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臉朝向陽光,就不會有陰影
李厚霖
有個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兩個秀才一起去趕考,路上他們遇到了一支出殯的隊伍。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個秀才心裡立即「咯噔」一下,涼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觸霉頭,趕考的日子居然碰到這個倒霉的棺材。於是,心情一落千丈,走進考場,那個「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揮之不去,結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孫山。 另一個秀才也同時看到了,一開始心裡也「咯噔」了一下,但轉念一想: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財」嗎?好,好兆頭,看來今天我要鴻運當頭了,一定高中。於是心裡十分興奮,情緒高漲,走進考場,文思如泉湧,果然一舉高中。回到家裡,兩人都對家人說:那「棺材」真是好靈。 其實兩位秀才在智力、技能是上沒有多大差別的,但面對同樣的遭遇,所表現出來的反應卻是天差地別,而恰恰,這反應正是直接影響他們成敗的關鍵。 人這一生會碰到很多類似的逆境。往往傷害我們的並非悲慘遭遇本身,而是我們對於悲慘遭遇的回應。在我們的生活中,心態就是那副「棺材」,可消極、可積極;可陽光,可風雨;如同一個隱形大腦,在幕後指揮我們所有的行為和動作。有一天,當這些零散的動作串成一個鏈條,那就是命運的軌跡。所以很多名人在總結自己的成功經驗時都會說:心態改變命運。
心存感恩、順應天地 一顆良好的、積極主動的心態,最本質來講,都是懂得感恩的心態。常懷一顆感恩之心,聽起來有點俗氣,但卻是我的真實感受。越俗氣的越簡單的話,其實做起來越難。我們常說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個人要有多大志向,多大的收穫與結果,就要感恩多大的面積。 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生活中的大智慧。英國作家薩克雷說:「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天者,自然之體也,無天,我無以呼吸;地者,立命之基也,無地,我無以站立;你感恩天地萬物,天地萬物將賜予你燦爛的陽光。 有人說我是個感恩的人,我的父母,我的朋友和同事,凡是對我有過幫助的人,我都心存感激,從不忘回報。但這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感恩。真正的感恩,既要感恩你的朋友,也要感恩你的敵人;既要感恩良好的環境與機會,也要感恩生命中所有的挫折與失敗。要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不管敵人友人,感恩生命中的每一件事——不管是好事壞事。人來到這個世上,就是每天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事情發生,你的心性態度變了,結果就完全不一樣。有一本書叫《秘密》,其中講了一個同類相吸法則,把刁難當雕刻,把生命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當成你茁壯成長的學習機會,那麼自然,美好的事物會被你吸引過來。
把臉朝向陽光,就不會有陰影 樂觀的人在每一次憂患中,都能看到一個機會,而悲觀的人,則在每個機會中都看到某種憂患。但很不幸,現在這個社會,前者實在太少,後者比比皆是。 我是一個微博控,沒事喜歡發發微博。可有一點很鬱悶,就是不管什麼時候,只要一打開微博,鋪天蓋地的基本都是抱怨的、消極的信息,拍磚的永遠比讚揚的多,整個微博就是一個大垃圾筒,不是怪政策不好,就是怪體制不好,實在沒什麼怪的,怪自己命不好。說實話我個人很不喜歡這些聲音,有句話叫做知命者不怨人,怨人者無能。抱怨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痛苦不會因抱怨而改變,困難不會因抱怨而改變,命運不會因抱怨而改變,世界不會因抱怨而改變,抱怨和胡思亂想只會讓事情更糟。 固然,這世間,確有不少靠後台走捷徑的人,但也有很多白手起家、頑強拼搏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固然,有些人家財萬貫、名聲顯赫,但他們卻連自己的自由以及陪伴家人孝順父母的時間都很難保證……不要總是看到別人好自己不好的一面,不要總覺得別人運氣好。 「運氣」這個詞其實就是一種暗示,運氣好是因為你一直暗示自己可以,然後就會積極主動地朝這個方向努力,結果也就水到渠成;運氣不好是因為你一直暗示自己不可以,你沒有信心、把目光都集中在失敗上,自然也就惡性循環。 有一個例子是著名的高空雜技表演家卡爾?沃倫達,他為什麼在最後一次表演中失誤,從高空中摔下身亡?根據後來他的妻子回憶,在這次表演前3個月,沃倫達的腦子裡想到的都是失足摔下,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失足摔下而非走鋼絲上了。所以說,失敗往往來自失敗的暗示,成功往往來自成功的暗示。把臉朝向陽光,就不會有陰影。
寬容他人也是成全自己 寬容不是容忍。因為容忍仍是一種消極的反抗,而寬容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價值觀反應,即看到事物長遠的一面,共生的一面,以包容的心態去接受吸納萬物的精華。 恆信有句話,叫「知恩天地,萬物為一,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人們往往把事物看成相互對立的兩個方面,其實任何事物中的兩個對立面都是互根的,即互為對方存在的基礎。由於是互為基礎,它們不僅可以相互轉化,還可以共同向其它物轉化,更可以和諧共存。也就是道家所講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歸一。 上帝在創造人類的時候,只有模板,卻無法複製粘貼,所以人與人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但萬物的法則是相互共生,互換互撐。就像呼吸,一呼一吸才能維持身體的健康運轉。所以任何事情,如果以競爭的心態去面對,而不是以合作的心態去面對,就無法達到「一」,無法產生共贏的力量。唯有寬容,才會團結大多數人與你一齊認知方向,必要的「妥協」才會使堅定不移的正確方向減少對抗,只有如此才能達到你的正確目的。
還原事情它該有的樣子
在哪個階段就做哪個階段的事情,這是近期培訓老師講的一句話。很實在,也很明白。中國的學校,從小學到大學,校訓中都離不開「務實」兩個字,但近日,一項以北京市8所高校1000名在校大學生為對象的問卷調查卻讓人大失所望:大學生中,基本浮躁的佔52.3%,完全浮躁的佔18.4%。另外一項對全國22766名員工的調查顯示,17%的人在過去一年有過跳槽經歷,80%的人正在醞釀跳槽,只有16%的人安於目前的工作狀態。 一時間,浮躁似乎成了現代人的一種通病,都想出名,想快速成功,想賺大錢,卻很少有人願意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奮鬥。求學的不願吃苦、工作的不停搖擺,創業的想走捷徑,全民浮躁……為什麼事情就不能還原它該有的樣子呢?就跟小孩步一樣,先爬行、再邁步,再奔跑,每個階段做每個階段的事情,該是職場上積累經驗階段,就努力學習埋頭吸收;該是創業奮鬥階段,就老老實實先把班子搭好產品做好,那些虛名,那些誘惑,都是你把事情做好的附屬產品,不用伸手,自己會來。 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心態,是你真正的主人。 |
推薦閱讀:
※陽光教師
※讓自由民主的陽光永遠普照中國大地
※【歐美經典音樂】《陽光下的華爾茲》斯塔馬蒂斯
※入夢的一縷陽光
※塑造職場陽光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