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重要文獻選輯及註記(一)《宜興紫砂壺藝概要》顧景舟
來自專欄紫砂·清涼雜記
最近我反覆閱讀顧景舟大師生前所著之9篇論文,雖然用白話書文寫,但仍然感覺部分內容晦澀難懂。加上手頭有部分其他大師、名人所著之老書、手抄頁、老舊雜誌專欄等等,關於紫砂,這種類型的文字並不多,且難以尋找搜集。在閱讀之餘,隨手寫了些書摘、註記,再看網上資料,少有完整,心想何不幹脆統統記錄下來。畢竟縱觀現代紫砂需求和供給爆炸性增長之餘,許多商家或牽強附會、或自行杜撰之言論,皆不經推敲、荼毒無窮,如此一來也算為知友們小到選購、鑒賞愛壺,大到了解歷史、產業,提供了一點材料依據。
顧老為人之涵養、藝術之高度已無需多言,閱他的文章,猶如與他對話:同真正的泰斗談說紫砂的本來面目,聽他理趣超遠、字字珠璣、侃侃而談,在富有時代感的文字中了解他的身處之境,一窺他內心豐富繁華、多姿多彩的藝術世界,相信這是大多數紫砂愛好者夢寐以求的。也如高振宇老師所言,「傳統值得細細咀嚼」——讀文即咀嚼。但我的咀嚼,非常片面,不敢正本清源,且愧知識短淺,誠恐貽笑大方。聊作分享,以供參考。
《宜興紫砂壺藝概要》 作者 顧景舟
宜興的陶器,久負盛名。眾多陶器中,以紫砂製品最為突出。因為就以紫砂泥而論,除「陶都」鼎、蜀山開採出土外,其他地方雖也有產,但以泥質而論,並非真正的紫砂泥,所以都只能翹首以望:「只此一家,並無分店。」「陶都」紫砂是得天獨厚的。
以獨具而稀有的紫砂泥,歷代名人的精湛技藝,製作出日益精巧的壺、瓶、碟、杯,特別是茶壺(式樣多種,各有特色),朴雅大方,豐富多彩;鑒賞時,心悅神怡,雅俗共賞,一壺在手,愛不忍釋。它的實用功能,也是別緻的:泡茶沏以開水時,冬不易冷,夏不炙手。因而不僅祖國人民珍視它,而且吸引著世界上不少國際鑒賞家,視為瑰寶。
由於紫砂茶具名聞中外,現在一些已列為太湖旅遊區的開發城市(便中遊覽「三洞」)。這樣更招徠外賓、歸僑到「陶都」選購紫砂產品,特別是茶具到花盆、花瓶和各種陳設文玩等。為了多掙外匯,支援國家的四化建設,使我們現有紫砂壺藝的製作水平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同時對文獻上的資料精細探討,將不無意義。
全拉瑞注,下同:富有畫面感的文字,濃重的八十年代氣息。值得注意的是八十年代初紫砂的發展契機。
一、紫砂壺藝的製作淵源
紫砂壺的起源,一般只上溯到明代正德年間,說是宜興湖?的金沙寺的和尚就能熟練地製作缸瓮一類用具。當時學使(科舉時代主持考試選拔人才的官員)吳頤山(宜興人)讀書寺中,他的侍童供春空閑時也跟著和尚淘土、捏坯,學做陶器。這樣一般就認為金沙寺僧和供春是紫砂壺的創始者。但是從1976年宜興鼎蜀鎮之間的蠡墅羊角山古窯址中發現大量早期紫砂器廢品的堆積層中,以壺為主,大量的壺嘴、壺身、壺把和壺蓋,特別是部分壺嘴上的捏塑龍頭的裝飾,與宋代流行於南方的龍虎瓶的捏塑手法完全一致。殘器復原後,一般壺的容積較大。壺的形式有提梁式和短把式 ,胎質較粗,製作也不夠精細,一般只能作煮水、煎茶之用,並非泡茶或几案山高的陳設用具,這完全符合宋代茶事的實際。關於喝茶用紫砂壺的記述,最早才見於北宋名家詩文中。這些記述,正好給羊角山出土的早起紫砂壺做了註腳,所以紫砂壺應該始於北宋是毫無疑問的。
表明了顧老對於「供春」的態度——到底是不是紫砂始祖,存在疑問。
二、紫砂茶具技藝的演進
為此,進一步研究宜興紫砂技藝的演變,即饒有興趣,也有必要。
過去許多著述中載有金沙寺僧、供春輩的製作技法,明顯的說明當時的製作技術是簡單、粗糙的。而且各家所技術的這些製作方法,在清代早期尚無實物可供考證,所以也無從否認當時是這樣的造型。
1966年4月,在南京中華門外馬家山油坊橋發掘的吳經墓中(明嘉靖十二年墓葬)出土紫砂提梁壺一件,是極為珍貴卻有年代可考的古砂器。吳經系明代嘉靖年間的司禮太監。他的墓中這件殉葬砂壺,純系紫砂胎質,而且造型正規,上有缸壇釉淚,從製作手法上揣摩,與宜興羊角山宋窯的殘器拼復件對比,完全一脈相承。
