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抗戰時期的山東清河區?(一)

抗戰時期的山東清河區

(1937——1944)

序 言

在中國八年抗日戰爭時期(1937——1945)的大部時間內,清河區是山東省內一個獨立的戰略區。

山東清河區成立於1938年5月,它的前身是魯東工委所轄地區,包括小清河兩岸及膠濟鐵路張店至昌濰段兩側各縣。同年10月,根據戰爭形勢的需要,蘇魯豫邊區省委(由山東省委擴建)決定,以膠濟鐵路為界,北至黃河,西起濟南,東到壽光、益都為清河區。路南各縣另外成立淄博特區。這樣,清河區遂成為東至昌邑,西靠章(丘)歷(城),南枕膠濟鐵路,北至墾區(墾利等黃河口地區)的一個廣泛區域。1944年初,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併為渤海區。

山東清河區的武裝鬥爭和根據地建設搞得轟轟烈烈,清河區的近500萬人民為中國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壹、抗戰時期山東清河區的行政區劃

一、抗戰時期山東省的行政區劃

抗戰時期的山東,「一國三公」,國民黨政府、共產黨根據地以及日寇佔領區分別按照自己的意願劃分行政區域。

(一)國民黨政府的行政區劃日寇全面侵華後,國民革命軍第三集團軍總司令兼山東省政府主席韓復榘,只在魯北津浦鐵路沿線稍事抗擊後,便於1937年12月27日棄守濟南。戰前擬設的第八行政督察區及以後各區的設置一度擱置起來。1938年1月,海軍第三艦隊司令兼青島市市長沈鴻烈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將全省劃為17個行政督察區。從1938年春到1942年陸續建立了16個行政督察區,1945年初又設立了第十七行政督察區。期間,戰前建立的幾個區也有多次變動。其中有關共產黨領導的清河根據地的部分行政區劃有:第五區轄無棣、利津、沾化、樂陵、德平、臨邑、陵縣等縣;第八區轄昌樂、安邱、益都、諸城、高密、膠縣、掖縣、濰縣、昌邑、即墨、平度、萊陽等縣。第十區轄濱縣、陽信、惠民、商河、青城、高苑、桓台、長山、鄒平等縣。第十二區轄章丘、歷城、齊東、濟陽、淄川、博山、泰安、萊蕪、新泰等縣。第十三區(1939年11月析第八區部分縣設立)轄萊陽、即墨、平度、昌邑、掖縣等縣。第十四區轄蒲台、博興、廣饒、壽光、臨淄等縣。

戰爭條件下的國民黨行政督察專員多兼游擊部隊司令、支隊長或保安師、旅長等該地區軍事主官,既統軍又主政,如張景月任第十四區專員兼山東省保安第十五旅旅長等,集其實際控制地區的黨政軍財大權於一身,這就使得行政督察區實際上成為一級政區。另外,國民黨山東省政府1938年7月於津浦鐵路以西地區設立魯西行署,統管魯西北的第四行政督察區、魯西的第六行政督察區和魯西南第二行政督察區及其所屬各縣;1938年秋,大致以膠萊河以東的膠東地區設立魯東行轅(1939年2月改為魯東行署),所轄行政督察區有第七、第八、第九及第十三區,共四個區。1938年冬,在膠濟鐵路以北地區設立魯北行署,轄第五、第十及第十四行政督察區(魯北行署主任何思源)。膠濟鐵路以南的魯南地區因有省政府在此坐鎮,故未設立魯南行署。1941年底沈鴻烈調離山東,繼任山東省政府主席的牟中珩旋即於1942年2月將魯東、魯北兩個行署撤銷。

