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芳搖落獨喧妍——林逋詠梅詩詞賞析

眾芳搖落獨喧妍

——林逋詠梅詩詞賞析

川雪

詠梅詩詞在宋代達到了高峰。北宋早期描寫梅花意象之美的代表詩人是林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又稱和靖先生,漢族,浙江杭州錢塘人。北宋著名詩人。出生於儒學世家,恬淡好古,早年曾遊歷於江淮等地,後隱居於杭州西湖孤山,終身不仕,未娶妻,與梅花、仙鶴作伴,稱為「梅妻鶴子」。宋真宗聞其名,賜粟帛,詔長吏歲時勞問。性孤高自好,喜恬淡,不趨名利,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宋仁宗天聖六年(1028年)去世,享年六十二歲。仁宗賜謚「和靖先生」。留有《林和靖詩集》。

林逋善繪事,惜畫從不傳。工行草,書法瘦挺勁健,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而清勁處尤妙。林逋長為詩,其語孤峭浹澹,自寫胸意,多奇句,而未嘗存稿。風格澄澈淡遠,多寫西湖的優美景色,反映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趣,描寫梅花尤其入神。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

林逋擅作詠梅詩,其詠梅詩後人合稱為「孤山八梅」,還有一首詠梅詞《霜天曉角》。另外寫及梅花意象的有八處。

「孤山八梅」不儘是寫孤山居處梅花。其中《梅花》三首一組,是泛寫西湖沿岸外出探梅之事。其餘的《山園小梅二首》、《又詠小梅》、《梅花二首》是吟詠隱居小園梅花的。其中《山園小梅二首》時間最早。題稱小梅,當是隱居孤山之初新栽不久所作。《又詠小梅》作於數年之後,《梅花二首》作於晚年,在「孤山八梅」中時間最後。

在這些詠梅詩詞中,最負盛名的當屬《山園小梅二首》,其一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被後人公認為詠梅的千古絕唱:

眾芳搖落獨喧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擅板共金樽。

此詩讚頌了沖寒盛放的冬梅暗香疏影的幽雅韻致,高標獨絕的秀朗風情和清麗身姿,也借詠梅來表白自己超塵絕俗的高尚情操。

詩的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她佔盡美好的風光。它那純潔的花朵給人以鮮亮清新之感。梅花釋放香氣,也顯現了純潔的品格。「眾芳搖落」和「獨暄妍」對比分明,盡顯「山園小梅」的高潔、孤傲與自信。歌頌了梅花的傲雪耐寒,寄託了詩人在逆境中堅貞不移的品格,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夭艷,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這一聯詩,正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這種淡雅和嫻靜。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寫的是姿態,但又不是直接寫姿態,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讀者更加感到她的搖曳多姿。下句,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這是寫梅花的香氣,是那種淡淡的幽香,所以很雅緻,很有韻致。而姿態、氣味之所以給人這樣的美感,是因為詩人把這些放在一個特殊的背景下來寫。疏落的梅枝,是倒映在水中,讀者感受到的是搖曳的梅影,著筆處是水,而且是清淺明澈的水;縷縷幽香,是在月下遊動飄散,這裡,月也是黃昏的初月,是在淡淡的月下。這樣寫,環境氣氛,與梅花的姿態幽香顯得十分和諧協調,恰到好處。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從側面加強前面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霜禽,既指寒霜中的飛禽,也指禽的毛羽潔白如霜。霜禽想要在梅枝上停息,必須先偷眼看看。這裡寫出了霜禽對梅花不敢隨隨便便,而是既愛且敬。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是對她無限深情。這樣,梅花的美又從其他動物如何對待她的態度中表現出來了。在寫法上,上句,霜禽欲下當是實寫;下句,梅花開放時並沒有粉蝶,所以用「如」「合」這樣假設猜度的語言,是虛寫。用詞是十分講究的。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與金尊」,這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詩人在這裡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這個「人」,不是那種空虛庸下追求物質享受的俗人,而是品格高尚的風雅之士。這樣,詩中的梅花形象,就帶有詩人本人的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與梅花就不是客觀的描寫與被描寫的關係,而是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全詩之妙在於脫略花之形跡,著意寫意傳神,因而用側面烘托的筆法,從各個角度渲染梅花清絕高潔的風骨,這種神韻其實就是詩人幽獨清高、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這首詩的影響很深遠。「疏影」一聯,被稱為千古絕唱。後來詞牌中的《梅花塘》以及《暗香》、《疏影》等,都從林和靖的這首詩中得到啟發。

再看《山園小梅·其二》:

