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明睿書院 文嬙老師訪談錄
現代的有:李爾納老師、羅伊·馬丁納、梅隆瓦洛老師、歐文亞隆、艾瑞克森等等……採訪小組:我們知道,當遇到不開心的事,生氣是無濟於事的,但經常還是控制不住去發火,這是一種無能和不自信的表現,所以要去覺察自己的情緒,爭取達到無情緒的狀態對嗎?文嬙老師:在個人成長的路上,有時候要小心「無情緒」,可能會變成隔離或者穿上厚厚的盔甲。因為你不是無情緒,只是把情緒封鎖起來了。每一次情緒來了其實都是自己了解自己的一個機會。你去直面情緒,然後通過療愈和釋放,然後慢慢就能夠更接近客觀事物本身了。採訪小組:直面情緒,比如很氣憤,那是要發泄?還是怎麼的?具體應該怎麼做呢?文嬙老師:嘿嘿,真是個好問題。
比如說,我憤怒的時候,我會自己關在房間里,拿個枕頭或者椅子去表達自己的憤怒。這時候不用頭腦,完全去表達。比如發現自己的憤怒是對媽媽的,我就會在表達的時候對枕頭說:你這個混蛋,你根本不配當媽媽,我恨你,我討厭你……表達完了之後慢慢平靜了會問自己,我需要讓媽媽來為我的情緒負責任嗎?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別人不生氣,我會生氣?是什麼原因?看清楚自己是要媽媽的認可和愛時,我會對著枕頭表達:去他媽的!我再也不需要你的認可和愛了,滾蛋!我可以放鬆地做我自己了,你怎麼說,我一點也不在意了……這個過程,一定要小心不要讓頭腦介入,不要用邏輯去判斷。你釋放了,療愈了之後就要開始整合,也就是後面的部分,看到你的生氣和委屈是在要什麼。對這個要,你要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下一次,你不需要生氣了,就覺察到自己是對認可和愛有需求,然後就能夠平靜面對了。採訪小組:您本人曾經有過喜歡發脾氣的經歷嗎?文嬙老師:問得很好。我以前是個脾氣非常糟糕的傢伙,
25歲以前任性、跋扈、自以為是。總覺得我不爽了,全世界都該為我負責。當然最後為我負責,做情緒垃圾桶的那個人一定是身邊最親近、最愛你的那個人,結果就是傷人傷己。後來還是痛苦得不得了,就參加了很多的療愈工作坊,從受害者思維模式開始切換到自我負責思維模式里。這個過程也用了很久。直到最近兩年才能夠完全與情緒和諧相處。能夠全然接納真實的自己,化解情緒。採訪小組:謝謝文嬙老師,我明白「天將降大任」的意思了。其實自己遇到的困難都是來幫助自己成長的,面對它就好,不必躲藏。我正在努力突破這個心態。採訪小組:擁有健全的人格是我們共同的人生修行目標?文嬙老師:當然。記得我在最初學習的時候,一個導師跟我說的一句話:也許你們訓練了很多年之後,成為了一個頂級的心理學大師,但是你們面對一個來訪者時的療愈效果跟一個人格完善的農村婦女能夠做的是一樣多的。採訪小組:這個跟學歷、知識、思維、貧富、地位等,好像都是無關的,那麼,文嬙老師,據您所知,能夠達到人格健全狀態的好的途徑,有哪些呢?我們應該怎麼去努力?文嬙老師:方法太多了。其實是當你遇到了什麼,就用那個什麼來幫助自己成長吧。有些人跑到深山裡去修行,其實沒有什麼用處的。《新世界》里有一句話說的好,如果你覺得你開悟了,那麼你回家跟自己的父母相處一個月看看吧,看看自己會不會有情緒出來。所以,生活是最好的修行戰場,而我們的心就是勇士。採訪小組:我沒參加過任何療愈和心理課程,也很少看過心理書籍呢,文嬙老師給推薦一些個人成長方面的書籍吧?