(二)日偽統治區的行政區劃

1937年10月初,日本華北方面軍第二軍沿津浦線侵入山東境內,11月27日佔領濟南,並繼續沿津浦、膠濟兩線南犯、東犯,1938年1月10日日軍第四艦隊侵佔青島,2月3日佔領煙台。至同年11月聊城失陷,山東全境主要城鎮和重要交通線淪入敵手。日寇佔領區曾於1938年和1940年兩次進行區域劃分,其中有關共產黨領導的清河根據地的部分行政區劃有: 1、1938年的行政區劃。日軍在佔領地網羅親日頭面人物成立准政權性質的「維持會」,藉以施行統治。後於1938年3月5日成立了以馬良為省長的偽山東省公署,省以下行政區劃實行道、縣制,除青島市直轄於偽華北臨時政府外,將全省劃分為四道(魯東、魯西、魯南、魯北)二市(濟南、煙台),各道、市公署除煙台市稍早外均於同年3、4月間成立。其中:魯南道,轄益都、壽光、昌樂、濰縣、昌邑、安丘、臨朐、淄川、博山、臨淄、桓台、廣饒、博興、長山、高苑、蒙陰、費縣、莒縣、沂水、臨沂、郯城等21縣,道公署駐益都。魯北道,轄德縣、臨清、德平、平原、恩縣、武城、夏津、高唐、聊城、茌平、博平、清平、冠縣、館陶、邱縣、莘縣、堂邑、惠民、商河、禹城、臨邑、陵縣、鄒平、陽信、利津、濱縣、沾化、無棣、樂陵、蒲台、青城、濟東、歷城、章丘、濟陽、齊河、長清等37縣。1939年3月劃歷城、章丘、長清、濟陽、齊河等5縣為「模範區」,直隸於偽省公署。山東日偽雖號稱4道107縣,但其軍政所能實際控制者初不過數十縣。

2、1940年的行政區劃。1939年1月底,原偽山東省公署財政廳長唐仰杜繼馬良之後出任偽省長。唐於1940年6月11日撤銷魯東、魯西、魯南、魯北四道,降煙台市為道轄市,濟南市仍由省直轄。重新劃全省為登州、萊濰、青州、沂州、兗濟、泰安、曹州、東臨、濟南、武定10道。其中:萊濰道,轄濰縣、昌樂、安丘、平度、掖縣、昌邑、高密、諸城(曾經屬於沂州道)等8縣,道公署駐濰縣。青州道,轄益都、臨朐、臨淄、博山、淄川、長山、桓台、廣饒、壽光、高苑、博興等11縣,道公署駐益都。濟南道,轄歷城、長清、章丘、濟陽、齊河、齊東、鄒平等7縣,道公署駐濟南市區。武定道,轄惠民、商河、臨邑、陽信、樂陵、濱縣、德平、陵縣、沾化、無棣、利津、蒲台、青城等13縣,道公署駐惠民。

(三)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

1937年底,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抗日的烽火中,中共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相繼誕生,由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游擊根據地,逐步發展形成了所轄政區。  1938年5月,中共中央派郭洪濤到山東時,曾指示:要建立民主政權,創建山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主力部隊115師入魯以後,隨著鬥爭的開展和人民抗日武裝力量的不斷壯大,在基礎比較好的一部分地區,陸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至1940年3月,山東縣級民主政權已達40多個。同年8月1日,省級政權機關——山東省臨時參議會和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成立。是年年底,全省已建立了70多個縣級政權、14個專員公署和1個行政主任公署。1941年,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作出「關於全省行政區劃的決定」,將全省劃為膠東、冀魯邊、清河、魯中、魯南、魯西6個行政區。同年10月,根據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八路軍)總司令部的指示,魯西區合併到冀魯豫區;1942年湖西一帶劃歸冀魯豫區,統屬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管轄,不再是山東解放區的轄域。同年,山東開闢濱海地區(莒縣、日照、贛榆、臨東等)。  1943年9月,山東省戰時工作推行委員會改為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黎玉任主任委員。領膠東、魯中、魯南、清河、冀魯邊5個主任公署及濱海直屬專員公署,共轄18個專署區,92個縣級單位。  1943年10月,山東省臨時參議會首屆二次會議決定,各行政主任公署改稱行政公署。1944年初,冀魯邊區與清河區合併,成立渤海區行政公署。

二、抗戰時期的清河區行政區劃

清河行政區在山東省的東北部,東與膠東、南與魯中、西北與冀魯邊三大行政區相接。具體行政區域南起膠濟鐵路,東北瀕渤海,西達章丘、歷城一帶,東界初為壽光東境,後擴至昌邑膠河以西。因小清河流經區境而得名。1940年5月始設專區,轄歷城、鄒平、齊東、章丘、長山、桓台、臨淄、高苑、博興、蒲台、青城、益壽、壽光、廣饒等縣。1940年12月清河專區改為清河行政區,專署改為行政主任公署,下轄清東、清西兩個分區。1941年7月清東、清西分區分別改為專區,同年10月析清東、清西兩專區各一部分縣設立清中專區。1943年10月增設墾區專署(後改稱墾利專署)。至此清河行政區共轄四個專區。1944年3月清河行政區與冀魯邊區合併,組建渤海行政區,清河行政區撤銷。清河行政區主要轄區有:

