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為何要靠保護才能生存?
中醫為何要靠保護才能生存?
——中華智慧的局限性之九
在我寫的「漢字拖累了中國人的思維」中提及到中醫,有年輕的網友批評我無知,我並不生氣,我已是老人了,而且我這個亞健康的身體常常會這裡不舒服,那裡不舒服,如果中醫能為我除病消患,我真是瞌頭感謝都來不及啊,我又何苦要貶低我們民族這麼一個偉大的中醫學呢?
毛澤東說「高貴者最愚蠢,卑賤者最聰明。」但事實上卑賤者大多數並不聰明。卑賤者只是一個極容易被人利用為工具的人,是一個只知道靠出賣勞動力養活自己和家人的人,但又是一個毫無顧忌的逆反者。我就是這麼一個不卑於高貴者之下的逆反者、思考者。
順便再插一句,上述毛說的排比句曾經綁架過多少無知的工農大眾,要說漢字沒有錯,那又何必要相信這類哄小孩的話呢?是中國人的思維方式低下,才導致於容易受騙上當,被人利用,也包括不法分子利用中醫行騙不止的可笑案例。根據我多年對中醫觀察和思考,我認為中醫這個提法是極其錯誤的,中醫不可能成為一個單獨的學科存在。
世界上也只有中國一個國家,不管在任何問題上都喜歡搞自成一統的民族性東西。世界上從來沒有聽說過還有什麼「英醫、德醫、法醫、美醫......」的存在,我們為了堅持中醫不倒,就把它們統統稱之為西醫。其實全世界也只有「醫學」一個稱法,或通稱為「現代醫學」。之所以全世界會是這樣看法,是因為他們並不堅持自己國家的傳統醫學,還有另外存在的必要,他們自己隨時可以拋棄無用的東西,而將自己優秀的東西全部無私地融入和歸屬於國際統一的現代醫學範疇里去。
大英帝國曾經稱霸世界三百年,帶給世界各地各種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除了英文稱謂,從來不會給文化知識起名為:英醫、英畫、英數、英物、英化....佔為已有,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強國都不會這麼做,喜歡把知識「佔為己有」國家也只有中國一個國家!
中國只要是自己曾經有過的東西,非要給它們貼上「中國標鑒」,如中醫、中國畫、中國文學,音樂沒有任何造詣,就只能委曲叫民樂。物理、化學更加沒有,只好放棄掉。到書店查書,抬頭處處可見「國標」。其他國家大概沒有這種德性,如美術,只分油畫、版畫、水彩畫,或某人作品,不會有國家標鑒。所謂中國畫不就是水彩畫的一種形式嗎?還只不過是水墨單色,又有多大神秘?非要妄自尊大為一統?
其實人類的知識寶庫,都是由各個民族、各個國家創造的優秀成果無私的彙集在一起的,彼此取長補短,形成一個個獨立的系統的學科,如一條條小河奔騰而下流入大海。任何國家、任何民族,都不可能截斷某條小河的水流,作為已有,獨佔其中,又不斷抽取大海中的水源來補充自己的那條小河,還妄稱這都是歸我所創,歸我所有。
唯獨只有中國人,不管遇到什麼事,都喜歡堅持搞獨立的東西而引以為榮,儘管現在的醫院早已全部採用西醫治病,但還是非要保留中醫的存在。這與其說這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責任,倒不如說這是中國人偏執的虛榮性格。那麼中醫到底究竟值得不值得要國家保護,需要不需要發揚光大呢?
