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養生概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2世紀傳人中國,並且很快被融入到中華文化中來,其博大精深的養生功效備受歷代僧家推崇,經過兩千多年的不斷完善,形成了其獨到的、卓有成效的養生、健體、護心秘籍。當我們面對許多形形色色的亞健康人群時,有些甚至當代醫學也會舉手無措。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佛教養生或許就可以給我們思想以啟迪,身體以強健。
佛教養生要領
關於佛教養生,《性命圭旨全書·大道說》中有一段總結語,概括道:「釋之禪教曰:不二法門,甚深法界,虛空藏,寂滅海,真實地,總持門,彼岸凈土,真境心地,極樂國,如來藏,舍利子,菩薩地,光明藏,圓覺海,般若岸,法王城,西方天堂,空中真際,真實三摩地,華藏海,陀羅尼門,不動道場,波羅密多等等,難以悉記。要而言之,無非為此性命之道也。」由此不難發現,佛家禪修或坐禪的養生功法甚多,入門的方法如觀息法、觀色(身)法、觀心法等在社會上最為流行。天台宗的止觀法門,對養生鍛煉中調身、調息、調心論述最為具體,修行方法也極為系統。禪宗的經典《壇經》、《心經》、《金剛經》從養生角度看,是佛家養生功理的精髓,是佛家禪功心法。而禪宗的參禪或禪定,是將意識專註於一個話頭或法境上,一心參究,亦與道家養生的觀想、存思有類似之處。密宗的養生功法形式最多,較為人知的般若定、九節風、大圓滿等對治病強身,開發潛能有明顯效果,其他功法非經師傳單授,是很難窺見底蘊的。凈土宗與其他宗派不同的是,它依《無量壽經》提倡念佛,不專修靜坐,而是意念專一,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也有內功的功效。此外,佛門還有一些動功功法,如達摩易筋經等,此類功法多出於少林,與少林習武有關,且與道家養生的導引術有很深的淵源。
在修鍊的目的及所追求的功效上,由於佛家追求的是解脫自在、超越生死輪迴的涅槃境界,是出世的哲學,所以佛家著重只是參證佛法的一種手段,它的禪那止觀等調身調息、調心觀想等方法的目的,是制心一處,參究佛理,以求開悟,靜定生慧,徹見法性,解脫自在。與儒家一樣,佛家除了為檢驗操作是否無誤或檢查修鍊所達的層次外,並不刻意企求養生功效,但佛教養生卻病延年的功效亦很顯著。如果功夫高深,還可以開發出許多人體潛能,如所謂的神境通、天眼通、天耳能、地心通、宿命通、漏盡通等「六通」。但在佛家看來,這些都不過是禪修的副產品,其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是脫煩惱,超生死,度眾生。若執著養生的功效反而會因執成障,不能破無明證菩提。佛家養生要求的是明心見性,即要求在思想和精神上下功夫。修鍊的過程是領悟佛法、破除妄念顯發自身的佛性的階段,其最高境界是大徹大悟而成正覺。佛家的修心養性主要是通過去除煩惱心志、與人為善、人靜、糾正不良行為等途徑來實現的,這也是佛家養生的核心和要領。
一、去除煩惱心態
心態是一種輕微、持久而彌散的情緒狀態。煩惱心態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祖國醫學早有「喜傷心」、憂悲傷肺」、「怒傷肝」、「思傷脾」、「驚恐傷腎」的七情學說。現代醫學研究證明,憤怒焦慮、憂悲等不良心態能引起高血壓、冠心病、惡性腫瘤、支氣管哮喘等許多心身疾病,為了保持心身健康必須經常調節情緒以保持良好的健康心理狀態。
佛教信仰及佛家修持的理論和實踐都有助於消除煩惱情緒改善不良心態。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就是專門對治煩惱的良藥。譬如患了貪嗔痴的煩惱,可以用戒定慧來對治;慳吝的人,教他行布施;暴戾的人,教他學慈悲;有人受到挫折而灰心喪志,用因緣來對治,使他觀一切法無自性而振作奮發起來,諸如六度、八正道、參禪、拜佛、念佛等,不但能夠對治煩惱,更是解脫的妙方。
