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民主:古代的,現代的

【秘密書架】民主:古代的,現代的作者: 晏紹祥 2010-06-02 19:52:11來源:南方周末 相關新聞我的「秘密書架」 我的語法書 李劍鳴的秘密書架:精讀幾本書 標籤民主 歷史 希羅多德 評論1條 列印 | 字體:大 中 小 歷史到底有沒有用,它是科學還是藝術?《歷史學家的修養和技藝》(李劍鳴著,上海三聯,2007)的回答是:對單個人來說,歷史或許無用,但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則有大用;歷史學作為一門學問,需要根據材料說話,既不能憑空想像,向壁虛構,也不能毫無根據,亂加評論,當然是科學。但歷史畢竟已經成為過去,無法驗證,也無法重複,因此,歷史需要學者們根據現有的資料建構,對歷史的建構和呈現,是一門有高度藝術性的敘事,因此,歷史也必然成為藝術。這些回答,似乎有點平淡無奇,但作者廣搜古今中外學者的著述,用非常具體的例證,一一加以說明,本身就是一個史學研究的經典過程。作者在書中還討論了一些非常具體的技術問題,包括參考文獻的標註和必要的學術規範。這一點尤其值得強調,因為在指導研究生的過程中,筆者經常為此大傷腦筋,甚至肝火虛升,生了不少悶氣。自發現該書後,我就要求研究生首先讀這本書。希羅多德被西塞羅稱為「歷史之父」,如果拿今天的標準來看他的《歷史》(王以鑄譯,商務印書館),可能過於雜亂和散漫了。全書共9卷,但有關希臘波斯戰爭的敘述直到第5卷的中間才真正開始,也就是說,將近一半的內容與這場大戰並無直接關係,而且希羅多德興趣廣泛,有聞必錄,埃及人如何捕捉鱷魚、印度人如何挖金子、巴比倫城有多大,都在他的調查範圍之內。即使在開始敘述戰爭後,希羅多德也沒有拋棄他散漫的作風,連某些河流的歷史都會敘述一番。不過也正是他這種無所不在的興趣,讓他足以成為希臘人的代表:對任何現象,都需要認真考究和調查,並提出可能的結論。也因為他的興趣,使《歷史》成為研究希臘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無論你研究的是有關古代希臘的什麼問題,總能從他那裡獲得某些資料。至於他說故事的天賦,就不用多啰嗦了,整個《歷史》幾乎就是由一個接一個的故事連接起來的。甚至到結尾的時候,他還不忘說上一個波斯人的故事。希羅多德對民主政治的推崇,讓他成為古代少有的給予雅典民主以正面評價的作家。另一位大哲人亞里士多德雖然也曾批評過民主政治,但總體上看,他重視經驗事實的傳統,讓他對柏拉圖那種精英政治抱持懷疑態度。他的《政治學》(吳壽彭譯,商務印書館)據說是在研究了希臘一百多個城邦的政體後寫成的。儘管他是亞歷山大大帝的老師,後者完成了征服波斯、創建大帝國的「偉業」,但亞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仍然是城邦式的。亞里士多德的名言「人天生是政治動物」,準確地說應該是「人天生是城邦的動物」,因為在他看來,不生活在城邦中的活物,不是神祇,就是野獸。他對希臘城邦政體的分類和討論,特別是他關於公民的定義、對城邦主權在民原則的闡述,成為古代到現代幾乎一切民主理論的最終來源之一。他把政治家比喻為鞋匠和廚師,把大眾比喻為穿鞋子的人和食客。鞋子是否合腳,食物是否可口,當然顧客更清楚。所以在政治中,政策是否明智,理當由被統治者來判斷。如此論證,看似普通,卻足以證明民主政治的合理!

