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學習筆記1 - Qzone日誌

糖尿病學習筆記1

  • 分享
  • 轉載
  • 複製地址

    請用Ctrl+C複製後貼給好友。

  • 轉載自 遊離海岸線 2009年10月26日 10:09 閱讀(26) 評論(0) 分類:讀書筆記

  • 舉報
  • 字體:小▼
  • 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正常時,我們在糖水中加胰島素對沖的比例是 Glu:Ins=2~4g:1U,LADA--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成人晚發(潛伏)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LADA在治療上有所不同,後者需要早期應用胰島素,因此臨床上二者鑒別診斷非常重要。有的醫院不能查IAA、GAD、ICA 可以根據以下情況鑒別:1有家族史者2初發消瘦者3初發酮症者4初發「三多一少」癥狀明顯者5部分病人發病時肥胖但是很快消瘦以上情況支持 LADA2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的利弊弊: 1.體重增加(主要是脂肪),食慾增加,飢餓感2. 高胰島素血症3. 低血糖4 .水鈉瀦留5. 皮膚過敏、胰島素抗性6. 心血管病變危險增加?2型糖尿病胰島素治療的利弊利:1. 減少肝葡萄糖的輸出量,減輕肝糖元異生及肝糖元分解2. 降低空腹及餐後高血糖3. 改善葡萄糖的氧化及貯藏4 .改善進餐後或葡萄搪刺刺後胰島素的分泌5. 改善外周組織胰島素的敏感性6. 改善脂代謝及減輕蛋白質及脂蛋白的非酶搪化聯合應用藥物升高血糖的藥物:糖皮質激素、ACTH、胰升血糖素、雌激素、口服避孕藥、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噻嗪類利尿劑、苯妥英納協同降血糖:口服降糖葯、同化類固醇、雄激素、單胺氧化酶抑製劑、非甾體消炎痛葯遊離胰島素增加:抗凝葯、水楊酸鹽、磺胺類、抗腫瘤葯(與胰島素競爭和球蛋白結合)降低血糖:(ACEI、溴隱停、氯貝特、酮康唑、鋰、甲苯咪唑、茶鹼、大量酒精、奧曲肽)幾點經驗幾點該記住的1 胰島素敏感:1U=2~4g葡萄糖或代謝10g葡萄糖。2 發熱病人體溫每升高1度,追加20%胰島素。3 胰島素半衰期:內源5~10min,外源20min。停止靜滴後2小時降糖作用消失。4 血糖大於16.7mmol/L降低任何抗生素的作用效果。5 1mmol/L=18mg/dL6 嚴格控制飲食一個月後,FBG>7和PBG>10 開始藥物治療。7 尿糖三段測定 。「 」=4單位胰島素。8 FBG>7mmol/L,BG1mmol/L=1.4UPBG>10mmol/L,BG2mmol/L=1U9.血糖測定:血清,血漿,全血10 「三短一中」早上空腹高血糖的應對100000000111-4(睡前10點和夜間3點血糖測定)11 預混胰島素應用和午餐後高血糖12 個體化用藥,按照原則辦事,不犯教條主義.哪些病人臨床上考慮撤停胰島素:1、一般狀況好,未合併糖尿病嚴重併發症;2、每日胰島素總量<24u,血糖控制達標;3、評價B細胞功能尚好,通過C肽或有的是水平判定(包括空腹及餐後)4、B細胞抗體陰性,排除LADA及1型糖尿病撤停方法參考:先撤12u-----由口服藥物替代,此時仍保留12u胰島素三天後再撤12u胰島素------據血糖情況加用不同種類的口服降糖葯臨床經驗:降糖作用比較-------4-6u胰島素≈1片口服降糖藥物有關糖尿病病人胰島素使用的一些經驗問題:1、對初始使用胰島素的病人胰島素劑量估計全天總劑量(u)≈ 空腹血糖(mmol/l)× 2假如保守一些可以≈ (空腹血糖mmol/l × 2)× 2/32、睡前中效胰島素的劑量(u)≈ 空腹血糖(mmol/l)一般劑量都≥8u,3、住院期間盡量避免出現低血糖事件,首先高血糖病人生命以年計算,低血糖病人生命則是以分鐘計算;其次低血糖會給病人帶來心理負擔,認為在醫院醫生的幫助下都會發生低血糖,在家裡沒有醫生幫助的情況下可能更會發生低血糖,因此對嚴格血糖控制存在一定心理障礙,對今後的血糖控制不利。