二、與人為善
佛教崇尚「善」,這一觀點與道教的思想觀念是一致的。佛教認為,養生最大的是養心,心養好了,生也好了,身也好了。養心須去惡,心一旦存有惡,就危險了。心有惡,身體便惡之。惡只要一點灰塵,就會被風吹的到處都是。而去惡的方式便是把惡化為善。到處都是善,哪裡還有什麼惡可言呢?佛典《涅槃經》有載:「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此生空過,後悔莫追!」因而,佛家把「善」當作是修心養性的根本。
三、入靜
「靜」能使人心潔意純,「靜」能夠凈化人的靈魂,涵養人的道德。《道德經》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所以說,靜也是佛門中修心養性的主要方法。
四、以德養心
修心養性,首先要修養出一個好的道德情操來,只有具備良好的品德,才有可能修習出一副好的心性。
佛教認為,一個心身健康的人,應是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而疾病的發生也往往與不良的道德行為有密切的關係。現代社會中,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心身疾病的發病率很高,從宗教道德的角度看,引發心身疾患的種種因素,多有違於人類基本的道德規範,違反了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為內容的人間佛教精神。
佛教在人間教化的根本目的就在於去惡行善,凈化人生,改善社會。而提倡以五戒十善、六度四攝為內容的佛教,使佛教與人們的生活實際結合起來,這有利於提高人們的道德品質,也有利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
五戒十善
五戒十善是佛家的基本戒律,是佛家行持的基礎,是為人之本。戒是有所不為,律是有所當為。「諸惡莫做」就是要守五戒,「眾善奉行」就是要行十善。
五戒的具體內容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的內容有:不貪而修不凈觀、不嗔而修慈悲觀,不痴而修因緣觀、不妄言而說誠實話,不綺語而說正直話,不惡口而說慈愛語,不兩舌而說調解語、不殺生而行放生、救生、護生,不偷盜而行施捨,不邪淫而行凈行。
五戒十善是佛教基本的道德規範,其理智的睿光,與當今社會倡導的精神文明的實質並無二致。佛門五戒十善等行為準則,對於融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促進社會安定團結,不無借鑒之處。佛陀曾經說:一人行十善,則一人得清涼;一家行十善,則一家得安樂;一國行十善,則一國得安定;世界行十善,則世界得太平。
六度四攝
六度四攝,也是佛教道德生活的規範。佛門修持,以偏重於個人修養的為「聲聞道」,以注重於普度眾生的為「菩薩道」。我國大乘佛教重視「菩薩道」的行為,而六度四攝的行為準則,正是「菩薩道」自利利人所必須具備的六種品質。
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度有濟渡、轉化之義。其所救度的對應內容,佛書所載為布施度痴貪,持戒度毀犯,忍辱度嗔恨,精進度懈怠,禪定度散亂.智慧度愚痴。
