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無知
轉載▼
標籤: 雜談 |
《放光般若經》說:般若聖智不顯露任何象狀,是無生無滅的。《道行般若經》說:般若聖智沒有世俗的那種認知和見解。這裡在辨別般若聖智的觀照功用,而說它既沒有象狀又沒有見解,何以如此?若果真有無相狀的見解,無見解的觀照,那麼這就很明白了。為什麼呢?(在俗諦中)若執著於此見解,那麼就會遺漏彼見解。而般若聖智是無分別的知見,因而沒有它所觀照不到的。排除了世俗之見的般若聖智就是知曉一切的智慧。所以,佛經說:佛之智慧沒有任何世俗之見,故能觀照一切。的確如此啊!因此,證得聖智之人常使自己的心空寂虛無而遍照萬物,時刻以般若聖智觀照萬物而無世俗之見。所以聖人能夠隱藏鋒芒韜光養晦,空寂心靈玄照萬物,摒除妄知閉塞視聽,從而獨自朗照於玄妙的般若無知之真諦。然而,般若聖智有深幽玄妙之鑒照,而無任何世俗之見;靈妙之神有通達事物義理之功用,而沒有任何思慮。靈妙之神沒有思慮,所以惟其能夠超越世間諸法;般若聖智沒有世俗之見,因而能洞察萬物之義理。般若聖智雖然沒有世俗之見,但卻從來沒有脫離世間諸法;靈妙之神雖然超越世間諸法,但卻始終存在於世俗之中。所以般若聖智仰天俯地,順應萬物之變化,應接無盡之奧妙,無幽微之理而不察,卻不顯現觀照萬物的功用。這就是沒有世俗之見的般若之知,是玄妙的般若聖智所要通達的。然而,它作為真如之物,雖真實無妄卻沒有任何象狀,雖虛寂無象卻不是空無一切,雖存在著卻不可以言象辨論;這唯有般若聖智所能達到啊!何以知此?想說它是存在著的,但它卻沒有象狀沒有名稱;想說它是不存在的,但它卻觀照萬物。觀照萬物而不失虛寂,所以混同於萬物而本身卻不會斷滅;虛寂卻能觀照萬物,所以動起便可接應世俗之物。因此,般若聖智的功用,不可須臾離廢;尋求般若聖智於有形之諸法中,不可得到的。所以,《大寶積經》說:不用集起和思議而使諸法顯現於眼前。《放光般若經》說:以無差別的般若智慧來當下直觀諸法。所以般若聖智雖有眾多說法,但其主旨卻歸於真如。因此,般若聖智雖虛寂而可觀照萬物,佛之真諦雖無象狀而可被領悟,萬物動起雖相繼而可靜寂,聖智應物雖無跡而可應接萬物。這就是沒有世俗之見而能自我洞察一切,不妄為而能無所不為。然而又有什麼世俗之見呢?又有什麼作為呢?
【述】這段話的主旨在於說明般若聖智是無知而無所不知,無為而無所不為。首先引經據典點出主旨,並指出般若聖智是無相無知的。然後從般若之功用角度說明般若聖智雖虛寂而能遍照萬物,故虛而不無;般若聖智雖遍照萬物卻不住留諸法,故照而不有。接著,反覆論證了「虛不失照,照不失虛」的觀點:虛是從般若無狀無名,無所有相,無生滅相而言的,照是從般若窮幽應會之功用,俯仰順化,應接無窮,無幽不察而說的。因般若本體空寂而能觀照諸法,亦因般若有觀照之功用而非空無一切。在這裡,僧肇雖然藉助了老莊和王弼的玄學思辨思維,但他們有很大的差別。僧肇是以玄學的某些概念、名詞來闡釋佛教的般若中觀義理,其思維方式是佛教的;而王弼以玄學的思維來闡發老子的義理,其思維方式是對待的。如果混淆了兩者的差別,就不能理解般若聖智之真諦。
詰難曰:證得聖智者的真實無妄之心猶如日月朗然,觀照萬物,應接無所不及,動起便能會通事物。遍照萬物,因而聖智沒有任何遺漏(而無所不知);動起便能會通事物,因而般若會通而不失機緣。般若會通而不失機緣,所以必定是會通於可會通的事物;聖智沒有任何遺漏,所以必定是觀照於可觀照的萬物。必定觀照於可觀照的萬物,因此聖智不是虛寂無知;必定會通於可會通的事物,因此般若不是虛無而不與事物會通。般若聖智既然能觀照且會通萬物,卻說它沒有知見也不會通,為什麼呢?如果說它是忘掉觀照和遺棄會通,那麼這隻能是證得聖智者不執著於觀照和會通卻無所不能觀照而無所不能會通。這可以說是般若聖智本身有知見而不執著於知見,哪裡能說是沒有知見呢?