4、對於新入院的患者主訴的胰島素劑量,假如沒有書面的材料,給予該劑量時一定要注重預防低血糖事件;5、予混胰島素使用前一定要混勻6、自己配短效與長效胰島素時,抽法是先短後長(這個估計已經很少有人採用了,感謝科技進步給人們帶來的方便吧)7、胰島素降糖作用觀察(經驗):大概是1u胰島素使血糖下降1mmol/l上下,當然還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糖尿病疼痛的鑒別:1、神經性:雙側對稱,日輕夜重,呈針刺樣或電擊樣,下肢皮溫正常;2、血管性:非對稱性,皮溫減低,足背動脈搏動減弱,血管造影陽性;3、骨質疏鬆:腰背部疼痛多見,日輕夜重,不易發生潰瘍;4、混合性:具備上述多個特點。哪些病人可以考慮將胰島素強化治療四次法改為兩次注射法:1 胰島素每日用量最好在30u以下,可適當放寬至每日40u2 改為兩次注射法後胰島素日總劑量從原劑量的2/3開始用。3 據四次法胰島素的分配情況決定用30R或50R胰島素。4 調整治療方案二到三天後測一日的三餐前後及睡前血糖,據血糖情況適當調整胰島素劑量或加服口服降糖葯,或將飲食習慣做適當調整如睡前加餐直至血糖平穩。胰島素泵治療的適應症:1 採用胰島素多次注射而血糖控制不好者;2 血糖波動大,常有高血糖和低血糖發作,難以用胰島素多次皮下注射使血糖平穩的脆性糖尿病;3 黎明現象明顯者;4 經常發生低血糖而又無感知者;5 生活極不規律者;6追求高質量生活,想要血糖得到很好控制又不願意嚴格控制飲食者;7 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及欲懷孕的糖尿病婦女;8 合併其它重得疾病如心肌梗死 重的創傷血糖持續升高者可短期用胰島素泵治療;9 初發的1 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用胰島素治療有利於保存更多殘餘胰島細胞,有利於胰島的自身修復與再生;10 已發生糖尿病併發症者非凡是痛性神經病變者。胰島素注射規則注射技術:皮下組織而不是肌肉 短效胰島素選擇腹部,長效胰島素選擇大腿,預混選擇腹部較好。選擇:正確的針頭長度和方法 選擇8mm長的針頭。如何操作:用兩指捏起皮褶 在皮褶中心與皮褶成45度角注射 注射胰島素 退出一半針頭 數到5秒 將針頭完全退出 鬆開皮褶 若單次注射劑量大於40u,分兩次注射 在同一部位注射最好間隔1月以上。糖尿病性低血糖症是可以避免發生的。要害在於如何採取防範措施,以有利於糖尿病病情的穩定。主要防範措施如下:(1)合理使用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葯,根據病情變化及時調整藥物劑量,尤其是並發腎病、肝病、心臟病、腎功能不全者。(2)善於覺察不自覺低血糖反應,患者於發作前如能少量加餐,常可有效地預防。(3)體力活動增加時應及時加餐或酌情減少胰島素用量。(4)隨時攜帶病歷卡片(註明患者的姓名、地址、病名、用藥),以備發生低血糖時供急救參考。(5)患者外出時,隨身攜帶一些食品(如糖果、餅乾等),以備急用。(6)有些患者病情不穩定,常發生夜間低血糖。因此,要非凡注重在晚上睡前加一次餐。若尿糖為陰性,應加主食50克;( )時,加33克;( )時,加25克。這樣的加餐方法,既可防止餐後引起的高血糖,又可預防低血糖的發生。(7)教育患者及其家屬,使他們了解並把握低血糖的一些基本知識,做到定期複查血糖、尿糖。一旦出現低血糖的先兆,及時進食和飲糖水HbA1c作為反映血糖控制指標(3月內,其值70%在第三個月,其餘分配在前兩個月),它是內分泌科醫生最關注的指標,而按不同權威學會的不同,理想指標也定在6.5%或7%,建議每3月複查一次空腹血糖高的原因:(1)夜間胰島素用量不足。(2)、 黎明現象,即夜間血糖控制良好,也無低血糖發生,僅於黎明前一段短時間內出現高血糖,機制可能是皮質醇、生長激素、兒茶酚胺等對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增多所致。