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十六字真言
06-24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句話來自四書五經中的《尚書》中《大禹謨》一篇,據說它是舜禪位給禹的時候傳授的十六字,後來竟成為儒家奉為至上的「十六字真言」。這句話到底體現了一種什麼思想呢?讓我們來看一下:一、「人心惟危」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各種艱險困難,但最難處理的恐怕還是思想上的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心靈問題。聲色心,名利心,是非心,善噁心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可能給我們帶來危機或危害。即使沒有帶來危機或危害,也要「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才能無咎。這正是人心的危險之處。二、「道心惟微」天地自然生長萬物,自有其客觀規律性,但這種規律性是很難為常人所發現的,正所謂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德經》有:「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中有信。」這正是道心的奧妙之處。三、「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人心為私,道心為公;人心為小,道心為大。難道人就無法規避危險,得成大道嗎?不然,「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就是達到大道的方法。平心靜氣,抱元守一,天命率性,擇善固執,堅守中庸,就可以化私為公,化小為大,消彌人生的兇險。天人合應,萬物定基,固可以成其大道。上述真言的核心就是中庸,這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石。「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一個人能堅守中正的品格,固守善的本性,那還有什麼辦不成的呢?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什麼才是真學問|儒學辨義 論語 學而篇第一 7
※先秦儒家天人觀辨正
※儒家倫理的雙旋結構[上]倫理道德論文
※蘇州園林與中華儒家文化元典
※中國文字真相:文以載道的本質,文與字的兩個階段兩套系統
TAG:儒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