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國古代家庭教育
民主與法制時報記者 張濤
家庭教育,源遠流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一種教育形式,它對推動中國古代社會家庭的鞏固與發展,促進古代各類學校的產生與進步,形成民族文化傳統和家庭道德觀念,都有著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據可靠的文獻記載,我國古代家教的歷史可以上溯到西周初期。據《尚書·無逸》記載,周公還政於侄子周成王之後,擔心成王貪圖享樂,荒廢政事,便撰寫了《無逸》篇,告誡成王不要耽於享樂,要「先知稼穡之艱難」「知小人之依」。這可以算是我國最早的家教文獻。
我國古代家教的內容非常廣泛,在重視讀書學習的同時,也很注重思想修養,涉及「做人」「成長」等各個方面。
德育居首位
「孝悌」為核心
孔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言,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強調德育首位,以「孝悌」為核心,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的一大特色。培養孝悌之德不僅成為「齊家」的需要,而且成為「國治」的基本素質要求。另外,遵從血緣宗法制度的積極意義是要繼承家族傳統振興家門,因而孝悌之德的另一層含義便是要求晚輩自強自立,光宗耀祖。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孝敬父母為核心的孝道文化。舜是中國古代守孝的第一君主。他出生在一個窮苦家庭,年幼喪母,父親是瞎子。後來父親又娶後妻,生一子叫象。從此後母常虐待舜,後來連父親也討厭舜。每當父母發狠心要殺死舜時,舜只好逃跑。可當父母生病需要人照顧時,舜又回到他們身邊,儘力服侍父母,還處處讓著弟弟。舜的孝心感動了天地。當舜在歷山的農田耕田時,竟有大象跑來幫他犁田,小鳥飛來替他播種。後來,堯帝發現並提拔了舜,讓舜協助自己來管理國家大事。舜在堯手下幹了28年,做過各種各樣的官,都很稱職。最後,堯把帝位傳給了舜。堯之所以選中舜為帝位繼承人,就是因為舜不僅有才幹,而且是個大孝子。
可見,把孝親敬老視為最崇高的美德,作為選拔官員的標準是自遠古就沿襲流傳下來的,並時代相襲、貫穿百代。
如周代將孝道作為人的基本品德。當時提出的「三德」(至德(道)、敏德(行)、孝德),「三行」(學孝行,以親父母;學友行,以尊賢良;學順行,以事師長)。孝道貫百代,上下五千年。孝道已成為了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百代相傳的優良傳統與核心價值觀。
勵志勉學
教學為先
古代家教幾乎都是圍繞勵志勉學、讀書做人的中心展開的。古代賢能對於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目的,有許多精闢的論述,對子女是很好的教誨。
諸葛亮誡子「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就是說,要成才必須學習,要學習必須有遠大的志向。
《禮記·學記》曰: 「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是以琢玉成器的道理說明教學的重要性。這裡所說的「教學」雖然不完全是指家教而言,但其中肯定包括家教是毫無疑問的。
所以宋代歐陽修專為教導兒子學習所作的短文《誨學說》和後世流傳的《三家經》都引用其中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甚至連貴為天子的宋真宗也寫過這樣一首《勸學詩》:「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車馬多如簇,書中有女顏如玉。」
無疑,其中的封建名利思想是需要批判的,但其強調讀書、學習的重要性還是不無道理的。北齊顏之推著有《顏氏家訓》,其《勉學》篇就充分闡述了對子女進行文化知識培養的重要性,他說:「諺曰:『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並列舉了大量事例來說明學習的重要性,而且強調要及早對兒童施以嚴格的教育。
因材施教
不言之教
用現代評判標準,古代最先進的家教方法莫過於「因材施教,循環漸進」。由於人的資質稟性不盡相同,興趣愛好相差更遠,因此要因其材而成全、造就人才。孔子對弟子的教育堪稱「因材施教」的典範。
子路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怎麼能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呢?」冉有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孔子說:「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公西華不解:「仲由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您說『有父親和兄長在世』;冉有問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嗎,您卻說『聽到什麼就行動起來』。我不理解您為什麼這樣,所以冒昧地請教。」孔子說:「冉有平時做事縮手縮腳,所以我鼓勵他勇進;仲由平時好勇過人,所以我讓他謙退。」
西楚霸王項羽就曾在其叔父指導下,學文不成改學武,終成一代帝王。如果不做區分,一律看待,勢必會埋沒人才。循序漸進的教育方法很早就出現在我國,如西周時期,周代貴族家庭就有一套按兒童年齡安排教育的程序,《禮記·內則》就對此進行過介紹:「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目。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記。」
家長重視以身作則,潛移默化。歷代家庭教育重言教,但更重身教。老子所謂的「不言之教」,正是以自身的行為所進行的潛移默化的教育。顏之推在家庭教育中廣泛使用了身教示範的方法,他認為家長的言行對孩子起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子女大多是在活動中無意識地接受教育。