前年回老家辦事二天,被-位老朋友熱心地留住在他家二個晚上。其間每晚陪我喝點啤酒,然後坐在客廳里聊天,當聊著聊著他就關注在電視機節目里了,話也就在應付著。原來他正在聚精會神地收看北京衛視台《養生堂》節目,而我們之間的話題本來也主要圍繞在健康常識方面談談。
不料上午起床後他仍是著迷地收看一陣《養生堂》節目,同時他還向我津津有味地介紹中醫方面的各種養生方法和他的心得體會,並不時地把電視中速記下來的筆記翻出來補充,又做起推拉揉捏的動作示範給我看。捏我的穴道問我還有什麼感覺沒有,我說除了肉被他捏痛之外沒有任何感覺,他悻悻地說你還是不相信中醫的療效。但臨走時他說的一句話卻讓我永遠記在心裡,他說學習一點中醫養生的方法,又不要你花錢,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也就是在那時,我才知道北京衛視台有這麼一個告訴老年人怎樣健康長壽的好節目。但是真正想到要看這檔節目還是去年出外的時候,那也正是起床上班前這段可利用的時間,一面吃蘋果和早歺,一面收看電視,這半個多小時一點也不浪費。我記憶力雖不好,但時間長了收穫必會一點點地增多,對自己的身心健康有百利而無一害。
養生即保養生命,包括強身,防病,延壽三項內容。其實主要在於適應自然規律、重視精神調攝、加強體能鍛煉、謹和寒熱五味、防止病邪侵害等方面。這個《養生堂》的節目特意請的都是-些國家級的老中醫來講解這些實例。雖然在增長這些知識的同時,我仍舊對中醫的成見抱有一些質疑,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的認識。
首先今日的「中醫」早已不是昔日傳統的那種舊中醫的範圍了,它是典型的「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雜交體。而且凡是中國傳統的文化、技藝,甚至官場制度,都進行了一番「現代化」的改裝,經過數代人的改頭換面,使之成為更加實用於現代人的水平及需求,使之更加接近於科學性、國際性。
比如在美術方面,國畫揉進了西洋素描畫法,用水墨濃淡,充分體現明暗關係,也釆用透視規律,科學地描繪出近大遠小的視覺效果。但因為表現手法上仍然是用筆墨宣紙為材料。由此搖身一變成為「當之無愧」的國寶級的中國畫。改造後的水墨畫,比古人畫的顯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更有時代氣息,然而水墨畫總歸還是屬於水彩畫的一種風格罷了。
沒有解剖學的舊中醫,那裡會知道身體內部的結構?沒有聽說過,也決不會有一個
即使是西方人,一百多年前也很少有人明白人類就是動物的變種!英國的赫胥黎(1825—1895)就是第一個提出人類起源問題的偉大學者。赫胥黎17歲時得到獎學金,開始在英國查靈十字醫院接受正規的醫學教育,二十歲時在倫敦大學通過他初次的醫學士考試,解剖學及生理學兩個科目都得到最優等成績。以後提出的科學論證,顯示出人類和大猩猩的腦部解剖具有十分的相似性,才得出這一驚人的結論。無論是達爾文或是赫胥黎,他們的發現才引領人類的智慧向高級階段發展。
歐洲也曾愚昧了很長時間,薄伽丘所著的《十日談》里,常談到中世紀的
可見沒有解剖學的中醫,怎麼可能知道什麼叫五臟六腑?那個《養生堂》里的那些老中醫談的聲聲不離的就是這些。可是過去的老中醫給人看病,只能通過身體外部的表面徵兆來判斷病人體內生的是什麼病,如觀察皮膚或五官的顏色、或搭脈看舌,只憑個人多年臨床經驗來診斷各種病症是什麼。
中醫所謂的四診(望、聞、問、切)所收集的資料、癥狀和體征,通過分析、綜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質、部位和邪正之間的關係,概括判斷為某種病症。比如說痰黃稠、流濁涕、舌尖紅、苔薄黃源於「望診」;鼻塞、咳嗽源於「聞診」;惡寒、頭痛源於「問診」;發熱、脈浮數源於「切診」。綜合上述四個分析,病因為外感風熱;疾病性質為熱證;病位在肺系統;邪正關係為實證。則概括判斷為風熱犯肺證。
當身體內的病在哪裡說不清時,只好說是內火太重,或寒氣太重、氣虛等等說詞。我最不可思議也最無法接受的是,耳朵的穴位能控制全身的那種說法。
讓我逐漸懷疑中醫有二樁事,第一樁事是文革中我有一位同學盲腸炎開刀,該醫院用針刺麻醉,開刀中痛得他大喊大罵「這是什麼鬼針炙啊!」醫生當即嚴正警告他:不準污衊革命的新生事物!
