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去台灣留學?
本文原刊於雪隆留台同學會出版《雪蘭莪暨吉隆坡留台同學會40周年會慶紀念特刊》,由《當今大馬》轉載,作者不詳。這篇文章很好地解釋了大馬華人留台的歷史,發來以饗讀者,也與大家探討一二。
小喜註:
獨中是馬來西亞華文獨立中學,沒有政府撥款,靠華人資助傳續,文憑不被馬來西亞政府承認,不能上國立大學。
南洋大學,是新加坡從1955年至1980年存在的一所以華文為教學媒介用語的大學,也是世界範圍內唯一的一所海外華文大學。在其20多年的歷史中,共培養了12000多名畢業生。
以下是文章。
《留台人與大馬華社》
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簡稱大馬華社),有一個很特別的傳統,就是從五十年代開始,一代又一代的華校生陸續到台灣(中華民國)留學深造。大馬留台生累積至今,已有七、八萬人(包括還在籍的學生)之譜,這些人畢業後大部分都選擇返回國土,形成了一個很獨特的社會文化群體。
這麼一大群在留學經驗與文化意識上同質性很高的「留台人」,散佈於全馬各行業各領域,並且在很早的年代就組織了各校友會與總會(留台聯總),顯示出一種高度的凝聚力和強烈的群體意識。
說它自成為一個群體意識與次身份的認同,不僅僅是因為它的歲月沉澱夠久、人數夠多,更重要的是,這個群體對「留台人」身份的強烈歸屬與矜持,以及對留學地(台灣)堅韌的情感紐帶和文化情懷,這是在其他留學背景的群體中很難見得到的現象。
馬來西亞的留學群體要數到英國讀書的歷史最久,其人數也算不少,但除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特殊的「建國一代」有共同意識與想像外,這些在馬的留英人並沒有像留台人那樣,形成一種高度同質性的群我意識,更遑論涵成一種自身獨有的精神面貌來。
曖昧身份啟蒙家國思索
在馬來西亞,能與留台人相類比的留學群體,只有出自南洋大學的「南大人」。「南大人」同樣出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因為大時代殊緣而造就了強烈的群體認同。
首先,南大的創建被視為馬新華教運動史上的最高點,當年每位進入南大讀書的學生,莫不以此為至高的榮耀;再來,早年南大與當權者的斡旋鬥爭、學生們參加罷課遊行、與軍警對峙的深刻經驗,以及後來南大被迫關閉併入新大、華教被排擠打擊等等的壓抑悲情,不斷地鋪染著南大的悲壯故事,也就不斷地加強了南大師生創傷與共的同體感,從而推高了「南大人」的我群意識,由此形成了一群獨特的整體認同與精神特質。
留台人雖無如此愴郁悲憤的身影,然而時代烙印也格外地鮮明。在那樣一個最壞卻也是最好的年代裡,五十年代後的大馬華人到中華民國留學(五十年代以前是另一段歷史),主要是受惠於僑生教育政策(簡稱僑教政策)。
僑教政策其實是冷戰的政治產物。當時東西兩極冷戰對立,美國為防止海外華人成為共產中國的「第五縱隊」,於1952年協助台灣設立「僑生教育基金」,大手筆提供美援以爭取海外華人子弟赴台留學。雖然絕大部分華裔子弟赴台前都不知悉這樣的背景,但在台灣讀書數年下來,都不免烙上這樣的時代痕迹,成了兩強對決下的尷尬存在,而猶豫翻滾於「僑生」的曖昧身份與灰色地帶中,卻也往往成為留台人對家國思索與時勢關懷的啟蒙。
不滿與積怨的消泄出口
大馬留台生人數的激增,相信是要在七十年代新經濟政策實施以後;而在馬留台人群體意識的出現與成型,也應是在此時候鞏固下來。上世紀的七十年代,是一個苦悶彷徨的時代,非土著尤其是華裔對前途深感茫然,對文化更懷失根恐懼,華文獨中也在艱辛支撐著。沒想到留台之路恰逢其時,為華校生打出一條生路來。
1973年獨中復興運動席捲全馬,獨中確立了母語教育的大方針,華校生到台灣留學似乎成了順理成章的事,也是大部分人的唯一選擇。1975年獨中統考的成功舉行,更是留學台灣史上的大事,它讓升學台灣的管道制度化,確保了大批華校生源源不絕的到台灣念書去。
來到八九十年代,正是留學台灣及想像台灣最美好的時代。那時候「台灣錢,淹腳目」,從第三世界落後「國家」躍升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無論是在社會民生、物質科技、精神文明等各領域都大大超越了馬來西亞,甚至成了中華文化圈的模範。
此時的大馬華裔,長期飽受種族政策的壓抑,權益上屢遭剝削與排擠;而彼時的台灣僑教,再一次適時地提供了一個出口,一個讓華人不滿與積怨得以消泄的出口,將出路托望於留學台灣的美好憧憬上,進而把家國遺憾消融於收之桑榆的得意上。
