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核武器一直不用,有一天反導技術發展到100%攔截率了,有核流氓們豈不是虧大了?
……
是賺大了啊,伊朗、朝鮮為什麼能一直保證自己好歹免受戰亂?以色列為什麼能在中東屹立不倒?美國為什麼一直無法徹底摧毀俄羅斯?巴基斯坦為什麼能藉助較弱的實力和印度對抗?
當然,以色列和巴基斯坦有一定後台老板原因,但如果不是自身有那玩意,你覺得會不會被多國聯軍直接硬吃搞垮?巴基斯坦且不說,中東願意拿命去跟以色列換命的國家多了去了!
知道你沒有核武器,一開始就集中全部兵力把你往死里打。
四戰(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時候以色列差點就被阿拉伯國家一波推平,最後阿拉伯國家自己蠢讓以色列緩過一口氣,最終撐到了美援以及停火令。
後來以色列就擁有了核武器,到80年代後期,這已經成為了公開的秘密(泄露秘密的間諜也因此被以色列關到現在),以前幾年打一次,核武器事件一出,結果到現在六戰都沒打起來。
小國家唯一能讓大國、多國聯盟忌憚的武器就是核武器,沒有核武器,即使你有再多的常規軍事力量,在大國面前也比紙還要脆!(薩達姆同學先不要起來,大家都知道你的苦)
而你一旦有了核武器,那麼就算是超級大國,談判的時候也得給你點面子,任你耍流氓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鑫pawn同學不要笑了,大家知道你玩的6)
反導技術達到100%攔截率,大家拼的就是工業實力、人口、生產力、動員能力。
有核幾大國作為全球幾大軍事強國,擁有完整的武器生產體系、資源產地、高素質人口,還不用花錢去維持昂貴又沒用的核武庫……
好虧啊……虧死了。(TG:虧大了,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嘿……)
虧啊!
虧死了!
非也,技術強大的有核流氓反而會大賺,其他流氓血虧;
首先
戰略武器和常規武器的戰爭邏輯正相反;
常規武器:進攻性的是矛,防禦性的是盾;
戰略武器:防禦性的是矛,進攻性的是盾;
即,洲際反導是矛,核彈才是盾;
其次
有核流氓分兩種,有錢有技術的,沒錢硬撐的;
1,為啥是反的;
邏輯1,戰略武器是為了不想使用才造的,常規武器是為了想使用才造的;
(網民天天核平核平的僅是口舌之快,真正掌握核按鈕的人比世界上99.99%的人日子過得都好,他們才不想核平呢)
邏輯2,常規武器使用戰場離自己基地越近越牛B,後勤加成;
戰略武器使用戰場離自己基地越遠越牛B,戰場近了基本用不了;
(沒人會在自己國土上使用核武器,洲際反導系統移回自家也基本沒用了;這就是當年我們要全民移民蘇聯的邏輯,也是美國拚命把反導系統前置的邏輯)
邏輯3,常規武器,主要體現的是一個國家的技術、經濟;而戰略武器更多的是體現一個國家的意志;
技術經濟發達的國家往往民眾意志較弱(沒人會放著好日子不過),後起「流氓國家」民眾意志較強(光腳不怕穿鞋的,在窮得有條打狗棍);
(所以歷史上,有志崛起的國家,首選核戰略;另一個角度,對科技經濟全面領先的國家,核武是一種削弱,沒有核武,美蘇等會分到比現實中更大的蛋糕)
2,都是流氓為啥不平等
戰略武器是發展的,上個世紀,戰略武器只有核彈及其配套投送工具;但到了本世紀,戰略武器有多了一種,叫洲際反導系統;
邏輯3說戰略武器更看重國家意志,那是指核彈,洲際反導系統可是看實實在在的技術經濟實力的,即天平又向大流氓傾斜了;
「如果核武器一直不用,有一天反導技術發展到100%攔截率了,有核流氓們豈不是虧大了?」這句話翻譯過來就是
「如果核盾一直生鏽,有一天反導矛發展到100%穿透率了,有核盾流氓們豈不是虧大了?」
結論在開頭;
不多說了,天佑中華,無論是60年代,還是新世紀,不怪人說專門開走末班車,上班車5人,這班車就倆人了。
——————
有朋友反應有點啰嗦,確實啰嗦些,解釋一下;
其實這個回答的思想,早再韓國薩德問題的時候就構思好了,主要是駁斥「薩德是防禦武器,中國反應過激」這種言論用的;
所以有必要邏輯清晰,把話講透徹。
若僅回答題主的問題,簡而言之反核技術肯定首發有核大流氓,結果無非是拔掉有核小流氓的救命稻草;或者像高票那樣舉幾個具體的國際關係例子也很有說服力。
不過我這堆文字可以形成一個觀點,以後再有類似反導,反戰略核潛艇技術引發爭論的時候,可以拿來就用。
你以為葉孤城和西門吹雪的劍不出鞘你就能打的過了?
人家打你還用得著武器了?