(3)、Somogyi現象:亞誒安曾有低血糖,因在睡眠中未發現,而發生低血糖厚的反應性高血糖。臨床上,一般監測夜間2:00及4:00血糖,鑒別患者空腹血糖高的原因。如是(1)和(2),可適當的將患者晚餐前胰島素加量,或者睡前給予中效胰島素皮下注射或二甲雙胍口服。如是(3),則將晚餐前胰島素的劑量相應的減少或者患者睡前少吃點食物。低血糖的原因:1.糖尿病人用降糖葯過量。2.功能性的:以女性多見,以餐後3-4小時明顯,血糖不會太低。多以交感神經興奮為主,昏迷少見。3.自身免疫性低血糖:A.胰島素自身免疫綜合症,多有遺傳性的自身免疫缺陷。特點:低血糖發生在空腹及餐後,胰島素、C肽顯著增高,可產生胰島素抗體。見於甲亢病人使用他巴唑後 ,因為他巴唑與胰島素可以結合,導致胰島素構型變化,胰島素抗原改變,產生胰島素抗體。也可見於使用青黴胺後或多發性骨髓瘤、淋巴瘤病人。餐後馬上高血糖,餐後3-4小時低血糖。B.胰島素受體抗體:見於胰島素反抗性糖尿病伴黑棘皮病。病人以胰島素反抗性為主,但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表現為低血糖。胰島素分泌高峰可達到一萬以上。4.肝臟原因引起低血糖:肝癌、肝硬化。肝炎(大片肝壞死)、小兒糖原沉著症。5.胃大部切除術後。 6.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低血糖及餐後早期高血糖,下餐前低血糖。7.急性飲酒過度:酒精刺激胰島素分泌,3-4小時後低血糖。酒精刺激肝臟丙酮酸,糖異生受影響,發生低血糖。8.胰島素拮抗激素相對減少如垂體功能減退9.胰腺外腫瘤:腫瘤細胞分泌IGF,IGF可有胰島素樣生理作用,產生低血糖。10.胰島B細胞瘤。糖尿病患者出現腎功受損的情況時可以使用的治療方法:1、胰島素2、磺脲類當中的糖適平(格列喹酮)3、餐時血糖調節劑:瑞格列奈、那格列奈;4、α糖苷酶抑製劑,推薦倍欣(吸收率極低,僅有百分之零點幾),拜糖平謹慎使用(吸收率7%-8%);5、TZD類6、雙胍類不能使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診斷要點:1.有糖尿病非凡是I型糖尿病史。2.有誘因存在,如急性感染,藥物中斷或治療不足,精神刺激,應激,飲食失調,並發其他疾病,妊娠及分娩等。3.起病急驟,以糖尿病癥狀急劇加重為早期表現,如煩渴、多尿(或少尿)、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腹痛,甚至嗜睡、昏迷等。3.以脫水和四周循環衰竭、酸中毒為明顯特徵:①嚴重脫水征:皮膚乾燥、彈性減弱、眼球凹陷,口乾唇紅(為櫻桃紅),呼吸加深加快,部分患者呼氣中有爛蘋果味等;②四周循環衰竭:四肢厥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少尿、無尿甚至休克;③精神神志障礙:神志不清、意識模糊、嗜睡、昏迷。救治要點:1.立即建立靜脈通道,儘早開始補液。2.補液:視脫水和心功能情況決定補液速度和補液量。如無心、腎功能不全者應按先快後慢原則補給,開始第一、二小時補1000~2000ml,其餘則根據患者的血壓、心率、尿量、末梢循環狀態決定補液量及速度。先靜脈滴注生理鹽水。有條件應該加人胰島素,劑量為每小時4~6U。一般酸中毒不嚴重者不必補鹼。通常在院前不必補鉀,如在治療前有下列指征者:①K+<3.5mmol/L;②每小時尿量>50ml;③EKG指示有低鉀,則於開始補液同時補鉀。能口服者10%KCL10~20m1,口服,否則可將10%KCL10ml加入500ml液體中靜滴。3.可以鼓勵患者口服淡鹽水。葡萄糖液作用:1、補液(體內水分丟失百分之十);從尿液排除酮體。2、避免脂肪分解(體內優先分解葡萄糖),減少酮體(飢餓性酮體)產生。3、補充能量,因為DKA患者有嘔吐,進食少,體內能量缺乏(血糖雖高,但胰島素缺乏,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內)。