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聞|電子書為什麼不像是「自己的」?
近些年來,電子書變得越來越流行。與實體書相比,電子書不但價格便宜,也更環保且便於攜帶,人們可隨時隨地利用電子設備閱讀。不過,有關實體書和電子書的爭議也不少。比如,有不少人仍然更願意閱讀實體書,他們認為實體書的手感更好,也更容易沉浸在讀書的氛圍中。
根據亞利桑那大學的一項研究,儘管「千禧一代」給人以「隨時隨地技術控」的刻板印象,但年輕人中反而有很大一部分更願意閱讀實體書。該研究還發現,無論哪個年齡段的成年消費者,幾乎都認為電子書在所有權上與實體書不同,感覺「不像是自己買來的書」。亞利桑那大學研究消費者認知行為的副教授Sabrina Helm稱:「這裡涉及一個『心理所有權』的概念,它不一定與法律上的『所有權』或『使用權』有關,但與『我擁有什麼』的心理感受緊密相關。」
人們對心理所有權的意識受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是否覺得自己對所擁有的事物具有控制權;是否能夠用這一事物來定義自己;這一事物是否能夠讓自己在社會中有歸屬感。Helm稱:「就人們對某些產品或服務的重視程度來說,心理所有權非常重要。對數字產品而言,我們認為應該關注人們是如何獲得虛擬事物的所有權的——它可能只是儲存在計算機或設備中甚至是『雲』伺服器上的文件;它並不是實際的東西,更像是一種概念。」
在這項研究中,各個年齡段的參與者均表示,由於他們無法完全控制虛擬的電子書,因此對它的擁有感比對實體書要弱。也有人偏愛實體書的觸感和氣味,以及在書邊角上塗塗畫畫的美好記憶。更有許多參與者表示,電子書的體驗更像是租賃而不是購買。
當然,也有奉行極簡主義的人群更偏愛電子書,因為它們佔據的物理空間更少,也更容易保存和管理。並且,令人意外的是,反倒是年長的消費者更偏愛電子閱讀器,他們提到了有關電子書的一些年輕人可能不感興趣的優勢:比如輕便易攜、方便查找及獨特的放大文本的功能。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大健康領域相關問題,歡迎訪問:科學貓頭鷹 - 首頁;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科學貓頭鷹」與我們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
※kindle上可以看知乎嗎?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電子書就是人類進步的電梯
※電子書--《東周列國志》第七回
※[等著時光等著你] 全文在線免費閱讀
※kindle電子書免費下載的網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