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精神人文主義,全球倫理困境的一種化解資源

【導讀】上周五(9 月 22 日)下午,復旦大學 " 儒學大講堂 " 首期和文匯講堂第 113-1 期暨優秀傳統文化 " 接著講 " 首期雙講座開講。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長、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杜維明主講《世界倫理構建與儒家天下關懷》,北京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倪培民和復旦大學上海儒學院執行副院長吳震分別擔任對話及點評嘉賓。如何從思孟心學開出精神人文主義?以 " 仁 " 為本體的世界倫理如何可能?今日與您繼續分享:主講嘉賓杜維明的演講精華版。

孟子心性之學超越了同時代的軸心文明思想,指歸現實的終極意義

孟子所代表的心性之學,在不同時代中具有不同的特殊價值,都是一種對人的重新認識。強調孟子是一個 " 性善論 " 者,其實他說的是做人的道理。

孟子 " 性善 " 的觀念是指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內心的惻隱之情,即內心對外部環境的健康反映,發揮自己做人的基本價值。這讓我想起公元前 800 至 500 年的軸心時代,印度文明、希伯來文明、猶太文明與中國文明四大文明同時出現。當時只有中國文明未曾出現在被學術界中稱作 " 超越 " 的突破,即人的最終極的價值關懷必須超越到現實世界之外,在上帝或在另一個理想世界裡,孔子選擇的人生意義在凡俗世界中俯拾皆是。因此,儒家傳統是面對當時的存在對人類進行的反思,與亘古時代相比,是一個質的飛躍,那就是人類開始探索抽象且永恆的大問題。

▲杜維明認為:孟子的 " 四端說 " 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簡單問題。它是自我認同的 " 立人之道 "

由於這種外在超越的 " 缺失 ",因此許多西方學者認為,中國人過於關注現實,沒有更高的意識與價值,沒有到達 " 超越 " 這一層面。但孟子認為,一個人有很多向度,應當同時開展。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向度就是個人的主體性,它和人的四端密切相關。

四端是儒家稱人應有的四種德行,包括仁、義、禮、智。其中,仁的這一端發自人的惻隱之情,包含著同情的意思,這種惻隱之情就是人之所以成為人、能夠充分發展人性最重要的資源。情的感受雖是個人且每人有所不同,但孟子認為情是普遍存在的,如果能夠將情推己及人,就逐漸可以將個人、家庭、鄰里、社會甚至國家、天下都聯繫起來,成為一種向外推的精神世界。這種推己及人的情,發展到陸象山、王陽明時期,他們提出必須要優先樹立我們作為人的大體,即道德理想的最高價值。換句話說,作為一個人就要做一個能夠體現人性光輝的人,做一個像樣的人。陸象山曾說," 若某則不識一個字,亦須還我堂堂地做個人 "。做人,就應做一個對得起自己的人;立志是立自己的大志,可以推到家庭、他人即為大志。這也是孟子所說的 " 先立乎其大 "。

"仁 " 如康德的自由意志,具有主體性,其本體意義可與天地一體

對於四端之一的 " 仁 ",目前許多中國學者的研究已做出較大貢獻。在馬王堆出土的資料中," 仁 " 字是上 " 身 " 下 " 心 ",身心為仁,這與一般意義上說的 " 仁 " 字有所不同,具有非常深刻的哲學意義。所以,人的價值既是內在的、自我的,也是涵攝在關係網路中的。

