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閑話門釘

走進天安門門洞,導遊會在這時告訴遊客摸門釘可以去病得子,很靈驗,這樣很多遊客會摸著城門的門釘走過去,也許這其中有人不信,但去病得子的吉祥話還是喜歡聽的。但這門上的門釘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摸過之後真的可以去病嗎?

  門釘,古代俗稱「浮漚釘」,最早出現於隋唐時期。最初是由於門的構造所需要,在木板和穿帶部位釘上鐵釘來防止門板散。但由於鐵釘釘帽露在門表面很不美觀,為了美觀,將釘帽作成泡頭形狀,由結構而變為裝飾之物。門釘豎成行,圓圓的凸起起,和厚重的大門相稱很壯觀。

  最初,關於門釘的數量沒有太多規定。關於門釘制度最早見於北魏楊炫之《洛陽伽藍記》,書中載「魏靈太后起永寧浮屠,有四面,面有三戶六窗,戶皆朱漆,扉上有五行金釘,其十二門十四扇,合五千四百枚,復不金環鋪首。」關於宋代門釘制度記載,見於《營造法式》「每徑一寸,即高七分五厘。每徑三寸,每二十枚一功。每增減五分,各加減二枚。」到清代,對於門釘的數量有了十分嚴格的規定。清乾隆《大清會典》載「宮殿門廡皆崇基,上覆黃琉璃,門設金釘。壇廟圜丘(土遣)外內垣門四,皆朱扉金釘,縱橫各九。親王府制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金釘減親王七之二。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公門釘縱橫皆七。侯以下至男遞減至五五,均以鐵。」除此之外,據《光緒大清會典事例》中記載「順治九年,定親王府制,每門金釘六十有三。世子府制減親王七之二。郡王府制及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同。」從這些記載中可以看出清朝門釘規定等極森嚴,制度繁複。

  九為最大陽數,故宮門釘除東華門例,都為縱橫九路門釘,每扇門為九九八十一顆門釘。東華門為縱八橫九七十二顆門釘。對於東華門少一排門釘有很多種方法,有的說是太子住的地方離東華門近,太子出入走東華門,因還不是皇帝,所以少一排,以降身份地位,也有說是皇帝死去梓宮由東華門出入,因送殯迎靈都由東華門出進,所以東華門俗稱「鬼門」。因此門釘數用陰數,為縱九橫八七十二顆,為偶數。其實這有東華門所在五行方位有關。故宮中東西軸線是木克土、土生金的關係,即外克內、內生外,這樣,克進生出則呈凶宅,而凶象中尤以木克土為甚。為了避凶化吉,我國古代建築師運用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將門釘數變為縱八橫九七十二顆,即把木化為陰木(偶數為陰),因為木能克土,然而陰木未必能克陽土。而橫行還是九路,又不失帝王之尊。聰明的建築師就這樣巧妙地解決了這個不小的難題。

  門釘不僅有其建築上的功用、和森嚴的等級制度,還有著民俗文化的內涵。最重要的民俗活動為正月十六摸門釘,摸一摸門釘,可去病得子。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正月十六夜,婦女群游,祈免災咎,……暗中舉手摸城門釘,一摸中者,以為吉兆。」可以想見,一群婦女在歡樂笑語中摸門釘,極富生活情趣。明劉侗、於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記,正月十五前後摸釘兒,婦女們「至城各門,手暗觸釘,謂男子祥,曰摸釘兒」。摸門燈的習俗,隱含著生殖崇拜的遺風,無子的婦女們爭相摸著門釘,希望生個大胖兒子。

  小小的門釘,原為固定門板的鐵釘,經過裝飾後慢慢成為等級的象徵,經婦人一摸,又摸出了民俗信仰的光環來,像一條潺潺的細流,流入門文化的主流中。

門釘 在古建築里,門釘只在板門上使用。有的專家認為:門釘源自墨子所說的「涿弋」,長二寸,見一寸,即釘入門板一寸左右。當初用來提防敵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塗滿了泥,起防火作用。門釘一般是銅製的。

門釘 - 簡介

在古建築里,門釘只在板門上使用。有的專家認為:門釘源自墨子所說的「涿弋」,長二寸,見一寸,即釘入門板一寸左右。當初用來提防敵人用火攻城,所以在涿弋上塗滿了泥,起防火作用。門釘一般是銅製的。

門釘的數量和排列,在清朝以前未有規定。清朝則對門釘的使用有一定之規。

皇家建築,每扇門的門釘是橫九路、豎九路,一共是九九八十一個釘。九是陽數之極,是陽數里最大的,象徵帝王最高的地位。因為帝王廟是供奉歷代帝王的,所以也用九路門釘。[1]

