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因為歷史

因為歷史

吳新慧

2014年03月02日

  • |

  • 更多
  • 慢三拍

    歷史有許多因為和所以,但它們的記錄和紀念不是為了服務歷史霸權,顛倒是非與正義的。

    人類不能讓歷史空白,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讓下一代一直糾結與受困在無限放大的歷史悲情里,

    壞了和平的生態,或忽略了其他歷史的存在與追溯,誤了對歷史的尊重。

    在異地久居的朋友回家來過節又走,突然發來簡訊詢問新加坡總統至今有幾位。幾天後又很興奮地說終於在WhatsApp手機簡訊應用程序的插圖上,等到新加坡國旗了,一連發了幾面。

    久違了新加坡,一些原來很基本的歷史和知識開始模糊了,但是家人和朋友的密切,讓她心裡還有那面旗。學過的歷史事件和人物,跟自己心裏面切實會給這地方留下些什麼記憶,國家的要求和個體之間的真感受總有距離。

    本區域正進入歷史高峰期,許多重要史事和歷史人物都相繼來到50年、百年、150周年。比如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年,前天是台灣二二八事件67周年,明年是新加坡建國50周年。而二戰後的新興國家和經濟體,包括新加坡,近年也開始出現建國一代或國家復興一代的重要人物一一離世。每一個紀念日,每一個人物的悼念,都是在翻讀一次歷史,為銘記為感恩,更為教育下一代。然而畢竟歷史不是消費品,歷史紀念更不是票房運動,期望大聲一呼,區域和國內全民百姓跟著激情。二戰歷史的悲痛和慘痛,為了下一代的和平與安寧,更是不能為了個人的威望與政權鞏固,而不惜玩起歷史。

    歷史與時勢的形成有其客觀和必然性,怎麼記載怎麼紀念,怎麼補缺遺漏,都構建了國家與區域的歷史,也塑造了怎樣的國民、怎樣的歷史態度。為政治和政權服務的歷史,被票房化和消費了,引致的國家內部分裂和外部惹是生非,誰來買單?歷史觀眾,更要被愚民到幾時?

    不能怪年輕一代對歷史無趣無感,也不必驚訝為何一些曾經歷過重大歷史事件的社群或社會,在各種挑起的歷史罵戰或嘈雜聲中選擇退場。無感或退場,有時就是一種表態,因為拒絕參與或被參與遊戲,也厭惡賣弄悲情或豐功偉績的歷史。全球不在講環保,投向返璞歸真?什麼時候,讓歷史也返璞歸真,還原到歷史的本位,不誇大不隱瞞。

    歷史,是自我認識的追尋與追溯,也是自信的建設,無論那是個人、家族、國家或社會的歷史。在這追溯與建設的過程中,歷史也需要有自主性,不是只有指定的故事、主角、名言和教訓。只要不是虛構和曲解,歷史的羅生門就該當有其存在的包容與空間。

    中國當代新銳戲劇導演田沁鑫去年編導的舞台劇《青蛇》,有評論和介紹都指這戲重塑了白蛇、青蛇、法海、許仙的性格和行為邏輯,而處理手法看似在為法海翻案,實則探討人性和大愛。田沁鑫為導這戲還特別考究了法海這人物——唐代的一名高僧,也是唐玄宗時期的宰相裴休的兒子裴文德。他後來出家修行成為一代禪師的法號「法海」,據田沁鑫考究的含義是:當以寬廣博大的胸襟執行法德正義。也因為她考究的佛教史料里「法海是個好和尚」,她認為其排演的《青蛇》就不是一些人所議論的是「顛覆法海形象」,而是「還原」了歷史。

    「以寬廣博大的胸襟執行法德正義」,對待歷史,不也需要同樣的胸襟——讓歷史認真還原其複雜與多面性,也找到當時歷史和人性的真情與正義。歷史發生了,國與國之間的,國家內部的,該擔當的擔當,該說清楚的說清楚。

    任何國家和社會體制都可以「為了下一代」,而有許多堂而皇之的「因為所以」理由來主導一切歷史角度和歷史目的,但歷史炒作的歷史票房,即使不成泡沫,也要為喋喋不休的歷史訓導好生厭煩,最終是衍生歷史厭食症候群,無根、無感。

    中國知名畫家、文藝評論家陳丹青在擔任「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電影評委時的一篇特約文章寫道:「我看眼下的新電影,總的感覺,一切不像發生在我所居住的這個國家。問題不是學西方——我們沒有一件事不在學,得老老實實再學一百年——但感受必須是你自己的,是西洋人不可替代的。」

    他在文章中感嘆,當今的社會,整個生活就是一場合謀的騙局,而大家又默認這個騙局,並榨取利益。藝術只是其中一部分。「中國電影賺錢了,大家進電影院了,但藝術的性命在哪裡?」「創作的瘋狂和本能,那種本能才會激發的智慧和能量,不值錢了。」

    藝術需要創作的瘋狂和本能,歷史需要寬廣博大的胸襟,兩者的處理都需要自信與謙卑。越是掌握資源、權勢與話語空間的,越是不能玩弄過來人的歷史感情,操控下一代人的歷史認知。再大的歷史票房和激情,還是會落入「一切不像發生在我所居住的這個國家」的空感。人們最能共鳴共生的真切感受還必須是自己的,包括所珍惜的家,熟悉的人文環境和人情。

    歷史有許多因為和所以,但它們的記錄和紀念不是為了服務歷史霸權,顛倒是非與正義的。人類不能讓歷史空白,但也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讓下一代一直糾結與受困在無限放大的歷史悲情里,壞了和平的生態,或忽略了其他歷史的存在與追溯,誤了對歷史的尊重。

    (作者是本報中國新聞主任

    推薦閱讀:

    大理段氏有武林高手也有情郎,這個家族比他們早600年
    日本投降前,日本國內慘成什麼樣子?
    鄭和下西洋的寶船究竟有多大?歷史上有什麼記載?
    酈道元《三峽》完成的歷史過程
    探尋蘇州河畔

    TAG: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