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天才的理解和思考
來自專欄閃念與亂想
什麼是天才
天,就是天生,與生俱來,或是註定的意思。其實這裡有一個潛台詞,就是(針對擁有者)不費力氣,不耗費時間,不經歷痛苦,輕而易舉就可以獲得的。一出生就具有的生物學特質,就非常符合這個概念。
才,就是才華,天賦,和成就。這是一個複雜且主觀性的概念,所以才會導致對天才的定義沒有標準和仁智者各見。其中,才華是後天積累和訓練的數據(知識和反射),天賦是生物學結構決定的特性,成就是被認可的創造,反映了對其它人和社會的貢獻度。
如果僅有才華,或僅有天賦,或僅有成就,都不能稱之為天才。這裡的天才是指公認的天才,而不包括未被廣泛認可的天才。我們看到,公認的天才,一般都是利用天賦努力習得深厚(令人吃驚)的才華,最終取得了矚目的成就(對人類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還有部分人,有才華或天賦,可是沒有取得廣為人知的成就,也會被一些(相熟悉了解的)人稱之為天才,這就是未被廣泛認可的天才。
才華是後天的積累,受到主觀支配和環境被動影響。天賦是出生設定,會影響積累的快慢和最終的程度。而成就會受到運氣以及歷史進程的左右。所以有成就未必是天才,可能只是運氣好。有才華未必是天才,可能是用歲月(很長時間很多努力)沉積的結果(才華是和努力正相關的)。有天賦未必就能成為天才,可能運氣不好,沒有機會積累才華,或錯失了成就。
天才,合在一起,就是花費更少的代價(天),獲得更多更好的結果(才)。
天才的形成
天才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後天的,而是先天與後天的有機(運氣)組合。
因為才,其實就是數據和對數據的操作。才華是數據的積累,天賦(是對數據的過濾、組合、和控制能力)需要數據的填充,成就更是一系列宏觀數據,在微觀自由隨機組合的結果。
天生的大腦結構,包括了初始化結構和動態性的傾向與難易度,決定了諸多生物學特質,比如智力、感知力、理解力、想像力、專註力、直覺、邏輯、抽象、精神情緒、心理狀態等,但如果得不到數據的填充和訓練,是無論如何也得不到所謂的才的。就像如果把牛頓隔離了社會,不讓他接觸人類文明和信息,他是無法成為天才的,並且什麼也不能發明和創造。
有意思的是,初始化結構選擇了數據,數據反過來又塑造了結構,進而動態改變了生物學特質(加強或減弱,添加或消失)。就像河床引導河流,河流改變河床。
所以,先天就是天生的大腦結構,後天就是對數據的一系列操作(包含運氣的作用),共同產生了天才。只不過天才對後天的才華積累效率更高,但需要承擔更多精神和社交問題,可以變得疏遠社會和人群以避免干擾,也可能被外界嚴重影響引發更多的精神問題。沒人可以逃避環境數據的控制,天才也不例外。
還有一種更為極端一些理解,一切都是運氣,因為無論是先天還是後天都強依賴於運氣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因為運氣,獲得了更好的大腦生理結構。
因為運氣,獲得了更好的環境信息來訓練大腦。
因為運氣,走上了適合自己大腦的職業道路。因為運氣,在職業道路上有所成就。因為運氣,才有個人努力,不是想努力就努力,想付出就能夠付出的。
如果只看到先天因素,就忽略了天才形成的社會因素和運氣的歷史作用。
如果只看到後天因素,那很多事情就沒法解釋了,也是自欺欺人。成為天才的過程
先天的結構,是重要的開始,決定了最開始數據的偏好和選擇,然後數據的影響力才會不斷增加,但這其實是在強化延伸原有的結構。後天也能有所作為,但收效甚微,只能順應已有的結構,並且後天的決策無可避免的潛移默化的依賴於原有結構(而不自知)。也就是說我們能夠後天作為的是擴展結構或修修補補,而不是推翻結構,重新構建一個(對人類智能的思考)。
天才總是說,他們很努力很勤奮,其實說的是實話真心話(沒有故意騙人或陰謀論),他們在積累數據,並樂在其中。因為沒人能夠,在完全的痛苦中把數據存儲進大腦,並成為大腦新結構的一部分,大腦本能會排斥純痛苦,痛苦本身是一種信息,代表著不利因素。但如果有一個化學獎勵,能夠證明痛苦的過程是值得,大腦才能夠吸收痛苦的信息。
很多人也很努力很勤奮,但是效率不高,結果不夠好,遠遠不及天才的行動性價比。而且忍痛效應也一定遠遠高於天才,也就是說天才在快樂的積累數據,並且會得到正向情緒反饋,而其它人在痛苦的積累數據,並且會得到負面情緒反饋,結果的差距只會越來越大。所以同樣的努力和勤奮,但過程的感受和結果是不同的,這個差別也會反作用於努力和勤奮。