於是乎,一代又一代留台生在返回國土後,充盈在華社的華教體系、華文報章媒體、文教出版、文化推動革新等等的隊伍里,轉換了一整代大馬華社的精神面貌。然後再透過留台人對台灣充滿孺慕而美麗的描繪,不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華裔子弟奔台而去。
加上七八十年代後台灣流行音樂與電影的崛起與盛行,大馬華社作為海外最大的中文文化消費市場,逐漸地化成了中華文化圈內的一個區塊。即使在標準普通話及漢語拼音教育全面推行與普及的今天,大馬華人仍然堅持地或者不自覺地兼用繁體字或「捷運」「電腦」「古早」等等的詞語時,這不能不說是深烙著台灣的身影了。
華族慮患處境一種表徵
中華民國,一個將即被官史編修入冊的偏安前朝,一個被聯合國所驅逐的政體和幾為全世界所孤立的地方,卻與大馬華人如此地相近相系,如此地悠久纏綿。歷史總有必然,也更有偶然,才能因緣際會造就了馬台兩地如此美麗的邂逅。
與南大人一樣,留台人同是大馬華社特有的產物。這兩個群體均以留學地為認同憑據,實是華族慮患處境的一種具體表徵;而兩者的學位均不受國家認可,愈加深了這兩個群體「孤臣孽子」的惟危與悲情。所不同的是,南大人墊鋪了濃濃的左派色彩,留台人則在時代右翼背景下沐浴出來的;兩個截然對立的意識形態,卻共同造就了今日大馬華社,歷史就這樣的弔詭。
南大人先成於前,留台人出現於後,在風雨如晦的上個世紀里,兩者都顯出存在的必然意義,也先後扮演了各自的角色。南大人對星馬華人社會教育文化的貢獻有目共睹,不必多言。然而自1980年母校被強行關閉以後,南大人再也後續無人,隨著歲月流逝而花果凋零。
留台人則薪火不絕,在大馬華社裡似如細水長流,潤物無聲。只是公元二千年以後,世局丕變,隨著國內外升學管道的拓展與多元,以及台灣去中國化的日漸顯著,新留台人在精神面貌已漸不同於舊留台人了,而其群體意識又如何變化,仍有待觀察。
最後再補幾句。在具體事物上,「留台人」對大馬華社甚至是國家有著怎樣的貢獻與影響?大家較為留意與熟知的,莫如留台人壯大了獨中師資與華教隊伍;其實,留台人對華人中小企業的開發、農業技術的引進與改良,其貢獻委實不小;擴大來說,對於馬來西亞製造業的轉型與發展,留台人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惜這樣一個重要的議題,向來較少受到學界的關注與研究。
【完】
小喜以獨中生的身份說兩句。
在那個年代,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華僑,生存都非常艱苦。馬來西亞華人為了堅持母語教育實在付出了太多太多,獨中也是在風雨飄搖中艱難地立足下來的,這點馬來西亞的華教歷史都有深刻的記錄。
那個年代的中國大陸還在努力餵飽自己的人民,無暇顧及海外的孩子。而台灣已經稍有起色,成為四小龍之一,又推出優厚的僑教政策(現在知道背後有美國的影子),於是到台灣留學幾乎成為了獨中生的唯一出路。小喜自己待過兩間獨中,碰到過很多很好的老師,其中相當一部分老師當年都是留台生。
這個世界變化很快,台灣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變成了今天這個猙獰模樣,不該再是獨中生的升學首選,但由於台灣還在拚命推出對僑生的優惠政策(大學太多學生不夠),而且有許多老師與學長學姐作為先例,受到他們影響,還是有大比例的獨中生選擇了台灣。小喜身邊有很多同學現在都在留學台灣,包括成績最好最優秀的那一批,未來是個人的選擇,小喜也不可能置喙,只是覺得有些錯愕。
當然如今的獨中生選擇也多了,比如拉曼大學、廈門分校,還有許多去了外國(去澳洲的尤其多)。而且馬來西亞應該很快要承認獨中了(真是感慨),國立大學將成為獨中生的主流選擇之一。但我還是期待大陸會有更歡迎馬來西亞華人的留學政策,做更好的宣傳工作,讓留學大陸成為主流出路之一,讓留陸生成為溝通大陸與我們華人的一條好橋樑,成為我們親密聯繫的載體與象徵。當年是被美國截胡了,中國大陸也無暇分心,過去的已是過去,如今正是最好的時候了。
小喜也有去大陸留學的昔日同窗。但相比起留台的數目,這個人數還太少太少。我們的統考(獨中統一考試)的難度也是出了名嚴苛的,不用懷疑獨中教育的素質。馬來西亞的獨中生真的很少,我們只有60+1間獨中,想增建也無法增建。以今日的中國的體量,全收了也絲毫不是負擔。我們只是需要更好的政策,更好的宣傳。
以此與中國網友們共勉。
推薦閱讀:
※百年前,美國人寫本書《中國人的氣質》,如今國人還是那個吊樣。(黑白先生)
※中國式出軌和中國式原諒
※美軍退役准將評估中國海軍衝擊第二島鏈能力 - 何時何地 - 新浪BLOG
※印度人口已經超過中國?講真,人多不一定力量大!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