文嬙老師:最近在看的一本小書《盔甲騎士——為自己而戰》,很棒。李爾納老師的系列書很不錯,《回到當下的旅程》極好。同時,武志紅老師的書比較好讀。你也可以加他的微信公眾平台,有一些好的分享。採訪小組:謝謝老師讓我們收穫如此大禮。
心理方面文嬙老師給了我們不少寶貝,那麼小孩子的情緒我們要怎麼對待?文嬙老師:我在與女兒互動的時候會幫助她辯認出情緒,表達出情緒,然後再討論解決的辦法(對情緒負責),效果還不錯。比如她哭了,那麼我就先容許她哭完,然後平靜些的時候,問她,你怎麼了呢?生氣了還是委屈了呢?是因為什麼呢?表達完了告訴她,你覺得這個事情要怎麼解決呢?慢慢的她就能夠比較好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了,現在正在學習怎麼樣面對和解決問題。採訪小組:現在有簡一群中的一個朋友提出,她家的小寶寶脾氣很任性,比如要媽媽倒水,爸爸拿過來就不行,就把杯子摔到地上,這個應該如何處理?文嬙老師:解決這個問題有一個原則:溫柔的堅持。例如:她要喝水要我倒,我不方便倒,就會說,我現在不方便,爸爸會幫你倒。如果她說不行,就溫柔地告訴她:媽媽現在不方便,你可以選擇不喝水或者選擇讓爸爸幫你倒。通常她若真的想喝就會選擇讓爸爸倒。而且當你給兩個選項給她的時候,她會感覺到被尊重,通常都是愉快地就接受了。如果發生爸爸倒過來之後她又發脾氣的情況,那麼媽媽要做的就是不動脾氣,該幹嘛幹嘛,她怎麼鬧都不妥協,也不再倒水給她喝。原則就是絕對不可以對孩子發脾氣。等她鬧完了再跟她說:重要的是你要喝到水,而不是用喝水的事情控制媽媽。媽媽不方便的時候,會請爸爸幫忙,如果你發脾氣那麼就沒有水喝啦,而且發完脾氣還要收拾打碎的東西。當然她會不願意收拾,那就平靜地告訴她:你可以不收拾,請媽媽幫忙,但是呢,因為是你打碎的,所以你可以選擇自己收拾,也可以選擇讓媽媽來收拾,但媽媽收拾的時候,就要打你的手心一下。我女兒只選擇過一次打手心,以後就不會再用自己的脾氣再去控制別人了。當然過程里再去幫助孩子辯認情緒就更好了:比如,你剛才是不是很生氣啊,覺得媽媽不喜歡你了呢?當然不是那樣的,媽媽只是不喜歡你用脾氣控制媽媽的那個行為,並不是不喜歡你這個人,我還是非常愛你的,那我們以後可不可以不亂髮脾氣啊?……所以,一件小事情,利用好了,就會有很大的用處。前提就是爸爸媽媽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採訪小組:文嬙老師,在輔導書院的孩子的過程中,如果發現孩子的問題是源自父母本身,那麼您會怎麼處理?文嬙老師:跟父母溝通。同時,因為我書院的孩子都是大孩子,12-18歲的。他們學會一些東西,就會拿父母練手。這一練,有的父母就扛不住了,要麼就趕緊求助來了,要麼就趕緊也受教改變。通常家庭裡面,一個人改變模式,其他人都會跟著改變。我每個月都跟家長溝通,之前是寫月結,後來發現效率太低了。就直接每月約定時間跟家長QQ即時溝通,效果很好。採訪小組:年齡很小的幼兒犯錯要不要刻意指出來?文嬙老師:我覺得,最好不用這麼刻意的好。孩子還小,這個年齡是建立自我認知的時期,就是:我是誰?父母如何看待我,對待我,我就是誰。這是孩子最早建立自我時的基調。所以盡量少用標籤式、情緒型的語言。比如,洗手的事情,就直接用指導性語言:我們一起洗手吧,洗乾淨吃好吃的嘍!但是,如果她跟小朋友之是起衝突了,比如別的小朋友罵她豬時,她哭了,你可以這麼去引導就非常好。然後說完了還要肯定一下:無論別人怎麼說,你在媽媽的心裡都是最好的寶貝。3歲以內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媽媽一定要穩定地給予她愛和支持,這樣她的自我感就好。要不然,她的自我感會混亂。