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孩,真的能夠防老嗎?——來自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證據

養孩,真的能夠防老嗎?——來自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的證據

來自專欄輟耕錄

「怎麼看待『養孩防老』觀念」「丁克家庭怎麼安排養老」「生育率走低的時代,這一代人怎麼解決2-4-8難題」......這類問題屢屢引起社會的熱議:老一代人或許抱著過去的期待,期待投入甚多心血的子女,能在晚年時給予自己照料和陪伴;新一代人面臨不同價值觀的裹挾和衝擊,在迷惘和重壓下反思孝道。「六個錢包」一類的論調,又恰如其分地在火上添了一把柴。

想要深入地探究這類問題,首先要弄清楚現狀:撫養兒女,究竟對養老有多大的作用子女更多,父母是不是能收到更多的錢子女數量多了,父母是不是能更多和他們住在一起,享受更多的照料?另外一個更有意思、也很容易引起爭論的問題則是:兒子和女兒,誰在養老中起到的作用更大?弄清楚誰在養老各自為養老付出多少,是為開頭問題找答案的基礎。

圖1 城市地區(左)和農村地區(右),子女數量與父母從子女處收到的轉移支付的數量

Jaqueline Oliveira發表於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的封面研究,利用北京大學採集的「中國健康與養老追蹤調查(CHARLS)」中的雙胞胎數據[1],解答了以上問題。簡單來說,孩子更多,養老確實更有保障孩子數量每增加一個,父母從子女收到的轉移支付就增加72%,約合1300元。此外,兒子和女兒,在養老中承擔的責任沒有顯著差異

怎麼才能識別子女數量和養老狀況之間的關係呢?文章的辦法可以概括成三個字:雙胞胎。具體來說,第一次生育是否產下雙胞胎,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子女的總數[2];然而,第一胎是不是懷上雙胞胎,父母又沒有辦法干預[3]。因此,第一胎有沒有產下雙胞胎,可以看成一個「准實驗」:比較兩類父母享受到的養老待遇,就可以算出子女數量對養老的影響。

在此基礎上,利用「第一次生育是否產下雙胞胎」作工具變數,即可估計子女數量對養老的影響。結果顯示:每增加一個子女,父母從子女處獲得轉移支付的概率增加約8%,父母和子女同住的概率增加約10%。金錢數額方面,每增加一個子女,父母收到的轉移支付增加72%,摺合人民幣約1300元[4]。此外,父母的儲蓄並未因子女數目增加而顯著減少[5]。

圖2 兒子(左)和女兒(右)數目,與給予父母的轉移支付數量

另一個問題是:「養兒」是不是更能「防老」?利用第一次生育時雙胞胎性別的差異,作者構造了兩個工具變數,分別估計了兒子和女兒在養老中承擔的角色。結果顯示:無論是男孩數目增加還是女孩數目增加,父母接到轉移支付的概率和數目,以及父母和子女同住的概率,這兩點增加的幅度不存在顯著差別。也就是說,兒女各自承擔了相當的養老責任

還有一個問題也值得關心:城鄉之間,「養孩防老」的效力是否存在差異?文章分析了具有城鄉兩類戶口的家庭中,子女數量增加對養老的不同影響。結果顯示:子女數量增加對轉移支付的正面效應,在城市戶口家庭中幅度更大;在父母與子女共同居住方面,兩類家庭沒有明顯區別。出現這一現象,可能是因為農村家庭的資源更緊張,「數量-質量權衡」更明顯[6]。

總之,通過嚴格的定量分析,這篇研究驗證了以下結論:首先,「養孩防老」確實有效。孩子數量增加,父母得到的金錢支援更多,與子女共同居住的概率更大,退休後繼續工作的概率也更低;其次,兒子女兒,承擔了相近的養老責任;最後,這一策略在城市地區更加有效。研究的結論和方法,對我們日後思考老齡化、性別、低生育等諸多議題,都會有所助益。

[1] 第一輪調查進行於2011年,覆蓋150個縣級單位的10257個家庭。其中,共有173個家庭在第一次生育時產下雙胞胎。

[2] 統計分析顯示:相比於第一胎不是生育雙胞胎的家庭,生下雙胞胎的家庭,總的孩子數量平均要多0.8個。

[3] 這裡實際上就是Rosenzweig和Wolpin的經典辦法:用雙胞胎做養老狀況的工具變數。不過,熟悉這一題目的知友可能馬上反應過來:不對,父母明明有很多辦法去影響是不是生出多胞胎!情況確實如此。為了驗證這一工具變數的有效性,文章做了以下工作:首先,生育異卵多胞胎的概率和生育年齡有關,而年齡可能又會影響到之後養老的狀況。因此,文章在回歸時控制了年齡這一因素;其次,懷上多胞胎的母親,在生育時遭遇意外的概率可能因此增加,這又會導致樣本出現選擇性偏誤。此外,生育雙胞胎可能對母親的身體狀況造成長期的不利影響,扭曲養老方面的估計結果。文章對這兩點都做了檢驗,發現這兩點質疑都沒有得到數據的支持;再次,父母可能食用「多仔丸」,或者謊報雙胞胎,以逃脫計劃生育政策的懲罰。不過,在這份數據中,絕大部分生育行為發生在1980年代之前。此時,計劃生育尚未實施,這一類選擇技術都沒有出現。文章還按照實施計劃生育的力度不同,分開研究了城鄉地區家庭誕生雙胞胎的概率,發現沒有顯著差異。因此,這兩點質疑也得不到支持;最後,文章還檢驗了是否生育雙胞胎與結婚年齡、家庭收入、教育程度、戶口等許多變數的關係,發現這些因素的係數均不顯著。因此,雙胞胎確實是一個良好的工具變數。

[4] 值得一提的是:子女數目增加,也會顯著降低父母退休之後工作的概率。這從側面印證了「養孩防老」的有效性。

[5] 衡量儲蓄的兩個指標:金融資產數目,以及是否有自己的房屋。關於這一結論,新的更加詳盡的研究給出了不一致的結論,詳情可見參考文獻第二篇。此外,儘管子女數目增多對父母的積蓄沒有顯著影響,但「質量-數量權衡」依然存在:子女數量每增加一個,至少有一個孩子沒有小學畢業的概率上升4.5%,至少有一個孩子沒有中學畢業的概率上升5.3%

[6] 具體來說,資源更緊張的家庭,意外出生的孩子,對其他兄弟姐妹接受教育、賺取更高收入的負面影響可能更大。而這又會減少子女給予父母的金錢支援。不過,共同居住等情感方面的支持,受這一點影響較小。文章沒有定量檢驗這一點,只是給出了一個可能的解釋。

參考文獻:Choukhmane, T., Coeurdacier, N., & Jin, K. (2018). The one-child policy and household savings.

Oliveira, J. (2016). The value of children: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fertility, and human capital.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20, 1-16.


推薦閱讀:

你不知道的性別偏見:大部分藥物都更適合男性,女性卻「無葯可用」
原初焦慮——男孩與女孩的俄狄浦斯
王寶強離婚為什麼輿論一邊倒
從性別差異到性取向的演化

TAG:經濟學 | 養老 | 性別差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