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郵票的自然增值和人為增值

新郵發行後,除發行量較大或設計差強人意、不被郵人看好的郵票外,很多新郵都在集郵市場高於面值溢價出售。但人們也不難發現,新郵的增值並不穩定,市場價格經常是急漲快跌,大幅振蕩,甚至一年之內就幾起幾落,有的郵品發行幾天後市價就會從高於面值跌到面值以下,這也令很多集郵者和投資者非常無奈。其實郵市中投資風險無處不在,有些投資者買到手的郵品不但沒保住本錢,反而一跌再跌,較長時期內都難有解套的機會。由此對郵市失去信心的也大有人在,「遠離郵市」成為許多投資者的無奈選擇。更有郵人對郵票投資產生懷疑,難道郵票真就沒有投資價值了,郵票到底還能投資嗎?其實這些想法都是郵市低迷時人們直觀的心理反映。縱觀早、中期發行的郵票的增值經歷,市價基本都呈現出

階梯上漲的走勢,說明這些郵票的增值是實實在在的。

  筆者認為,在觀察郵票增值和貶值的價格起落過程中,要認清和區別每種郵票的「增值」是屬於哪種狀態。細觀郵票增值現象,不難發現郵票增值存在兩種狀態,即自然增值和人為增值,由於這兩種增值的市場表現形式是不同的,所以兩種增值狀態的郵票真實「含金量」也是差別很大的。

  屬於自然增值狀態的郵票,它們大多經歷了歲月的洗禮,郵票隨著時間的積累而不斷使用和消耗,致使其存世量減少,存世量與供求關係的動態發展中,價格槓桿起著供需平衡的作用,這樣的郵票不斷增值是必然的。回顧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集郵發展的過程,可以看到,隨著1985年以後集郵的普及和郵市的出現,集郵經濟的理念也得到了培養和認可。1991年郵市爆發了更大規模郵潮,加之那時郵票的發行量也不大,無形中為日後的增值埋下了伏筆。隨後1997年郵市狂潮的出現,使人們參與集郵、投資郵票的熱情空前高漲,造成郵票一時的供不應求,郵票市場價格均出現了大幅度的上漲。郵票增值幅度越來越大,使人們看到了郵票的投資價值。由於郵票發行量相對較少,集郵者和投資者的不斷增多,郵票大量使用和消耗,致使市價上漲的增值,可稱其為自然增值。

  顧名思義,人為增值多指那些發行量並不比同期發行的郵票少,沒有經歷時間的積累,也幾乎沒有使用和消耗,而被市場人為高估的新郵或近些年發行的市價過高的郵票。應該指出的是,1991年是「J」和「T」字頭郵票發行的關門年,1992年開始發行了以紀年方式為字型大小的編年郵票,而1991年前發行的「J」和「T」字頭郵票發行量並不大,但自然消耗的數量卻很多;1992年開始發行的編年郵票,發行量增至2000萬套、3000萬套、4000萬套,甚至個別的高達5000萬套以上(如「壬申猴」生肖票發行量高達兩億多套),但郵票的使用量卻逐年減少,人為消耗也越來越少。無形中使1991年到1992年成為集郵發展的一個「分水嶺」,造成這個「分水嶺」的關鍵就體現在郵票的發行量上。編年票發行至今,雖經歷了幾次較大規模的減量舉措,但全國的集郵人數也在大量減少,且與1991年前發行的「J」和「T」字頭郵票相比,發行量還是要大很多。人為增值的郵票,多出現在那些發行時間短的編年郵票中,特別是一些發行時間不長並具有較好題材的新郵品種,這些郵票多為一些投資機構和市場莊家進入郵市進行炒作後,導致郵票市價出現較高的虛假上漲,故稱其為人為增值。

  人為增值的郵票最大特點就是漲跌變化快、價格波動大,導致增值不穩定、風險也很大,不宜長線投資;但其具有較強的投機性,適合能夠把握市場行情波動,投資快進快出的郵人。

  綜上所述,自然增值與人為增值具有兩種不同狀態的郵品升值特徵,其增值過程各異,市場屬性差異更大。當郵市低迷時,自然增值的郵票抗跌性好;人為增值的郵票往往在價格快速下跌後套牢投資者。當郵市上漲行情到來後,自然增值的郵票會穩步上漲,呈現步步走高的特點;而人為增值的郵票卻可能被炒到令人驚訝的高價位,對投資者有極大的迷惑力,但傷害也很大。投資者若跟風買進,也許能很快就賺得笑逐顏開,也許一次下跌就會幾年都不能解套。

  熟知郵票增值的兩種狀態,理智掌控投資機遇與市場誘惑,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以有備而來的智慧和成熟的心態來面對郵市春天的到來,相信投資者收穫的不僅僅是鈔票,還有成功的愉悅心情。

推薦閱讀:

自然通透 只「妝」美麗 不要痕迹
?順其自然,人舒坦,心舒坦。
返璞歸真 道法自然(二)
超自然的幻象噴畫
叢林:自然之美,山野之趣

TAG:自然 | 郵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