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葯匣子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70~372

葯匣子丨堅持背誦100天《傷寒論》370~372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370)

解析

本條論述水停心下而致厥的證治。

傷寒見厥,有因寒、因熱,因痰實結於胸中等原因,但本條的手足厥冷同時伴有心下悸動,知其致厥的原因是水飲內停之故。因水停胃中,胃陽被水寒所抑,陰來搏陽,故心下悸動。陽氣被水飲阻遏,不能通達於四肢,陰陽氣不相順接,因而手足厥逆。證屬水停中焦,陽被陰抑,故其治當先用茯苓甘草湯以治其水。水飲去,則胃陽布,悸動止而手足自溫。若不先治其水,則水飲下漬胃腸,可導致下利的發生,即所謂「水漬人胃,必作利也」。由干下利則愈損其正氣,正虛又將加重水寒之勢而使病情惡化,故張仲景提出「宜先治水……卻治其厥」的法則。從諸多水飲病來看,雖以陽虛為本,水飲為標,但當以水證為主時,為防再虛其陽而罹生他患,故亦當先治其標。經驗證明,通過溫陽化飲利水的治療,使陽氣得以振奮伸發,羝證每可得到改善或解除。從這個意義上說,溫陽化水之法實寓有治本的積極作用在內。但也有的注家認為:先治有形之水,後治無形之寒,其說亦可參考。上條論胸中痰實,阻遏胸陽,使陽氣不能達於四末而致厥,當治以瓜蒂散吐之,實邪去,陽氣達,蔌逆隨之而解;本條論胃中停水,阻遏中陽,使陽氣不達於四末而致厥,當先治其水,後治其厥。而臨床當用茯苓甘草湯,俾水邪去,陽氣通,其厥也每能獲愈。

茯苓甘草湯方義,在太陽病篇第74條已述,此不贅述。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371)

麻黃升麻湯方:

麻黃二兩半,去節 升麻一兩一 當歸—兩一分 知母黃芩萎蕤各十八株石膏碎,綿裹白朮乾薑芍藥天門冬去心桂枝茯苓甘草炙,各六株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頃,令盡,汗出愈。

解析

本條論述寒熱錯雜,唾膿血泄利的證治。

傷寒六七口,本為邪氣內傳之時,但若表不解,則仍當解表。即使邪氣化熱入里,若尚未構成陽明胃家實證,也不能誤用攻下之法。今醫者用大下之法,故實屬誤治。誤下後,正氣受傷,上焦陽熱之邪內郁,因此寸脈沉而遲,尺部脈不起;陽虛氣抑,不達四末,陰陽氣不相順接,因而手足厥逆。陽熱郁於上,痹阻咽喉,灼傷絡脈,所以咽喉不利而吐膿血;誤下傷正,下焦有寒,因而泄利不止。此上熱下寒、氣陰兩虛,寒熱虛實雜揉之證。如治寒則遺熱,治熱則妨寒,治實則礙虛,補虛則助實,故「為難治」。而麻黃升麻湯實可清上溫下,發越陽郁,滋陰和陽,故用之最為適宜。

麻黃升麻湯用麻黃、升麻透發內陷的陽郁之邪,升麻兼以升舉下陷之陽氣;用黃芩、石膏,知母清肺胃在上之熱;用桂枝、乾薑以溫中通陽;用當歸、芍藥以養血和陰:用天冬、萎蕤以養陰生津、滋補陰液不足;白朮、茯苓、甘草健脾補中、交通上下之陰陽。本方宣發陽郁之邪,滋補牌胃之陰,溫養下後陽氣之虛。雖主治寒熱錯雜,但偏重於宣發升散,故以麻黃升麻為方名。

本方用藥的特點是:藥味多,以適應病愔之複雜;劑量小,以利於陽郁之發散。在藥味多,劑量輕的前提下,麻黃,升麻的劑量相對為大,從而突出了本方以宣發為主的治療作用。通過葯後的宣散汗出,不僅使內陷之邪得以外透,且使表裡上下之陽氣得以通達;陰陽水火能得以交通既濟,則使其病得愈。方後注云「汗出愈」,可見其重點乃在於透邪外出。

對於本方、歷代注家爭議頗多,有人認為非仲景方;亦有人認為此方沒有實用價值,當廢棄不用。從理論與實踐兩方面去分析,上述看法皆有不全面之處。因為《傷寒論》是一部完整的,充滿辯證思想的巨著,統觀全書篇與篇,節與節,條文與條文之間,無不首尾相接、前後呼應,有機相聯。尤其它的辨證論治的思想體系更具系統性與完整性。書中所載112方也都是實踐經驗的結晶,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絕非似是而非,有無兩可之屬。僅從其治療寒熱錯雜證來說,全書總結出了幾個大法:其中有烏梅丸的寒熱並用,重點在於酸斂收納之法;有黃連湯的寒熱井用,重點在於和中之法;下文即將提到的乾薑黃連黃芩人蔘湯的寒熱並用,重點偏於苦降之法;也包括麻黃升麻湯的寒熱並用,重點在於宣發之法。雖然各種方法如收、和、宣、降各有側重,但它們都是有效地治療寒熱錯雜證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將麻黃升麻湯廢棄,則其治法將是有降而無升,有收而無宣,這就破壞了《傷寒論》辨證論治體系的完整性,達是其一。唐代醫學大家孫思邈的千金萎蕤湯,從其方葯組成和治療作用看,與麻黃升麻湯有某些近似之處,或者說是從麻黃升麻湯發展演變而來,而千金萎蕤湯的治療作用及臨床療效,是被後世醫學所肯定的,因此麻黃升麻場也並非沒有價值,這是其二。第三,陳遜齋醫案載,用本方治李夢如於喉病兼下利而獲效。因此,無論在理論上或實踐上,本方的作用和值價都是不容置疑的。當然對本方還有待於我們在今後的臨床實踐中進一步研究與探討,使之得到更好的繼承和發揚。

仿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372)

解析

本條論述寒性下利的前驅證候。

傷寒四五日,多為邪氣傳里之時,若脾陽受傷,升降失常,則易出現虛寒下利之證,但在下利慾作之先,患者自覺腹中有氣從上而下抵至少腹,或聞漉漉有聲,此即「轉氣下趣少腹」之候。每當腹中之氣下行時,也常常伴見腹中疼痛。陽明病的胃家實證,因腸中有燥屎,亦可見腹中痛、轉失氣之證,但失氣雖下而燥屎卻不下;脾虛寒證腹中痛,而見轉飛下趣少腹,則於轉氣之後,必隨之而瀉利發作。其證一實一虛,迥然不同。

⊙版權聲明:本平台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文章來源於網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文編輯:樑上塵

⊙溫馨提醒: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僅供中醫思路參考。


推薦閱讀:

中醫火神派探討之二
略談國醫泰斗張錫純名方——逐風湯
鄙人抑鬱、亞健康的恢復過程。
博粹堂中醫館—中醫食療 1
中醫治療肝癌晚期的偏方

TAG:傷寒論 | 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