應答道:證得聖智者(同於佛的人)之功德蓋過天地而沒有偏執,其光明超過日月而呈現昏暗,這難道說是聖心被木石遮蔽而沒有知見嗎?的確,般若聖智是不同於常人之見的神明,所以就不能用世俗之見來求證它。你想令使證得聖智者不執著於知見,而他不是沒有知見。然而,這難道不是背離證得聖智者的真實無妄之心而失去佛經性空之宗旨嗎?何以然?佛經上說:真正的般若聖智,澄澈而無遮蔽猶如虛寂而空明,沒有世俗之知見,也沒造作和緣起。這是說般若聖智本身就是無知,哪裡等到有了世俗知見,反觀萬物而覺悟性空之理後才說般若聖智沒有世俗之見呢?如果有知見之性空而稱為清凈,那麼就不能辨別世俗惑見和般若智慧。如果三毒四倒都是清凈的,那麼何必獨尊般若為清凈的呢?如果用世俗之知見來讚美般若聖智,而世俗之知見並不是般若聖智。世俗之知見本性清凈,而般若聖智本身則無所謂清凈與否,也不因緣起達清靜之境而讚歎般若聖智。然而,佛經上說般若聖智是清凈的,難道說般若聖智本性真實而清凈,本身沒有世俗的惑取之知見,本身沒有世俗的惑取之知見,因而就不能用「知」來稱謂它嗎?難道只能用「無知」來稱謂沒有世俗知見,般若聖智本身就是沒有惑取之知。因此,證得聖智者用排除了世俗知見的般若聖智來觀照沒有象狀的性空之真諦。性空真諦沒有遺漏不同識見的眾生,般若聖智觀照萬物而不窮。
【述】分兩層:1、詰難者從般若的照會之功用角度出發並借用老子的「無私而成其私」的思維方式,認為證得聖智者的真實無妄之心可遍照和會通萬物,因而是有知有會的;即便是忘知遺會也是在有知有會之後才可以進行。所以,堅持般若無知的觀點是有問題的。他的論據有二:一、般若「知於可知」,「會於可會」;二、聖人「不自有其知」。
2、僧肇的應答:針對詰難者的責問,他認為聖人之真心澄澈而無遮蔽,般若聖智異於世俗之知見,不能用世俗之經驗來求證。因而,般若聖智本身有照會之功用而沒有任何世俗之知見。如果般若「知於可知」則必有無所知,「會於可會」則必有無所會;這樣,般若就混同於惑智而不能遍照萬物。而聖人非「不自有其知」,而其本身就有觀照之功用。若以「所知」為般若,則般若同於一物而失其虛空。般若性體本空而其本身無所謂清凈與否,它不是性空而後清凈的。因此,般若聖智會通萬物而沒有差失,合於萬物而沒有偏見,寂然淡泊沒有世俗之見而無所不觀照。因而,般若應作中觀之義,說它性體空虛必強調它觀照之功用,言其觀照之功用必強調它性體之虛空。所以,般若無知即有知,有知即無知。
3、針鋒相對:詰難者:聖人真心明朗-知無所遺、會不失機-知於可知、會於可會-聖智不虛知、不虛會-故有知有會==豈曰無知無會?……忘知遺會-無私以成其私-不自有其知==安得無知?其出發點是正確的,看到般若聖智照會之功用朗然無漏;但推論就有問題了,既然般若無漏,怎能是可知可會呢?至此,難者已把圓融之般若混同於世俗之知見了;再下推就遠離般若中觀之義。其問題在於以事證求圓融之般若,必失矣!