(一)清東專區:1941年1月設清東分區,同年7月改為清東專區。先後轄清河區東部的益(都)北、益(都)壽(光)廣(饒)、益(都)壽(光)臨(淄)廣(饒)、廣饒、蒲台、廣北、壽光、壽(光)濰(縣)、昌邑等縣。

(二)清西專區:1941年1月設清西分區,同年7月改為清西專區。先後轄鄒平、長山、高苑、長(山)桓(台)等縣。

(三)清中專區:1941年10月設立,1942年6月一度撤銷,1943年10月以原行政區域設立清中辦事處。清中專署(清中辦事處)轄臨淄、桓台、博興、蒲台、廣(饒)博(興)蒲(台)、廣(饒)北等縣。

(四)墾區(專區):所謂墾區,是指當時的利津、廣饒、沾化、無棣等幾縣的東北濱海地區,原系「荒鹼無人之地」,因在黃河之尾,由黃河多次決口淤為良田,清末至民國招民開墾,形成「墾區」這一地域概念。1941年秋中共清河區黨委、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旅初步開闢了墾區,1943年5月建立中共墾區地委,同年10月成立墾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轄墾利、利津、沾化、濱縣等縣。

清河區最多時下轄20餘縣,面積9萬多平方公里,人口近500萬(此指該地區總數,中共控制區域佔總面積的50%左右,控制人口最多時380萬人)。

三、清河區的中共組織機構沿革

抗戰時期的清河區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根據地,在此區域內的政權、軍隊以及其他組織,都是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起來的。因此,中共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要早於行政組織及其他組織。中共清河區黨組織的建立與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四個階段。

(一)、中共清河特委時期。這個時期分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1938年5月至1938年9月,所屬縣級黨組織有淄川、博山、博興、廣饒、壽光、益都、濰縣、昌濰、臨朐、鄒平、長山、臨淄、章丘、歷城、齊東、高苑。第二個階段是1938年9月至1939年9月,所屬縣級黨組織有鄒長中心縣、博興、廣饒、壽光、益都、濰縣、昌濰、長桓臨益、臨淄、章丘、歷城、齊東、高苑、青城。

(二)中共清河地委時期(1939.9——1940.9)。所屬縣級黨組織有章歷齊、鄒長中心縣、鄒平、淄川、長桓臨益、長山、博興、廣饒、壽光、益壽臨廣、濰縣、蒲台、益壽、高苑、青城。

(三)中共清河區黨委時期(1940.9——1944.1)。所屬黨組織包括四個地委、21個縣委(工委):其中清東地委管轄壽濰、昌邑、濰南、益壽臨廣、廣饒;清西地委管轄章歷齊、鄒平、長山、高苑、青城;清中地委管轄淄川、桓台、博興、廣北、蒲台、廣博蒲;墾區地委管轄蒲利濱、沾利濱、沾化、墾利及海上工委。

貳、清河區抗戰與發展概述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山東省委陸續派遣剛釋放出獄的姚仲明、趙明新、金明、鹿省三等黨員和廖容標、韓明柱等紅軍幹部奔赴長山、廣饒、益都、壽光、博興、昌邑、濰縣、臨淄、桓台等縣,恢復建立黨組織,廣泛發動群眾,組織抗日武裝。1937年i0月下旬,正式建立中共魯東工委,由鹿省三任工委書記,統一領導清河流域10餘縣黨組織的恢復、整頓、創建工作和抗日武裝鬥爭。根據中共山東省委的統一部署,1937年12月26日,共產黨員姚仲明、廖容標等組織長山中學的進步師生和長山、桓台兩縣的「民先」隊員、進步青年,發動了黑鐵山抗日武裝起義,建立了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廖容標任司令員,姚仲明任政委,趙明新任政治部主任,馬耀南任參謀長;12月29日,中共魯東工委和壽光縣委領導、發動了壽光牛頭鎮起義,成立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八支隊,馬保三任指揮,韓明柱任副指揮,張文通任政委;1938年1月27日,中共魯東工委又在濰縣蔡家欄子發動抗日武裝起義,組建了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七支隊,王培漢任支隊長,鹿省三任政委。臨淄、廣饒、博興、益都、高苑等縣黨組織也發起組建了抗日武裝。抗日鬥爭的烽火很快在小清河流域形成燎原之勢。1938年春,由於日本侵略軍急於南犯,後方兵力空虛,在清河流域僅佔領少數城鎮和鐵路幹線,各地的黨組織和抗日武裝得到了迅猛發展。抗日救國軍第五軍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取得了夜襲長山城、小清河伏擊日軍汽艇及三官廟阻擊戰等幾次戰鬥勝利,聲威大振,影響日益擴大。為統一七、八支隊的軍事行動,中共魯東工委決定八支隊和七支隊會師,並組建八路軍魯東遊擊指揮部,由馬保三任指揮,鹿省三任政委,韓明柱任副政委。不久,七、八支隊東進膠東。進軍途中,魯東工委書記鹿省三被混入內部的壞分子殺害,工委其他成員也大都隨軍東下,中共魯東工委領導機構自行解體。