四攝是佛家的處世原則,包括四項內容,即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布施與六度中所言者相同,主要包括兩層意思:一種是有形的實質幫助,如金錢的給予;另一種則是更高層次的無形幫助,如輔導別人成長,給予別人體恤和寬容,使其獲得心靈的滿足和快樂。愛語是待人接物,要處處站在關心他人的立場,用暖如春風的愛語,關懷和感化對方。利行是獎勵別人實現理想,給別人方便讓他順利達成目標,或讚美別人以鼓舞其信心和士氣。我們稱這類美德為君子成人之美,在佛法上則稱為利行。同事就是和大家一起共同做事共同生活,同甘共苦。同事攝的難點,就是在和大家一起同事同處的過程中,要用你的德行智慧去感化別人,一起趨向煩惱解脫的樂境。
綜上所述,五戒十善和六度四攝是佛家道德的基本內容,奉行五戒十善以凈化自己,廣修六度四攝以利益人群,走人間佛教所倡導的基本精神。從醫佛相通的角度看,通過修養道德能夠解除煩惱、凈化身心、改善社會風氣及人際關係,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佛教養生要訣——坐禪入定
一、何為禪定
禪定是大乘六波羅密之一,是佛教中重要的修持方法。自從喬達摩·悉達多創立佛教始,禪定就與佛教不可分離。喬達摩·悉達多悟道成為「佛陀」後,四處傳法說教。他在傳法之餘,經常坐禪入定,有時長達二個月之久,並且他可以隨意出入任何一種禪定境界,禪定功夫之高,千古罕有。這些在佛學著作中都有記載。而且,他以教授禪定為重要內容,在說法時,常常入定,並表現出各種神通、變化,作為教學的方法。此後,禪定在佛家歷代相傳,廣為傳播,成為佛學的重要內容。而且形成了以修習禪定為根本的禪學。禪學是佛學的主要分支。在中國,禪宗以專修禪定為主,在唐代,幾乎取代其他支派,成為佛學的同義詞,並影響到宋明理學。
禪定,是一個梵語、漢語結合而成的詞,即梵文dhyana音譯禪那和Samadhi音譯三昧的合稱。禪,是禪那的略稱,或音馱南,馱衍那,持阿那,意譯舊稱思維修,現稱為靜慮,又可譯為定,棄惡,功德叢林等。思維修指的是專門對一境或對象進行周密思維的狀態。因為其是以一心思維能生定心,所以稱為思維修。靜慮,是指心體寂靜,繫念專註一境,不生雜念他想,正審思慮的狀態。其是禪那之體為寂靜而又具審慮之用,也就是在靜定中觀察思慮,所以稱為靜慮。 』
定,是梵文Samadhi的意譯,又可以譯為等持、正定、定意、調直定、正心行處;按含意又可譯為三昧,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等。其中三昧最為常用,指離散亂、昏沉的一切寂定心境。《大智度論》第五卷中說:「心住一處不動,是名三昧。」卷二十說:「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
三摩地,是梵文Samadhi的音譯,又稱等持,與三昧同義,為心持續凝注一境而不散不動的意思。包括佛教所說從最初級「欲界定」到三界定中最高的「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各種定境。
總的說來,禪與定的意義程度不同,定的意義較禪更為廣泛些。一切息慮凝心的修持總稱為定,禪則專指思維審慮,所以可以看成是定的一種。
另外,人們常說的「止觀」一詞,是禪定的另一種說法。止觀,又稱定慧,是止、觀的合稱。止,是梵文Samatha(奢摩他)的音譯,意思是定中止分,心持續專註一境不亂,而達到「輕安」的境界。《菩提道次第論》中認為,奢摩他專指達初禪未到地定時的定境,又可稱為「心一境性」、「現法樂住」。截寶雲經》就說:「奢摩他名心一境性」,指的是心安住於一境或五分別的心境而不動。觀,是梵語Vipasana(毗婆舍那)的意譯,指定中觀分,即在止的基礎之上,集中觀察和思維預定的對象,得出佛教的觀點、智慧和功德,在實際修禪過程中,觀多在坐禪中修習,因此,止觀一詞,基本上包括了小乘佛教「三學」中的定學、慧學和大乘佛教菩薩所修的「六度」中的禪那度,般若度兩「波羅蜜」。所以佛學中通常以止觀看作定慧的同義語。