僧肇回應:聖人真心無遮蔽-功高而不仁、逾明而彌昏-神明不可以事相求;聖心有觀照會通之功用-非不自有其知也==乖於聖心、失於文旨。(一針見血,指出弊病!)……般若澄澈無遮蔽-無知見、無緣作-知自無知=非返照後而無知(針對「忘知遺會」);美般若者非般若-無以致凈嘆般若-般若未尚凈。(多用反證)
詰難曰:佛之性空真諦深奧玄妙,不是般如聖智是不能領悟的。般如聖智的功用在此得以顯現。因此,佛經說:不領悟般如聖智就不能洞見佛之性空真諦。因而性空真諦是領悟般如聖智的外緣。以外緣來領會般如聖智,那麼般若聖智就是有知了。
回應道:以外緣來領會般如聖智,則般若聖智就不是有知。為什麼呢?《放光般若經》說:阿賴耶識不緣世間萬象諸法而起,因而被稱為沒有色相的識見。又說:人之色、受、想、行、識五蘊沒有煩惱,則般若聖智也就遠離煩惱。這樣,般若就是認識五蘊之能力,而五蘊則是般若認識之對象。所知就是能知的外緣。能知和所知<相互依存>,互相對待而存在,又相互對待而消失。它們相互對待而消失,因而萬物不是真實的存在;它們互相對待而存在,因而萬物沒有不存在。萬物沒有不存在,是因為因緣合和而動起;萬物不是真實的存在,是因為外緣無所生成。外緣無所生成,因而觀照外緣而不是具體的知識;因緣合和而動起,因而明白外緣是依緣而起。所以,「知」與「無知」都是由所知緣起的。為什麼呢?般若聖智就以具體的知識為所知,就取相於諸法,所以稱謂認識。然而,性空之真諦本身沒有任何象狀,(故無法取相於真諦,而你認為領悟般若以真諦為外緣)而真實的般若聖智是怎樣被認識的呢?之所以是這樣(前面之知見),是因為所以有能知不是因為有所知,而所知是緣能知而起的。所知既然是緣能知而起,那麼能知也就緣所知而起。所知和能知是相互依存的,相互依存就是因緣(依緣而起)。依緣而起就不是真實的存在,不是真實的存在就不是佛之性空真諦。所以《中觀論》說:世間萬物依因緣而存在,所以不是真實的存在;不依因緣而存在,所以就是真實的存在。如果性空之真諦被稱謂是真實的,那麼真實就不是依因緣而起。真實不依因緣而起,所以就沒有事物依因緣而起。因此,佛經說,證佛之人悟不見空,般若聖智不依緣而起。因此,般若聖智觀照性空真諦,沒有執持於所知。般若聖智不執持於所知,那麼它又怎樣被領會的呢?然而,若般若聖智不是無知,但性空真諦不是(般若聖智的)所知,因而真實的般若真智也是不能被領會。然而你以外緣來領會般如聖智,因此就以般若聖智為有世俗之知見。但是外緣本身就沒有自性(是性空的),你又從哪裡來領會般若聖智呢?
【述】這一回合是以般若聖智是否緣起展開論辨的。詰難者認為,般若聖智的觀照會通之功用顯現於認識幽深玄妙之性空真諦,而真諦就是般若之緣;因此,若以真諦之緣來領悟般若之聖智,那麼般若就是有知。
僧肇回應,首先指出「以緣求智,智非知也」。然後順著詰難者的思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論證方式展開批駁。他姑且認為般若為與所知相對待之能知,而能知與所知是互相依緣而起的;但緣無自性,又依他緣而起,緣緣相依故為空。然而,佛教認為依緣而起的世間萬物都不是真實的存在,而真諦稱謂「真」就在於不依因緣而起。這樣,詰難者的問題就不攻自破了。
詰難曰:你所說的「不取」(般若不執持),是因為般若聖智沒有照會之功用而不能取相呢?還是因為有照會之功用而不執著於不取相呢?如果是前者,那麼聖人冥昧昏暗猶如遊走於黑夜而不能分辨黑白嗎?(顯然不可能!)如果後者,那麼照會之功用就不同於無所執持了。
應答道:既不是沒有照會之功用而不能取相,也不是有照會之功用而不執著於不取相,而是照會之功用就是不執持,因而能無所執持而有照會之功用。
【述】詰難者給出了兩難的選擇,認為所謂「不取」有兩種可能,即要麼沒有照會之功用,要麼有照會之功用而不執著於萬物;但實際上他已經否定了般若無知的可能而肯定其有知;他的思維依然在世俗之有所分的領域內認識般若。而僧肇的應答則是認為「不取」既不是「無知」也非「有知」,而是般若之照會功用本身就是「不取」。這就是說,般若本身是圓融而自恰的,是不能分辨的。
詰難曰:你所說的「不取」,就是說聖人真實不妄之心不執著於萬物,因而就不取相於世俗之知見。不取相於世俗之知見所以沒有是非之肯定,沒有是非之肯定也就沒有符合與否的分辨。然而誰又能符合聖人真實無妄之心,而又說聖人真實無妄之心無所不能照會的呢?
