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育兒的槽點,多到讓你快爆掉?

隔代育兒的槽點,多到讓你快爆掉?

作者:貓貓君 摘自:崔玉濤的育學院

今天,想說說處理隔代育兒分歧這件事。

因為,我,最近,被一個,充滿負能量的閨蜜,吐槽,吐煩了——

她家孩子快一歲了,

這一年來,每次跟她聊天,都是三句話不離抱怨。

不是嘲笑婆婆愚蠢,就是嫌棄親媽固執。

總之,對於老人帶孩子就是各種看不慣。

要是提煉她現在生活的關鍵詞,可以濃縮為:心累、無解、槽點多……

上周她吐槽時,我終於憋不住問:你好好去說,她們也不聽嗎?

她咬牙:不聽,該怎麼做我真的說得很清楚了,就是不肯聽,總覺得自己對。

我分析:會不會是覺得你在挑毛病,那樣的話老人當然不愛聽。

她鬱悶:孩子看那樣我還誇她嗎?就是固執,而且我覺得那些道理,她們根本聽不懂。

我無奈:如果這樣,你辭職自己看唄,就太平了。

她白眼:那怎麼行,我不上班,靠他爸那點工資,等著喝西北風嗎?

我也翻白眼了……

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老人好像成了「科學育兒的敵人」,身邊好多姐妹說起家裡老人看孩子的方式,都嗤之以鼻;但說到解決辦法,又面面相覷。能做的就剩下在一起吐槽,蒼白又無力。

這個問題真的那麼無解嗎?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和稀罕姥姥的相處模式。

十分客觀地說,這一年半以來,雖然我們不能說每件事的意見都高度統一,但卻真的沒有因為什麼分歧而鬧得不愉快,更沒發生過讓我想吐槽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總結下我們和諧相處的原因,即使不能幫有困擾的姐妹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可至少能做個參考。

大體來講,在和幫你帶孩子的老人相處時,你最好努力做到下面這四點:

尊重為先

這句乍聽像是廢話。

但仔細想想,有多少抱怨家裡老人不會看孩子的年輕爹媽,是打心眼裡是尊重自己父母的?

怕是早在心理默默給他們貼了八百次「固執」「守舊」「落後」的標籤,帶著這種審視和批判的心態,去看老人帶孩子的行為,那當然發現的都是問題,怎麼看怎麼覺得不順眼。

大道理不用多講,單說看孩子有多累,大家心理都有譜。

一個五六十歲的老人,肯放棄每天遛彎喝茶會老友的時間來給你看孩子,即便方式方法再有問題,你最起碼要懂得心懷感激,尊重他的付出吧?

嘗試理解

這句還是廢話,但也很難做到。

育兒觀念出現分歧的時候,年輕人最膩歪聽的一句話,恐怕非「你就是這麼被我養大的」莫屬,這簡直就是在倚老賣老、強詞奪理嘛,如此頑固不化、因循守舊,簡直不可理喻!

但你有沒有想過,也許你真的就是被這麼養大的,不僅是你,當時所有的孩子都是這麼被養大的。所以從某個角度來講,老人沒有錯,他只是在堅持自己認為對的東西,並且據理力爭而已。

那為啥,現在老方法行不通了呢?

答案很簡單:時代進步了,很多方式就需要相應的調整,當年那種環境下,那麼養是沒毛病的,現在這種環境下,咱們換個方法會更好。

所以你要理解,老人在育兒時並不是故意挑錯的路走,只不過是當年走過的那條曾經對的路,現在不適合了,所以你不該嘲笑和指責他,只需要建議他換條路走就好。

學會溝通

有了尊重和理解之後,才能做到這點,帶著情緒,誰也沒法好好說話。

如果你從心底就帶著一種輕視的心態去看老人的做法,那在說出問題的時候,自然也難擺脫類似「我去,您這麼大歲數,連這都不知道?」「告訴您怎麼做,照做就好,反正深奧的原理您也聽不懂」和「您這麼養孩子簡直是害人,必須按我說的做」的心態。

心態不正,氣勢上自然會咄咄逼人和略帶輕蔑。那麼試問如果你是老人,和兒女交流時會有什麼感受?反正如果將來有一天,稀罕這麼跟我說話,我肯定會想:

  • 你剛養了多久孩子,憑什麼這麼一竿子打死我的所有經驗?
  • 我就是這麼帶大的你,現在你反過來指責我,誰能證明你是對的?
  • 我辛苦養了你這麼多年,到頭來在你眼裡竟然成了個傻子,你開始看不起我了?

