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蘭對話中國導演 自曝十年前沒勇氣拍《敦刻爾克》

克里斯托弗-諾蘭對話中國導演

搜狐娛樂訊(uku/文馬森/圖)8月22日下午,導演克里斯托弗-諾蘭攜新片《敦刻爾克》在北京萬達影院對話中國導演黃建新。諾蘭因《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電影被中國觀眾熟知,但這次他以真實歷史事件敦刻爾克大撤退為背景,拍攝了講述大歷史中幾個小人物故事的《敦刻爾克》。同樣特別擅長拍攝歷史題材電影的導演黃建新不但導演、監製了許多以真實事件改編的作品。兩位導演對如何復原歷史有著不少心得。諾蘭說,敦刻爾克大撤退實在是一個十分宏大的題材,自己22年前就重走過敦刻爾克大撤退路線,十年前有拍攝這一事件的結果,但他對當時的自己很沒有信心,一直沒有勇氣做這件事。

諾蘭自曝十年前沒勇氣拍《敦刻爾克》

導演了《建國大業》、《建黨偉業》,監製了《建軍大業》、《湄公河行動》等依託真實事件改編電影的黃建新導演十分謙遜,他表示非常喜愛諾蘭的作品,已經提前在香港看了《敦刻爾克》,對《敦刻爾克》中諾蘭使用獨特的「一周」、「一天」、「一小時」三種事件線交叉講述故事的做法頗為欣賞,認為諾蘭能在還原歷史的過程里保有自己的風格,給了真實事件電影以藝術創作的空間。諾蘭承認,他在電影中是有受相對論的影響的影子,他很怕把《敦刻爾克》拍成說教的歷史課、政治課,為了能做到讓觀眾真正帶入到當年的那片沙灘上,諾蘭說,他沒有把這個電影當作戰爭片來拍,而是當作懸疑電影。

也正是出於這樣的原因,《敦刻爾克》中幾乎沒有出現「敵人」——德軍,僅在最後出現了幾張虛化的德軍的臉。黃建新對這樣的做法也表達了讚賞,諾蘭認為實際上沒有出現的敵人要比出現可怕得多,而且因為他並不想拍成「戰爭片」,在寫劇本的時候他就想要通過迫擊炮、殲擊機、炮彈等元素烘托緊張、恐怖的氣氛,而不直接呈現敵人,當時因此《敦刻爾克》是一部「沒有敵軍出現「的電影。

諾蘭認真傾聽

22年前,諾蘭同自己的妻子也就是該片的製片人一起重走敦刻爾克大撤退路線,他回憶當時的情景,水流湍急,道路險要,再加上當年有德軍圍襲,簡直是噩夢一般的場景,英法聯軍的回家路途漫漫。然而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這場四十萬人的大撤退仍然有三十多萬人成功回到了故土,這讓他十分感動,十年前就有了為此拍攝一部電影的想法。然而作為導演,諾蘭說,需要太多的積累,十年前的自己還沒有信心去拍這樣一部複雜、宏大的電影,畢竟需要調動幾千人,動用幾十加飛機和船,直到幾年前他才有勇氣完成心愿。

黃建新導演還就諾蘭愛用膠片拍攝的喜好同他討論,諾蘭表示膠片就是真實,cg技術雖然發達,但如果故事的基調是真實的,那膠片就是最好的載體。他特別提到電視的出現其實影響了電影的拍攝,電視機出現前的電影不能拍得太複雜,特別是好萊塢的很多作品,如果觀眾在影院走神,很可能錯過很多細節。而因為有了電視機、dvd等平台,一部電影可以被反覆觀看,這也讓創作者們更自由地嘗試更多可能性。但他還是幽默提醒觀眾,當然也希望大家在影院觀看《敦刻爾克》的時候最好也關掉手機。

諾蘭與其他導演討論

電影《敦刻爾克》即將於9月1日在北京上映,儘管原定參加這次對談的另一位導演吳京因故未能出席,中英兩位導演還是碰撞出不少火花。活動當天已經有觀眾提前觀看了imax版《敦刻爾克》,映後得到不少正向反饋,許多觀眾對電影中的幾位年輕新人的表現十分認可。


推薦閱讀:

諾蘭是怎樣一個導演?
從人到神,諾蘭用了四十年
諾蘭到底為什麼拿不到奧斯卡?
諾蘭能夠拍好戰爭片《敦刻爾克》嗎?

TAG:中國 | 導演 | 中國導演 | 勇氣 | 對話 | 十年 | 敦刻爾克 | 諾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