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人人焦慮的時代,而她卻把焦慮帶入了作品裡
來自專欄假雜誌
編按:今年3月,范冉冉憑藉作品《權宜之計》獲得了2018年三影堂攝影獎的資生堂優秀攝影師獎。她的作品由個人經驗發散,針對一些現代人的日常焦慮搭建了數個場景,每一個場景都像是一種看似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是懸而未決狀態的臨時策略,夾雜著一種近乎自嘲式的口吻,藝術家將這些焦慮隱忍地訴諸出來。
對於《權宜之計》的閱讀,幾乎都在圖像的細節中,就像「明信片處理器 」里那個用潛望鏡來煞費苦心地閱讀情景一樣,一方面,明信片是異域風景的潛在承載物,同時,它也成為舊時遠方情人的情感聯絡,它似乎正以最低限的方式替代著人們對外部經驗感知或他人情感的渴望,而這背後所暗示的卻是一種不夠可靠、不夠穩定並隨時面臨關係崩塌的投射。除此之外,其它「權宜之計」接連上演,無論是用蘋果填充物加線描的視覺所凸顯出來的「長腿」;還是使用快遞包裝所搭建的床體,抑或是為盡量迴避男性目光的「特製胸衣」…一切情景都指向了一種儘可能簡陋、便捷與將就的所謂「權宜」。為了不對他人造成困擾,權宜之計們的受施對象必須指向自己,它們表面上看是針對問題的「曲線救國」,以使得(焦慮)感官暫時得到緩解與消除,卻無法在根本上解決問題,所以,毋寧說《權宜之計》是藝術家製造了一系列螳臂當車的境地來展開的反問。
你很難想像一間沒有一處不是「臨時狀態」的房間究竟是什麼樣子,當就連窗外的風景都要依靠一張照片冷冰冰地佇立在窗框外側增添生活趣味時,那種由焦慮所產生的懸置感彷彿到了極限,而此刻的你卻還是只能表面平靜地繼續將就,就好像在下一個日出前會徹底解決掉一樣。
那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你又被勾起了怎樣的焦慮?(撰文/王歡)
北京,如同其它大城市,濃縮了幾乎所有人類的社會問題,身處其中,我感到自己的笨拙與疏離。或許這些問題最終都來源於人性,更具體地說,來自因環境和歷史的作用而造成的人性的某些方面的強化表達。而試圖解決這些問題也是人性的一部分。我就是這樣開始想辦法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由此也通過思考這些我個人的問題而探究與我有相似經歷的人們所共有的社會問題,或許能為理解這些問題提供一個新的認知角度。
胸部對於女性而言可算得上是在外表上承載最多「女性特質」的身體部分了,在如此強烈的關注下,一部分女性或選擇誇大它,或選擇掩蓋它。它甚至可以成為一種武器、一件工具,承載著某些象徵意義,而這大多源於「男性的注視(The male gaze)」。我很想知道是否女性可以用她身體的這部分去反觀男性,是否這樣的行為能賦予女性一種主觀能動性。
強迫症行為可以在充斥太多不確定性的生活環境中構建一些規律或規則。而按鈕本身也內含一個不變的邏輯體系(在正常情況下,按下按鈕,電器被啟)。當所有的按鈕被集合在一起,這種規律或規則就被強化,從而帶來穩定與安全感。但同時也有另一個顧慮:所有按鈕任何時候都正常工作是無法被保證的。
死亡或許可以提供最好的安全感,因為一旦死去,所有的不安、痛苦及可怕的事物都可能歸於虛無。對於進入這個房間的人來說,這些紙盒構造出一個「無」的空間,或者說 這是一個未知的空間,如同死亡一樣未知。
這個類似保護神一樣的存在有兩個身份-醫生保護身體的健康,藝術創作者保護精神的健全。
愛情在短時間內是全能的,它能讓人暫時脫離正常狀態,獲得一種無所不能的錯覺,彷彿被一股強大的力量包圍保護。然而它也是極其脆弱的,當它消失時,我們能做出的反應或許只有不知所措。
范冉冉
2011畢業於香港浸會大學獲得應用生物學學士學位
2013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獲得純藝術學士學位
http://www.ranranfan.com
推薦閱讀:
※沈關寶 | 婚姻家庭制度性變遷下的焦慮
※過度的焦慮正在毀掉你的人生
※焦慮的時代,今年我們笑什麼
※4億多房奴的焦慮:除了房子一無所有!
※遺傳特質和家庭氛圍 可致睡眠障礙和焦慮·
TAG:焦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