門釘 - 概述

門釘是釘於大門扇外面的園形突起的裝飾,是中國古建築大門上的一種特有裝飾。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在我國關中地區農村獨家獨戶的大門上也安上了鐵制的門釘。門邊由角鋼焊制,木板裝芯,組合成鋼木門,主要起連接角鋼與木板的作用,也起一定裝飾作用,但它比起古建築大門的門釘卻遜色多了。無論是古建築雄厚的實拼木板門,還是現代鋼木大門,釘上一排排碩大的金色門釘,既顯得更加禁固,又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也蘊藏著中國特有的文化內涵。

門釘,在最早的記載中不叫門釘,而稱之為「涿弋」。同守衛城池,防禦火攻有關,是一種軍事上的防禦措施。戰時,塗泥土於門上以防火焚;平時,這種行距齊整的涿弋,成為門扇上的一種裝飾品。所以門釘可能就是古代「涿弋」的遺制。按以往建築考古學者的研究認為門釘的產生是門本身的構造需要。門釘作為門飾,是為了避免顯露的釘痕有礙觀瞻。

在中國封建社會,統治者對門釘頗為重視,它是封建等級的標誌。明太祖朱元璋,曾把門釘列入典章制度,命禮部員外郎張籌等專門考證古代門釘的型制,因「門釘無考」,所以明代只對王城規定了「正門以紅漆金塗銅釘」,無數量規定,對各級官吏沒有提到門釘。到清朝入關後,門釘的數量及所用材料便成為體現封建等級的重要形式,清代對大門門釘的使用在《大清會典》中亦有了詳細明文規定,親王府制:「門釘縱九橫七」。《會典事例》中有「每門金釘六十有三」之句。世子府、郡王府:「金釘、壓脊各減親王七分之二。」貝勒府、鎮國公、輔國公:「公門鐵釘縱橫皆七。」比郡王府四十五個門釘還多四個。但是在用材上起了變化,由金釘改為鐵釘。所以比郡王府用金釘的等級要低。公以下府弟:「公門鐵釘縱橫皆七。侯以下遞減至五。」

門釘 - 作用

門釘有幾個作用,一個是裝飾,一個是代表等級,再一個起加固作用。

最早的門釘只起加固門板的作用。由於一扇大門往往要由若干塊板子拼起來,時間一久容易散開。為了避免散落,就在門板裡頭穿上帶,又怕帶不結實,於是再用門釘加固。後來門釘做得越來越整齊,橫豎成行,釘子的數目也就成了等級的標誌了。

由於皇家建築體量大,門也大、需要門釘的路數也多。通常皇家豎九路、橫九路,王府七路乘七路,親王七路乘九路,再往下就是五路乘五路。

紫禁城東西南北四個門中,除南門午門(下門開五個門)外,其餘都開三個門。朱門上都有金黃色門釘。這一排排門釘,不僅有其構造功能,也是裝飾品,並體現著中國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

在大門上裝門釘,本出自構造需要,在本板和穿帶部位釘上鐵釘是為防止門板鬆散。但釘帽外露,有礙美觀,古人將釘帽打成泡頭狀,這樣,門釘兼有裝飾功能。從隋唐(581-907)以來,就在大門上施用門釘了。

紫禁城南(午門)、北(神武門)、西(西華門)三門都設九路門釘,即九行九列,共八十一顆門釘,獨東(東華門)門是八行九列,共七十二顆門釘,為何此處用偶數(陰數)門釘而不用奇數(陽數)門釘?至今無從詳考。九日陽數之極,故九路門釘是體現最高等級的門釘排列。有說東華門是「鬼門」,所以用陰數門釘。理由是,先皇帝的殯宮停放景山壽皇殿時,從東華門走,其鹵簿儀杖及百官排班也在東華門。據考,清順治、嘉慶帝的靈柩是先後出東華門進景山的道光帝崩後,靈柩移圓明園正大光明殿時,也是出東華門。又說,皇后神牌也由東華門迎入奉先殿,神牌屬陰。

然而,皇帝外出巡幸走的也是東華門,皇帝的畫像、玉牒也由東華門請入。故「鬼門」一說,似有牽強,其實這是皇家的習慣,東華既辦喪也做他用。關於門釘使用的數量,明代以前,無明文規定,到了清代,才把門釘數量和等級制度聯繫起來。《大清會典》載:「宮殿門廡皆崇基,上覆黃硫璃,門設金釘。」「壇廟圓丘外內垣門四,皆朱扉金釘,縱橫各九。」

對親王、郡王、公侯等府第使用門釘數量有明確規定:「親王府制,正門五間,門釘縱九橫七」;「世子府制,正門五間,門釘減親王七之二(減掉七分之二)」;「郡王、貝勒、貝子、鎮國公、輔國公與世子府同」;「公門釘縱橫皆七,侯以下至男遞減至五五,均以鐵。」


推薦閱讀:

閑話「八字缺土」——命學論病(1)
回望兩千年:閑話漢朝(續二)
閑話《西遊》
閑話閑說《縮小痛苦》

TAG: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