「吳經提梁」的出土是紫砂歷史研究的里程碑。
早期紫砂壺的製作技藝,從宋代延續至明正德、嘉靖、萬曆年間(約12世紀至17世紀),隨著當時品茶、論茶之風盛行,砂藝風格有了極大變化,從煮茶大壺轉化成為几案文玩式的小壺了。這與當時社會上文人雅士在茶事上所講求的最泡茶法,從實用功能的需要出發,使技藝上有著很大的改革和發展,這也促進了紫砂技藝的空前繁榮。
金沙寺僧、供春以及董翰、趙梁、元暢、時鵬多人的制壺方法,僅見於文獻,無實物可據,今且不論。現就嘉靖至萬曆年間的「三大家」(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而論,尤其是時大彬,他真不愧為紫砂工藝史上赫赫有名的巨匠。他的制壺技法一改早期研木為模的製法,完全改用槌片、圍圈、打身筒的成型法和泥片鑲接成型法,這不能不說是紫砂技藝上的飛躍。南京、上海、揚州三處博物館珍藏時大彬茶壺,有著不同的形式和格調,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加以鑒賞:①時壺所採用紫砂料,精選純凈,加工細緻,一改早期砂器類似缸壇原料的粗氣。②重視砂泥原料色澤的調配,講究器物燒成後的表面潤澤效果。因之,在幼細的粉料中摻進較粗大均勻的顆粒,即所謂「或雜以砂鋼土」,這就顯得朴雅、堅栗,妙不可思。③改進了燒成工藝,將製成品用匣缽套裝入窯,使燒成後火候得當、色澤純正,也免沾缸壇釉淚。《陽羨名陶錄》說的「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並不誇張。總之,在器皿造型藝術上的造詣和技巧手法上的熟練,形成了他個人的獨特風格。這個時期,既是砂藝的繁榮時期,也是技藝上的成熟階段。時大彬在紫砂技藝上是有傑出成就的,同時也是他父親時鵬等四名家和他的同輩李茂林,以及時鵬的徒弟李仲芳、徐友泉、歐正春、邵文金、邵文銀、蔣伯荂、陳用卿、閔魯生、陳光甫、陳仲美、沈君用等人的集體勞動和智慧的結品。數十年中崛起的這樣一支砂藝名人隊伍,各擅所長,爭奇鬥豔,反映著諸家風格特色,匯成了豐富多姿的砂藝所特有的地方風格和卓越的民族形式,從而馳譽退跡。
肯定了時大彬對於紫砂工藝發展的貢獻:木模改拍身筒、泥料沖砂嘗試、匣缽進窯燒制。
明代天啟、崇演以至清代初期,砂藝名手有項聖思、惠孟臣、陳子畦、陳和雲等。南京博物院收藏項聖思桃杯,其製作技巧之精細,形象之完美,結構之纖密,在古今陶瓷工藝技巧中,嘆為觀止,可說是砂器瑰寶。其中惠孟臣專制小壺,精薄輕巧,是另一種絕技,也曾名噪一時。清代初期名家,當推康熙晚期和雍乾年間的陳鳴遠為佼佼者,其餘有葭軒、鄭寧侯以至王南林、邵玉亭、邵旭茂、陳蔭千等。至此,砂藝風格又有了很大轉變。從各家傳器觀察,在明代形式下的簡練朴雅已漸趨纖靡繁縛,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陳鳴遠和邵玉亭。往往在一件作品的裝飾紋樣,所用手法,能纖細如毫髮。陳鳴遠的作品,更多的是蔬果樹樁等形象化的文玩。其他如許龍文,專長花樣圖案造型,如菱花、菊花、葵式等幾何形圖案,其線條的處理,技法上的乾脆利索,自成流派。
項聖思桃杯是「第一件」花器,孟臣是明末清初人。此時,花器、筋紋器開始出現。
嘉慶、道光年間,制壺名手有楊彭年、邵二泉、邵友蘭、潘緘雄等。縱觀這一時期的傳器,當首推陳曼生和楊彭年二人合作的砂壺最負盛名,世稱「曼生壺」:彭年制壺,曼生書刻。陳擅長金石書畫,為一代名士,所以他倆合作就成為「壺隨字貴,字依壺傳」,確非虛語。但就壺藝而論,友蘭、緘雄的技藝,當位列彭年之右,惟彭年與曼生之優相契遇,相得益彰。
顧老認為楊彭年的壺藝並不是太好,「壺隨字貴,字依壺傳」。
