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養生--健康秘訣之首
06-25
傳統養生學強調「形神統一」的理論。所謂的「形」即形體,指人的機體而言,而「神」則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之神,是指整個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包括全部的生理性或病理性的外露徵象。狹義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形神統一,是指形體與精神相統一。形是神的物質基礎,神是形的生命表現,只有形神統一,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中醫學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能夠統帥人體臟腑組織的功能活動,並提出「形神相因」的理論,認為人體生理功能與精神活動是密切相關的,精神因素可以直接影響臟腑陰陽氣血的功能活動。一個人如果精神愉快,性格開朗,對人生充滿樂觀情緒,就會陰陽平和,氣血通暢,五臟六腑協調,機體自然會處於健康狀態。反之,不良的精神狀態,可以直接影響到人體的臟腑功能,使得臟腑的功能失調,氣血運行阻滯,抗病能力下降,正氣虛弱,而易於導致各種疾病。現代醫學的研究也證實心理因素對機體的健康有明顯影響,心胸豁達,性格樂觀開朗的人則神經內分泌調節系統處於最佳的水平,免疫功能也處於正常狀態。心理不健康的人則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其疾病的發病率明顯偏高。如性格急躁的A型行為的人群比性格平靜的B型人群的患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高2—3倍,死亡率高7倍;情緒抑鬱還能夠引起人體免疫功能明顯下降,從而易患感染性疾病及腫瘤等。所以,精神養生在防治心身疾病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精神養生包括神志養生和情志養生兩個方面。傳統醫學中所稱的「神志」,主要指人的精神、意識及思維活動。神志養生法,是指通過內心世界的自我調節,排除貪念,保持心態平和,使之健康長壽的方法。包括以下幾點:(1)少私寡慾,是指對自己的「私心」和「貪慾」要進行自我剋制並清除。(2)知足常樂,是指對自己所處的生活與工作環境要有充分的滿足感。(3)心胸豁達,是指性格開朗,心胸坦蕩,氣量大。(4)「多行善事」,是指多做些助人為樂的好事,從中體驗到幸福感和滿足感。傳統醫學所稱的「情志」,指人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刺激所做出的情緒方面的反應,中醫將其概括為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情志養生法,主要是指通過自己對外界客觀環境或事物產生的自我調節和轉變自己錯誤的思維方式,將心情調節到最佳狀態,使之健康長壽的方法。要注意做到如下幾點:(1)戒驕戒躁,是指要注意避免自己的驕傲與急躁情緒,保持心態平和。(2)善調情緒,是指要善於化解不良情緒,使自己的心情達到最佳水平。(3)避生三氣,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生閑氣、怨氣和悶氣。精神養生法就像戒煙一樣,是最容易做,又最不容易做到的養生方法。說其最容易做是因為精神養生完全可以由自己主觀意識所支配,不需要特別的外助條件;說其最不容易做到是指一個人很難把握自己,並糾正自己固有的錯誤思維方式,更難於排除客觀事物對自己主觀意識的負面干擾。古代聖賢常把修身養性作為第一要務,例如,古人稱修身養性以靜坐為第一,觀書為第二,看山水花木為第三,與良朋講論為第四,教子弟為第五;並認為人生的十大樂事為談義理字,學法帖字,澄心靜坐,益友清談,小酌半醺,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登城觀山,寓意奕棋。古人頤養心神的養生之道迄今仍值得我們借鑒。當然,在當今的現實生活中,人們的工作或學習都是緊張而忙碌的,很難有古人那種閑情逸志去遊覽名山大川,也很少有那種臨淵觀魚、披林聽鳥的機會。但在日常生活中應用精神養生的方法,努力做到鬧中取靜,忙裡偷閒,淡泊名利,擺脫世俗的煩惱,清心寡欲對健康長壽是十分有利的。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9個秘訣讓男人精力旺盛魅力四射
※學習趙書有秘訣,三個特點需牢記!
※九宮盲派有真傳.子平秘訣何知章
※尋穴秘術安墓秘訣
※百歲老人總結的長壽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