胰島素作用:削糖而非降糖。血糖降到13.9mmol/L,已經是比較安全的水平。這時使用的胰島素主要是用來削補入的葡萄糖液中的葡萄糖,維持血糖在13.9mmol/L左右即可,而不是進一步降低血糖值。等液體補足,尿酮體消失,即可改為皮下注射胰島素,逐步控制血糖達標。 DKA血糖至13.9要改用葡萄糖液 胰島素第一是預防血糖下降過快出現低血糖;第二糖水可以提供熱量,有利於消除酮體 第三補充能量,因為DKA患者有嘔吐,進食少,體內能量缺乏13.9時生理鹽水已經足夠多,為減輕心臟負擔,避免心功能不全.觀察血糖波動的水平評價:短期指標:1,5-脫水三梨醇中期指標:果糖血紅蛋白長期指標:糖化血紅蛋白瞬時指標:空腹血糖雙胍類藥物引起乳酸酸中毒的機理:1.增加葡萄糖在組織中的利用,降低血糖 2.抑制肌細胞中微粒體膜的磷酸化作用,提高糖的無氧酵解3.阻止肝細胞胞漿中丙酮進入微粒體,抑制肝臟和肌肉等組織攝取乳酸,導致乳酸增加4.伴有肝腎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更易發生。血管內造影前後48小時暫停服用二甲雙胍,只有再次評估腎功能正常後才可繼續服用。臨床鑒別1型和2型糖尿病的幾點:1型:1、起病較急,LADA除外2、病人體型一般較瘦3、有自發酮症傾向4、起病時空腹血糖就明顯升高5、胰島功能較差或無胰島功能6、部分病人可以查到胰島自身抗體7、需胰島素治療,非胰島素治療不能控制或控制不良8、病人三多一少等糖尿病癥狀明顯2型1、起病緩慢2、病人一般較胖3、除感染,手術,應急等情況下 一般無自發酮症傾向4、病人起病時 首先是餐後血糖升高,而空腹可以正常5、胰島功能一般尚可,部分病人胰島功能較好6、沒有胰島自身抗體7、發病初應用口服藥物可以控制良好8、病人三多一少癥狀不明顯,多以病發證被發現胰島素替代治療首先有一個重要的原則:個體化,這個非常重要,因為臨床上碰到的問題實在是千奇百怪。A、替代的時機:在一般情況下,外源性胰島素接近生理劑量時考慮B、注重2點:先停口服;替代後可以再聯合口服藥,非凡是增敏劑和糖苷酶抑製劑C、生理模型:基礎24u,餐前一般6-8u,一天40u左右D、天天2次注射——最常用其主要缺點:假如早餐後2小時控制滿足時,午餐前往往出現低血糖,一般處理是10左右加餐。午餐前後血糖控制比較難,往往需要聯合口服藥。假如晚餐前注射NPH,往往出現夜間低血糖,而空腹血糖不好。 E、3、4次注射不提了,這裡提一下5次注射,3餐前加2次中效胰島素。(比較符合生理,但是注射次數太多了F、強化治療的適應症:1型、妊娠DM、自覺性高的2型G、初始劑量的確定:多是從18-24u開始,沒有確定的劑量。H、胰島素的使用劑量分配:早餐25-30%,中餐15-20%,晚餐20-25%睡前20%I、注重睡前的NPH的用量:比較要害是全天血糖控制的靈魂,肥胖的一般10-15u,不肥胖的5-10u,再調整。J、有個規律:睡前血糖高,一般空腹高。下面談談和外科有關的,非凡是胰腺疾病(如胰腺癌等)——可能有不妥之處,請各位外科老兄指點K、術後初期,經常要禁食至少一周,這個時間怎麼辦?我個人認為:用中效胰島素或混合胰島素主要控制基礎血糖,補液中胰島素對充。對於監測,原有糖尿病的,天天可以2-3次,沒有的只是後來手術引起的,監測1次足夠了,並且這種病人一般不會很高,有時不需要額外補充,有時把對充的比例調小一點就OK了L、飲食後:有2種可能:天天2次控制可以,繼續,但是往往不好,這個時間一般就需要短效的了。可以4次或3次注射。監測血糖改為飯前,不要再Q4-6小時了。M、有些外科病人,非凡比較重,不要過分的要求血糖,只要是不發生急性併發症就可以了,當然包括低血糖,所以在15左右有時是比較好的,不一定要內分泌再過分的強調血糖。為什麼普通胰島素有條件就淘汰(從胰島素抗體方面來)我們的普通胰島素主要是豬的重結晶胰島素,產生抗體的原因可能有:還是有不純物;動物和人的不同,異體蛋白質;六聚體注射局部合成大分子;另外可能和加入魚精蛋白等也有關;現在看來唯一的好處是價格,似乎只有4元左右吧,人的76,差的在我們國家來說是不小。