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門之謎知多少?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九年的紀念日。五十九年來,每逢這一天,人們便會想到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天安門」。
天安門,這座具有「中華神州第一門」之稱的宏偉建築,如今已走過明、清兩朝、民國和新中國的六百年的風風雨雨。如果追溯天安門的歷史,不能不提到古都北京的歷史與演變。天安門和北京的每一處古城垣一樣,無不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深深的文化烙印。
北京,盛朝為幽州,北遼為燕京,金代為中都城,元朝改為大都,明、清兩代均稱北京。在中國數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上,先後有燕、前燕、大燕、遼、金、元、明、清八個朝代以北京為都城。各個朝代在北京大興土木,建造了各具特色的古建築。最早對天安門建築有間接影響的是元代的元大都。
元中統元年,元世祖忽必烈即汗位於開平府,即今日內蒙古正藍旗東部。公元1264年元世祖詔令以燕京作為中都,至元九年改中都為大都。元大都從公元1267年開始興建,到公元1285年才全部建成,歷時十八年之久。元大都城牆四隅均有角樓,城外設有墩台,城內宮殿在前,坊市在後,五十個街坊星羅棋布。當時,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的來到中國,看到「大汗之城」元大都那富麗堂皇的宮殿和景色優美的花圃後,大為讚歎道:「城是如此美麗,布置如此巧妙,我們竟是不能描寫她了。」他的《馬可·波羅遊記》中,因有元大都城的記述,而使這座古城得以廣泛傳播而名揚世界。元朝雖未建造天安門,但它另擇新址的建築格局以及元故宮、宮廷廣場的定位,卻使明代始建天安門具有了可行性。
公元1368年,即明洪武元年,元朝滅亡,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稱帝,建立了明朝。同時,明大將徐達統率軍隊攻克元大都,更名為北平。後來,朱元璋的四子、燕王朱棣起兵北平,奪得皇位,登上皇帝的寶座,從燕王變成了明成祖,並於永樂元年,即公元1403年正月將北平改稱北京,暫稱「行在」,也就是京城以外的皇帝的行都。
明成祖朱棣即位後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決定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他的「龍興之地」北京。他之所以要遷都北京,主要原因是由於北京「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南襟河濟,北枕居庸」,「關口不下百十」,「會通漕運便利,天津通海運」的優越地理位置。此外還在於為了控制北方和東北地區,以維護全國的安定。於是,在永樂四年,即公元1406年,朱棣便分遣大臣赴各地督民采木,燒造磚瓦,並徵發各地工匠、軍士、民工,開始了營造北京的籌備工程。永樂十五年,大規模營建北京的工程正式開始,至永樂十八年方告完工,永樂十九年,即公元1421年,朱棣頒詔正式遷都北京。
明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基礎上,吸取歷代都城規劃的優點,又參照南京規制營建而成。「凡廟社、郊祀、壇場、宮殿、闕,規制悉如南京」。實際上,北京新建的宮殿比南京的更加壯麗。它外城包著內城南面,內城裹著皇城,皇城又包著紫禁城,全城形成一「凸」字形。內城基本亡取元大都舊址,明初北牆向南移五里,至今德勝門、安定門一線,後又將南城牆向前推移到今正陽門一線。內城有九門,正南為正陽門;皇城在內城中央,共有六門:東有東安,西為西安,北為北安,廣場南側為大明門,承天門左為長安左門,右為長安右門。宮城又稱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共有四門:南為午門,北為玄武門,東為東華門,西為西華門。由於南城牆向南拓展,皇城與紫禁城也依次南移,皇城南移到今天所見的位置即長安街北側。皇城的中門,根據明南京城的名稱改稱承天門,承天門內仿照南京城布局建造端門。宮城南移到現在紫禁城的位置,正門由元代的靈星門改稱午門。
在營建紫禁城的同時,又利用午門前方的中心御道左右兩側,按「左祖右社」規制建造了太廟和社稷壇兩組嚴格對稱的建築群。此外,在承天門前開闢一個「T」字形的宮廷廣場,廣場東、西、南三面都修築了宮牆,使廣場封閉起來,並在東、西兩翼和南端凸出的一面,各開一門即長安左門、長安右門和正南方的大明門。後來清代改稱為大清門。
承天門屬皇城中的重要建築。承天門在永樂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建成時,只不過是一座黃瓦飛檐的三層樓式的五座木牌坊,牌坊正中高懸「承天之門」匾額。承天之門寓有「承天啟運」和「受命於天」之意,喻示封建皇帝是「受命於天」的,替天行使權力,理應萬世為尊。
明朝天順元年,即公元1457年,承天門遭雷擊起火被毀,當時沒能立即恢復,直到成化元年,即公元1465年,才由工部尚書白圭主持重建。這次重建,奠定了今日天安門的形制。此後,明代180年間雖有修建,但都未作較大變動。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佔北京城,承天門又毀於戰火。滿清入關後,於清順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清世祖福臨下令大規模重建並更名承天門為「天安門」。後來康熙二十七年,即公元1688年,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新中國成立後,經過1952年的大規模修繕和1970年的重修,在基本保持了清朝順治時改建形制的同時,使天安門更加巍峨壯麗,更加金碧輝煌,更加莊嚴神聖。
從天安門這座古老建築六百多年的歷史軌跡中不難看出,天安門是中華文明悠久歷史的象徵,是目睹封建王朝興衰更迭的歷史見證人。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不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的會場,也是國徽圖案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象徵。如今,北京天安門前的長安街寬闊的大道上日夜奔涌著車水馬龍,使人更感到北京的繁華,祖國的昌盛。國慶節前夕,許多媒體都把目光對準了這座具有六百多年歷史的宏偉建築,披露了天安門六百年風雨中鮮為人知的秘密。下面摘錄其一,一來弘揚這座宏偉建築的悠久的歷史文化,二來讓大家在歡度國慶期間,再次領略天安門的光耀九天的風采和神姿。
