珊瑚礁,便是生命的樂園。東非大裂谷向北伸延,將亞洲和非洲大陸撕裂開來。印度洋的海水趁虛而入,於是便有了這個面積45萬平方公里狹長的地間海——紅海。穿過連綿不斷的撒哈拉大沙漠來到紅海之濱的人,很難想像出眼前這片浩渺的藍色之中存在著怎樣豐富多彩的海洋生命。它是1100多種魚類和上千種無脊椎動物生活的樂園。而築建這座樂園的,正是多達200多個不同品種的造礁石珊瑚。紅海的平均水深近500米,沿岸有兩千多公里的淺灘,由珊瑚岸礁構成。石珊瑚聚集生長在大陸的邊緣,直接成為大陸向海洋的延伸,而且在不少地方的珊瑚礁最深不超過10米。因此,對於熱衷於潛入水下觀賞珊瑚礁的人來說,紅海有著得天獨厚的便利條件。紅海珊瑚礁的另一個令人稱道的特點是其中的生物品種非常豐富。在同樣大的礁岩面積上,這裡可看到比澳洲大堡礁更多的珊瑚礁品種。而且,在水下游弋的魚類中有百分之二十的品種是紅海特有的珍品。
這是1991年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上的宇航員拍下的西奈半島及其周邊景象。西奈半島原是同阿拉伯半島和非洲連在一起的,後來由於巨大的地殼斷裂作用,非洲陸塊在大約5000萬年前開始南移,產生了紅海;在大約3500萬年前產生了蘇伊士灣;在大約2500萬年前形成了亞喀巴灣,遂使今天的西奈成了楔子模樣的半島。由於地理位置的便利條件,紅海是歐洲現代潛水運動的傳統勝地。世界著名的海洋探險科學家、作家和電影製作人傑克·庫斯都以紅海的水下世界為題材,第一次向人們詳盡展示了珊瑚礁世界的絢麗多彩。從此,紅海便成了歐洲以至世界潛水愛好者嚮往的地方。紅海的傳統水下珊瑚礁觀賞地位於其北部的以色列和埃及兩岸海濱,然而近年來紅海的南部正在成為新的潛水熱點。特別是位於紅海南部西岸「紅海之角」的厄利垂亞的達赫拉克群島正在成為海洋生物科學家們熱切關注的地方。在這片尚無遊人涉足的處女海域,科學家們已發現了幾千種不同的海洋生物,並且更多的以前從未見到的生物新品種還不斷地被發現。被稱為「珊瑚之父」的澳大利亞海洋生物學權威約翰·沃恩在這一海域只用3個星期的時間就發現了5個珊瑚新品種。這讓他感嘆達赫拉克群島不同尋常的生物多樣化。最難能可貴的是,儘管厄利垂亞與衣索比亞在陸地上連年爭戰,它海域範圍內的珊瑚礁卻如同一座未受到人類污染的世外桃源,珊瑚礁保存得十分完好。更令科學家們激動的是,在厄利垂亞海域還發現了可以耐受高溫的珊瑚品種和可屏蔽強烈陽光的「螢光珊瑚」。由於地處近赤道的沙漠地帶,紅海南部的水面溫度較相同緯度的海面水溫要高。厄利垂亞海域的夏季平均水溫為攝氏32.5度,最高可達攝氏37度,遠高於一般珊瑚生長所需的適宜水溫。同時極為強烈的日照和超高鹽度的海水都是珊瑚生長的不利條件。但是,上萬年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紅海珊瑚已練就了一身不同尋常的抗熱本領,成為地球上最耐熱的珊瑚。紅海耐熱珊瑚的發現對全球因氣候變暖而面臨白化死亡威脅的珊瑚礁們來說是一個福音。科學家們正在研究它的特點,希望能用這些耐熱珊瑚去修復和改良地球其他海域的白化珊瑚。
珊瑚礁成因示意圖資料提供:張喬民 趙美霞1842年,達爾文提出的珊瑚礁成因的「沉降說」認為,大洋環礁的形成經歷了三個發育階段:A:在島嶼(尤其是火山島嶼)沿岸形成環繞海岸並與島嶼相連的岸礁;B:島嶼略微下沉,珊瑚則與沉降速率保持同步向上生長,由於外緣海況條件好,珊瑚礁增長快於內側,結果珊瑚礁與海岸分開,中間隔以潟湖,形成堡礁;C:島嶼全部沉降入海,珊瑚仍向上生長,形成環繞潟湖的環礁。