道光、咸豐年間,有一位非常傑出的砂藝名手邵大亨。他雖不見記述,而在當時當地卻赫赫有名。他於太平天國期間,流傳作品較多,經我數十年的揣摩,覺得他的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之大成,刷一代纖巧靡繁之風。從他選泥的精鍊,造型上審美之奧邃,創作形式上的完美,技藝的高超,博得一時傳頌,盛譽之高,大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之慨。因之,到了同治、光緒年間,都把他的式樣作藍本,競相摹制,致贗偽充濫,即使是贗品,也有較佳者,但兩者相比較,卻不能望其項背。
邵大亨是顧老的「偶像」,另外也提醒大家,仿大亨的贗品很多,收藏難度大。
光緒年間的制壺能手,首屈一指的要數黃玉麟。他善制掇球、魚化龍、供春諸式。縣誌所載,稱其作品「瑩潔圓湛,精巧而不失古意」。黃氏曾受聘吳縣吳大澂門下。大澂富於收藏,玉麟有機會看到彝鼎及古陶器,致藝日進,名氣益高。這裡要旁及一個問題,就是玉麟所制供春壺,大半個世紀以來,引起中外砂藝愛好者莫大的軒輊,弄得好事者穿鑿附會,大做文章,至混淆視聽,以訛傳訛。關於此案,容後商榷之。
對於黃玉麟,顧老的評價很高。但也指出黃玉麟所制之供春壺並無堅實依據。
當時其他作家,則有邵友廷、邵赦大、陳綬馥、邵湘甫、邵雲甫、蔣萬豐等。20世紀初的辛亥革命時期,較好的作家有程壽珍、陳光明、俞國良、范大生等,這裡就不一一論述了。
三、登上了新的高峰
宜興紫砂陶器從明代中期,上溯到北宋的一個長時期中,窯業中的日用陶器類族,逐漸分櫱成單獨的行業體系。區域分布:蜀山、上袁、中袁、潛洛等地大量生產紫砂壺和紫砂花盆等產品。而在明代正德以後,始有几案文玩式的茶壺、花盆和瓶、鼎等藝術精品。歷來紫砂行業的從業人員不下數千人,產品暢銷全國以至遠銷海外。它的技藝也隨著普遍地提高。從砂泥原料的開採,到生產工藝的設備和流程,窯座和工具的改良和改革,都從簡單而逐步臻於完善;陶瓷的科研、釉彩、色料、裝飾的創新也不斷向前發展。當然,由於社會政治和經濟的變革,紫砂陶也出現過一些波浪式的曲折,但它本身的工藝,還是向前發展的。歷代一些紫砂壺名藝人的出現和技藝上的出色成就,它根據當時社會政治經濟的不同和人們的生活需求而反映出各個時期的風格和特色。至於一代作品的藝術素質和文化修養,以及當時社會交往中的客觀影響而定,一個時期有沒有出現高超的藝術作品,這也和書畫等藝術一樣,是無法言喻的。在某一代沒有出現突出的藝術能手,不等於整個砂藝行業沒有前進。這都有事實可作證明。
從19世紀至本世紀的30年代,紫砂陶器在國際市場上暢銷,空前旺盛,它數次參加國際博覽會展出,也曾得到過很高的評價。
新中國成立以來,紫砂陶也是世界許多國家中經濟貿易和文化藝術交流的一個重要門類。國內、國際都有專門研究、學術會議和展覽活動。這樣促使紫砂陶藝更蓬勃地發展起來。砂藝隊伍也欣欣向榮,近代名手有裴石民、朱可心、王寅春、吳雲根、馮桂林、儲銘、汪寶根、李寶珍、蔣蓉、顧景舟輩和陶刻藝人陳少亭、任淦庭等。1955年以後,又通過帶徒傳藝,專校培訓,成長了徐秀棠、高海庚、徐漢棠、汪寅仙、沈蘧華、李碧芳、周桂珍、謝曼倫、呂堯臣、許承權等一代新秀,他們繼承了紫砂陶藝的優秀傳統,不難製造出具有世界先進科學藝術水平的紫砂陶器。這樣既反映了新時代的精神風貌,也將攀登紫砂技藝的新高峰,為祖國社會主義四化建設做出新貢獻。
值得玩味的是「新晉藝人」的排名。
(載於1981年《宜興文史資料 第一輯》)
通篇文字均為手打,如有別字錯字,勞請指出。
為何沒用「引用塊」而用了「代碼塊」:我認為顧老之文章才是重要內容,註記只是個人隨筆。
頭圖為某劉姓師匠所作之吳經提梁,全拉瑞攝。
推薦閱讀:
※如何挑選水平壺?
※?茶具,竟然還有這樣的風水知識
※「鐵壺(或者銀壺)煮水的沸點較高」有何依據?
※泡茶,你選對茶具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