應答道:這樣,沒有是非之肯定和沒有符合與否之分辨就能符合聖心而無所不能照會。若沒有符合與否之分辨,則萬物就沒有不符合的;若沒有是非之肯定,則萬物沒有不合於是的。萬物沒有不合於是的,因而肯定是就是肯定非;萬物就沒有不符合的,因而符合就是不符合。因此,佛經說:般若聖智遍照世間萬法而沒有執著於世間萬法。
【述】繼續就「不取」而展開辨論。詰難者認為不取就是無惑取,因而就沒有是非之肯定也沒有符合與否之分辨;這樣,無合於聖心與聖心無所不知就矛盾了。他的思維始終在兩極對待中來看待般若,因而就不能認識到般若之圓融無礙性。而僧肇的應答正是從般若的圓融性角度批駁這種兩極對待之思維,認為從般若之觀照來說,「是」與「無是」、「當」與「無當」不是絕然對立的。
詰難曰:聖心並不是沒有肯定是非之能力,若以沒有是非之肯定為可肯定,即便是沒有是非之肯定可為肯定,那麼「無是」之本身就是肯定。因此,佛經說:性空真諦沒有象狀,而般若聖智就沒有任何知見了;這樣就認為般若聖智是沒有任何象狀的知見了。如果以沒有象狀為沒有象狀,那麼對性空真諦有什麼障礙呢?
應答道:聖人真實無妄之心照會沒有象狀之象狀。為什麼呢?如果以沒有象狀為沒有象狀,那麼「無相」本身就是有相了。若捨棄有相而通達無相,猶如逃離山峰而奔赴(並躲藏於)山谷,都(是對般若聖智的偏見而)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煩惱。因此證得聖智之人(至人)身處幻化世界而不否定世界之幻有,了知性空真諦而不否定萬物之空寂;雖不執著於幻有與空寂,但也不捨棄幻有與空寂。所以聖人處於塵世之中而不為惡濁所染,周旋於五道輪迴之中,淡然而來,空寂而去,恬然淡漠無所照會而無不照會。
【述】這回合論辨「般若無相之知」。詰難者認為,聖人有肯定是非的能力,即使不肯定是非之肯定,那麼不肯定本身就是肯定;因而,真諦無相,般若就是無相之知,而無相之知也是有知。僧肇回應道,聖人否定無相之知,因為無相本身就是有相;而聖人則是不執著於有無,也不捨棄有無,故「處有而不有,居無而不無」,和光同塵,無為而無不為。
詰難曰:聖人真實無妄之心雖寂然不動,但它觀照和體悟萬物之理沒有差失。因此,可觀照的就觀照,不能觀照的就存而不論。那麼聖心有時動起而觀照萬物,有時就寂滅而不動,可以這樣領會嗎?
應答道:生起與滅盡,是隨緣起滅之心。聖人真心離妄念,怎會有生起與滅盡呢?然而聖人不是沒有心識,只不過是休止心識罷了;聖人也不是不觀照萬物,只不過是不執著於觀照而已。因此,聖人觀照和體悟萬物之理,確信猶如四季之更迭。聖心性體本來就是虛幻空無的,這就不可能依緣而起,也不可能依緣而滅。
【述】從聖心觀照會通之功用角度來說。詰難者認為,聖心雖寂然不動,但有照會之功用;然而,這種照會功用是有生滅的,故「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這就是說,般若聖智並非有遍照萬物之功用,以至於否定般若圓融自恰性。
僧肇應答,認為生起和滅盡,是依因緣而起的: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然而,聖心不依因緣而起生滅,所以就不是「可應者應之,不可應者存之」。聖心不執著於觀照應會而已。
詰難曰:般若聖智的「無」與世俗之見的「無」,都沒有生起和滅盡,如何區別?