糖尿病併發症胃輕癱胃輕癱是糖尿病一種很常見的併發症。主要是由於糖尿病導致植物神經病變所致。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累及消化道,導致胃排空延遲,出現食欲不振、早飽、噁心、嘔吐和腹痛。1945年Rundles首先發現兩者之間的關係,1958年kASSANDER第一次提出胃輕癱這個概念。佔T1DM、T2DM患者中的50%~76%。糖尿病胃輕癱與血糖控制好壞無關,也可見於控制良好的糖尿病及初發的糖尿病。發病機理:可能與植物神經病變有關,也有學者認為與胃腸平滑肌變形、高血糖及低鉀、酸中毒、胃腸激素失調有關。臨床常用檢查方法:1、胃排空試驗,標準餐後吞鋇條,5小時行腹平片。正常5h排空率90%以上。2、胃電圖,可顯示胃電節律紊亂。糖尿病胃輕癱診斷:(1)糖尿病病史與診斷依據。(2)無誘因發作的噁心嘔吐,上腹部灼熱,食欲不振,早飽,飯後飽脹,腹脹,噯氣,反胃,營養不良及體重減低等癥狀。(3)胃部有震水音,聽診蠕動波減弱或消失。(4)輔助檢查1)胃排空測定 採用胃排空測定方法是使用核素法,用99mTc和113mIn分別標記固體食物和液體食物,測定各個時間的胃排空率及計數胃半排空時間(T50)。此法準確,是目前判定胃排空狀態的金標準。2)胃內壓測定3) 胃電圖(EGG)4)不透X線的標誌物透視檢查更廣泛用於糖尿病胃輕癱的早期診斷。 (5)其他: 纖維胃鏡、胃腸鋇餐、胃B超檢查等都輔助診斷胃動力。治療:1、少食多餐,低脂飲食。2、胃動力調節葯,如,莫沙必利、紅霉素、胃復安、多潘立酮等。監測哪個時間的血糖,國內確實差異很大。原因是沒有明確的指引,各人按照自已的理解去做事。以前,在餐後血糖不夠重視的時候,當然是監測空腹血糖和餐前血糖。近年,餐後血糖越來越受到重視,非凡是針對餐後血糖的藥物出現後,餐後血糖的重視程度超過了空腹血糖,使得近10年新畢業的醫生都以為餐後血糖是最重要的了。因此,認為要更好地控制血糖,餐後血糖達標是最重要的。所以測四次血糖就測空腹和三餐後。但是,國外的文獻報導有關血糖自我監測的,幾乎都是空腹加三餐前血糖。最重要的原因,是國外對低血糖更加重視。以餐後血糖作為調定點,也就是強調餐後血糖達標,但這時經常會引起餐前低血糖。現在動態血糖儀在很多醫院都有用,從動態血糖監測結果給我們的提示,很多病人在餐進餐後1-2小時血糖漂高很很厲害,而餐前血糖會自動降回正常水平。因此,我們認為,從安全形度出發,要防止低血糖,應測空腹和三餐前血糖。假如要理想化,非要把血糖控制得很理想,應測七次血糖。在臨床工作中,對於初診糖尿病患者的強化治療方面,大家有沒有積累的直接或間接經驗?1:FBG<8mmol/l,胰島輕度受損,以一種口服降糖藥物治療;2:FBG在8-12mmol/l,胰島受損加重,以兩種口服降糖藥物小劑量聯合治療,其中根據血甘油三酯濃度分兩種情況:(1)男性腰圍>90cm、女性>80cm,同時血甘油三酯濃度高於正常值,可以聯合二甲雙胍和胰島素增敏劑;(2)血甘油三酯在正常範圍,可聯合胰島素增敏劑和胰島素促泌劑。3:FBG在12-15mmol/l,胰島重度受損,口服2種降糖藥物的同時於睡前加用長效基礎胰島素,血糖控制穩定後可停用胰島素。4:FBG>15mmol/l,胰島嚴重受損,需要胰島素強化治療,每日4次胰島素注射,2-3個月後血糖穩定後改為2-3種口服降糖藥物。初診糖尿病患者,選用藥物方面要注重1.盡量不選用磺脲類藥物2.肥胖者首選胰島素增敏劑TZDS和二甲雙胍,但要注重禁忌征3.胰島素的早期強化治療雖有爭論,但是現有的資料和臨床上長期隨訪觀察來說,是及其有效的,可以迅速控制血糖,保護殘存胰島細胞功能,使血糖的長期控制變得更平穩,更輕易,延緩胰島功能衰竭得發生。此外,胰島素除了降血糖外,還有其他作用,如保護血管內皮、減輕胰島炎等方面。故有條件者還是應選用胰島素,配合增敏劑使用效果更好。???"初診糖尿病患者的強化治療"這是目前推行的一種胰島素強化治療方案,好處不講了,各種雜誌、專業報紙都有論述。在這裡我想提一點個人的看法。初發的糖尿病病人(2型糖尿病),一般有三種情況,一是血糖不是太高,形體偏胖或肥胖者;一是血糖很高,形體偏瘦者;還有就是血糖高,形體也胖者。