1938年5月,鑒於魯東工委領導機構不復存在,中共山東省委決定,建立中共清河特委,由霍士廉任書記,負責領導博興、廣饒、壽光、益都、濰縣、昌邑、博山、淄川、臨朐、鄒平、長山、臨淄、桓台、章丘、歷城、齊東、高苑、青城等縣黨的組織,創建清河區抗日根據地。根據中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1938年5月下旬由山東省委擴建)的指示,於1938年6月將抗日救國第五軍改編為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第三支隊,並對部隊進行全面整頓,把黨的支部建在連隊,從組織上保證黨對軍隊的領導。7月,八路軍魯東遊擊隊第七、八支隊按邊區省委指示,自膠東回師清河地區,與三支隊在臨淄古城會師。  1938年10月,為加強膠濟路南地區黨的領導,省委決定另建淄博特委,由金明擔任書記,原清河區鐵路南各縣劃歸淄博特委領導,清河特委書記仍為霍士廉,轄區和領導幹部的組成由此作了相應調整。12月,七、八支隊奉山東分局(1938年12月由蘇魯豫皖邊區省委改建)的命令南下魯中,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八路軍山東抗日游擊隊第三支隊改稱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三支隊,成為清河地區抗日鬥爭的主力部隊。1939年3月30日,山縱第三支隊護送南下魯南學習的幹部,在太河鎮(今屬淄川區)遭到國民黨反共頑固派秦啟榮所屬王尚志部伏擊,三支隊政治部主任鮑輝、特務團團長潘建軍、政治部宣傳科長鄧甫晨、營長呂乙亭等遭敵殺害或在戰鬥中犧牲,這就是震驚山東的「太河慘案」。之後,八路軍山東縱隊和清河區軍民積極進行反頑鬥爭,於1939年4月攻下太河鎮,救出被俘人員,嚴懲了秦啟榮頑固派,取得了反頑戰鬥的勝利。1939年5月,霍士廉調離清河特委,山東分局派景曉村來清河任特委書記。此時全區黨員已達到900多名。清河各級黨組織廣泛發動群眾,壯大和發展抗日武裝力量,並組織工、農、青、婦等抗日救國群眾團體,創建各級抗日民主政權。1939年7月,清河區建立了第一個縣級民主政權——臨淄縣抗日民主政府。