6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一些自我感了,可以去這樣引導,很棒。越大的越有效果。但6歲前的因為還不確切知道「我是誰,我是什麼」就要先有這個「我」。這個「我」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她、如何對待她。採訪小組:新教育過程中,當出現夫妻觀念的不同以及家人的不理解,該如何面對?幸福指數不高以及生活的不如意,從另一個角度看和自己的業力有關聯嗎?文嬙老師: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與另外一個人的觀點完全一樣。所以,永遠不要去與一個人的觀點去爭論,證明誰對誰錯。由其是在家裡,家裡是講情不講理的。個人成長最注重的是:學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寬恕自己。你對自己接納的程度決定你對別人的接納程度,你對自己內在小孩的寬容決定你對別人的寬容。在丈夫的關係處理上:注重他的感受和需要。男人通常需要尊重和重視感。你給到他這個感受,至於事情怎麼樣,他通常就不太在乎了。該哄的時候哄一下,該寵的時候像孩子一樣寵一下,老公高興了,什麼事都是可以的,就是不要去跟他的頭腦碰撞。那樣會讓他覺得你在攻擊挑戰他。女人,要學會走心,不要學會走腦。採訪小組:嗯,我也感覺,如果能夠洞察一個人行為背後的內心,似乎就不會跟著情緒走了,就可以接納並理解對方為什麼這麼做了,有時候看到對方暴跳如雷的樣子,反而覺得像個小孩子一樣很可愛……對了,文嬙老師,如何訓練這種洞察力和覺察力呢?有什麼好辦法?還是通過看什麼書?看書可能又陷入什麼名相了,是不是自我領悟,自己思考更好一點?文嬙老師:哈哈,是的。你說的對。其實最好的機會就是自己的情緒來了,或者生活當中跟自己有關的事情發生了,去覺察,去看背後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動機,這樣就會越來越敏銳,比讀什麼書都有用。這個過程有幾個階段:不知不覺,後知後覺,當知當覺,先知先覺(念頭控制一切)。大多數人都是活在不知不覺的狀態里,我們這些願意成長的人大多開始後知後覺,就是事情發生了之後,去反省,去看自己的內心狀態和心理動機及需要。慢慢的就可以在念頭剛升起還沒有行動的時候,就看到了,就可以從容做一個選擇。不需要承擔後果,因為你看到了,就可以避免了。採訪小組:這些道理似乎很多人都懂,但做起來卻很難,不能知行合一。文嬙老師:嗯,所以,要自我負責嘛,天下人做不做是他們的事,你做不做,歸根結底,是你自己的事。
採訪小組:昨天和一朋友聊天,她提到12歲之前孩子不適合離開家接受教育,對此,你有何看法和建議?文嬙老師:12歲以前孩子住校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沒有一個規律是適用於所有人的。放下她說了什麼觀點,而去看她這個人的內在,她內在的情感和情緒。她對孩子充滿了焦慮和恐懼,所以要保護,這也不是一件完全錯的事情。凡事有正反兩面,要具備同時可以看到陰陽兩面的能力,然後評估,陰陽兩面,你做的這個決定,需要承受的後果,這樣就容易做出適合個人的決定了。採訪小組:您什麼時候結緣校長的新教育的?您之前的積累,特別是心理諮詢這一塊,跟清一派理念合一么?文嬙老師:2012年的時候,偶爾發現一篇劉靜慧寫的博客,關於心理的。覺得這個孩子不錯,估計文章要麼是家長代寫的,要麼就是有很厲害的父母。就順藤摸瓜找到了清一博客,越看越覺得激動,自己的理念也是如此,只是年輕,沒有歷練,看到有前輩已經做出來了,做的這麼好,就很是佩服。然後參加了清心培訓時,校長也給了我肯定和鼓勵。回來之後我就自己在家裡閉關了一段時間,內觀了一下自己內在的一些自卑和脆弱,一個月之後就創辦了明睿書院。