一對情侶正在博內爾島(荷屬安的列斯群島的大島,屬於西印度群島)潛水,他們接近的珊瑚名叫「腦珊瑚」,「腦珊瑚」具有厚實的骨骼壁與齒狀的中隔,色澤多樣。正因為熱帶海底世界如此豐富多彩,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來此避寒、潛水。攝影/Stephen Frink/ C加勒比海岸礁——希望與憂慮共存令科學家們憂慮的不僅是南海珊瑚礁的現狀,加勒比海的珊瑚礁,情況也不容樂觀。從地理位置上講,如果紅海珊瑚礁是歐洲人的潛水樂園的話,加勒比海就是美洲人首選的潛水地點。淺海和熱帶的陽光為珊瑚礁提供了良好的生長條件,其中最著名的是貝里斯堡礁。貝里斯位於墨西哥與瓜地馬拉的東部,面臨加勒比海的宏都拉斯灣。貝里斯堡礁長約300公里,擁有近千平方公里的面積,是僅次於澳洲大堡礁的世界第二大珊瑚礁堡礁,也是加勒比海珊瑚礁和海洋生物品種最豐富的地區。達爾文在1842年就將貝里斯堡礁評價為西印度群島海域最令人矚目的珊瑚礁,1996年貝里斯堡礁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從全球範圍看,絕大多數珊瑚礁都分布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域,加勒比海的珊瑚礁只佔不到10%。從目前有關統計看,這裡的珊瑚和其他的生物品種也沒有前者那樣豐富。海洋科學家估計貝里斯堡礁目前已發現的珊瑚礁和其他海洋生物品種只佔其真正擁有的十分之一,新的品種正不斷在這裡被發現。因此,貝里斯堡礁是令科學家和潛水愛好者充滿希望的地方。然而貝里斯又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三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目前它依賴於國際社會的援助,主要靠本國有限的甘蔗和香蕉種植出口與以珊瑚礁為基礎的漁業和旅遊業為主要國民收入。但是全球氣候變暖與污染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貝里斯的珊瑚礁,由此而頻發的颶風和珊瑚白化使40%的貝里斯堡礁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儘管貝里斯本國正在努力克服當地的環境污染對珊瑚礁的危害,但是對於全球性氣候變化對珊瑚礁的危害,他們只能望洋興嘆。難怪一位貝里斯官員呼籲說:「請那些因為發展自己的經濟而大量排放二氧化碳的大國為我們這樣的小國窮國想一想吧!」
珊瑚基本上分三大類:硬珊瑚(石珊瑚)、軟珊瑚和柳珊瑚。此頁圖分別為:上圖、南中國海的鹿角珊瑚,鹿角珊瑚屬於硬珊瑚,是珊瑚大家族裡種類最豐富和分布最廣泛的(攝影/吳立新);中圖、菲律賓海域里黃色軟珊瑚的觸手(攝影/Robert Yin /C);下圖、加勒比海的柳珊瑚,顧名思義,柳珊瑚的形態就像樹枝一樣(攝影/Jeffrey L. Rotman /C)。馬爾地夫環礁——印度洋上的美麗與哀愁離開南亞次大陸向南飛去,白雲之下,印度洋的海水藍得那樣純凈無瑕。不久之後,看到在這一片碧藍之中出現了一個個淡藍色、鑲著銀邊的圓點,它們在海水中如同從大洋底浮起的水泡兒。數不清的水泡們聚集在一起,竟形成了一串鑲嵌在藍色天鵝絨上的珍珠。這,就是印度洋的島國——馬爾地夫。馬爾地夫是名副其實的珊瑚礁之國,9萬平方公里的疆域上,陸地的面積只佔三百分之一,而且清一色由珊瑚礁構成。由於它的典型性,馬爾地夫為海洋地質學詞典貢獻了一個專業辭彙「Atoll」——珊瑚環礁。1842年達爾文在《珊瑚礁的結構與分布》一書中提出了珊瑚環礁形成的機理:海中島嶼四周的珊瑚礁以岸礁形式發育生長。由於各種原因,島嶼的中央部分逐漸下沉,而珊瑚礁卻繼續發育。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中央島嶼終於沒入水下,珊瑚礁便成為留在海面上的一圈環形的低矮礁石。