另一樁事是,我有一位老同學的愛人,也是我的老同學,天天叫頭疼。有一天,他們拎著幾瓶麻油找我介紹他們到一位知名的老中醫家看病。老中醫簡單搭脈後說:「頭疼是婦女病,做月子時帶下來的,回去多吃些營養品補補就行了,不要太省了」。 可是幾個月下來,頭疼方而更加劇烈,只好到南京工人醫院檢查,診斷為「顱內水腫」,必須趕快開刀。因為拖延太久已越來越大了,雖開刀切除,但也只是讓她多活了5年,如果一開始就到正規醫院診斷醫治,不會如此早就逝世,她死時也才30多歲,她曾是我們學校最漂亮的校花。
在我年青時的那個年代裡,從舊社會過來的老中醫比比皆是,因為人們都很窮,生起病來都不敢進正規醫院看病住院,總迷信個體老中醫簡單看看就能解決好病症。我見到老中醫的家中都是線裝本的中醫書籍,每年梅雨季節剛過,就要搬出來晒晒。那些中醫書籍我想大體都是配方一類的記載,可見他們對現代醫學知之甚少。
中醫的配方一開就是一大串,苦澀難喝,費時費工,收效甚微。除了吃藥之外(少數針炙按摩),幾乎沒有其他高明的手段。常說中醫能除根,那也是對症下對了葯而已,更多地是靠死記硬背的方劑來解決問題。在西醫未登陸到這塊土地之前,沒有化學知識,僅靠土中長的植物、地上爬的生物,經過漫長歲月,無數人身上的試驗,才以累積出一個個方劑出來,這樣的方劑便成為經典方和經驗方,這就是中醫如何能找出病-證-方的規律!中醫承載著幾千年來東方這個最龐大民族的生老病死,已經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了!
中醫的確只是靠個體臨床經驗的一門手工技能性的職業,它沒有複雜的各種各樣的診斷設備,它不需要門類繁多的內科、外科、婦科、小兒科、五官科、腫瘤科、放射科、化驗室、血庫等等,一個人提著一個小箱子就能成為一個能看百病的萬能醫院。自古以來,中醫只是無數匠人混飯吃的一門工具。一個人摸索探討了一生的中醫經驗,死了要不全帶到墳墓里,要不只敢傳給兒子繼承,成為下-代安生立命的飯碗。神醫華陀死了,手藝也就失傳了。
和中國其它技藝一樣的斷層原因,古代中醫也是沒有公共醫院、醫學院、研究所、學術交流會議,只有開門獨戶地靠此技術賴以生存的一個個保守如命的個體小診所。中醫的這門技術,以及和中國的其他各種工藝一樣,如何能發展成為多學科的或高級門類的一門科學,並能跨國界的指導給全人類進步,那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
當今中醫至所以不肯融入到現代醫學之中,而非要獨樹一幟,除了民族虛榮心之外,也確實拿不出什麼象樣的科學知識能融入到現代醫學體系之中,否則別的國家也不是傻子,自然會「拿來主義」地將它揉合進來為之服務。
進入20世紀之後,中醫之所以被西醫比下去的另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它沒有什麼嚴密的理論體系能掲示身體本質的基本科學規律。中醫只擅長閉著眼睛說的一套玄學,說陰陽,道八卦,再不就是「五運六氣」,「五運」指「金木水火土」,「六氣」則是指一年四季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因子,或者就是「臟象、經絡、氣血精津液、形體官竅」等等。讓人聽得如騰雲駕霧,不知其所云,信者又覺得隱秘幽深而產生敬畏之感。
中醫理論的哲學思想主要有氣一元論、陰陽五行學說。
氣一元論討論的是氣是構成世界的本原,即世界本原於氣。氣是運動不息,變化不止的,其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物質世界的諸般變化均源於氣的運動變化,即氣化。氣一元論滲透到中醫學中以說明精氣是生命的本源,也是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人體氣的運動必須協調、通暢才能保證機體功能的正常,精氣與神密切相關等等。
陰陽五行學說主要討論陰陽五行學說的基本概念及基本內容,陰陽學說認為陰和陽既可代表相互對立的兩個事物又可代表一事物內部所存在的相互對立的兩方。陰陽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相互間有著交感、制約、互根、消長、轉化等關係;五行學說則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可按其基本屬性分為五類:即金、木、水、火、土。五者之間存在著生克關係。陰陽五行學說滲透到中醫學中則用以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並用於疾病的診斷和疾病的防治。