1939年9月,中共清河特委根據山東分局的指示,改建為清河地委。清河地區黨的發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至該年10月,全區黨員已達9000多人。同時,抗日武裝的建設也得到了鞏固和發展。1939年5月,三支隊膠濟路南部隊除留一部堅持淄河流域鬥爭外,余部北進與膠濟路北部隊會師。6月至8月,三支隊歷經劉家井、牛頭鎮、小碼頭和淄河流域反頑鬥爭等重要戰鬥,給予日、偽、頑勢力以沉重打擊。三支隊亦有很大傷亡,司令員馬耀南於7月在桓台大寨村遭敵伏擊,壯烈犧牲。為適應新的嚴峻形勢,三支隊集中在博山池上進行整軍,將主力部隊整編為兩個基幹營(後增加一個基幹營);同時,成立三支隊後方司令部(亦稱第六軍分區),負責地方抗日武裝的統一領導和建設工作。此後,清河地區各縣相繼組建了縣大隊和獨立營等地方武裝。為了推動各級抗日民主政權的建設和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的實行,清河地委於1940年5月5日在廣饒、臨淄邊界的李家踞高村隆重召開各界代表會議,選舉產生了清河地區國民參議會和清河行政專員公署,由景曉村兼任議長,李人鳳任專員。至1940年底,清河地區已經建立了臨淄、鄒平、長山、高苑、蒲台、博興、廣饒、壽光、桓台等9縣抗日民主政府和益(都)北行政公署(原為益壽臨廣四邊行政辦事處)。與此同時,工、農、青、婦及自衛團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各群眾組織共發展到30萬人。  為進一步加強黨對清河地區平原游擊戰爭的領導,1940年10月,中共清河地委在博興純化鎮召開了清河地區黨的代麥大會,益都、壽光、臨淄、廣饒、鄒平、長山、歷城、桓台、高苑、博興、蒲台等13個縣黨組織的18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代表全區16000名黨員。會議提出並通過了《為實現布爾什維克化而奮鬥》的決議,確定了「鞏固小清河南,發展小清河北,在鞏固工作中,加強支部工作和改造黨的成份」的組織工作方針。根據中共山東分局的指示,在會議上正式成立了中共清河區黨委,由景曉村任書記。12月,清河區第二屆參議會決定將清河地區行政專員公署改為清河區行政主任公署,清河地區國民參議會改為清河區國民參議會。清河區黨、政、軍領導機關主要駐廣饒北部的牛庄、北隋一帶。  清河區黨委和清河區行攻主任公署成立後,又分別組建了中共清東地委、清西地委和清東、清西兩個分區辦事處。山縱三支隊於10月在廣饒北隋、牛庄集結,整編為山東縱隊第三旅,旅長許世友,政委劉其人,副旅長楊國夫,下轄3個團和一個特務營,全旅兵力6000人。為加強清河區地方武裝建設的領導,統一指揮地方武裝配合主力作戰,11月組建了八路軍清河軍區,楊國夫任司令員,景曉村兼政委,下設清東、清西兩個軍分區。為推動清河區各抗日群眾團體的建設,加強領導,組織全區各界一致抗戰,1940年12月,清河區黨委在博興純化鎮召開了工、農、青、婦、文化界聯合會代表會議,正式成立了清河區各界抗日救國聯合會,並相繼建立了清河區職工、農民、青年,婦女抗日救國總會,還在各分區設立了分會。至此,清河區經過由弱到強、由小到大、艱難曲折的發展歷程,正式形成了黨、政、軍、群領導機構齊全,具有較穩固的根據地和較系統完整的組織機構的重要戰略區,成為山東根據地的7個戰略區之一。1941年7月,清東、清西兩分區辦事處改為清東、清西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1年10月,清河區黨委、行署決定組建清中地委和清中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在1940年以前的幾年中,清河區抗日根據地的戰略重點是以山區為主、平原為副,即以膠濟路南山區為依託,逐步開闢小清河以南平原地區。清河區黨政軍各機構的活動也主要是橫跨鐵路兩側,有時路南,有時路北,或一部分路南,一部分路北,根據地局限於膠濟路以北、小清河以南的狹長地域。1939年後,日軍開始回師,佔領清河區內重要交通線和較大城鎮,頻繁對清河根據地進行「掃蕩」,形勢逐漸惡化。是堅持平原抗日游擊戰,還是繼續橫跨鐵路兩側,依託山區進行活動,已成為清河區黨組織和抗日武裝急待解決的戰略方針問題。為此,清河地委多次向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彙報請示。徐向前、朱瑞等領導同志研究後明確指出:清河區要堅持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第一步,先在壽光的清水泊地區建立根據地;第二步,向小清河以北發展,到黃河入海口的荒原地帶建立後方,打通與冀魯邊區的聯繫。1940年2月,清河地委和三支隊堅持貫徹山東分局和八路軍山東縱隊「向小清河以北發展」的方針,兵分兩路跨過小清河,進入廣(饒)博(興)蒲(台)和高苑地區,經過博興東王文、廣饒紀家幢、高苑魏家堡等著名戰鬥的勝利,很快控制了小清河與黃河之間的新區,使之和小清河南根據地連成一片。從而改變了清河區黨的組織工作和武裝工作局限一隅、被動困難的處境。  1941年以後,日本侵略軍反覆殘酷地「掃蕩」、「蠶食」清河抗日根據地,推行「治安強化運動」,實行軍、政、經、文、特相結合的所謂「總力戰」。與此同時,清河區的國民黨頑固派組成「剿共聯軍」,不斷圍攻、襲擊抗日根據地,使清河區的抗日鬥爭形勢更加緊張、複雜。小清河以南根據地大部遭敵「蠶食」,與膠濟路南山區根據地的聯繫越來越困難,根據地的面積、人口急劇縮小。為打破敵人的圍攻,保衛和鞏固抗日根據地,清河區黨委和部隊領導機關決定採取積極防禦方針,1941年1月派部隊進駐利津東部之八大組(永安鎮),解放了以八大組為中心的黃河入海口右岸廣大地區。1941年9月,為粉碎頑固派的進攻,使清河根據地有更大的迴旋餘地,清河區主力部隊北渡黃河,攻克義和庄,控制了利津北部、沾化東部地區,並打通了與冀魯邊區根據地的聯繫。從而創建了墾區根據地,使清河區有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後方基地。清河區作為以平原抗日游擊戰爭為主體的抗日根據地,在敵強我弱和不斷遭受「蠶食」、「掃蕩」的艱苦條件下,能夠堅持平原游擊戰爭,並能夠不斷發展、鞏固平原游擊區,墾區根據地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1942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軍委「實行一元化領導」和「主力部隊地方化」的指示,八路軍山東縱隊改為八路軍山東軍區,山縱三旅也奉命改編為八路軍山東清河軍區,司令員楊國夫,政治委員景曉村。清河軍區下轄清東、清西、清中3個軍分區和軍區直屬團、特務營。到10月,又在墾區(泛指沾化、墾利、利津近海及黃河入海口附近廣大地域)組建了墾區獨立團,不久即組建了墾區軍分區。1943年5月,為進一步加強墾區根據地工作,清河區黨委、行署決定,建立墾區地委和墾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至此,清河區黨委、行署、軍區共下轄清東、清西、清中、墾區4個地委、專署、軍分區,下轄近20個縣委、縣級工委和政權組織。

