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設計沉思錄
來自專欄窄門先生
這次我來分享一本書,它是被譽為交互設計聖典之一的《交互設計沉思錄》,是頂尖設計專家 Jon Kolko 的經驗心得之談。但不知是翻譯問題,還是本身其理論性太強,我初次讀這本書時,感覺好多不懂,很是晦澀,很符合它的中文名——沉思錄。然而,這本書的神奇之處則是,每當你讀它一遍,你都會有一些新的收穫。雖然它僅有200頁,卻包含了交互設計眾多的知識點,比如,如何進行設計需求的挖掘,科學系統的設計流程是怎樣的,怎樣設計讓產品與用戶產生共鳴以及設計最終的目的等等。因為整篇文章包含了不少要點,這裡就挑一些我印象深刻的來說說,其他點讓大家自己去發現,並歡迎補充。
1.對交互設計的定義和以時間維度來考量。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你朋友或親戚問起你是做什麼工作的?結果你想了半天也很難給他們解釋清楚。或許一方面是這個行業還比較新,不為人知。但我想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也沒能真正理解其精髓,則難以用簡單通俗的語言去描述。Jon 對交互設計的定義是:在人與產品、服務或系統之間創建一系列對話。並且對話是隨時間而逐漸推進的。「對話」形象的說明了這種形態;以時間維度來考量,則說明這種形態是變化的過程,而不是一瞬間的,它會參與到整個產品使用體驗的全過程。也這要求設計者思考從用戶對產品的「獲取-使用-卸載」一系列可能發生的過程,來描述產品如何隨用戶對其認識和使用深入而不斷發展演進。
在整個交互對話隨時間的推進中,有幾個關鍵時間影響著用戶的體驗:初次接觸產品時、產品出現故障時、使用高級功能時、分享體驗時以及用戶對產品進行升級或維護時,若能在這幾個關鍵時間下足功夫,細心為用戶設計,那麼更加容易提升用戶對產品的歸屬感和忠誠度。儘管不是每一個體驗點都能直接產生新的利益,但它們的合力在整個上決定了用戶對設計的情感反應。比如,當你在寫文章時,寫了一大半,突然這個產品 Crash 了。這時你心中肯定會有一千匹草泥馬跑過。而當你再次打開這個產品時,它卻一字不差的還原了你當時寫作的狀態,你肯定會對這個產品很有好感。
2.標準的設計過程和探索方法
Jon 列舉了 CMU 的設計流程框架,依次為:define定義——discover發現——synthesize綜合——construct建構——refine精化——reflect反思。雖然在具體的商業設計中,幾乎不會遵循如此明確的流程。但它卻是一套科學的設計過程,目前很多設計公司和設計團隊都在此基礎進行了合併簡化,然其核心依然是情境啟發、定義問題、方案探索、執行優化。同時,強調了設計應以用戶為中心,而真正理解用戶需求的方式則是與用戶進行互動。列舉了一些定性研究方式,如相關利益者會議,專家訪談,用戶訪談,情景觀察,焦點小組等。這裡面的每一種方法都可單獨成文,這裡我就不贅述了。而這些研究方式最終都是試圖故事化,將隨時間推移而發生的產品使用行為描繪進一個統一、完備的願景當中。這可以幫助我們在之後的設計過程中不偏離初衷,時刻牢記自己需要完成用戶的目標,同時考慮到用戶所使用的場景,並為這些場景設計更符合用戶心理模型的解決方案。
另外,很多時候我們做產品都會特別看重競品分析,去仔細研究對手,而忽略了研究用戶。這其實是一種偷懶的做法。臆想對手做的功能,就是用戶實際需要的,然而,有時情況並非如此。想清楚競品分析的目的,保持聚焦在用戶需求而非對手上,不然,你的產品也只能尾隨對手。
3.簡潔、可用性不是全部,有時候需要傳達產品的詩意
設計是一種語言,在之前很長一段時間,我都覺得交互設計這種語言的首要特點是簡潔、高效。或者說是讓用戶無障礙的用完即走,不多做一分停留。這一點似乎沒錯,但並非是最高級的體驗形式。交互設計不僅僅追求可用性和易用性,有時它還需要傳達產品的詩意及情感。Jon 提出的這一點和 Norman 提出的反思層設計很相似,關注可用性旨在減少設計在認知上的不協調,強調速度和完成任務所需的時間,把用戶使用複雜系統時可能犯下的錯誤的數目減到最小。但要讓用戶進一步提高對產品情感上的共鳴,則還需要對設計尺度充分考慮。
-交互要有代入感。比如微信的搖一搖、騰訊微博的吹一吹、會說話的 Tom 貓等都是好的範例。
-讓用戶高度專註於當前要完成的任務。不要讓周圍環境打擾用戶。比如在閱讀和工具類產品上更多注意了這一點。
-留出讓用戶創造的空間。不要掌握交互過程的方方面面,而是讓這個過程具有創造性。
本書還提到了一些不錯的方法,比如在設計時可嘗試視覺先行,由視覺反推交互,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好結果。好了,書籍推薦就到此吧,更多的點讓你們去發現。
推薦閱讀:
※66張圖表全面剖析Aspen plus
※設計方案的評審,不是場「審美」大亂斗——設計方案的質量保證(QA)
※案例@服務流程的設計與實施
※互聯網產品的設計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