中醫里的經絡是指體液運行的通道,體液運動刺激神經產生循經感傳,是某種物理能量與信息的傳輸渠道。經絡主要闡述經絡的概念和基本生理功能;十二正經概念、分布、走向與交接規律、循經路線、流注次序以及與臟腑的關係;奇經八脈的循行路線、功能;別絡、經別、經筋、皮部等內容。形體官竅主要討論了皮、肉、筋、骨、脈;眼、鼻、耳、口、舌的功能及與臟腑、經絡的關係。
這其中所謂的「臟象」,主要研究的是還是經西醫解剖學所提供的「五臟」(心、肝、脾、肺、腎)、「六腑」(小腸、大腸、胃、膀胱、膽、三焦),以及與「奇恆之腑」(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
心是人體生命活動的主宰。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器血量的功能。脾有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並運輸全身的功能。肺「管呼吸,主氣」,腎有「藏精」、「生髓」、「主骨」的功能。小腸主要功能是接受食物後分別清濁。膽分泌膽汁,有助於消化食物。胃受納食物,再經脾將營養輸出,以供養全身。大腸的功能是傳導糟粕之物,通過肛門排出體外。膀胱主要是貯藏和排泄尿液。
五臟六腑的區別在哪裡?中醫認為五臟是以貯存人體的精氣精華物質於內,不使其外泄耗損為主,如肝藏血,肺主氣,腎藏精。而六腑則是以受納消化飲食物並傳送為主要功能,當受納,消化吸收後則排空,以利下一次飲食物進入。通過這一對比,則發現前者功能的特點是貯藏而內守為主;後者的功能特點是受盛和傳化水谷,小腸、大腸等交替排空而不能久藏。所以在防治或養生時,要注意讓五臟精氣保持充盈,讓六腑保持通暢。
原先我不知道什麼是「三焦」,經一查才知「三焦」原來不是一個獨立的臟器,而是按臟腑在人體內的所在位置,劃分為三個部位的叫法:心、肺為上焦,脾、胃為中焦,肝、腎、大小腸、膀胱為下焦。於是六腑不就成了五腑了嗎?這種按位置的劃分,比之西醫按照器官功能的劃分為幾個系統,我認為西醫才為科學合理,西醫將臟腑分為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分泌系統等等,診斷起來才能真正找到要害部位,而不是無用的空間方位。這說明,東西方確實存在相當大的思維方法上的巨大差別。
此外,近來有人根據三焦概念應用的廣泛性,而提出「臟腑三焦」、「部位三焦」、「經脈三焦」、「辨證三焦」之說。三焦的生理功能主要是運行元氣、水谷和水液。近代的學者如陸淵雷、章太炎、祝味菊等人,受西方解剖醫學的影響,認為三焦是淋巴系統、網油、胰腺、神經系統等。亦有人根據「三焦與命門相為表裡」之說,力倡三焦就是「脊神經」、「交感神經」、「植物神經」,等等。上述所指的形質,尚不能完全解釋三焦運行元氣、運行水谷和水液等功能,故難圓其說。
中醫理論發展史大致如以下四個時期:
一. 漢代以前,《黃帝內經》、《難經》、《神農本草經》和《傷寒雜病論》這4部古典著作,從基礎醫學到臨床醫學,以及藥物、針灸治療等已形成了較完整的中醫理論體系。
二. 晉、隋、唐時期,對中醫理論影響較深的有以下7部著作組成。
1.《脈經》全書共十卷,九十七篇,為西晉·王叔和編撰。這是我國醫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是公元三世紀以前我國有關脈學知識的一次總結。《脈經》由於它篇幅簡練、集中,便於學習,在我國醫學發展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影響極大。如唐代太醫署就把它做為必修課程,日本古代醫學教育仿唐制,當然也不例外。該書著成後,就陸續傳到我國西藏地區,通過這裡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
2.《針灸甲乙經》全名有時也稱《黃帝甲乙經》(《隋書·經籍志》)、《黃帝三部針灸經》(《新唐書,藝文志》等),現一般通稱《針灸甲乙經》。全書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內容系擷取《素問》、《鋮經》(即《靈樞》和《明堂孔穴灸治要》這三部書的有關部分的精華,予以整理重編。