禪定在佛學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無論何流何派,都對禪定以極高的重視。對於佛教的宗教修持,小乘佛學以戒、定、慧三學概括之,其中「定學」(心學、意學)即指禪定而言,是三學中的支柱。慧學中亦包括修觀之學。定學的宗旨是息慮靜緣,目的是使自性明朗,增長智慧。戒學宗旨是止惡修善,然而其根本的目的是教人在持戒基礎之上,自凈其意,培養身處染處而不染的能力,從而進入禪定的通途。慧學的宗旨是消除疑惑,認明真理,目的是斬斷輪迴之鏈,從生死海中脫離出去,以登涅槃之岸。簡而言之,佛家常說以戒為定基,因定而生慧,以智慧了卻煩惱。持戒被認為是修定的基本條件和基礎,智慧則是修定的成果,修定是途徑和方法。因此說來,戒定慧三學之中,實際上是以定學為中心的,禪定三學處於「中樞」的位置。
如果一個人只是學經講經,不習定修禪,那麼他很難理解經中所描述的境界和理論。反之,修禪習定者,在讀經藏時,就會很容易進人經中的境界,對經也會理解得更加透徹,將他引至更加精深細膩、更加博大宏遠之處。因此,古代的許多高僧就是以「一禪二誦」去追求生存的奧秘,獲取人生的真諦,從而有所造化的。
二、禪定對身體機能的影響
禪定之所以能使修習者祛病養生,是因為修禪習定可以調解身心機能。按照中醫的理論,身與心處於不協調的狀態中,人就要生病,禪定的作用就是將身與心調和,並運用適當的方法實現。下面我們用一些生理學方面的知識來考察禪定對身心的影響。
人們通過俄國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的大腦皮層能夠控制身體內部與外部環境的平衡而引發種種反射作用認識到神經對機體的作用,精神與肉體是統一不可分的。那麼禪定與神經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大腦反射,按照佛家的解釋,稱為妄念,妄念與身俱采,隨身而去,一生一念,沒有停止的時候。妄念蕪念,就會使人心神不寧,並影響到身心健康。比如有人做了一件不光彩的事情,被人家揭穿,一定會面紅耳赤,心裡忐忑不安。這是因為驚恐使得神經高度緊張,猶如一根繃緊的弦,很容易斷掉。還有,人們在遇到一件傷悲的事情,憂愁的心思使得茶飯無思。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隨時都在發生。如果一個人能夠將千變萬化的情思控制,就會得到心神安寧。妄念是最難以控制的,特別是在當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面臨極大的壓力。只有從禪定人手,經常練習,久而久之,就能夠統一身心,臨危不亂,保持心態的平衡。正如古人所說:「天君泰然,百體從令。」可見,禪定對神經的影響很大。
禪定同樣有助於呼吸機能。人可以七日不食,卻決不可一刻不呼吸。人體活動所需要的能量和熱量,主要來源於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食物在胃腸中的消化吸收過程,其實是氧化的過程,需要吸人氧氣並呼出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這種身體內外氣體的交換的過程,就稱為呼吸運動。人體的肺部是氣體交換的主要場所。據生理學家估算,人體肺泡數目達到7.5億個,總面積達70平方米,其中55平方米的面積具有呼吸功能。這一面積竟然是人體表面積的三十倍。人體呼出二氧化碳,吸人氧氣,並通過血液循環系統,使得全身處於良好的狀態中,一旦出現問題,必然造成局部或整個人的死亡。這種循環,大概只用二十四秒就完成一次,一晝夜則要有三千六百周;人的呼吸運動,一晝夜要有二萬餘次。每天要呼吸三百八十餘立方尺的空氣,凈化一萬五千餘斤的血液。呼吸能力的強弱,與人的健康有些密切的關係。禪定非常注重呼吸,以練習呼吸為人門基本功。經過長期練習,學會科學地運用呼吸,使得呼吸能力大為增強。有一些高僧,可以閉息數日,更甚者可以在一間密封的空室內生活幾十日,可見對這一呼一吸的功夫修鍊到何種程度。