誰都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你有這個需求,老人也有。

所以溝通時,千萬記得,要讓老人感覺到:你並沒有蔑視他的做法,更沒有指責他的當年,他能那樣把你養大,就說明這個方法在當時沒問題,只不過現在時代發展了,大家發現了更好的方式,既然我們都愛孩子想給他最好的,那麼一起來試試新方式又何妨?

難得糊塗

在出現分歧的時候,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是很重要的。

科學的育兒知識,應該是幫助你更好地照顧孩子的理論基礎,而不應該成為焦慮的根源。

孟子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這個道理在處理育兒問題上也適用。

並不是說科學育兒知識不該學,「散養」更好,而是說,學習科學知識的時候,應該更求慎解,真的讓自己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這樣你在把握一些事的時候,尺度才能更靈活、不教條。知道哪些原則必須堅持,哪些事雖然不妥,但結合實際情況一看,不較真也是可以的,這樣自然就能避免不少爭端。

說到這,給大家講個例子吧——

稀罕剛滿11個月的時候,姥姥突然給做了碗雞蛋羹。

起初,我內心是拒絕的,因為我們之前說過,孩子一歲以前不建議添加蛋清。

不過雞蛋羹已經擺在稀罕面前了,如果我強行攔著不讓吃,再給姥姥上一課,肯定不妥。

於是,我在心裡快速盤算:不建議過早添加蛋清,主要是擔心孩子出現過敏的問題,稀罕從小就吃配方粉,早就接觸過牛奶蛋白,既然牛奶不過敏,雞蛋風險應該也小很多,而且之前添加各種食材,包括雞蛋黃都沒事。那麼……吃就吃吧!

經過那一番掂量之後,我閉上了嘴沒說話,任稀罕高興地吃光了蛋羹,姥姥見勞動成果這麼受歡迎,也很開心。一件本來可能引發爭端的事,就這麼皆大歡喜地過去了。

說這件事是想告訴大家:橙子的建議無疑是有科學道理的,但是否要完全照章執行,得在弄明白了所以然之後,看實際情況來定。

如果說,姥姥沒做這碗雞蛋羹,那麼我肯定會等到稀罕滿一歲後再讓她嘗蛋清的滋味,不會提前冒風險;如果說,稀罕一直吃母乳沒接觸過配方粉,或者之前添加某種食材時,有過過敏的癥狀,那麼我肯定也會和姥姥商量先暫時不要吃。

但現實是,這些情況都木有,那麼就不妨做出妥協,別教條地死命守著「滿一歲才能吃蛋清」這個原則不肯鬆口,一定要搬出「專家說的」來懟老人,搞得家裡雞犬不寧。

有人說,你這是和自己親媽,怎麼都好商量,我家可是奶奶看!

嗯,擔心有理,不過別急,我也搜羅來了一些案例~

為了世界和平,今天咱們匿名哈——

案例一

奶奶一直幫我把女兒帶到上幼兒園,育兒分歧幾乎每天都有。

印象最深的是女兒一歲半如廁訓練時,我給她買了個很可愛的小馬桶,女兒起初覺得很新奇,不管有沒有尿意,都會坐上去嘗試,如廁訓練的開端還算順利。

但是沒幾天,女兒對小馬桶的新鮮感沒了,開始尿褲子,奶奶忍不住批評她:「怎麼又尿褲子啦?」「這麼大還尿褲子,羞羞!」「下次再尿褲子,奶奶就要打屁股了哈」……

聽了這些我心裡特不爽,因為我很清楚的知道,女兒自尊心極強,批評若用錯方法和力度,一定會起反效果。果不其然,在奶奶的威逼利誘下,女兒的情況不但沒好轉,反而更嚴重了——尿濕了故意不說,還成心拉在褲子里。