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孩子跟隨著她在後面哭。曾子的妻子說:「你先回去,等我回來後殺豬給你吃。」妻子從集市上回來,曾子就想抓只豬準備殺了它。他的妻子阻止他說:「我只不過是跟兒子開了個玩笑罷了。」曾子說:「你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兒子什麼都不懂,他只學習父母的,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於是不相信他的母親,這不是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啊。」於是曾子就煮豬給孩子吃了。
《曾子殺彘》是西漢戴聖寫的一篇文章,選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該故事生動地告訴人們:家長對孩子不能信口開河,要言必信。只有言傳身教,才能使孩子誠實無欺,否則父母將失信與孩子。成人的言行對孩子影響很大,不可不檢點,做父母師長的要特別注重言傳身教。父母師長的言行舉止,可能會影響到孩子以後的將來,所以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此外,古代家教並非永遠的和風細雨,訓誡引導,慈嚴結合亦是慣用手法。凡善於教子弟者,並非只是一味的訓誡,也很關注對子弟的循循善誘,在情感交融中申訓誡大義。孟母「斷杼」,曾子「殺豬」,都是因勢利導,誘使兒子勤學向善。訓誡與引導相結合,恰恰反映了為家長者嚴與慈的一致。當然,我國古代家庭中也不免會存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思想。「凡怒子弟,小則罵,大則笞」。更有甚者,將宋濂在《元史·王冕傳》中所談到的「暮歸,忘其牛……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視為一種家教典範。這是將大家長權威的訓誡作用發揮到極致的產物,我們在當今社會不予以提倡。
經典家訓
百年家規
重讀古人經典家訓,重立今人家教觀念,培植家風、修身齊家。在跨越時空的文化傳承中,這大概是古代經典家風家訓帶給今人的啟示。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思想傳統中知識分子尊崇的信條。
在我國古代,「人必有家,家必有訓」。作為家庭或家族內部父祖輩對子孫後代的垂誡、訓示,家訓成為儒家知識分子教育後輩的家庭教育讀物,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瑰寶中最具特色的部分。而運用家訓教誡家人、子弟在我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關於家訓的說法很多,有人做過統計和專述,有包括家范、家戒、家教、家規、家法在內不下70種說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為廣泛的還是「家訓」。其形式有很多種,如訓誡、遺言遺訓、書信、詩歌格言警句、著作等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有這樣一部家訓,被歷代推崇,甚至被認為「古今家訓,以此為祖」。這就是南北朝時期顏之推的《顏氏家訓》,它反覆被刊刻,雖歷經千餘年而不佚。
《顏氏家訓》中,今人最為熟悉的就是那句「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實際上,該書共有七卷計二十篇,各篇內容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但主要是以傳統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講如何修身、治家、處世、為學等。當然這部書也是用來訓誡子孫的,但其意義又不僅如此。
如他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應以讀書為主,又要注意工農商賈等方面的知識;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等。
書中許多名句至今一直廣為流傳,如:「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至今讀來仍有意義。
與《顏氏家訓》齊名的是袁採的《袁氏世范》。該書是很多私塾學校的訓蒙課本,被歷代士大夫推崇,並奉為至寶。生年不詳,卒於1195年的袁采,官至監登聞鼓院,類似負責信訪接待之事,其人為官剛正。袁采屬於才德並佳之輩,在任樂清縣令時,他感慨當年子思在百姓中宣傳中庸之道的做法,於是撰寫《袁氏世范》一書用來踐行倫理教育。
被朱元璋賜以「江南第一家」美稱並在此後屢受旌表的鄭氏家族,因其孝義治家的大家庭模式和傳世家訓《鄭氏規範》,奠定了它在中國傳統家訓教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鄭氏家族300年不分家,173人為官無一貪官已被傳為美談。
「江南第一家」如何興旺900年?它的傳奇故事在於:其一,這一家族15代同居生活,300年不分家,鼎盛時期鄭家3000餘人同吃一鍋飯;其二,鄭義門173人為官,官位最高者位居禮部尚書,卻沒有一人因貪墨而遭罷官。
鄭氏先人已不在,然而留下的家風家訓,卻實實在在刻在石碑上,流淌在鄭氏子孫的血液里。
《鄭氏規範》雖然是鄭氏的家訓,延續的是鄭家的家風,但包含的生活態度、道德修養、學識涵養,仍然適用於現代家庭,乃至整個社會。
古代家教為促進社會和諧、傳承美德和弘揚民族精神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雖然,這種教育模式在現代人看來帶有「封建家長制」的色彩,但要理解古人設計這種家教模式的高明之處在於:把適應各種社會秩序及社會角色所需要的素質教育轉移和分解到每個家庭來進行,並在全社會建立起一個家家有責、人人踐行且代代相傳的廣泛而長效的社會教化機制。這是一種處在自我組織狀態下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培訓模式和教育資源,是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傑出奉獻。
(本文根據相關史料整理)
推薦閱讀:
※怎麼樣才能讓小孩變得更獨立一些?適度放手吧,不要成為孩子獨立的障礙
※為什麼中國人都認為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未婚先孕做了人流,父母又因出軌鬧離婚,陷入僵局,如何面對之後的生活?
※教孩子說不,是自私還是顧及自己感受的正確行為?
※如何降服熊孩子寫作業拖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