通過對孟子的了解,我認為,仁愛的 " 仁 " 是指個人的主體性,這類似於康德說的 " 自由意志 "。每個人都要有自由意志,沒有理性就不會成為真正獨立自主的道德人。而儒家仁愛的仁里包含的情,是為他人而生,生髮到一個人可以通過自己的主體與其他所有人進行對話,而這種相互對話所形成的社群以仁愛為主。仁愛不僅僅是愛人,而且還要愛物、愛己,三者不能分離。這就是孟子說的 "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由於儒家傳統中存在一種強烈的自由度,即我要發揮我的仁,是我自己的選擇。因此,"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就是孔子主動自覺的選擇。這一觀念發展到陸象山就是 " 心即理 ",到王陽明是 " 致良知 ",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每個人內在都有仁心,所以說 "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這是科學無法反證的。也就是說,我們的心對外在世界有著無限反映的可能,它開放、多元、包容,從最遙遠的行星到眼前的草木瓦石,對我們的心量來說,都可以到達。

▲現場聽眾認真記錄杜維明先生演講中關於 " 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 的闡述

那麼,如何到達以天地萬物為一體的精神世界呢?這是一個人成為獨立自覺的人必須要走的路。首先,仁一定是在人的成長、發展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的。王陽明說,每一天都相當於春夏秋冬的過度,都是新的一天,都有一種新的意念,這就是生生不息;其次也是一種覺悟,他的力量與所有人都能夠成為一體,所以他有公心。第三,仁能通達,一定要往外通。人的主體性的本體意義在於,能與天打通,因為以天地為性,因此心靈從天而來。所以孟子說," 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錢穆認為中華民族對世界的貢獻就是 " 天人合一 ",我延伸為 " 精神人文主義 "

錢穆先生在 96 歲高齡時口授完成其最後一篇論文,闡述了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性與天道合一,即天人合一。 這樣就意味著人不僅對這個世界的持續發展負有責任,還應對存活環境的大自然負有責任。

由此看,我們應該把握四種關係。

第一種是自我本身的內在關係,就是身心靈神的統一。個人的身體、心靈和自己最高的理想進行融合,這種融合形成的作用力來自於內部的反思。除反思外還需有一個內在的意識,即良知。

第二種是將心比心的個人與他者的關係。他人可以是個人或社會,正是我們自我了解的另一種情況。個人與社會如何進行健康互動?這才是最早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念。修身是基本,齊家和治國是同步關係。比如當下,我們應當通過互聯網發揮正能量,這源於每一個人的力量,但同時也對社會有貢獻。

第三種是與自然的關係。人類與社會、人類與自然需要一種持久的和諧,這樣不僅對人有價值,對天地也有價值。

第四種是人性與天道能夠相輔相成。

以上是我提出的精神人文主(Spiritual Humanism)的四個向度(Four Dimensions),是我同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及許多其他宗教對話後,逐漸摸索到的人文價值,而這一人文價值是否具有持續性需要經受考驗。

▲今年 9 月,嵩山論壇上,杜維明與基督教、佛教、伊斯蘭教以及許多其他宗教的學者齊聚論道,切磋琢磨

西方哲學界對 " 禮 " 的重視豐富了對 " 仁 " 的研究

最後,我想強調的是," 仁 " 與 " 禮 " 的關係是中國哲學界很重要的一個話域,假設突出 " 仁 ",那麼,西方哲學界特別重視的 " 禮 " 就會受到限制。" 禮 " 就是發展制度,進而推進位度形成的一種文明意識,具有許多豐富的內涵。只強調 " 仁 " 而忽略 " 禮 " 必然走不遠。反之亦然。

非洲有句話,我的存在是因為你的存在。這和儒家思想之 " 仁與禮的創造性的張力 " 其實是一致的。做哲學研究就是要有陽明說的 " 為學須得個頭腦工夫,方有著落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自己深厚的文化根源意識,就會成為抽象的包容主義。在儒家思想上 " 接著講 " 的『精神人文主義』就是以仁為 " 頭腦 ",但又開放包容,涵攝天地群己,注重交流對話。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推薦閱讀:

While { if: break;
由《戰狼2》看中國的集體主義和後集體主義
重組城市主義丨一種有力的概念模型
論人文主義

TAG:倫理 | 人文 | 精神 | 儒家 | 資源 | 困境 | 主義 | 人文主義 | 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