卷一至卷六,依次敘述人體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臟六腑、營衛氣血、精神魂魄、精氣津液及肢體五官與臟腑功能的關係等;其次是人體經脈、經筋等經絡系統的循環路線、骨度腸度及腸胃所受;再次是人體俞穴,依身體部位分部敘述其位置,主治,書中計敘述俞穴348個(其中單穴49個;雙穴299個)這些穴位是按頭、面、項、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於尋檢。每一穴均有針刺的深度、灸灼的壯數,再次敘述診法、重點介紹脈診的內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後介紹針道,針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後介紹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問題,並以陰陽五行學說為綱進行闡釋。
七至十二卷是臨床部分,依次介紹內科(包括傷寒熱病、中風、雜病)、五官科、婦科、兒科等病症的針灸治療,其中內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內傷七情、五臟病、六腑病、經脈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論述癰疽,至於婦科及兒科,各有一篇各論述20種及10種該科病症。
《針灸甲乙經》的著成,對於我國針灸學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宋、公元6~8世紀,中、朝、日之教學均規定為教授學生的必修課;宋、金、元、明、清重要針灸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書的基礎上的發揮。國外早已有本書英譯本,對國外針灸學的發展也有重要的影響。
3.《肘後備急方》,原名《肘後救卒》,計三卷,東晉葛洪所著。共八卷,其內容主要是一些常見的病證的簡便療法,包括內服方劑、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實用的內容。
4.《名醫別錄》原書早佚,但其有關內容仍可從後世的《大觀本草》、《政和本草》、《本草經集注》中窺知。《名醫別錄》原書的收葯數目,應該在730種以上,又粗略地將植物、礦物、動物等類葯大致做了歸類。對每一種葯,本書都載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別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藥物形態、產地採集炮製法及七情畏惡等項目。這基本上與《本草經》是相同的。在《名醫別錄》中,個別藥味之後己附有方劑。此外,《名醫別錄》中記載的藥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經超過《本草經》,如桂可發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經》所無,故此書對於研究漢魏六朝的本草學有較重要的實用價值。
5.《本草經集注》梁陶弘景撰,是根據《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的內容編撰而成,也是本時期本草發展史上的一項重大成就。《本草經集注》存有兩種殘卷,一是出土於敦煌石窟的殘卷,一是出土於吐魯番的殘卷。
6.《劉涓子鬼遺方》據說是晉末的劉涓子在丹陽郊外巧遇「黃父鬼」時所遺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專著,又稱《神仙遺論》。今本則只存五卷,原書又你《癰疽方》,經龔慶宣整理後,成今本《劉涓子鬼遺方》。《鬼遺方》基本上是一部癰疽證的專著。此外,還涉及金瘡、瘀血、外傷治療,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鏃等等,全書計載方140餘首,其中治療金瘡外傷跌仆的方子共計34首;對癰疽的辨證論冶,尤其詳盡,可稱為現存我國最早的一部外症癰疽及金瘡方面的專著。