有一天,奶奶又要批評女兒尿褲子,我實在忍不住了,告訴她這麼大的孩子出問題時最好冷處理,否則等於在強化缺點,而且如廁訓練出現反覆很正常,慢慢等她學會控制憋尿就好了。

結果奶奶立刻就怒了,說:「孩子做錯事還不能說了?你們懂你們管,我不管了行吧!」然後把門一摔,就「離家出走」了。我開始覺得這老太太簡直不講理啊,後來平靜點之後,仔細想想自己剛才說的話,確實特像在指責她。雖然我立場沒錯,講的道理也是對的,但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太太,當著孫女兒被兒媳婦這麼教育,面子上肯定掛不住。

覺悟之後,我就趕緊挽回,先微信語音跟奶奶道歉,又把點點橙上關於孩子如廁訓練的文章發給她,還詳細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舊的教育理念有哪些問題,女兒的性格要怎麼教才能有效果等等……

結果微信上說了一堆,奶奶都沒搭理我,我正鬱悶,她提著一兜子菜回來了,還買了個我喜歡吃的烤雞腿兒,假裝不經意地把雞腿扔桌子上,就鑽進廚房地給她孫女準備晚飯去了。

後來,女兒繼續尿褲子,但是她奶奶再也沒批評過她,都是默默地幫她把褲子換了,要是女兒成功用了馬桶,她還會認真誇她,雖然說的也就是「我孫女最棒」這種浮誇的話,但對於一個老太太來說,已經不易了。

其實,我想說,雖然大多時候奶奶都無法接受現在帶娃的方法和教育理念,但只要耐心的好好跟她講,她也能明白過去的做法有哪些問題,即使不能百分之百做到我們想要的「科學育兒」,但也會儘可能避免自己的方式方法帶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我覺得,所謂的「育兒分歧」不過是我們和老人愛孩子的方式不同而已,想通這點,看見奶奶做法欠妥的時候,就沒什麼好鬱悶的了,好好說清楚,就行了。

案例二

我家是奶奶看,其實總體上來說,我和奶奶的育兒理念還是基本上一致的,從閨女出生到現在快1歲半了,出現分歧的事情也主要集中在把屎把尿、穿開襠褲,以及不管生什麼病都要吃藥,我一個一個說。

關於把屎把尿,真正算起來,到現在為止,閨女被把的次數兩個手就可以數過來,這麼說,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閨女大概3個月左右,夏天最熱的時候,奶奶第一次給她把尿。她非常抗拒,應該是從小沒有習慣,所以抵觸情緒很強烈,第一次把尿就這麼失敗了。後來,奶奶也還是會偶爾把尿,但是只要閨女反抗,奶奶就會作罷。所以,雖然我內心是拒絕的,但是既然事情也並沒有向更壞的方向發展,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了。

再說穿開襠褲的問題,其實這個也不算分歧,因為對於外穿的褲子,我和奶奶從來都不會給她穿開襠褲,內穿的秋褲,奶奶為了換紙尿褲方便,會給她特意剪開,但也基本上不會直接穿著開襠的秋褲出門。夏天的時候,天氣特別熱,奶奶會直接給閨女穿裙子,不穿紙尿褲,當然,這也僅限於在家裡,而且爺爺不在家的時候,出門還是會給她穿上紙尿褲。所以,繼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最後說吃藥的問題。因為我和閨女爹在外地上班,每周末會回家看閨女,雖然回家次數比較頻繁,但大部分時間還是奶奶一個人在帶,尤其是閨女生病的時候,奶奶的擔心和焦慮遠比在我們要嚴重得多。去年閨女突然高燒,奶奶告訴我之後,我就懷疑是幼兒急疹,也跟奶奶說了一般來說幼兒急疹是病毒性的,不需要用藥。但是和吃藥相比,這並不能緩解奶奶的內心的焦慮,所以在奶奶跟我說了帶閨女去看了醫生,家裡診所醫生給開了葯之後,我還是沒有強硬地阻止奶奶給閨女喂葯。因為我覺得,幼兒急疹最重要得是降溫和耐心等待,並且在這個葯並不會給閨女的身體帶來更加嚴重的損壞,還能讓奶奶稍微放鬆一些,也不算是一件壞事。而且,遠在異地的我,非要強迫一個六十多歲獨自看孩子的老太太保持淡定,不許給孩子吃藥,就看著她燒,換位思考一下,也是有點不近人情。