現階段讓小國擁有和流氓們叫板最快的辦法就是做核武器。
如果核武器失去他的威懾。。。。
除了那麼兩三個國家。
剩下的都屬於想怎麼玩弄就怎麼玩弄。
急眼了五大流氓的頭銜都救不了你
再說了,你有本事部署1000個反導彈頭我就有本事部署2000個核彈頭,不就是軍備競賽么,誰怕誰啊又不是沒發生過
或者再具體一下。
有一種可以以較低的消耗做到攔截導彈的系統,比如抗EMP獨立電力系統激光防禦網路。
鑒於藍星上有數的那麼幾個國家有這項技術的研發基礎。
基本上只要有一個弄出來了剩下的幾個國家其實也相差不會太多。
也就是維持幾年的領先,然後就該有的都有了。
到時候那就是有技術的嘴上MMP的說著,然後心裡就是尤莉亞100式了。
至於其他小國抽風了點出這種技術。。。。
你又不是瓦坎達,常規戰爭了解下。
米蘭鋼板甲已經可以抵禦一切刀劍的攻擊了,再配上一匹上好的戰馬和一個終身習武的貴族騎士,就是冷兵器時代最強大的單兵作戰單位。
但是,一個只訓練了兩個月的農民就能用手中的火器輕鬆殺死他。
而擁有大量的火器國家也是這些擁有最多貴族騎士的國家。
先說反導技術100%攔截率的事,現實中基本不可能發生。
這是因為攔截手段和突防手段都會隨著時代的進步而迅速發展。
舉個例子,六十年代的A-35M莫斯科反導系統,攔截的是技術水平相當低下的單彈頭ICBM,即使如此到了1979年戰備值班時的攔截能力也就1枚ICBM和6枚重點方向的潘興-2。
而現在美帝的反導系統看著嚇人,中段末端陸基海基一應俱全,但看看部署的數量就知道,這種反導體系只能防住伊朗朝鮮的那種初級ICBM,一旦上了MIRV、輕重誘餌、末端變軌技術,攔截率就要暴跌。
所以說,即使從未來來看,美國的反導體系對中國這種量級的核武庫(五常最小)都沒法保證100%攔截率,更別談保證相互摧毀(MAD)的俄羅斯了。
順帶一提,提高戰略核力量的突防能力有兩個基本思路,一個是通過MIRV提高總彈頭數從而增加突防數,還有一個是增加單彈頭的突防概率(比如中國現在搞的高超聲速飛行器,應用到ICBM彈頭上之後GBI就基本沒轍了)。
面對反導技術的發展,無論走哪一條路都能讓攔截率達不到100%。而一旦達不到100%就意味著核威懾有可能成立、雙方可以坐下來談一談了。
再來談談核威懾。
核威懾的基礎就是利用核武器突防後威力巨大的特點,達到令對手「所失大於所得」的目的,從而遏制對手的行為。
這裡涉及到一個「無法忍受的代價」的概念,而各國不同的核戰略,很大程度上就是出於對這個代價的理解不同。
美國認為要摧毀對手的25%人口與60%工業能力(麥克納馬拉標準)才能算作無法忍受,而中國認為考慮突防後打擊10-20個左右的北美大城市就夠了。所以美國對蘇聯一直保持著MAD規模的核武庫,而中國最低威懾核戰略指導下的核武庫就只有約250枚。
回到之前的話題來,如果反導技術不可能達到100%的攔截率,那麼只要根據你的核戰略性質,計算出保持威懾所需的核武庫大小就行了。在較高攔截率的情況下,可能美俄那種數千枚的核武庫也只有最低威懾的性質(當然在可預期的未來內這基本不可能發生)。即使在這種情形下,核武器的威懾作用也依然存在著。
所以說知乎的杠精真是多,這特么都多久之前的答案了,現在還有人來評論里杠。
懶得給某些人一個個普及常識了,這裡只說兩點。
1、某些杠精知道一個激光反導就開始杠,這隻能說明你閱讀能力有問題。
我舉ICBM從單彈頭到MIRV、輕重誘餌、末端機動,以及反導系統從大氣層內核爆到動能攔截彈的例子,無非是要說明,攔截能力和突防能力的增長是同步的,幾乎不存在攔截能力完全扼殺了突防手段、達到100%攔截率的這種情況。
離實用化還差幾條街的激光反導,一旦真正應用進行部署了,要面對的肯定也不是目前技術水平的突防手段。何況在突防彈頭上應用點反激光措施,很難嗎?
拿未來的技術得出一個碾壓現役裝備的結果,這種YY毫無意義。
此外,既然這個問題的假設都不可能實現了,我還按照這個100%攔截率答個鬼啊?
真空里的球形雞了解一下。
2、中國核武庫的具體數量,由於中國核戰略的不透明性,誰也不知道。
但對中國核武庫的估算結果也有靠譜和不靠譜的區別。
剛剛翻了一下2018年的核態勢審議報告,裡面把對中國核武庫的估算提高到了270枚,已經超過英國了。這個數量顯然滿足了最低威懾戰略的需求,又符合中國緩慢擴充核武庫的現況,可以說是比較靠譜的。
至於不靠譜的估算結果,我發張這周軍控課上拍的圖,你們自己感受一下。
這種蠢到連恨不得把中國核武庫規模誇大幾倍、好在核裁軍談判上佔便宜的美國佬都不信的結論,你乎軍版相信這玩意的人,從評論來看怕是還不在少數。
推薦閱讀:
※中國新型火箭炮射程可以達到300公里,一次投射2000噸彈藥?
※解放軍調整西藏地區部署?增加戰機和防空導彈部隊
※世界最強軍事防彈衣被AK-47狂擊40發後「安然無恙」?
※遼寧艦對中國之後形成各航母配合作戰有哪些意義?
※中國096戰略導彈核潛艇,一艘可毀滅一個中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