書中對癰與疽首先從病機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確的鑒別,對癰疽等證的辨膿,已經十分精細。除辨別成膿與否以外,還特別指出發病部位與愈後的關係,說明嚴重癰疽症引發全身性感染的預後嚴重。《鬼遺方》在治療癰疽外證、石發中毒,都有較詳細的論述,它是根據癰疽的不同情況而給予辨證治療提出了許多解毒的治療方法。《劉涓子鬼遺方》代表著我國南北朝時期外科的發展水平。
7.《小品方》又稱《經方小品》,作者陳延之,生平失考。據學者考證約著成於公元五世紀下半葉之南朝宋齊間。《小品方》,其具體內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從日本尊經閣文庫《圖書分類目錄》醫學部中發現此書殘卷,其內容包括序、總目及全書共十二卷:第一卷包括用藥合葯法、調三焦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種病證諸方,從第二卷至第五卷為治療各種雜病方,第六卷為治傷寒溫熱病方,第七、八卷分別為女子眾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諸證方,第十卷為外科瘡瘍折傷等方,第十一卷為本草,第十二卷則為灸法要穴。《小品方》內容豐富,可謂唐以前的一部包羅廣泛的小百科全書,在當時具有相當影響,被視為與《傷寒淪》具有同樣重要意義的經典作品。同時又是一部門徑書,所謂「童幼始學治病者,亦應先習此《小品》,以為入門」。
三. .宋、金、元時期,臨床醫學有了較大發展。金元時期,最突出的有寒涼派、攻下派、補土派和養陰派。四大派的代表人物劉完素、張從正、李杲和朱丹溪,被後世稱為「金元四大家」。這些醫家的創見,大大豐富了中醫學理論體系:
四. 明清時期,整理訂正古代經典及歷代名醫著作之風甚盛,集大成之著作頗多,如明代樓英的《醫學綱目》、王肯堂的《證治準繩》、清代國家組織編寫的《醫宗金鑒》、《四庫全書·子部·醫家類》。以及清代陳夢雷主編的《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等等。這對於中醫理論的普及和提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這時期有不少傑出的醫家提出新的見解。
改革開放後許多中國人出國撈金,其中也有
有人怪中醫為什麼不能被國際重視的原因是翻譯問題。按照西醫的科學認識,千百年來中醫的很多說法都要糾正。中醫走向世界受阻,絕大多數的中醫概念沒有現成的英語單詞,中醫特有的邏輯導致其字面上的意思並不能完全表達其含義,因為這裡面還滲透著中國文化。中醫的很多描述概念就是普通的中國人都不易搞懂,讓外國人理解也就更難了。
比如「公孫」是人體的一個穴位名稱,國內一些專家就曾將其譯為「爺爺和孫子」;又比如「腎虛」一詞,英語中有「腎」,也有「虛」,但兩個字連起來英語卻無法表達。中醫術語「白虎歷節」(關節腫痛)譯成「白色的老虎在奔跑」;把「五臟六腑」譯為「5個倉庫和6個宮殿」;把中醫的「生氣」(生命力)譯為「發怒」;把「帶下醫」(婦科醫生)翻譯為「躲在裙帶下的醫生」。諸如此類的翻譯難免讓外國人鬧不明白「中醫究竟是怎麼回事」,讓人哭笑不得。專家認為,中醫英語發展的落後阻礙了中醫國際化進程。
其實傳統中國文化中沒有一門學科能超過中學跨到高等學科的水平,數學止步在小學四、五年級的水平上;物理、化學全部是靠引進來的,正因為如此才沒有「中數」、「中物」、「中化」之稱。醫學也不例外,沒有高深的理論,光靠故作的玄妙,但並不玄妙,只是空洞、無聊,最後成為笑料。凡是中醫有價值的部分,並進到現代醫學範疇,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隨著中國人思維正常化,50年~100年之後,也許就沒有「中醫」這個稱呼了。
2014.10.9
推薦閱讀:
※益母草食療方,媽媽身體好寶寶才能來得快| 好孕私廚
※怎樣才能寫好字
※國人如何才能死得其所
※韭菜怎麼吃才能發揮極品壯陽食物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