因此總體上來說,我和奶奶的育兒分歧並不多,而且如果我覺得奶奶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太好的時候,我會直接跟奶奶說出來,奶奶覺得對,會去修正自己的育兒方法,這種前衛、開明的育兒態度,我還是很驚喜的。

案例三

我家看娃主力是爺爺奶奶,憑心而論,雖然奶奶是個很強勢的人,但是尊重科學,肯聽我說的育兒知識,再加上她自己也從各種公眾號上主動學習,所以在育兒理念上基本一致。

要說最大的分歧,那基本就是衛生問題了,我覺得無論大人小孩冬天都沒有必要天天洗澡嘛,不然皮膚很乾,奶奶覺得那可不行,洗洗多舒服呀!所以我們一家三口都被要求無論秋冬春夏,進門第一件事就是——洗澡!

雖然有時候我覺得孩子的乾性濕疹與洗澡太勤有關,但是我慫,我不敢說,就默默地勤給孩子抹油吧,油糊厚一點兒果然好很多了,所以對於洗澡導致乾性濕疹這個事兒,反正能有別的解決辦法,何必非得擰巴著來呢。

所以總的來說,我們家在育兒的道路上一直都是求同存異,偶爾的小摩擦我就默默在心裡吐槽兩句吧(實在不過癮就用口型,就是憋出聲)!

其實我理解老人很難改變固有思想,關鍵在於溝通方式,沒必要硬碰硬地頂著來;或者,如果無傷大雅,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養孩子也不能太教條不是?孩子又不是機器。

我最想表達的就是:不管誰家,帶娃主力軍都是最辛苦的,真的讓我們自己這樣日復一日帶孩子,恐怕我們都受不了這苦,更何況他們年齡那麼大,身體還有很多不適。老人要不是心疼我們,憑啥付出這樣的辛苦呢?他們肯定不是指望著咱們表達感謝,他們更希望得到的是兒孫的陪伴和生活上的關心,而不是天天像視察工作一樣的拷問和一句句生硬的指責。

嗯,其實說了這麼多,在面對育兒分歧時,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

心存尊敬與感激,懂得理解別教條,換位思考勤溝通。

不過我也知道,大道理說來簡單,具體到每個家庭,情況千差萬別,改善起來可能會很難。

  • 也許你家的老人特彆強勢,讓你覺得難以交流;
  • 也許你家的分歧十分嚴重,讓你覺得無法緩和;
  • 也許你家的氣氛無比尷尬,讓你覺得很難改變……

但是你得明白,遇到問題總是需要解決的,吐槽、抱怨除了讓你心情陰鬱之外沒有任何作用,你必須找到那個突破口來改變現狀。

育兒過程中和老人產生了分歧,問題絕不會只出在一方身上——當然,並不是說你的理論或觀點錯了,也許你是沒找對溝通的方法、或者需要調整交流的思路。

至於具體改變的方式,真的需要自己摸索,也要有心裡準備,它不可能在一朝一夕間就見功效。但至少需要你行動起來,從自己的心態開始,積極地嘗試改變。

叨叨完了,下面的時間交給大家。

說說你在隔代育兒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分歧,又是怎麼解決的吧?

別吐槽,在處理分歧這件事上,我們不需要負能量,我們要找的,是解決辦法。

關注【點點橙】公眾號學習早教育兒小知識

----------------------------------------------

點點橙丨會早教的玩具盒


推薦閱讀:

幼兒園小班育兒知識
母乳日,為什麼讓媽媽們到廁所里給小寶寶餵奶?
輔食中,這些食物應避免添加
存錢黑洞夫婦和碎鈔機寶寶一家,如何優雅生活不吃土?
漲姿勢!不孕不育竟然可以通過這些措施預防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