應答道:般若聖智的「無」,是心體寂然,冥絕差別;世俗之見的「無」,是虛靜心體,忘知棄見。雖都是「無」(沒有差別),但「無」之緣由不同。為什麼呢?聖心虛空靜寂,沒有知見可被忘棄,因而可以說是「無知」,而不能稱謂「知無」;惑智有所知見,既有所知見就可忘棄,因而可稱謂「知無」,而不能說是「無知」。「無知」就是般若聖智之性體空寂,「知無」就是沒有了知性空真諦。因此,般若聖智和性空真諦,從功用的角度來說是同中有異,從性體的角度來說是異中有同。異中有同,因而就不執著於彼此之分;同中有異,因而就沒有喪失觀照萬物之功用。因此,認為般若聖智和性空真諦相同的人,則將異歸於同;認為它們不同的人,則把同歸於異。這樣,就既不能領會同中有異,也不能領悟異中有同。為什麼呢?內有般若聖智觀照之功用,外有性空諸法之實相。性空諸法之實相雖存在,但沒有般若聖智之觀照功用就不能被領悟。般若聖智與諸法實相不離不二而成就般若之觀照功用,這是從觀照功用角度來說,既便是聖人也不能認為它們是相同的(般若有照功,而真諦則沒有)。般若聖智雖可觀照萬物但卻沒有知見,性空真諦雖諸法實存而沒有象狀,般若聖智和性空真諦都是空寂的,因而相互依賴而歸於沒有象狀,這是從性體空無的角度來說,既便是聖人,也不能認為它們有差異。(俱空)因此,佛經說:世間萬法沒有差異,難道是截斷鶴腳而續接鳧腿,削平山嶽而填滿空谷,然後達到沒有差別嗎?誠哉,差別之中沒有差別,因而雖有差別而同於沒有差別。所以佛經說:偉大啊,釋尊!以性空而沒有差異的真諦中言說世間之萬象不同。又說:般若聖智和世間萬法,既不是相同的象狀,也不是不同的象狀。的確如此啊!
【述】這段話在於討論般若與真諦之異同。詰難者發難,認為聖智是「無」,惑智也是「無」,哪有什麼差別?這樣,就沒有聖智與惑智之差別了,因而般若就是有知的!僧肇應答,認為聖智之「無」是「無知」,而惑智之「無」是「知無」,這兩者是有本質之別的!「無知」是指般若聖智,寂然獨照無有取相;而「知無」則是惑智之知,有所取相,後悟性空之理。然後,他從體用角度說明了般若與真諦是同中有異,異中有同;認為般若有知照之用,而萬法同歸於空寂。最後,指出釋尊之偉大在於從性空無異之理之中言說世間萬象!
詰難曰:你說從功用的角度而言,般若聖智和性空真諦有差別,從性體的角度而言他們都是沒有差別。就般若聖智來說有所不明,它存在著觀照功能和性體虛空的差異嗎?
應答道:般若之功用和性體是不離不二的,功用就是性體,性體就是功用。體用是一如的,本源相同而稱謂不同,更無沒有觀照功用之性體而主宰觀照功用。因此,般若聖智逾表現的冥暗,棄觀照功用就逾顯發;聖智越是空寂,照會萬物就越勤勉。這難道是明亮與黑暗、動起與虛靜就是不同的嗎?所以《成具光明定意經》說:不執著於為卻能夠無所不為。《大寶積經》說:聖心寂然不動而沒有知見,卻能夠無所不觀照。這就是窮盡神明聖智,超越言象的認識。就以此來闡明文旨,聖心就可以了知。
【述】最後一段話在於闡明般若聖智的性體與功用是否有異的問題。詰難者認為,從體用角度來說,般若之體用是有異的。僧肇就從體用一如的角度應答這個問題。
推薦閱讀:
※我拚命努力考北大,只為了遠離那些無知和暴力
※[八卦江湖]從故宮哥窯盤損壞事件,發現大家對祖國文物的無知,忍不住科普一下
※無知比遺忘更可怕
※孩子感冒不要濫用抗生素,別讓父母的無知害了孩子!
※真正的富有是健康,真正的貧窮是無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