晏紹祥,1962年生,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著 有《希臘史研究入門》(與黃洋合著)、《荷馬社會研究》、《古典歷史研究發展史》、《古代希臘歷史與學術史初學集》、《世界上古史》等羅馬人難說有過真正的民主,卻真切感受過專制制度的「威力」。塔西佗的《編年史》(王以鑄、崔妙因譯,商務印書館)記述公元14-68年間羅馬帝國的歷史,雖然已嚴重殘缺,仍足以讓我們看到作者的政治傾向和敘事風格。平心而論,奧古斯都創立的元首制,仍保存了不少羅馬共和國的傳統,元首制與某些古代帝國的專制制度相比,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的。至少在羅馬帝國前期的歷史上,我們能看到尼祿之類的暴君,但絕無「沒有飯吃,何不食肉糜」的昏君。即便是連奧古斯都認為有點弱智的克勞迪,政治上也頗有建樹。帝國時代前期社會的平穩和經濟發展,也昭示了羅馬統治的成功。但塔西佗更感興趣的是專制統治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摧殘,所以我們看到的,基本都是暴君們的罪惡。奧古斯都死後,羅馬的高官顯貴們爭著當奴才,而且奴才還要當得有水平,「既不能為皇帝的去世表示欣慰,又不能為一位皇子的登極表示不當的憂鬱。他流淚時要帶著歡樂,哀悼時要帶著諂媚。」日耳曼尼庫斯凱旋,羅馬人卻在擔心他是否會遭遇不測,因為凡是羅馬人民喜歡的人,都沒有好結果,後來日耳曼尼庫斯果然在敘利亞被毒死。塔西佗被後人尊為「暴君的鞭子」,可謂名副其實,儘管他本人是否共和派,尚有可議之處。羅馬人沒有產生自己的亞里士多德,西塞羅的《論共和國》和《論法律》都嚴重殘缺,波里比阿有關羅馬共和國政體的論述同樣殘損,所以有關羅馬共和國政體的基本原理和具體運作,我們缺少羅馬人自己的全面論述。可是就對近代西方政治發展的影響而論,羅馬共和國的所謂混合政體遠遠超過希臘城邦的直接民主制度。近代以來的學者對羅馬共和國政體做了深入研究,蒙森的《羅馬公法》尤其為人推崇。可是該書多達三千餘頁的篇幅,令人望而卻步。林多特的 《羅馬共和國政制 》(Andrew Lintott, The Constitution of Roman Republic)吸收了蒙森等人的成果,在格爾澤爾(M. Gelzer)主張的羅馬共和國政體乃純粹寡頭政治和米拉(Fergus Milar)宣稱的民主政治之間,大體採取了中間立場,強調了羅馬制度的作用,但也給予社會和宗教因素以一定的分量,似乎有向波里比阿混合政體回歸的趨向,儘管作者似乎並不贊同將羅馬的執政官視為君主制因素,但對執政官、人民大會和元老院之間的相互制衡,以及羅馬人民在政治中的作用,還是賦予了較重要的地位。是一本較好的了解羅馬共和國政體的入門書。古代的民主到底與現代的民主有無關係?古代民主能否直接影響近代民主,它對當今是否仍有借鑒意義?芬利試圖用一本篇幅不大的書來回答上述問題,其《古代與現代的民主》(M. I. Finley, Democracy Ancient and Modern)1973年出第一版時,只有三章,分別是「領袖和追隨者」、「民主、一致與國家利益」和「蘇格拉底及其以後」,1985年第二版時,補入「雅典人民領袖」和「古代的監察制度」,不過200頁出頭。關於古代民主的著作在西方學術界並不少,但芬利此書仍得到眾多西方學人,尤其是政治學界的注意。芬利著重論述的是古代與現代民主的特徵,用古代的參與式民主作為參照,抨擊當代民主中的精英政治傾向,並就政治決策機制、國家利益、演說家的功能、言論自由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說明,讓我這個向來為做古代史時時感到無用的人,有了些許安慰。同時,芬利有高超的駕馭史料的能力和敘事技巧,能夠把複雜的考證融入敘事之中,其文章讀來給人以眾多有益的啟迪。上一頁1下一頁【南方周末】本文網址:http://www.infzm.com/content/45887


推薦閱讀:

現代獨白
80現代簡約時尚家,北歐風格清新
德國商法法典化、去法典化與現代化:歷史脈絡與啟示
濕氣,現代人得病的根源!
現代男人的"新歡" 做SPA練瑜伽跳芭蕾

TAG:古代 | 現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