1942年至1943年,是清河區根據地最為艱難的階段。日、偽對清河區進行了20餘次5000人以上的大「掃蕩」,使根據地遭受了重大損失。到1942年下半年,小清河南幾塊根據地基本上變為游擊區,清中地委、專署被迫撤銷。加上蝗災、水災等災害,根據地財力貧乏,人民生活非常困難。清河區黨政軍民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英勇頑強、百折不撓地堅持對敵鬥爭。一方面加強對小清河南被敵「蠶食」地區鬥爭的領導,除原在這些地區堅持工作的幹部外,又選派一批軍事和政治工作骨幹插到小清河南,以堅持每一個陣地;一方面採取「敵進我進」的方針,開闢黃河以北敵占區,威協敵人後方,對敵人的「掃蕩」、「清剿」、「蠶食」給予堅決回擊。同時,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精兵簡政、裁減機關冗員、劃小行政單位,在根據地全面開展減租減息的群眾運動,動員開荒生產,努力推動建黨、建軍、建政和抗日群眾團體等各項工作的深入開展,終於克服了重重困難,粉碎了敵人的輪番「掃蕩」和「蠶食」,保衛了根據地,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到1943年底,清河區根據地及游擊根據地面積達到47800平方里,佔總面積的49%,人口250萬,佔總人口的56%。  1944年初,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為便於清河區與冀魯邊區互相依託,互相配合,統一指揮,有利作戰,經中共中央北方局批准,山東分局決定將清河區與冀魯邊區合併為渤海區。至此,清河區完成了它的光榮歷史使命,原屬清河區的各級黨組織在渤海區黨委的領導下開始了新的戰鬥歷程。其中墾區地委及專署、軍分區改稱為渤海區四地委、四專署和四分區;清東地委及專署、軍分區改稱為渤海區五地委、五專署和五分區;清西地委及專署、軍分區改稱為渤海區六地委、六專署和六分區;清中地委、專署、軍分區撤銷,所屬各縣分別劃歸四、五、六地委。

(未完待續)


推薦閱讀:

敵後抗戰兵法之:掩護阻擊
平型關戰鬥:抗戰的第一次重大勝利
蔣介石抗戰真相,被西方稱為骨頭最硬的國家元首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參評書畫作品在線展
抗戰勝利70周年:南嶽「忠烈祠」的等待

TAG:山東 | 抗戰 |