張校長也是很重視心理教育的,我覺得終極目標是一致的,但是在執行上是不同的,方法不同。同時,教育培養目標也不完全相同。比如今日學堂培養精英、領袖。我就不敢那麼說了,因為我這邊是接收大孩子的,跟直接培養小孩子不同,所以我們書院的目標是培養能夠幸福和快樂的平凡人。採訪小組:您希望本群能帶給您什麼幫助?文嬙老師:其實簡一群和訓練營已經給到我很大的支持和滋養。一群對成長和完善自己充滿熱情和希望的人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個很大的能量圈,每次想要懈怠,無力或者想放棄時,想到這樣一個群體的存在,就會覺得有力量和依靠。而且,其實人的思維很懶惰,不壓榨一下就不願意變得精緻些,所以這也是訓練營真正的價值所在——恰如其分的壓力。採訪小組:您對群有什麼建議和想法?文嬙老師:幸福群中成員起到貢獻力量的人其實並不多,主要還是依賴吳峰老師和簡一團隊有限的力量。所以,如何啟動和激發每個人的經營者思維模式,讓每個人都能夠以服務、貢獻和提供價值為導向而存在,那麼這個群的價值就會越來越高。每個人收穫的成長也會越來越大。採訪小組:您的5年願景是:理財、投資、教育、培訓、演講、商業計劃實現等方式實現不斷的財富流入,在2020年,個人資產數目超過五千萬,嘗試在安全合理的資產配置下不斷的產生被動收入。咱們簡一群好多人在投資股票,可以說說您2014年操作的思路嗎?怎樣操作的嗎?文嬙老師:財富方面,我個人的理念是:富足,不是看你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你能否看到並珍惜現在擁有的。早在數年前就學習過輕而易舉的豐盛系列課程,所以深知在每一個當下,都已經是富足的,因為空氣、陽光、天地和萬物都是無條件的愛和支持著你,在每個當下感受到生命的富足和感恩,才會吸引來更多同頻率的人事物來到身邊。在具體的經營方面,七八年前在北京購過一套房產,北京的房價2012年飆升在差不多最高點時,就出手了。從接觸《可轉債魔法書》開始就慢慢學習著建立自己的投資邏輯,並且在股市裡嘗試。2014年的操作很簡單,就是把房產上的百萬資金放進最安全的地方,銀行、建築、神華等股票上,然後就開始全身心投入到書院的教學當中。基本上也沒有什麼頻繁的操作,也不怎麼看盤,有時間就會看一些投資類的書籍,儘可能的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投資邏輯。雖然跟清一群里的那些土豪沒有辦法比。但,就算是書院沒有任何贏利的情況之下,收益也足夠支撐家庭和書院十年以上。所以很滿足,很感恩。同時在這個過程里覺察自己與金錢的關係,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如何賺錢,可以投射出與父親的關係,如何花錢可以投射出與母親的關係。所以與父母的關係里如果沒有恐懼和怨恨,那麼與金錢的關係也會很好。你不會對它心存恐懼,反而心生感恩和敬畏,那麼你在善用它的同時,它也會帶給你很多的支持和能量。採訪小組:非常感恩文嬙老師,我們非常榮幸能夠接觸到您的智慧和觀點,本次採訪非常成功,將來我們有什麼困惑還免不了多多向您請教。文嬙老師:不客氣,隨時歡迎。簡一幸福成長採訪小組2015年1月26日完稿看到這次採訪,有對採訪或被採訪感興趣的夥伴們,可以聯繫並加入我們的「榨汁器」採訪組,我們的口號是:任何水果都能榨取出「精華」。
期待您的加入!
推薦閱讀:
※[轉載]八卦掌系列2
※【轉載】嘆紅顏.恨紅塵.紅色妖姬
※[轉載]八字用神喜忌辨析
※【轉載】原創攝影_祝秋水君生日快樂
※趙炳南臨床經驗醫案選【癤、敗血症等(十例)】 (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