一方面,先天的結構就像是一個容器,環境數據在主動和被動的塑造它。這個結構的穩定性不會輕易改變,需要付出極大的艱苦努力和花費很長的時間,才有可能進行調整。就像專註力,持久力,注意力,甚至包括早起,還有每天能夠進入沉浸工作狀態的時間,還有心流時刻的激發,還有閃念在潛意識的隨機組合,以及努力的時間和程度。這些都是大腦結構的屬性,天才能夠更快的得到這些,並不斷強化。
最終天才會形成兩種顯著的特質,第一更持久的處在心流的創作狀態,第二大腦中的數據結構更加的結構化、抽象化,並且充滿關聯性,從而更容易被提取和聯想,以及自由組合形成創造性。但這並不代表天才可以時刻輕鬆,因為會有相匹配的難度的任務需要處理,這些任務來自於環境的需求,和自我尋找(否則會無聊)。
另一方面,就是結構所形成的獎勵機制,這個代表著願望。積累、填充、訓練數據的過程必然是耗費能量的(創造有序,釋放更多的無序,宏觀總體熵增,局部自組織系統熵減),這是痛苦的來源,但強烈的願望所帶來的渴求,所激發出的化學獎勵,可以對抗痛苦。
天才必然也會在努力與挫折中體驗到痛苦,但總體程度更小,或說獲得結果的快樂更大,可以抵消痛苦的總和(體現冪次定律)。這也是為什麼天才一定要得到結果,對結果的追求更執著和強烈,因為抵達結果,痛苦就會變的微不足道。還有這也是為什麼天才會很痛苦,但會快樂的體驗著痛苦,並不斷的努力和行動。過程是痛苦的,但結果會讓所有的痛苦,都變成獎勵,所以過程就是獎勵,並且越痛苦,成果越美妙。
所有忍痛效應的本質,都是來自於瓶頸,能夠克服「忍痛」的過程,就會突破瓶頸。而突破瓶頸是冪次增長的重要推動力。不忍痛的完成任務,就會體驗到快樂與高效。
人和人之間最重要的不同就是願望,願望對行為施展巨大的影響從而產生數據積累的差異。願望就是心中的願力與渴望,這是天生的,就在內心深處,可以理解為出廠默認藍圖(能微調但很難改變)。所以天才總是追隨內心,總是建議其它人努力追隨內心。而天才從小就知道,要成為怎麼樣的人,做怎麼樣的事,並非常清晰明確且強烈。
所以天才是在願望的強烈吸引下,不斷行動並獲得更多更快的獎勵(內在與外在,化學與物質),從而不斷增強忍痛能力去挑戰更複雜的任務,並重複這個冪次增長的過程,最終在運氣的幫助下獲得巨大的突破,從而得到廣泛的認可,完成天才的認證。
對於普通人無法做到這個過程的難度在於:
- 願望不清晰不強烈
- 行動性價比不高,無法獲得更多更快的化學與物質獎勵,形成行動漸進增強的循環
- 沒有條件和機會去不斷提高忍痛能力,去接受更難任務的挑戰
- 缺少願望、行動、忍痛就無法抵達冪次增長的質變點,獲得飛越性的進步和結果
- 因為「1-4」影響了運氣
為什麼想成為天才
天才現在常常與社會價值綁定在一起,提起天才更多聯想到的是商業成功、經濟回報和名利雙收,這正是經濟價值觀的渴望和目標。但天才被歷史選擇從人類社會脫穎而出的原因,卻是其所帶來的社會貢獻和歷史作用。
所以人們想成為天才的目的還是想要成功,成為想要成為的人,做成一番事業,對社會有所貢獻。所以,天才也似乎成為了一種成功的標籤。而往往已經獲得成功的人,是不是天才,好像也就無所謂了,無需更多的光環加身,也不需要來自外界的更多肯定標籤。
正在努力追求的人們,想要的是天才的執著、專註、高效、更快的解決問題,推動事物發展,得到更好的結果。或說這是對自我的一種更好的期待,或說這是想用氪星人來做地球人的工作,並且不負責拯救世界。而天才的陰暗特質,抑鬱、孤獨、另類怪異、精神折磨、情緒不穩定卻往往都被忽略了。但作為天才,不可能只要一半的正面特質,而捨棄另一半的負面特質,這些特質是來自同一個結構不可分割的屬性。
天才並不是想成為,就可以成為的,因為可以改變並有所作為的只有後天,並且天才並非由自身定義,而是由其它人來定義的,並且充滿了主觀性。其實,人們並不是真的想要成為天才,過上天才那樣的生活,而只是想獲得天才的天賦和標籤,然後就像給自己的生活加入了一股可以變幻莫測的能量。
遊戲規則
然而根據遊戲的平衡性,無論是天才,還是普通人,亦或是低智人,每個群體都有自身的幸與不幸。不會存在某一類人,集萬千寵愛於一身,佔盡好處,只有開心沒有挫折整天輕鬆嗨的不行。而負責這個平衡機制的就是大腦的化學獎勵機制,利用無聊與開心來動態調節困難與挑戰的體驗。
推薦閱讀:
※有些事靠的就是天賦
※八卦命理:指紋解密你的天賦是啥(圖)
※你有學易的天賦嗎
※數學早教最需要培養什麼?絕不是計算!而是開啟人人都有的天賦
※如何對待有天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