可見,禪定功夫正是在不斷地練習中增強人體的種種生理功能,使人們可以自由、科學地加以運用,並不斷激發人體內部的潛能,發揮人更大的能力,使機體和諧,身心健康。另一方面,禪定還對一些疾病有特殊的治療功能。
三、禪定治病的條件與方法
佛教認為人的身體內外存在著「四大」,能夠產生404種疾病。修禪習定,則可以祛除,醫治這404種病症。智顫分別在《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四和《摩訶止觀》卷八有過論述:「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瘥矣。」「若善修四三昧,調和得所,以道力故,必無眾病。」
按照智顗的說法,根據病因,把疾病分為四大不調(主要指勞累過度所致),飲食不調,業病,坐禪不得法,鬼魔侵入五種。四大不調及飲食不調諸病,要以藥物治療為主,調解飲食,注意勞逸結合。坐禪不得法,卻不能依賴藥物治療,必須通過修禪習定,才能痊癒。鬼魔侵入,主要指癔症一類的病。得這種病者必須修習「深觀力及大神咒」才能治好。其中深觀、持咒都是在坐禪中修習。業病,佛家認為是因行為不善而產生的不良後果。治療方法是內修觀,外懺悔。內修觀,其實就是禪定。在佛家的思想中,認為得疾病是在所難免之事,即使是佛也是並非完全不會得病。
那麼,佛教以禪定治病又需要哪些條件呢?關於這一點,智顗在《摩訶止觀》中有所論述。他認為大致有八個條件,如果運用得當,一定會取得效果。首先是要相信按照正確的方法修習禪定,就一定能夠治療自己的疾病,正是所謂,「心誠則靈」,如果沒有這種必信的想法,則很難見效。第二要別病,就是要辨明病因,並因病選擇適當的方法。第三要用,修習禪定。第四勤,修習者要每天早晚專心修禪,每次要以身上微微出汗為度。第五恆,修鍊要持之以恆,決不可「三天打魚,二天曬網」。第六方便,如果再不見效,要根據病情重新判別病因,靈活選擇治療方法。只用一種方法,卻未必有好的效果。第七善養護。在修禪定同時,還要注意飲食得當,避免受寒受熱,善於保養身體。第八知遮障,不要隨意向別人宣說自己坐禪中的境界和療效。如果能夠遵守上面八條,安心修禪,病情一定會好轉的。
佛門把禪定治病的具體方法總結為六種。
第一,修止。其又可以具體劃分為四種方法。首先是意守丹田(佛教中稱為「憂陀那」)。至於丹田的位置說法不一,有人認為在臍中,有人認為在臍下二寸半處。意守丹田是一種很好的修禪方法,因為這樣即可以發諸禪,又能夠治百病。《摩訶止觀》卷八中說:「丹田是氣海,能鎖吞萬病,若止心丹田,則氣息調和,故能愈疾。」其次是意守足。人的手腦和內臟都在身體的上部,這樣氣血就多上行,以至於下身氣血衰虧錯亂,容易生病。如意守足部,則氣血隨意念往下行,陰陽得調,百病不生。《摩訶止觀》卷八說:「常止心足者,能治一切病。」如意守足三里穴,足大拇指處,可醫頭痛、耳聾、腹痛等。再次意守病處。意念駐守患處,也是一種很見效的方法。《摩訶止觀》卷八說:「隨諸病處,諦心止之,不出三日,無有異緣,無不得瘥。」最後一種是意守頭頂。這種方法對於治療身體沉重、枯瘠、痹痿、皮膚癢等見效很快。
第二,六字氣。六字氣法治病應該說是來源於道教。最早見於道教的《神仙食炁金櫃妙錄》。在南朝時,天台宗創造者智顗就曾以其法治病。大概是因為其法在社會各界流傳很廣。六字氣法就是用六個字的吐納治病。具體說來,智顗在《小止觀》中所記述:「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咽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摩訶止觀》的記載與之有所不同:「呵治肝,吹呼治心,噓治肺,嘻治腎,咽治脾。,』也就是說病因在心者,如手足冰冷,心悶無力,嘴唇乾裂,可用吹呼二氣治;病因在脾者,如關節疼痛,足膝冷,排尿不便等,用嘻氣治。用六字氣治病,呼氣時「帶想作氣,於唇吻吐納,轉側牙舌,徐詳用心」。也就是微動牙齒緩緩吐納,但不要真的發生字音。吸氣時要採用不同的方法補氣。吹氣去冷,要從鼻中納氣內溫,吐納七次,稍作休息,然後再吹氣泄病;呼字去熱,要從鼻中納清涼氣;嘻字去痛除風,要在鼻中納安和氣;呵字去煩散痰,不需隨鼻補氣,並想像隨氣吐痰;咽字去乏,要從鼻中納安和之氣,不宜過急。