馬爾地夫有26個這樣的環礁,由1190個大小珊瑚礁組成。在當地土著居民的語言里它們被稱為「Atholhu」,後來地質學界便沿用了這個詞,以Atoll來指這種特殊的珊瑚礁結構。珊瑚礁是馬爾地夫最寶貴的自然資源。除了捕魚業外,以珊瑚礁為主題的旅遊業是這個國家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20世紀70年代才發展起來的旅遊業,僅僅30年遊客已增長了300多倍。每年50萬的遊人為馬爾地夫帶來約60%的外匯收入,約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0%。珊瑚礁是馬爾地夫的經濟命脈,不難理解,全球變暖帶給珊瑚礁的影響對這個國家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1998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曾使印度洋的海水水溫較常年升高了5度,造成了馬爾地夫70%的珊瑚礁白化。災難第一次以觸目驚心的形式向馬爾地夫敲響了警鐘。漁民們說:「我們祖祖輩輩在這裡生活了300多年,從來沒有想到珊瑚礁會死亡,這場災難真正讓我們驚慌了。如果珊瑚礁完了,我們也就完了。」
菲律賓海域里,紅色的海百合依附在綠色的珊瑚上。海百合屬於海洋棘皮動物,並且不能夠離開海水生活。不過它的漂亮外表倒是和百合花相近,因此人們給它起了個植物的名字。珊瑚礁是大量海洋動植物生長繁殖的場所,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攝影/Robert Yin /C
泰國附近的珊瑚礁海底生長著紫色的海葵。海葵看上去好似一朵柔弱的鮮花,但實際上卻是一種靠攝取水中動物為生的食肉動物。攝影/Robert Yin /C值得欣慰的是,白化的珊瑚礁很大一部分現在已經開始恢復了生機。因為珊瑚礁自身對環境有一定的適應能力,在外界條件好的情況下,白化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自行消失。的確,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上億年的珊瑚礁經過了數輪滄海桑田的變化,經受過無數颱風海嘯的洗禮,有著頑強的生命力。但是面臨地球自然環境的加速惡化,它們的適應能力已經接近極限。由於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到2100年將比現在上漲25至58厘米。而包括近1200個珊瑚礁島的馬爾地夫大部分國土僅比海平面高出1.5米,雖然珊瑚礁具有隨著海平面上升而向上生長和堆積的「生物地貌功能」,但如果海平面上升速度過快,海平面的逼近仍然將令整個國家岌岌可危。在2004年的南亞大海嘯中,馬爾地夫一度有2/3的國土慘遭淹沒。該國新總統正籌劃著購買新國土,舉國搬遷。如果真像一些科學家預計的那樣,海平面上升加速,海水溫度異常升高,珊瑚礁們還來得及從一次接一次的災難中重生嗎?剖開珊瑚礁碳酸鈣的骨骼,人們會看到如同樹木一樣的一圈圈生命年輪。它們默默地記載著海水中這些微小生命的成長和曾經遇到的災難,也記錄著地球千萬年的大自然變遷。試問,我們這個時代將會為它們留下怎樣的一個印記呢?
推薦閱讀:
※【實拍】江西 · 匡廬秀峰展奇觀(組圖17張)
※野柳之砂岩奇觀
※86歲老太太玩雙杠 | 奇事奇物網:奇事 奇物 奇人 奇觀
※「以詩為詞」 「天地奇觀」(一) ——蘇軾詞創作摭談
※明夜天宇將上演「三星伴月」奇觀|三星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