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分享會 | 不做管束者,做給予孩子愛和自由的陪伴者

讀書分享會 | 不做管束者,做給予孩子愛和自由的陪伴者

「父母不僅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物質環境,更要陪伴好孩子,與孩子做朋友。」

——虎彩印藝董事長陳成穩

「如果兒童要創造自己,他必須生活在愛和自由中,他必須擁有時間、空間,必須擁有愛的照顧和支持,這樣,他才擁有創造自己的機會,讓他成為他自己。」

——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愛和自由》

養育孩子,陪伴孩子成長,要給孩子愛與自由,讓孩子成長為心裡有力量、有強大自我、有卓越創造力的人。

但是父母們給予孩子的愛和自由的方式,是孩子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嗎?怎樣愛孩子,為孩子創造一個他們理解的自由成長空間?

父母們怎樣去愛孩子?

這似乎是個很傻很白痴的 問題。作為父母怎麼會不知道如何去愛孩子呢?

「你會說:『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呢?我給他吃、穿,養他,我心裡愛他。』但是,你每天在埋怨他、責備他、訓斥他,70% 的語言都是否定的語言。

你當著別人的面訓斥他,你甚至在大街上踢了他一腳。家裡來人時,你當著孩子的面告訴客人孩子的缺點,你不斷地以一個成人的角度誤解孩子等,這些都不是愛。」

這種苛刻的「愛」,孩子接收不到,也就無法在父母身上尋找到可依靠的安全感,長大後,往往因得不到愛而無安全感帶來情緒和精神上的不安和焦慮。

先學會「懂得如何去愛」

「『我們從不相信也不知道,胎兒在母體中形成的那一瞬間,他內在就有一樣東西,那東西將在兒童一出生就指導兒童如何發展,指導兒童去抓什麼、摸什麼。』這被稱為『精神胚胎』。」

如何學會愛孩子,父母必須先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精神的建構過程,用愛的行為和態度來對待和理解孩子。

而真正會愛孩子的父母,他的孩子在各方面發展都非常出色。比如孩子對父母的依戀程度比較小、獨立性強、思維開闊、自信、記憶力好、解決問題能力強,同時讓孩子快樂無比。

請給他獨立成長的空間

「我們太愛孩子了,所以幫孩子做了。」 在孩子嚷嚷著要自己動手吃飯時,父母覺得孩子會把餐桌弄得又臟又亂、吃得也慢,索性就喂他吃;孩子要自己動手系鞋帶時,父母也覺得他會做不好,不如直接為孩子了事。可是,父母又總在呵斥孩子這也不會,那也不會。

在孩子最喜歡自己動手做事的年齡,父母總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幫助」孩子,剝奪了孩子自我成長的權利,導致孩子形成依賴,失去自我成長的空間,也就失去了獨立個性的發展,失去了創造自己的機會。

我們能做的,就是給予孩子成長的機會,允許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長、發展,而不是按照我們既定的經驗去約束和控制。

讓孩子在「愛」中走向獨立

「兒童一切生活的基礎和對未來的認識及其行為幾乎都是歸結於早期教育,而早期教育的愛是孩子的人格、心智、道德等各方面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礎。

因此,我認為愛的問題是兒童各方面成長的一個背景。好比植物有陽光和土壤一樣,愛就是兒童成長的土壤。」

愛是孩子獨立的前提,獨立是孩子被愛的結果。愛也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能給予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

我們在世上走一遭,經過自己是孩子的時期,也會經歷升級為父母的人生階段。如何成為更好的父母,「愛」就同我們掌握的一門教養孩子的藝術,需要學習、吸收、內化並實施。

父母怎樣營造孩子自由成長的空間?

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發展潛力的自由,充分認知的自由。

有這種自由,孩子才能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規律,才能夠去認識、去認知。是不是這種自由是絕對的?是不是應該有一定規矩進行約束?是不是還應該有個紀律?這與愛孩子是不是矛盾的?

常聽到父母說:「這孩子真不聽話」、「這孩子脾氣犟得很」,父母說的總不聽,父母要求的做不到,這些都是孩子擁有獨立意識的表現,是他必經的成長過程。

事實上我們的生活環境,有一定的生活準則。當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是非常願意遵守規則的。父母需要在理解孩子中,讓孩子自由成長。

給孩子充分認知的自由

  • 自由地活動身體,來代替應該如何活動;
  • 自由地看和聽,來代替應該如何看、如何聽;
  • 自由地說出所感和所想,來代替應該如何說;
  • 自由地表達情緒,來代替被壓抑;
  • 自由地感覺所感的,來代替應該感到的;
  • 自由地要求想要的,來代替總是等待對方允許。

我們要去相信,孩子一生下來其實就含有巨大的精神能量,他將按照自己的軌跡去內化自己,而父母要做的,其實就是給予充分的「愛和自由」。

泰戈爾《流螢集》中:「讓我的愛,像陽光一樣包圍你,而又給你光輝燦爛的自由。」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父母為他鋪好道路,他最需要的,可能是真實地和父母一起生活,能夠自己動手吃飯、自己動手穿衣、自己去探索學習、自己去完成想法……這樣的孩子,才能在父母「愛」的關懷下,獨立成長,獲得真正的自由,創造自己,讓孩子成為想成為的那個人。

「有了自由,孩子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因為有興趣,他就會反覆做,就變得專註;在長久的專註中,他逐漸感知並把握了事物的規律,把握了事物的規律,他就願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給孩子學習的自由

「一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著知識,卻可能離幸福很遠。」

孩子背古詩詞學奧數、學各種樂器舞蹈,很可能是家長把教育片面地理解為傳授書本知識。孩子在不理解事物邏輯的年紀,被拔苗助長的教育、非正常的成長,這很容易導致孩子在長大後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自我迷失。

生命的頭 6 年對孩子來說如黃金般貴重。掌握知識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掌握學習知識的方法。

很多父母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內背會了幾十首甚至幾百首詩詞,以為這是在開發孩子的智力。殊不知詩詞中表達的情境屬於成人的世界,孩子未必理解,對孩子來說,只是死記硬背記住一些專用詞語和簡單技巧,並沒有發現它的內在規律和思想。

「幼兒期學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兒童自己發展自己的心智、生命、認知能力、認知技巧,這是最重要的。」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讀書會 | 愛和自由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