第三調息。坐禪之前力求調息合度,便能治百病。按照醫治不同病症,調息可以分成十二種。上息,在呼氣之時想像氣息上行,可治沉重痹痿一類病。下息,吸氣之時想像氣息下行,專治虛懸病例。焦息,吸氣之時想像腹中有如火燒,可治腹脹,滿息,吸氣之時想像氣息遍布全身,專治枯瘠之病。增長息,吸氣之時想像吸入了生命物質,有助於增強體質,滅壞息,呼氣之時想像病氣隨氣呼出,可散去諸陰膜。冷息,想像吸入的是冷氣,可治熱病。暖息,與冷息相反,想像吸入暖氣,治冷症。沖息,呼吸氣流剛猛,以治腫毒。持息,儘力屏住呼吸,治療不安煩躁。補息,想像吸入了有補養功能的外氣,治虛乏症。和息,調和氣息,心情安靜。
第四假想。就是針對自己的病症,假想某種情景可以去掉疾病。比如說一個人腹中有個癥結,他就可以想像有一支金針,穿人腹部的癥結,隨著金針拔出,癥結隨之可除。這樣反覆想像,病情有所改觀。再者想像自己沐浴在瀑布下,水流由頭頂直流腳底,流潤周身,可以治勞損虛乏,開拓胸意。
第五觀心。佛家認為一切病因皆在心。因此要祛除病症,就要觀病從心始,反覆究問自己心的實體在哪裡,從而心空念寂,入深定境,病症自然消除。
第六利用方術治病。方術,就是流傳於民間的一些治病方法,如經常壓擠大拇指可以治療肝病,杖打痛處止痛等。這些方法多有效用,不妨採用。在早期的大乘佛教,曾經認為修習醫藥學也是通達「五明」的途徑之一,並廣為布施醫藥濟世度人。隨著禪宗之學的不斷發展,二者多有結合,互補長短。有許多高僧精通此道,用禪定祛除疾病,強身健體。
四、禪定對人生修養的意義
中國佛教極重視禪,禪學對定的內涵與功效,有多種解釋:一為等引。等即遠離心的浮沉,保持平衡,不為物遷,達到身心和平安逸的狀態;引為由自力引起(必生功德),修習此定,可以遠離無量諸煩惱,引發勝圓妙功德。二為等持,即平等攝持。修習此定,可以使心意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動,保持心的虛寂。三為等至。修習此定,則正受現前,當下明心,大放光明,快捷殊勝,能夠處污境而不染,不會再發生退化迴轉,即已經達到身心意平等。四為靜慮,即澄神審慮,專思寂想,鎮靜念慮,達到心意空寂的狀況。五為心一境性。指攝身於一境,不為物遷,自覺策勵正勤,修習不怠,即把心集中、專註於某一對象,它是定的自性。六為止、正受,指止息諸根惡所有不善法,能夠破滅一切散亂煩惱,遠離邪念妄想,止心於寂靜之境。七為現法樂住。指修習禪定,遠離一切妄想,身心俱寂,當下獲受法喜之樂而安住不動,即在現世中經由靜定、無漏定等享受定的法樂。概而言之,定就是排除一切外物和妄想的干擾通過專註於一境,保持和恢復心性絕對寂靜的本來狀態,以便一心一意地觀想佛法,覺悟真如。
依照定的形成途徑,可分為生得定和修得定兩種。生得定指生於色界與無色界的眾生,因為前世修善的業力,自然獲得的靜定。修得定指生於欲界的眾生,通過後天努力修行所獲得的靜定。前者屬於先天之定,而佛教談得最多的是後者。
依照定的內容以及修行的階段,佛教又把定分為有心定與無心定兩大類。有心定包括四靜慮與四無色定。四靜慮指靜慮的四個階段或層次,分別除滅語言、憂、苦、喜、樂、等一切因物境而生的思慮。四無色定即指四種滅除了各種有對之色想、人無邊之空想的空無邊定,舍外空緣、唯緣內心識、人於無邊處識行的識無邊處定,滅除識想、作無作有之行相的無所有處定和離舍無所有之行相的非想非非想處定。四無色定描述了心意寂靜的四種不同層次和境界,以非想非非想處定為最高,但此定雖非想,非非想,畢竟還有所想,沿未達到絕對空寂,故稱為五色而有心。