巍峨壯麗出九州
天安門造型典雅、壯麗、莊重,是中國古代建築藝術的傑作。天安門,現通高三十四點七米。紅牆城台之上的城樓為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城樓上的三十六扇朱紅菱花門扉,六十根通頂圓柱,柱頂上的藻井與梁枋繪有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將天安門城樓裝扮得美輪美奐。在寬闊的城台上,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的梯道。天安門的紅牆下開有五個拱形城門洞,中間的城門洞最大,明清之際惟有皇帝可以出入。天安門前橫貫著一條金水河,金水河上架有七座漢白玉雕欄石橋,中間一座最為寬闊,古稱「御路橋」。在天安門的前後,各有一對高大壯觀的漢白玉華表。華表的柱身上雕刻著盤龍,每個華表由須彌座柱礎、柱身和承露盤組成,通高九點五七米。
天安門,原名「承天門」,始建於公元1417年,即明朝永樂十五年。據有關史料記載,當時承天門是一座黃瓦飛檐、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在五洞牌坊後延伸著一條筆直的中央御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的午門。滿清入關後,於順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改建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在明清兩代的五百年間,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天安門是新帝登基、皇后冊封而頒詔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傳臚、招賢取士的場所,也是皇帝出征或赴太廟祭祖的必經之路。天安門原高為三十三點八七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三十四點七米。
天安門在明清兩朝就具有顯赫的政治地位和作用。據《日下舊聞考》載:「凡國家大慶,覃恩,宣詔書於門樓上,由垛口正中,承以朵雲,設金鳳銜而下焉。」
「金鳳頒詔」動天下
「金鳳頒詔」,是為明清兩朝皇帝登基、冊立皇后等重大慶典時在天安門舉行的頒詔儀式。有關史料顯示,頒詔儀式約為:詔書放在紫禁城太和殿黃案上,皇帝蓋上御璽後,由禮部尚書用雲盤承接詔書,捧出太和殿,暫放於午門外的龍亭里,然後在鼓樂儀仗的引導下抬到天安門城樓上,再將詔書放在宣詔台的黃案上。其後宣詔官登台,宣讀詔書。此時,在天安門下的金水橋畔,文武百官等按官位序列面向天安門依次行三拜九叩大禮。詔書宣讀後,由奉詔官把詔書捲起,銜放在木雕的金鳳嘴內,再用彩繩懸吊「金鳳」從天安門垛口的正中徐徐放下,城樓下早有禮部官員雙手捧著「朵雲」恭候。隨之,「金鳳」嘴中的詔書落於「雲盤」中,此舉稱為「雲盤接詔」。如此,皇帝發布的重大命令,在天安門上進行一套隆重而繁瑣的儀式後,方能向全國各地頒發。
在我國近現代史上,天安門前曾上演過彪炳中國革命史冊的「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等重大歷史事件。新中國成立以後,長安街上的天安門,這座凝聚著古代勞動人民傑出智慧和血汗的建築,以其特有的巍峨與莊嚴,象徵著一個古老文明的新生,並出現在中國的國徽上,成了偉大祖國的象徵。
天安門廣場,是明清時代天安門前的一個「T」形宮廷廣場。當初,這個封建皇帝的宮廷廣場封閉而嚴密,沿廣場的邊緣築有紅牆,紅牆內側並建有「連檐通脊」的千步廊,是封建皇帝舉行盛大慶典等重要活動的場所。廣場北至天安門及兩側皇城南牆,天安門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寬敞的「橫街」,該街東西各有一門,即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在民間,東西長安街便以此得名。宮廷廣場南至明代的大明門,清代改稱大清門,民國時期改叫中華門,後被拆除,出大明門過一條棋盤街,亦稱天街,便直達正陽門。如今,天安門廣場是一個雄偉、莊嚴的人民廣場,並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壯觀的廣場。
通衢要道通神州
天安門前的長安街馳名中外,有「神州第一街」之稱。長安街修建於明代,是興建北京紫禁城、皇城和內外城時最主要的道路。據有關資料記載,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即公元1406年至1420年,它與皇城同時建造,是明代興建北京城總體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距今有六百年的歷史。長安街,其名取自盛唐時代的大都城「長安」,寓長治久安之意。
明清之時,長安街僅長七、八里,有十里長街之稱。當年從長安左門至東單牌樓,名為東長安街;從長安右門至西單牌樓,稱西長安街。1940年,內城城牆的東西兩側的建國門與復興門被拆開後,成為近代長安街的雛形。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曾是矗立在天安門前東西「橫街」上的兩座「三座門」。新中國成立後人流大增,對來往車輛和行人不太方便。於是在1952年前後,長安左門與長安右門這兩座「三座門」被拆除。之後,隨著北京成為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長安街作為體現首都政治、文化和外交功能的中華大道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天安門周圍的多處古建名勝在世界上享有盛名。位於天安門城樓東側的太廟,原是明清兩代皇家的祖廟,始建於公元1420年,即明朝永樂十八年。民國成立後,於公元1926年將其命名為和平公園對公眾開放。新中國成立後,成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位於天安門城樓西側的中山公園,是明清時的社稷壇,又是古都北京歷史上的第一座公園,原稱中央公園。民國時期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於1918年改名為中山公園。
推薦閱讀:
※牢騷怪論:天安門孔子塑像為啥惹風波?
※孔子站在天安門 (轉載)
※天安門上的毛主席像為何永遠保留下去?
※1976年哪位元帥之子在天安門貼哀詩反四人幫?
※台媒:天安門豎孔子像 台憂文化詮釋地位(一)
TAG:天安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