剪綃零碎點酥干,向背稀稠畫亦難。

日薄從甘春至晚,霜深應怯夜來寒。

澄鮮祇共鄰僧惜,冷落猶嫌俗客看。

憶著江南舊行路,酒旗斜拂墮吟鞍。

首聯從形態上描繪梅花,像剪碎的絲巾點抹的凝酥一樣小巧玲瓏,向陽的和背陰的有疏有密,想畫下來也很難。寫出園中小梅花開的狀態突出其優雅。頷聯用擬人手法,寫小梅從來情願從早到晚在暗淡的日色中綻放;霜氣漸深,夜來寒氣加重應會膽怯。寫小梅雖然生長的環境凄清冷落,仍然心甘情願地開放,顯示其性格的堅貞。頸聯寫梅花清新脫俗,只供相鄰的僧人憐惜;雖遭世人冷落,也不願意讓俗氣的人欣賞。在詩人看來,梅花是天酬僧隱的獨特風物,:偏宜僧人,不入世俗的。寫出了梅花的隱逸品格。尾聯回憶過去遊歷江南,沿路酒旗斜拂,梅花飄落在馬鞍上。詩人回憶早年行游所見梅景之盛,來襯托眼前園內小梅的新株淺景,輕淡雅緻,突出了隱居環境的清幽。

從此首詩意來看,詩人是以隱士之心性、視野去觀照體悟梅花的美好,視梅花為天酬僧隱的獨特風物的,表現了梅花的獨特神韻與價值。這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梅花也因之與閑隱之流結下不解之緣。

幾年後,林逋又作了一首《又詠小梅》,表達了對小梅的憐愛之意:

數年閑作園林主,未有新詩到小梅。摘索又開三兩朵,團欒空繞百千回。荒鄰獨映山初盡,晚景相禁雪欲來。寄語清香少愁結,為君吟罷一銜杯。

首聯寫自己作為園林的主人,竟然數年沒有為園中小梅作詩。表達了對小梅的歉意。頷聯具體描寫小梅生長的情形,梅花開多了,梅的枝條也長長了,繞成一團團的,別有一樣風姿。頸聯寫小梅的生長環境:荒涼、孤獨、凄清,又要經受風雪的考驗。尾聯表達了詩人對小梅的良好祝願:保持自己的清香少憂愁,為你吟誦一首詩歌,敬酒一杯。

此詩借詠園中小梅,再次表達了詩人甘處寂寞,淡泊名利的人格操守。

再看林逋的《梅花三首》:

其一

吟懷長恨負芳時,為見梅花輒入詩。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堪笑胡雛亦風味,解將聲調角中吹。

其二

幾回山腳又江頭,繞著孤芳看不休。一味清新無我愛,十分孤靜與伊愁。任教月老須微見,卻為春寒得少留。終共公言數來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其三

小園煙景正凄迷,陣陣寒香壓麝臍。湖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畫工空向閑時看,詩客休徵故事題。慚愧黃鸝與蝴蝶,只知春色在桃溪。

這三首詩從不同角度吟詠梅花。

第一首寫雪後梅花。「雪後園林才半樹,水邊籬落忽橫枝」,先寫雪後疏花,後寫水邊橫枝,兩句間由於虛字的轉折抑揚,突出了梅枝的疏爽清拔之美。「人憐紅艷多應俗,天與清香似有私」,寫人們多喜愛紅艷的花朵,而十分梅花特有的清香好像是老天有私心特別賦予的。讚揚了梅花的清幽淡雅之美。。

第二首寫詩人欣賞梅花的痴迷:「幾回山腳又江頭,繞著孤芳看不休」,從山腳到江邊,來迴繞著梅樹欣賞,好似看不夠。「一味清新無我愛,十分孤靜與伊愁」,梅花雖無我的關愛仍一直保持著清新秀美,她孤寂清靜,好像在同你一起分擔憂愁。賦予梅花以人的情感。

第三首寫早春的梅花。「陣陣寒香壓麝臍」,寒香正濃,超過了麝香。「湖水倒窺疏影動,屋檐斜入一枝低」,寫湖中梅樹疏枝影動,一枝梅枝插入屋檐,讚賞梅樹疏朗韻致,這一聯與《山園小梅》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意境相似,妙趣無窮,值得畫工、詩客盡情描繪。結尾用黃鸝與蝴蝶只知道在桃花處尋找春色,反襯梅花的高潔與脫俗。

到了晚年,林逋又作了《梅花二首》:

其一

宿靄相粘凍雪殘,一枝深映竹叢寒。不辭日日旁邊立,長願年年末上看。蕊訝粉綃裁太碎,蒂凝紅蠟綴初干。香篘獨酌聊為壽,從此群芳興亦闌。

其二

孤根何事在柴荊,村色仍將臘候並。橫隔片煙爭向靜,半粘殘雪不勝清。等閑題詠誰為愧,子細相看似有情。 搔著壽陽千載後,可堪青草雜芳英。

此二首詠梅詩是詩人晚年所作。「宿靄相粘凍雪殘,一枝深映竹叢寒」、「孤根何事在柴荊」,「半粘殘雪不勝清」,在詩人的筆下,梅花仍是生長在凄清、冷落的環境里,殘雪相伴,長於竹叢、柴荊之中,仍然保持著寧靜、清新、脫俗的本性。此時詩人雖然年事已高,仍「不辭日日旁邊立,長願年年末上看」,賞梅的興緻依然不減。「香篘獨酌聊為壽,從此群芳興亦闌」,詩人在梅花前獨自飲酒祝壽,不再以群芳為意,表現了對梅花的痴迷與堅持。

林逋的詠梅詩除了上述「孤山八梅」外,另有八首寫及梅花意象。其中一處用於比喻白色(《送史殿省典封州》),一處寫西湖野梅(《酬畫師西湖春望》),三處寫外地((《安福縣途中》、《送史殿丞任封州》、《送陳縱之無為軍》),兩處用作一般時令標誌(《桃花》、《湖上初春偶作》),一首《山村冬暮》,寫隱居地的風景。這裡選兩首:

酬畫師西湖春望

笛聲風暖野梅香,湖上憑闌日漸長。

一樣樓台圍佛寺,十分煙雨簇漁鄉。

鷗橫殘葑多成陣,柳映危橋未著行。

終約吾師指芳草,靜吟閑步岸華陽。

山村冬暮

衡茅林麓下,春色已微茫。雪竹低寒翠,風梅落晚香。

樵期多獨往,茶事不全忙。雙鷺有時起,橫飛過野塘。

前者「笛聲風暖野梅香」句,寫西湖野梅在笛聲中隨風飄香,營造了西湖早春的怡人環境。後者用「雪竹低寒翠,風梅落晚香」寫山村冬天晚上景色,雪、竹、梅交相映襯,構成了一幅清新、幽靜、優美的畫面,表現了詩人高雅超俗的審美情趣。

林逋共留下三首詞,其中有一首詠梅詞《霜天曉角》:

冰清霜潔,昨夜梅花發。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

夢絕,金獸熱,曉寒蘭燼滅。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

這首詞開頭兩句點明題旨,指出梅花像冰霜一樣清潔。這不僅是寫梅花的外在形象,更重要的是寫其內在品格。因為梅花不畏嚴寒,敢於斗雪披霜開放。無論是《山園小梅》也好,或這首《霜天曉角》也好,詩人都只是借梅花的形象來寄寓自己的審美情趣而已。

「甚處玉龍三弄,聲搖動枝頭月?」「玉龍」,指雪,此處代指梅花。「玉龍三弄」即琴曲《梅花三弄》,其內容即寫傲霜雪的梅花。正當詞人觀賞昨夜初開的梅花時,忽然從哪裡傳來了彈奏《梅花三弄》的琴聲。這悠揚清越的琴聲,彷彿搖動了樹梢上的月亮。琴聲怎麼能搖動月亮呢?顯然這純出於詞人的藝術直覺。在如此清冷的月夜,梅花正斗雪開放,詞人沉浸於悠揚清越的琴聲中,難免搖頭晃腦,因此覺得枝頭上的月亮被搖動了。詞人通過梅、雪、琴、月四者形象的交織,便渲染出一個艷絕、清絕、韻絕和痴絕的藝術境界。上片既寫出審美客體各種聲色氣味所形成的環境,下片便著重寫創作主體在此特定環境中所形成的性格。詞人一覺醒來,眼見金獸爐(一種作成獸狀的銅爐)里的檀香木還燃著,房子里飄散著一縷縷如霧的輕煙。天色已經拂曉,寒氣更加逼人,床頭的油燈也滅了(「蘭燼」指油燈的燈草芯)。這樣便把上片所著意烘染的氛圍更加濃縮起來。直似蘇軾《書林逋詩後》所說:「神清骨冷何由俗?」當此神清骨冷之際,人們的俗念將何從產生呢?讀到此,人們極易設想:當此黎明前的嚴寒時刻,詞人該擁衾高卧了吧?哪知他詞筆跌宕,篇末竟跌出「要卷珠簾清賞,且莫掃,階前雪」兩句。詞人不畏寒冷且罷,竟還要高卷珠簾,莫掃積雪,為的是能化身於梅雪之中,更好地領悟那真切的情趣和幽絕的韻味。至此,詞人的賞梅興緻躍然而出,活畫出一位梅痴形象。

推薦閱讀:

對聯賞析--對聯的基本要求
王安石《明妃曲二首》賞析
洞庭阻風賞析
朱熹《觀書有感》吟誦及賞析
句子的賞析

TAG:詩詞 | 詩詞賞析 | 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