無心定分為無想定和滅盡定,屬於滅除心,心所之定,不僅滅除了物境,而且心本身也達到了空寂。但是佛教又指出,無想定是凡夫及外道誤訓為無想(沒有思想)狀態,就是涅集而修習的禪定,它對物我的本質均不理會,缺乏真實的把握,至多能夠教到心如死灰,形如枯木,不能了悟真實自性。滅盡定則是將定豹境界規定的無餘涅桑,空寂一切內外之境, 既非非想,也非無望的絕對寂靜之定
定是心意的空寂狀態,稱為「心住」,佛教共有九種心住:一為內住,即當思緒散亂、物慾紛雜之時,使思慮高度專註於一境,遠離內息散亂;二為等住,即約束心意的野馬奔騰,使心盲目性安息。三為安住,即遠離一切思慮散亂與物慾煩擾,把思慮由專註於外境轉向專註於內境,於自心中安住。四為近住,即當心安置於內境後,以數數使心親近念住。它相當於數息禪。五為調順住,即調伏安住內境的心意,不使之流散。六為寂靜住,即能夠認識到惡尋思和隨煩惱的危害,從而自覺將心攝製。七為降伏住,即在寂靜住的基礎上,進一步制伏、滅除由失念而引起的惡尋思和隨煩惱。八為功用住,即由於努力修持的功力使得已經獲得的定力綿綿相續不間斷。九為任運住,即因為無量修習的因緣,成就不借功力而使得定心自然轉續不斷。這九種心住實際上描述了從克制自心慾望,不為外物所誘直到精神絕對自由的九種不同的精神境界。
佛教認為,除少數人因為前世造善的業力所致而有生得定以外,其他人要人定都須經過刻苦的修行,並具體地提出了九種修行方法,稱之為「加行」。
第一,相應加行,即根據自己的妄惑,修持針鋒相對的佛法,如貪行者勤修不凈觀,認識到愛欲的污穢、鄙陋、醜惡和罪過,即能去貪心而人定;慎行者勤修慈悲觀,以仁愛慈悲之心回護眾生,則能愛人所不能愛,能忍人所不能忍,無怨無怒,去慎毒而入定;痴行者勤修緣起觀,通過緣起論去把握字宙的真實本質,不妄執物我,斷除愚妄,去痴毒而入定;驕慢行者勤修界差別觀,即傲慢自大的人修持平等,認識到無量諸界的差別、高下都是心的幻相;尋思行者勤修止息念,即喜歡尋求推度,心思散亂的人修持持息觀,以平靜心意。
第二,串習加行,即指數習止 觀的修持方法。
第三,不緩加行,即修行勤行,遠離一切常樂散亂,不敢稍有緩慢懈怠。
第四,無倒加行,指努力使自己的認識和思想符合佛法,不執著於自己的見取,斷除一切顛倒之見。
第五,應時加行,指了知止(禪定)、觀(慧觀)、舉(提示,一種禪法)、舍(住於寂靜、無雜染之心境)之相及相應的修時。
第六,解了加行,即在應時加行的基礎上進而證得定的人、注、舍等自在。
第七,無厭足加行,指得到小定後毫不退屈、鬆懈,而更進一步追求上勝之定。
第八,不舍扼加行,指不使心馳流於外境,為物慾所牽引、或亂,而以妙圓智慧極力調柔之。
第九,正加行,即於所緣之境數數發起勝解,破除散亂、妄感、無明煩惱。
通過上述九種方法的修行,可以使心迅速人定,排除散亂,虧心靜慮。具體的人定方法則通常為坐禪。即以一定的姿式靜坐,摒除一切惡習雜念,使思想高度地專註於一境,實現思慮的空寂和純潔。其中大乘禪法有所謂念佛禪(口宣佛號,觀想佛的三十二種相,八十種好,以使思慮寂凈)、數息禪(即心中默記呼或吸的氣數,以收心於一境,使身心止息,以摒除一切雜念)和實相禪(即把禪定和空觀理論相結合,以佛教真諦破除修持者的妄見雜念,觀想萬法的實相)等等。
總的說來,禪定是佛教修持者精神的徹底清洗,它不僅僅是以佛教真諦破除物我所執的妄見、煩惱,或者說,它不僅僅是思想上的自我否定,更是積極的自我肯定,是佛家對真的思維、善的心性的自我追求,通過禪定,更加彰顯道德精神的純潔、至善和崇高。
推薦閱讀:
※有溫度的教養,才能養出有溫度的男孩
※每一熊孩子背後都站著撐腰的凶家長
※【熱議】窮養富養,都不如好好教養!
※每日心語:不要給別人添堵,是一個人有教養的體現
※【狗狗教養】如何對待狗狗吃粑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