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文章,顛覆你泡普洱茶的習慣
泡茶,看似很簡單的一件事。投茶、注水、出湯、斟茶,就是泡茶的整個過程,但越是簡單的事,越不容易做好。在泡茶的過程中,每個人的心境不同,心性不同,泡茶的動作不同,泡出來茶湯的口感也會有差別。
泡普洱茶時,一般用蓋碗與紫砂壺,蓋碗可以控制蓋口的大小,能在最快的時間內把茶湯瀝盡,葉底一目了然;而紫砂壺要是用好了,確實可以出神入化,但必須要熟知每一把壺的壺性,一把壺只能泡一種茶甚至一款茶,壺會吸收茶味,泡不同的的茶葉容易串味,局限太大。
沖泡普洱茶,通常有「透」和「悶」兩種泡的技法。「透」是指在沖泡過程中,不合上蓋子,保持透氣性,茶味在水中慢慢析出,時不時的飄過陣陣茶香;「悶」是指沖泡過程中,合上蓋子,保持內部高溫狀態使茶葉內物質快速析出,加重茶湯的滋味。
在沖泡普洱茶時,怎麼使用「透」和「悶」技法,應根據茶性與原料的嫩度狀態而定。一般情況下,用料較嫩以「透」為主,用料相對較老以「悶」為主;茶性濃烈的以「透」為主,茶味清淡的可以「悶」為主。一般來說,生茶不適合悶泡,「悶」過之後會使香氣不易顯露,熱氣得不到散發就會讓茶葉「悶熟」,而且茶湯的「水味」比較重,同時「悶」也會加速茶葉中內含物質的溢出速度,導致一泡茶的「上段」和「中、後段」茶味表現落差過大。
茶性濃烈的茶適合「透」著喝,慢慢的品飲,「悶」了茶湯太濃,對於不是很「重口味」的人可能難以接受。用料較老的茶因為茶質更粗老,茶葉內細胞壁質地更厚實,以高溫和「悶」「透」結合的方式,更能發揮出其滋味。
而在實際生活中,可能很多人因為過快的生活節奏無法慢下來細細品飲,亦可選擇「熟茶悶泡」,選用適合的保溫杯,投予適量的熟茶,潤茶去水後注入沸水,悶泡2個小時即可品飲。悶泡後的茶葉的內含物質能最大化溢出,並在60—80℃下充分淳化,釋放出茶品的口感特性,也不失為應急之上策。
制茶者講究看青做青,品飲者一樣講究看茶泡茶。沖泡之道乃平衡之道,實際應用要根據茶性、用料、制茶工藝、品飲者的口感需求等作實際的調整,切勿以同一招勢從白茶泡到黑茶,從開始泡到最後,那樣是不可能得到精美協調的茶湯的,也頗有「耽誤了好茶」之虞。
茶道茶道,以茶入道:順勢而動,以和為貴;抓大放小,有的放矢。
推薦閱讀:
※這10條真相,顛覆你對茶葉的認知!
※西方啟動顛覆敘利亞「B計劃」
※老張你看,又有一個人用幻燈片把我們這行給顛覆了
※不按常理出牌 顛覆品牌傳統的四款腕錶
※破舊院子大改造計劃,效果徹底顛覆傳統中式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