我個人在臨床上的體會是,所有的初發糖尿病者,一味的強調用胰島素強化治療,不是一個明智之舉。臨床上,那些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用很大量的胰島素治療,效果也不好。我的體會是:空腹血糖低於10mmol/L者,偏瘦者,可用磺脲類或者瑞格列耐類降糖葯,最近揚文英教授也再次肯定了磺脲類降糖葯的作用和降糖地位;偏胖者首選雙胍類及a-葡萄糖苷酶抑製劑。空腹血糖大於10mmol/L者,偏瘦者,可用胰島素4次強化治療;偏胖者可採取晚上注射中效胰島素,白天採取雙胍類及a-葡萄糖苷酶抑製劑。這幾種方案都可以配合使用胰島素增敏劑。這樣治療的結果,既可以迅速地降低血糖,減少葡萄糖對胰腺B細胞的毒性作用,又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種治療方案的不足。實際上,有很多作用都是建立在降低血糖的基礎上的。就象治療高血壓,許多有益的作用都是在降壓基礎上的一樣。個人的淺見,供大家切磋。糖尿病強化治療是指胰島素強化治療,是近年提出的一種胰島素的使用方法。經常監測血糖並且天天注射3-4次胰島素或使用胰島素泵,更輕易把早晨空腹血糖及三餐後的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的水平,並可延遲或防止糖尿病患者心、腦、腎、視網膜及神經等各系統併發症的發生,使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明顯下降,健康水平有很大的提高,生活質量也將有明顯提高和改善。     強化治療有很多優點:(1)強化血糖控制,能夠防止或延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腎病及神經病變的發生和發展。(2)在血糖良好控制的基礎上,強化治療可以產生較為積極的影響,可以使與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危險性降低12%,尤其微血管併發症下降25%,心肌梗死下降16%。(3)可以降低發生糖尿病晚期併發症的危險性。(4)由於促進高血糖癥狀的緩解,改善血脂水平,強化治療可以減少葡萄糖的毒性作用和改善胰島素反抗作用。(5)可使一些糖尿病患者受損的胰島B細胞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和恢復。強化治療雖有很多優點,但需要糖尿病人付出很大的耐心對自己的血糖水平進行經常的監測。通過監測,病人才能知道什麼時候血糖較高,什麼時候會有低血糖反應,這樣就能夠對自己的飲食結構、飲食量以及運動方法進行及時調整,並對胰島素的應用時間、方法等作調整。對於初診糖尿病患者1型自然選擇胰島素治療,2型者目前用胰島素強化治療呼聲很高,但對2型肥胖病人尚應慎重,此種病人本身存在較高胰島素水平,如再予胰島素治療,恐導致更高胰島素血症,從而加重對心血管的損害,加速動脈硬化.此種病人建議先用雙胍類,糖苷酶抑製劑,增敏劑及餐時血糖調節劑.大部分患者血糖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如效果不佳,再考慮胰島素治療較妥。1.初診糖尿病患者似乎都在提倡強化治療,有沒有公認的強化治療的前提條件?2.我們的經驗是:HbA1c>9, FBG>10, 2hPG>13考慮強化治療.3.要考慮初診糖尿病患者血壓,血脂和胰島功能.對於肥胖的初診2型糖尿病,有胰島素反抗的,首選雙胍類和胰島素增敏劑;無胰島素反抗的使用胰島素。4.強調飲食和運動是基礎

    推薦閱讀:

    糖尿病有「最好」或「根治」的葯嗎?
    糖尿病腎病論治的幾點體會
    糖尿病飲食調養-3
    男性患糖尿病的13大跡象...
    治療2型糖尿病的用藥有哪些

    TAG:學習 | 糖尿病 | 筆記 | 日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